扬州慢PPT课件_第1页
扬州慢PPT课件_第2页
扬州慢PPT课件_第3页
扬州慢PPT课件_第4页
扬州慢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扬州慢,姜夔,.,2,姜夔(约1155约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属江西)人,南宋著名词人。一生漫游各地,到处依人作客。政治上困顿、失意,屡试不中,未能做官,最后在贫困交迫中死于杭州西湖之畔。一生好学、好客、好藏书。擅长诗词,精通音律,能自制新声,还工于书法,精于鉴赏,是个多才多艺之人。其词多写景咏物,记述客游,是南宋后期婉约派的代表作家。词尤负盛名。词多纪游、咏物、感叹身世飘零,亦有寄寓忧国伤时之作。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知人论世姜夔,.,3,知人论世背景,诗人22岁时路过扬州,顿生山河破碎之感。当时宋金隆兴和议已达12年之久。南宋朝廷苟安半壁,朝纲废弛。词人目睹当年经强敌侵凌后扬州城的累累伤痕和苦难频仍的现实,岂能无动于衷?因而追怀丧乱,感慨今昔,写下了这首词,抒发了黍离之悲。,.,4,缘景明情扬州,扬州,在隋、唐、北宋间是著名的繁华之地。古代诗人曾用“春风十里扬州路”,“十里长街市井连”“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等诗句来描绘它的市容。南宋时,金兵频频南侵,扬州屡遭兵火,如今却是一片荒芜,满目疮痍。,.,5,.,6,.,7,二十四桥,.,8,解题:这首词是一首慢词。慢词是依据曲调舒缓的慢曲填写的词,一般都比较长。姜夔作词,常自谱曲而不用现成曲调,所以词牌词题是统一的。扬州慢既是词调(词牌)又是题目,与词的内容密切相关,后来只被用作词谱,就与词的内容无关了。,朗诵技巧:语速慢而舒缓。,.,9,置身诗境吟咏诗韵,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10,小序:,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黍离之悲:指对国家残破,今不如昔的哀叹。也指国破家亡之痛。黍离:本为诗王风中的篇名。诗王风黍离序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仿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后遂用作感慨亡国之词。,.,11,小序:,1、小序交代了哪些内容?2、小序奠定了怎样的感情基调?,写作时间、扬州见闻、写作缘由、主旨。,低沉悲凉,.,12,置身诗境吟咏诗韵,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13,所见:,诵读诗歌,归纳诗人来到扬州的所见、所闻、所感。,.,14,所见:,春风十里、荠麦青青废池、乔木空城二十四桥水波冷月红药,所闻:,清角吹寒冷月无声,.,15,赏析:,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杜牧)歌舞喧闹、市井繁华,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繁华,昔:繁华今:荒凉,对比,.,16,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赏析:,“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移情移人情于事物,厌恶战争、痛恨侵略,拟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犹厌言兵四字,包括无限伤乱语,他人累千百言,亦无此韵味。”,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17,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赏析:,“角声寒,夜阑珊”戍角悲吟,寂寥悲戚。,名都空城今昔对比,好不怆然!,.,18,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赏析:,惊:空城昔日繁华热闹,今日荒凉凄清。令人心惊、令人心痛!,算:料想想象,.,19,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赏析:,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杜牧赠别,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杜牧遣怀,想象:缱绻深情不再,唯有疮痍满目。,.,20,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赏析:,“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想当初,皓月当空,笙歌管弦,好不热闹。现如今,桥月仍在,玉人已无。正所谓“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冷月无声:视觉、听觉、触觉,冷落凄凉。,.,21,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赏析:,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而寒水自碧,人事已非,花开依旧,徒增感伤。,.,22,再读诗歌,小结情感、手法。,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23,思考:,1、这首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这首诗歌运用了哪些手法?,.,24,情感:黍离之悲对战争的极端痛恨。对昔日繁华的追忆。对今日山河破败的哀叹。,手法:对比:今昔对照,凸现繁华不再,山河沦落的。虚实结合(想象):所见所闻为实,所感所想为虚。拓展诗歌意境,丰富诗歌内涵。拟人:将月、红药人格化,生动形象。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