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在现有的班轮航线上,绝大多数的冷藏货物的流向是单向的,而干货箱也普遍存在着双向的数量差异。以中国澳大利亚航线为例,南行(中国至澳大利亚)承运的货物以汽车、日用百货、服装、粮食等为主,轻工业产品居多;而北行(澳大利亚至中国)则以肉类等冷藏货物为主,从而形成了南北向的两个不平衡:即相对于澳大利亚而言,干货箱进口大于出口,而冷藏箱出口大于进口。为解决这两个不平衡,船公司必须依靠调运空箱解决,即南行调运冷藏空箱至澳大利亚,北行调运普通空箱至中国。调运空箱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所有的船公司都试图利用有限的舱位装满重箱,取得运费收入,而非“运送空气”。 问题讨论冷箱干用(Non-Operating Reefer,简称NOR),是指利用正常适货的冷箱,装运非冷藏货物出口的一种特殊业务操作。请问冷箱干用能否有效解决中国澳大利亚航线空箱调运问题?答:冷箱干用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矛盾: 首先,利用冷藏箱内部固有的装货空间,在不开动制冷设备的情况下,运送无污染的非冷藏货物,船公司可以借此收取南行运费。按目前市场水平,一个40英尺冷藏超高箱(40RH),此笔业务的运价为1500美元/ 40RH(干用)。冷藏箱干用到澳大利亚后,立即拆箱交货,箱子返回堆场检验后,再装冷藏货物北行出口,则可以获得3500美元/40RH的运费收入。因此,冷箱干用的直接收益为5000美元/40RH(1500美元+3500美元)。 另外,由于操作了冷箱干用,就避免南行冷藏箱的调运,节约的空箱调运成本为600美元/40RH。不仅如此,冷箱干用还减少了出口港普通干货箱的使用,从源头上避免了普通干货箱进口澳大利亚再空箱调回中国的成本,每调运一个40英尺普通超高箱(40HC)的支出约为400美元/40HC。冷箱干用间接节约的调箱成本为1000美元/40RH(600美元+400美元)。 而如果安排冷藏空箱调运至澳大利亚,再装货物出口至中国,仅仅获得了澳大利亚冷箱出口运费3500美元/40RH,还要支付600美元/40RH的空箱调运成本,还会因使用普通集装箱出口,必须调回普通空箱而间接产生的400美元/40HC。 综合考虑以上三点,在末考虑船舶营运成本时,冷箱干用的整体收益至少为5600美元/40RH(5000美元+600美元),比单纯调运空箱的方式多2700美元(6000美元-(3500美元-600美元)。操作冷箱干用的好处是非常显著的。52000年9月,B公路运输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将一份载明特别保证提箱后及时将空箱归还到贵公司指定的堆场,且在10天内结清所有费用的进出口集装箱放箱申请(保函),交给A船舶代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并在向A公司提交了3张进口集装箱发放申请单和3张限万元押箱支票后,分3次从A公司处共提走了55只集装箱(这些箱已堆存一段时间)。B公司在提箱后10天内将空箱归还给A公司并结清了修箱费。但A公司认为上述55只集装箱在B公司归还空箱时已共计产生集装箱超期使用费人民币200余万元,而B公司尚未履行其在保函中主动承诺的支付“所有费用”的义务,请求B公司支付集装箱超期使用费人民币200余万元及其利息损失。 问题讨论你认为是B公司还是收货人负责支付集装箱超期使用费?为什么?答:B公司或收货人均不须负责支付集装箱超期使用费。原因:从放箱申请(保函)的内容上看,“所有费用”应当是在B公司责任期间以内所产生的一切费用,不应包括B公司提箱前已产生的超期使用费,B公司的行为不构成主动承诺,不应承担提箱前超期使用费的支付责任。二计算题1某集装箱班轮航线配置3艘载箱量为3 000TEU的船舶。船舶往返航次时间为30天。集装箱内陆周转情况在始发港A,50%箱量在10天之内返抵港口待装船,30%箱量在1020天内返抵港口待装船,20%箱量在2030天内返抵港口待装船;在中途港卸(装)箱量为4 000TEU,中途港箱量系数为1.2;在终点港B,平均周转时间仅为8天。如船舶载箱量利用率为85%,全程周转期内港口内陆修箱总量为360TEU,不考虑特种箱量不平衡所需增加的箱量数,富裕系数取1.05,试求集装箱船公司在该航线上需配备的集装箱数量。答:1) 求派船间隔 I= TR / C =30/3=10(天)2) 求两端点港平均港口堆存期和内陆周转天数A港内陆平均周转天数TA=10x50%+20x30%+30x20%=17(d)B港内陆平均周转天数TB=8(d) 取TB= I=10(d)3) 求航线集装箱平均总周转天数T= TA + TR + TB = 17+30+10=57(d)4) 求航线集装箱配备套数 S=T/I=57/10=5.7(套)5)求航线集装箱配备数量Q=SNf + mL + SN + RN1.05 =5.730000.85 + 1.24000 + 3601.05=20679.75 取20680 (TEU)2某集装箱班轮公司预计下一年度每月用箱量如下:月份123456789101112月用箱量(万TEU)7.28.18.56.06.67.78.38.07.67.37.88.1试确定公司年租箱总量、年长期租箱量和年短期租箱量。答:1)计算年总用箱量ST = Mi = M1+M2+M3+M12 =7.2+8.1+8.1=91.2(万TEU)2)计算年最小自备量SS = 12 * min(Mi) = 12*6.0=72(万TEU)3)计算年租箱量SC = ST - SS =91.2-72=19.2(万TEU)4)计算年长期租箱量m = ST /12=91.2/12=7.6(万TEU)SLC = 1/2(SC + 12m SS - m-Mi )=1/219.2+12*7.6-72-(7.2-7.6+8.1-7.6+8.1-7.6)=15.9(万TEU)5)计算年短期租箱量SMC = SC SLC =19.2-15.9=3.3(万TEU)二计算题某集装箱班轮航线航次集装箱装卸总量为3240TEU,港口装卸效率30TEU/h,往返航次总航行距离11520海里,平均航速20节,船舶在港其它停泊时间为1.5天。航线端点港A年集装箱发运量7.8104TEU,另一端点港B年集装箱发运量7.0104 TEU,航线配置集装箱船箱位容量为2500TEU,假设箱位利用率为92%,年营运时间345天,试求船公司在该航线上需配备的集装箱船艘数和航班发船间隔?假设集装箱内陆周转情况在端点港(始发港)A,60%箱量在10天之内返抵港口待装船,30%箱量在10-20天内返抵港口待装船,10%箱量在20-30天内返抵港口待装船;在中途港卸(装)箱量为2000TEU,中途港箱量系数为1.2;在端点港(终点港)B,平均周转时间仅为8天。如全程周转期内港口内陆修箱总量为400TEU,不考虑特种箱量不平衡所须增加的箱量数,富裕系数取1.05,试求集装箱船公司在该航线上需配备的集装箱数量?解:(1)求船公司在该航线上需配备的集装箱船艘数和航班发船间隔求往返航次时间t往返 t航 = L往返 /(24V)=11520/(2420)= 24天 t港装卸 = Q /(24M)= 3240/(2430)= 4.5天 t港其它 = 1.5天 t往返 = t航 + t港装卸 + t港其他 = 24 + 1.5 + 4.5= 30天 求集装箱航线配船数N N = t往返Qmax /(fDT营) =3078000/(25000.92345)= 2.95艘, 取3艘 求集装箱航线发船间隔t间 t间 = t往返 / N = 30/3= 10天。(2)求集装箱船公司在该航线上需配备的集装箱数量求派船间隔 I= TR / C =30/3=10(天)求两端点港平均港口堆存期和内陆周转天数A港内陆平均周转天数TA=10x60%+20x30%+30x10%=15(d)B港内陆平均周转天数TB=8(d) 取TB= I=10(d)求航线集装箱平均总周转天数T= TA + TR + TB = 15+30+10=55(d)求航线集装箱配备套数 S=T/I=55/10=5.5(套)求航线集装箱配备数量Q=SNf + mL + SN + RN1.05 =5.525000.92 + 1.22000 + 4001.05=16222.5 取16223(TEU)案例题12000年12月28日,买方华虹公司与卖方港富公司签订一份买卖合同,约定由华虹公司向港富公司购买美国特灵公司生产的TRANE 2250USRT冷冻机组一套,包括两台冷冻机和相应配件,两台冷冻机的价值为600 300美元,配件价值为29 700美元,总价值为630 000美元。2001年4月19日,中银集团保险有限公司就前述货物向港富公司签发了编号为MCG/01-M0139080的海运货物保险单,该保险单正面记载的被保险人为港富公司,船名航次为“川河”070WO,开航日期为2001年4月20日,航程为从美国西雅图港至中国上海港,保险金额为693 000美元的定值保险,险别为海洋货物运输一切险、战争险,索赔支付地为中国上海,如发生货损,检验代理为华泰保险咨询有限公司,保险单还约定了保证货物装载在舱内或者集装箱内等其他条款。2001年4月20日,中远公司作为承运人签发了编号为COSU250C63431指示提单,该提单记载的托运人为特灵公司,通知方为华虹公司,承运船舶为“川河”轮,装货港为美国西雅图港,卸货港为中国上海港,货物分别装在三个集装箱内,两台冷冻机分别装在两个20ft框架集装箱内,相应配件装在一个40ft集装箱内。同年5月8日,上述货物被运至上海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张华浜码头,卸入该码头堆场19箱区51位61号的位置。同月14日8:30时左右,上海交运集装箱发展有限公司的驾驶员许国亮驾驶的车号为“沪A50443”集装箱卡车将箱号为CBHU9200573的20ft框架集装箱撞坏,箱内冷冻机受损,受损冷冻机的实际价值为300 150美元。 问题讨论(1)上海交运集装箱发展有限公司对该次事故是否负全部责任?(2)简述买方华虹公司的索赔程序。答:(1)上海交运集装箱发展有限公司对该次事故应负全部责任。(2)原告中银集团保险有限公司,住所地香港德辅道中71号永安大厦九楼。 法定代表人邵卫国,该公司执行总裁。 委托代理人曹静,女,30岁,汉族,住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6号。 委托代理人沈克,男,34岁,汉族,住上海市卢湾区南昌路47号。 被告上海交运集装箱发展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杨树浦路18号2017室。 法定代表人张逸林,该公司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陈文林,上海市远东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告中银集团保险有限公司为与被告上海交运集装箱发展有限公司港口货物损害赔偿纠纷一案,于2002年10月22日向本院提起诉讼。本院于同年11月21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并于2003年3月11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委托代理人曹静、沈克,被告委托代理人陈文林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诉称:2001年5月14日,由港富实业有限公司(GFI CO., LTD.)下称港富公司向原告投保的第MCG/01-M0139080号保险单项下之货物一套2250USRT冷冻机(装载于编号为CBHU9200573框架集装箱内),运抵上海港张华浜码头19箱区51号位。由于被告驾驶员的疏忽大意,导致其驾驶的“沪A50443”号集装箱卡车与前述集装箱猛烈碰撞造成严重货损。原告根据保险合同的约定,对收货人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下称华虹公司)作出了289,375美元的保险赔付,并依法取得了代位求偿权。据此,原告请求法院判令被告赔偿货物损失289,375美元及该款自2001年11月15日至被告实际支付之日止的同期银行贷款利息,并由被告承担本案诉讼费和其他费用。 被告辩称:1、原告已无权向被告追偿。因其已依据运输合同向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下称中远公司)行使了全额索赔的权利,被告也以该事故责任人的名义一次性向中远公司做出了赔付。既然原告选择了合同违约向中远公司进行全额索赔,就等于放弃了侵权索赔的权利。2、原告向被保险人进行的保险赔付是一种无效行为。原告提供的保单约定,货物必须装在船舱下或集装箱内,但被告提供的证据可以证实货物使用了框架集装箱裸装在舱面上,且在日本经过了中转,不仅使设备难以避免在吊装过程中的损坏及海风海水的侵蚀,更主要的是投保人违反了保单的特别约定,原告可以拒赔。3、原告将货物推定全损及残值确定为20,000美元缺乏依据。原告提供的检验报告对货物的损坏情况无明确的结论性意见。设备是因车辆调头碰擦而致损,不可能达到全损程度,被告提供的检验报告对此也有反映。受损设备的残值应由具备资质的评估机构作出评估,不能凭原告和收货人协商。故请求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本院经开庭审理,对原、被告双方无异议的下列事实,予以确认: 2000年12月28日,涉案货物的买方华虹公司与卖方港富公司签订一份买卖合同,约定由华虹公司向港富公司购买美国特灵公司生产的TRANE 2250USRT 冷冻机组一套,包括两台冷冻机和相应配件,两台冷冻机的价值为600,300美元,配件价值为29,700美元,总价值为630,000美元。2001年4月19日,原告就前述货物向港富公司签发了编号为MCG/01-M0139080的海运货物保险单,该保险单正面记载的被保险人为港富公司,船名航次为“川河”070WO,开航日期为2001年4月20日,航程为从美国西雅图港至中国上海港,保险金额为693,000美元的定值保险,险别为海洋货物运输一切险、战争险,索赔支付地为中国上海,如发生货损,检验代理为华泰保险咨询有限公司(下称华泰公司),保险单还约定了保证货物装载在舱内或者集装箱内等其他条款。2001年4月20日,中远公司作为承运人签发了编号为COSU250C63431指示提单,该提单记载的托运人为特灵公司,通知方为华虹公司,承运船舶为“川河”轮,装货港为美国西雅图港,卸货港为中国上海港,货物分别装在三个集装箱内,两台冷冻机分别装在两个20英尺框架集装箱内,相应配件装在一个40英尺集装箱内。同年5月8日,上述货物被运至上海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张华浜码头,卸入该码头堆场19箱区51位61号的位置。同月14日0830时左右,被告的驾驶员许国亮驾驶的车号为“沪A50443”集装箱卡车将箱号为CBHU9200573的20英尺框架集装箱撞坏,箱内冷冻机受损,驾驶员许国亮对该次事故负全部责任。受损冷冻机的实际价值为300,150美元。2001年5月14日和6月17日,华虹公司分别向华泰公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吴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下称吴淞检验局)申请对受损设备进行了检验和鉴定;同年6月8日,中国船东互保协会经理部上海分部委托上海双希海事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双希公司)也对受损设备进行了检验。原告作为保险人与收货人华虹公司协商确定受损设备的残值为20,000美元。2001年11月15日,原告根据保险合同向华虹公司赔付了扣除残值后的受损设备价值289,375美元(已扣除了保险合同约定的3%免赔额)并据此取得了代位求偿权。 2002年4月1日,中远公司根据涉案提单的背面承运人享受责任限制条款向本案原告协商赔付了受损设备损失39,662.64美元,原告在收到该款后向中远公司出具了“责任解除书”,原告在本案的诉请中未将该款扣除。2002年7月2日,中远公司向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起诉本案被告,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39,662.64美元,经双方协商后,本案被告向中远公司实际赔付了人民币300,000元。 上述事实,由原告提供的保险单、赔付凭证和权益转让书、提单、买卖合同及发票、港口派出所的证明等证据材料佐证,被告对此无异议,本院予以认定。 就庭审中双方争议的焦点,本院归纳如下: 一、关于原告向华虹公司的保险赔付是否适当。 原告认为:其作为涉案货物的保险人,在事故发生后,已依据保险单的约定向华虹公司作出了实际赔付,并据此取得了代位求偿权,依法可向被告进行索赔。原告提供的证据材料有:保险单、提单、买卖合同、发票、装箱单、付款证明、收据及权益转让书等,以证明原告已作出了实际赔付,并依法取得了代位求偿权。被告对该组证据真实性均无异议,但认为涉案货物装在舱面,原告可据此拒赔。 被告认为:原告向华虹公司实际赔付的289,375美元是无效理赔行为。涉案保险单约定货物必须装载在船舱下或集装箱内,但被告提供的证据证实了设备使用了框架集装箱裸装在舱面上,且在日本经过了中转,这不仅使设备难以避免在吊装过程中的损坏及海风海水的侵蚀,而且投保人直接违反了保单的约定,原告完全可以拒绝理赔。至于原告考虑其与客户关系或其他原因作出了理赔,也不是合法有效的,因此原告无权向被告索赔。被告提供的证据材料有:中国外轮理货总公司上海分公司出具的证明函和涉案货物的积载图,以证明货物装在承运船舶的舱面,且在日本经过中转。原告对该证据的形式无异议,但认为保单约定的是货物装在舱内或集装箱内,而货物确是装在集装箱内,并不违反约定。 本院认为:双方就此争议提供的证据,因对方均无异议,予以认定。本案并非海上货物保险合同纠纷,原告作为保险人是因代位求偿而取得诉讼主体资格,其诉讼地位相当于收货人华虹公司,因此本案应主要审理原、被告之间是否存在侵权关系、侵权事实与损害结果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及责任承担等。保险合同应主要约束签约当事人,故在本案中对该保险合同只应作表面性审查,只要没有法律禁止或原告并未明显超出赔偿责任范围的赔付即可,被告不应也不能过分据此作为减轻或免除其应承担责任的理由。就本案而言,原告提供的保险合同及相应证据,已可证明该保险合同依法成立,被告也未能举出反证证明该保险合同的违法性或其他无效的情况,应认定合法有效,且涉案损失亦因保险事故所致,其保险赔付并无不当。即使涉案货物在运输过程中装在舱面或经过日本中转,但这均非致货物损坏的原因,涉案货物受损的直接原因是碰撞,因此对被告的相关辩解不予采纳。 二、关于原告根据运输合同(提单)向承运人主张权利并取得相应赔偿后,是否仍可另以侵权诉因并引用同一事实向被告主张权利。 原告认为:其虽然依据运输合同向承运人主张了权利且取得了部分赔偿,并向承运人出具了“责任解除书”,但这仅约束原告和中远公司,并不意味着同时解除了被告的侵权责任,被告对其侵权行为仍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且原告从未放弃向被告索赔的权利。原告就此未提供证据。 被告认为:原告已依据运输合同向中远公司全额行使了索赔权利,被告也以该次事故责任人的名义一次性向中远公司作出了赔偿,依据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原告既然选择了合同违约责任,且是全额索赔,即放弃了侵权索赔的权利。对此,被告提供的证据材料有:1、2002年4月1日,原告向中远公司出具的“收据与解除责任书”,其主要内容为原告收到中远公司39,662.64美元的赔款是对该次事故引起的所有索赔的全额和最终解决,并解除中远公司及其代理人和雇员因该次事故引起的所有责任。以证明原告向中远公司的索赔是全额和最终解决,而非部分解决。2、被告与中远公司之间签订的协议书及付款凭证等,其主要内容为中远公司向原告赔偿了39,662.64美元后再向被告追偿,被告实际赔付了中远公司人民币300,000元。以证明被告已向中远公司作了一次性赔付,应解除因此事故而产生的责任。原告对该两份证据的真实性均无异议,但认为这并不影响其向被告再行追偿。 本院认为:本案系因侵权引起的损害赔偿纠纷,处理该案的基础是看被告的侵权行为和损害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据已查明的事实,涉案设备遭受损坏的直接原因是被告驾驶员的疏忽大意,且被告对此事故应承担全部责任,因此,被告依法应承担与其侵权行为导致的相应经济损失。原告虽然依据运输合同向承运人主张了权利,并因承运人享受责任限制只取得了部分赔偿,但其不足部分仍可向侵权人即本案被告再行索赔。因为这并不增加被告本应承担的侵权责任,原告已从承运人处获得的赔偿可在本案诉请中相应扣除,并不产生不当得利。至于原告与中远公司之间的“收据与解除责任书”,只能约束签约双方,被告不能因原告为与中远公司达成和解的目的而作出妥协或其他对其不利的意思表示作为本案的抗辩理由。 三、关于受损设备推定全损是否适当及确认残值20,000美元是否合理。 原告认为:涉案事故发生后,原告一直积极与承运人配合以减少损失,向业内专家咨询国内修理厂家,但因该产品的特殊性和技术原因,目前国内尚无法对该产品进行检测和修理,只能返回生产厂商修理,而返修费用达362,000美元,更换新设备的费用亦达312,000美元,而受损设备的价值仅为300,150美元,修复费用超过货物价值,则应推定全损。原告作为保险人,只要在312,000美元范围内进行赔付即为合理。原告为此提供的证据材料有: 1、2001年6月17日,华虹公司就涉案受损设备向吴淞检验局申请鉴定并由该局出具的鉴定报告,其意见为:鉴于上述情况,本局认为上述货物受损,系货物停放在码头白线内,被“沪A50443”集装箱卡车撞击所致。原告提供的该证据用以证明受损设备系卡车碰撞所致,如无检修条件可推定全损。 2、2001年5月14日,华虹公司就涉案受损设备向华泰公司申请检验并由该司出具的检验报告及该公司的营业执照等证明材料,该检验报告的结论为:(1)、根据事故报告,我们认为设备受损是由于自船上卸下后在张华浜集装箱堆场时与集装箱卡车的严重撞击;(2)、根据我们的现场检验及专家意见,我们认为设备损坏为推定全损。该证据用以证明该公司具有检验资质、受损设备损坏情况和推定全损的事实。 3、收货人华虹公司的索赔书及处理意见,以证明受损设备已全损并要求赔偿的事实; 4、专家意见,以证明国内无法对受损设备进行修理,需返生产厂商修理; 5、生产商特灵公司出具的修理报价单和供货商港富公司出具的发票等,以证明受损设备的修理费用为362,100美元,超过该设备的原价值,应推定为全损; 6、原告与华虹公司对受损设备的残值确认函,以证明受损设备的残值为20,000美元; 被告质证认为:对证据1的真实性无异议,但该鉴定的时间在事故发生后的一个多月,鉴定地点不在事发现场,鉴定委托人是收货人,且在此之前收货人已委托上海双希海事发展有限公司进行了鉴定,故对该鉴定报告的内容不予认可。还认为该报告只确定了货物致损原因,但未确定全损;对证据2,不确认该检验报告的效力,因华泰公司系原告在上海的检验代理,与原告之间有利害关系,故要求对受损设备是否全损重新进行鉴定;对证据3的真实性无异议,但认为是华虹公司单方出具的材料,不能据此推定全损;对证据4的形式无异议,但因特灵公司与原告有利害关系,且受损设备的原价值仅为31万多美元,对其出具的36万多美元的修理报价不予认可;对证据5无法确认签名人为专家,也不能证明国内无法修理该受损设备;对证据6的真实性无异议,但原告与华虹公司确认的残值20,000美元无依据,应该请有资质部门对残值进行评估。 被告认为:原告提供的吴淞检验局出具的鉴定报告未对受损设备是否全损作出结论性意见;华泰公司的检验报告作出全损的结论及核定返修费用超过原设备价值的观点均源于利害关系人收货人华虹公司和供货商特灵公司提供的材料,不足采信;吴淞检验检的鉴定报告是在装载受损设备的框架集装箱已吊离现场、货物裸装、与事故之日相距一个多月的情况下作出的,不能排除该设备在装卸运输过程中加重损害,且华泰公司的检验报告也认为“因为一直放在露天,比以往检查的损失程度要严重”;设备受损是因肇事驾驶员在车辆调头过程中碰擦所致,不可能造成货物全损,双希公司的检验报告和现场照片亦可佐证。因此,被告认为将受损设备推定全损缺乏依据,应以双希公司的检验报告为依据进行重新评估。 被告为此提供的证据材料有:2001年6月8日,中国船东互保协会经理部上海分部就涉案受损设备向双希公司申请检验并由该司出具的检验报告,其认为事故原因为:张华浜码头派出所对该事故进行分析,认为该起事故是由于驾驶员许国亮在驾驶沪“A50443”集装箱卡车时,与存放于堆场白线内箱号为CBHU9200573的框架箱相擦而产生的。驾驶员许国亮负事故全部责任。永久性修理:据收货人称,该损坏的冷冻机将退回制造厂,并由制造厂换一台新的冷冻机给收货人,原因是在制造厂修理冷冻机的价格将大于新的冷冻机的价值。根据港富实业有限公司提供给华虹公司的报价,换新该冷冻机的费用为312,000美元。该证据用以证明设备受损的情况达不到全损程度。原告对该报告的内容确认,但认为该检验公司无相应检验资质。 对上述证据,本院经审查分析后认为:原告提供的证据1系我国进出口商品的法定检验机构出具的鉴定报告,被告的质证理由均不足以反驳该报告,故对该报告的效力予以认定;证据2,华泰公司具有相应的检验鉴定资格,被告也未能举证证明该检验报告存在程序违法、结论明显依据不足等情形。虽然被告认为华泰公司与原告有利害关系,但事实证明华泰公司系原告在涉案事故发生前指定的检验代理,仅负责事故发生后的检验工作,与原告和被保险人之间的保险合同并无其他利害关系,因此,虽然该报告系原告一方指定的检验部门作出的检验报告,但被告在无证据足以反驳的情况下,不能仅凭华泰公司与原告有利害关系为由就否认该报告的效力,且该报告对受损设备损坏情况的检验与吴淞检验局的鉴定基本相同,可以相互印证,故对该证据予以认定;证据3、4,因被告对其真实性无异议,且其内容与吴淞检验局和华泰公司的检验报告能相互印证,可予认定;证据5的专家意见,因原告未能证明签名人的专家身份,故不能认定其为专家意见,但对该证据关于国内不具备修理涉案受损设备的条件等内容,因被告无反证证明国内可以修理,且吴淞检验局和华泰公司的检验报告亦可佐证,故可认定;证据6因被告对其真实性无异议,予以认定。 对被告提供的双希公司的检验报告,因其未能举证证明该公司具有相应的检验资格,故对其作为专业检验报告的效力不予认定,但其记载的内容因原告确认,应予认定。 就此争议,本院认为:根据上述分析认定的证据和庭审情况,可以认定目前国内尚不具备检测、修理涉案受损设备的条件,只能返回美国的生产厂商修理。虽然生产厂商的修理报价可能存在不合理因素,但在无相反证据的情况下,不能仅凭推测就对其修理报价予以否定,而涉案的鉴定报告、检验报告及其他证据已可证明受损设备可以推定全损。鉴于受损设备系推定全损而非实际全损,客观上会有一定的残值,原告与华虹公司协商确定其为20,000美元应认为是原告减少损失的行为。 综上所述,本院认为:涉案设备受损事故系因被告的驾驶员疏忽大意所致,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依法应由被告承担。据已查明的事实,该事故属于涉案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事故,原告作为涉案受损货物的保险人,在向被保险人支付赔偿后,有权在其保险赔偿范围内行使被保险人对被告请求赔偿的权利。因被告对该事故应承担全部责任,故应依法赔偿原告因此所遭受的全部经济损失。涉案受损设备的实际价值为300,150美元,被告本应全额赔偿,但原告在向被保险人实际赔付289,375美元后,已取得了受损设备的残值20,000美元,从承运人处获得了39,662.64美元的赔偿,均应在本案中作相应扣除,故被告应向原告赔偿的实际经济损失为229,712.36美元。原告请求法院判令被告赔偿其同期银行贷款利息,因未提供相应的贷款依据,故应从其实际赔付被保险人之日即2001年11月15日起至本判决生效之日止,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企业活期存款利率计算而产生的利息。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第九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一百七十七条第二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58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上海交运集装箱发展有限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向原告中银集团保险有限公司支付赔偿款229,712.36美元; 二、被告上海交运集装箱发展有限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向原告中银集团保险有限公司支付自2001年11月15日起至本判决生效之日止,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企业活期存款利率计算而产生的利息。 本案案件受理费人民币22,019.08元,由原告负担2,952.95元,被告负担19,066.13元。被告负担之数,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向原告支付。原告已预交的案件受理费,本院不再退回。 如不服本判决,原告中银集团保险有限公司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三十日内,被告上海交运集装箱发展有限公司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照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42004年2月,中国服装进出口公司委托远东贸易运输公司(简称E公司)办理600只纸箱的男士服装出口手续。E公司将货装上MSC(地中海航运有限公司)所属的“红海”轮,并签发了远东贸易运输公司的联运提单,提单上标明货物数量600只纸箱,分装6只40ft集装箱。2004年2月27日,该轮抵达目的港日本神户,同日,集装箱驳卸到岸。2004年3月4日,日方收货人Fast Co., Ltd.在港口开箱,由日本诚信公司出具的“拆箱报告”称,箱号为MSCU3784217的集装箱中,有15只纸箱严重湿损,30只纸箱轻微湿损。2004年3月6日,6只集装箱由卡车运至东京某仓库,同日由新日本商检协会检验。该协会于同月11日出具商检报告称:51只纸箱有不同程度的湿损,将湿损衣物的残值冲抵后,实际货损约为32 000美元,湿损系集装箱里档左侧顶部有裂痕所致。 问题讨论(1)答题要点:在课堂讨论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在集装箱及其集装箱货物交接、保管、装卸等各个环节所涉及的各个环节。在集装箱整箱货交接的整个过程中,所涉及的有关关系方包括为承运人管理集装箱的管箱人、运输集装箱的运箱人、使用集装箱进行装箱的用箱人、负责集装箱装船整个过程的装货港的集装箱码头公司、负责集装箱卸货整个过程的卸货港的集装箱码头公司、负责集装箱海上运输的承运人、接受集装箱货物的收货人。这些有关关系方在集装箱交接的整个过程都有其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在实际工作中,使用设备交接单办理集装箱及其集装箱货物的交接,以明确各方的责任。本案例中集装箱出现裂缝,极有可能是发生在海上运输阶段。因为在集装箱交接的过程中,各有关方都会根据集装箱设备交接单规定的各项内容进行过交接,如果在装船之前发现集装箱有裂缝,承运人不可能同意将有缺陷的集装箱装上船。根据海运提单有关规定,一旦签发了清洁提单,就意味着承运人从发货人处接受了外表良好状况的集装箱,那么在卸货港承运人就有责任交给持有提单的收货人外表良好状况的集装箱,否则就应当赔偿收货人相应的损失。因此,本案例中承运人应对收货人进行赔偿。(2)答题要点:有关各方应严格按照集装箱设备交接单规定的各项内容,在使用前应对集装箱按教材中所列的要求进行仔细全面的检查,包括外部、内部、箱门、清洁状况、附属件及设备等。并以设备交接单(或其他书面形式)确认箱子交接时的状态,以分清责任。1案例背景见第3章课堂讨论题第4题。Fast Co.,Ltd.依据商检报告从货物保险公司得到赔偿,随后保险公司取得代位求偿权,先后通过其在香港、北京的代理人与E公司联系,而E公司未提出赔偿处理意见。2004年9月25日,保险公司将E公司和实际承运人MSC为被告,向上海海事法院提起诉讼。 问题讨论你认为谁应承担赔偿责任呢?为什么?答:保险公司诉称:作为全程承运人的E公司,尽管 MSC因过错造成其承运的集装箱内服装湿损,并发生在承运人的责任期间。但根据E公司签发的清洁提单,请求判令两被告赔偿损失32000美元及利息,并承担律师费,诉讼费等。 E公司称:服装是由实际承运人MSC承运,货损的原因是集装箱有裂痕,雨水进入箱内造成服装损坏。根据E公司与MSC的集装箱运输协议规定: MSC应提供清洁、干燥、无味、完好无损的集装箱,如铅封脱落或箱体破损,集装箱内货物发生损坏,则由MSC承担一切责任。 因此,MSC应对货损承担全部责任。 MSC辩称:在正常情况下,MSC所属船舶,由 MSC船代公司签发提单,E公司在没拿到场站收据及在未经受权条件下签发提单,应由E公司承担其后果和责任。 两被告在诉讼中均提出:红海轮抵神户港卸货,前后共5天,日方商检是在东京进行,即使集装箱有裂痕漏水,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造成箱内有良好包装的衣服损坏到如此程度。故要求原告进一步举证采取减少货损的合理措施。如果赔付,要求根据MSC提单条款,享受提单责任限制。 上海海事法院认为:根据两被告签订的集装箱运输协议若造成对货方的损害,先对外赔偿,后再内部分担责任,两被告对纸箱服装的湿损有责任牵连。但Fast Co.,Ltd.与MSC在开箱交货时交割不清,聘请的商检又在港口外进行,故原先对货损索赔及所损害的确切数额的请求举证不力。 上海海事法院在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主持调解。2004年l0月28日,三方达成协议: 1)被告E公司和MSC根据损害事实及提单条款规定,赔付原告32000美元(其中3000美元为原告诉讼费补偿); 2)赔偿由契约承运人E公司先行给付,再与实际承运人MSC自行协商解决; 3)本案受理费3000美元由原告保险公司负担。案由分析: 1) 货损货差是对外贸易运输中经常发生的。随着集装箱化的进一步展开,集装箱运输对提高货运质量有明显的保证,但并不能完全消除运输过程中的货损货差事故。 本案中,根据清洁提单及目的港收货人聘请的日本商检协会做出的商检证书结论中可知,货损的原因是由于该集装箱前面顶部有裂痕,雨水进入箱内造成纸箱内衣服损坏。此外,还可以从进出神户港场站的集装箱设备交接单上得到佐证,在其Inspection of Container栏中,均有集装箱前面左侧顶部Broken(破损) 的批注。按照索赔、理赔的近因原则,本案货损的近因集装箱箱体的裂痕,可以推断造成裂痕有两种可能性:(1) 该集装箱在港装货前就存在裂痕,船方未提供适载集装箱; (2)该集装箱的裂痕是因为船方在海上运输过程中未能克尽职责,由管货过失造成的,因此,船方应对货损承担赔偿责任。2) 理赔是一项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政策性很强的工作。理赔须细心研究案情,熟悉国际贸易合同条款、国际货运法规、提单条款内容、货物保险合同,商品检验法规、国际航运惯例等,这样才可做出正确处理。 本案中,由于保险公司的索赔是依据新日本商检协会做出的残损鉴定,我方律师在诉讼中认真仔细地研究了对该案起关键作用的商检证书。发现日方申请商检验残的时间和地点存在缺陷。按商检惯例,日本 Fast Co.,Ltd.发现有批注集装箱设备交接单和载明货物湿损的拆箱报告后,就应及时在卸货港当地申请神户口岸商检机关鉴定,而不应把货运到东京,再向商检机构申请鉴定。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日方收货人对容易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张家口市人民医院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方案制定考核
- 石家庄市人民医院跨部门医技药后勤协作沟通案例
- 上海市中医院妇产科疑难B超病例考核
- 沧州市中医院呼吸科专科护士晋升高级实践护士案例考核
- 衡水市中医院种植影像评估考核
- 衡水市中医院泌尿系肿瘤的多学科诊疗能力考核
- 张家口市中医院医保结算政策与流程基础知识测试
- 唐山市人民医院脊柱后凸畸形截骨矫形技术考核
- 上海市中医院激光定位系统考核
- 衡水市中医院质量管理体系考核
- 人工智能与核医学的深度融合与应用探索
- GB/T 10819-2025木制底盘
- 女生青春期性教育核心知识框架
- 日常膝关节护理
- 船舶消防救生培训课件
- 初中音标考试题及答案大全人教版
- 贵州贵州磷化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真题2024
- 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成因分析及灭火救援措施
- 2024北京陈经纶中学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 中兴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 冷链仓储物业管理费及增值服务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