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综训练(二)历史部分.doc_第1页
文综训练(二)历史部分.doc_第2页
文综训练(二)历史部分.doc_第3页
文综训练(二)历史部分.doc_第4页
文综训练(二)历史部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4秦统一后,秦始皇下令铸造传国玉玺,其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被视为国之重器。自秦以后,在帝王中不断传承和争夺。在帝王眼中,玉玺的价值主要在于A保证皇位世袭 B体现皇权独尊 C证明皇位正统 D震慑割据篡权25中国古代常遣官巡察。如汉宣帝遣十二朝臣循行天下,“厚问鳏寡,察吏治得失,举茂材异伦之士”。元代则不定期奉使宣抚,体察民间疾苦和官吏贪腐,对所察有罪官吏,五品以下或可“就便处决”。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使地方行政得到一定程度的监督B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正常法治秩序C不利于培养效忠于皇帝的官吏队伍D加强巡察严格执法即可实现清廉执政 26史载:明朝中后期民间社会的婚姻观念较明朝前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门第出生在婚姻关系中被淡化,而财富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表明A男女平等意识逐渐萌生B封建礼教对人们的束缚有所松弛C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对社会产生影响D商品经济发展使社会价值观和生活受到影响27美国学者柯文在论及“义和团运动前夕的中国”时曾说:“传教士到达中国时,碰到不少沮丧的遭遇与仇恨的眼光,这是他们来中国之前难以想象的。结果是他们不知不觉地被转化成一个外国的传教士。他们警觉到这种蜕变,加上他们对中国的情况本来就不满意都深刻地影响着他们在中国的情景中怎样做出回应。”由此可知该学者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取向是A传统现代 B西方冲击中国回应C侵略革命 D中国冲击西方回应28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认为当时人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认为“欲除清朝之藩篱,必先去满洲之形状”,提倡“剪辫易服”。二者均希望通过变革发饰 A与西方文明相对接 B号召推翻清朝统治C提倡民主自由思想 D表明各自宗教信仰29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隆重召开,大会发表的宣言中明确宣布:“一切工农劳苦群众及其子弟,有享有国家免费教育之权”。从1931年11月到1933年底的两年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人民委员会39次常委会中,专门或作为一项议程研究教育工作的就有20次之多。以红军教育为起端,苏区的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儿童教育发展迅速。在激烈的反“围剿”斗争中,我党如此重视苏区教育的主要原因是 A适应革命战争和苏区各项建设的需要B立足长远,百年树人,培养革命种子 C代表工农群众利益,注重促进社会公平 D扫除文盲,以便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30下图为中国19521960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对此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A“过渡时期”农业总产值始终超过工业总产值B“三大改造”期间工业总产值均高于农业总产值C“一五”计划完成时工农业总产值都大幅提高D“大跃进”使工农业总产值增长呈现背离状态31“万民法吸收了清除了形式主义的罗马市民法的规范、同罗马人发生联系的其他各民族的规范、地中海商业习惯与法规,主要涉及所有权和债务等方面的内容的调整。”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万民法继承了公民法的具体内容 B万民法是公民法的适时革新C公民法忽略了财产所有权的规定 D公民法是万民法的组成部分321609年,应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邀请,格劳秀斯发表了论海上自由,主张海洋应该为人类共同所有、自由利用,“每个国家均可自由地(通过海洋)穿行到另外一个国家,并可自由地与之进行贸易活动。”下列评述正确的是A 为荷兰海外殖民扩张活动进行辩护 B标志着资本主义自由放任政策的开始C直接导致了第三次英荷战争的爆发 D对英国的殖民霸权提出了严重的挑战3319世纪70年代,英国漫画家创作了一幅题为玛丽安娜女郎终于挑好帽子了的漫画。图中的房间衣物凌乱,玛丽安娜(法语:Marianne,法国的国家象征)站在镜子前面,终于选好并戴上了象征共和制度的三色帽。这幅漫画形象地说明了A法国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B法国共和制基础并不稳固C法国政局历经长期震荡终于稳定下来D英国对法国共和制只是装饰品的调侃 34下表为18001900年欧洲和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份额(%)。18001830186018801900欧洲28.034.153.662.063.0中国33.329.819.712.56.2据此可知 A传统手工业在中国越来越占据优势 B中国所占份额减少缘于制造业衰退C工业化是欧洲超越中国的主要原因D工厂的出现加速了欧洲工业化发展 35下边是19201940 年的美国经济数据图。对该图解读符合实际的是 A19211930年预算结余,反映经济政策顺应时代要求B19301932年预算赤字,反映政府全面加强经济干预C19331935年预算比重接连增加,表明公共开支增多D19361938年预算比重连续下降,表明经济出现复苏40(25分)在现代经济中,货币起着根本性的作用。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货币简表发展阶段时间标志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演变秦代秦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汉武帝时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演变唐高祖时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由金属铸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宋代纸币交子在四川地区诞生材料二 中国获得了世界白银供给的一个相当巨大的份额。彼埃尔肖努曾估计,美洲白银的13以上最终流人中国;魏斐德估计,约有一半的美洲白银落户中国;梁方仲认为,约占世界银产量15%的日本白银,也几乎全部进入中国。如果我们接受巴雷特提供的数据,即从1493年到1800年,全世界约85%的白银都产自美洲,那么世界白银产量的43%至57%可能都留在了中国。在众多版本中,Von Glahn的估计最为低调,他认为从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流入中国的白银占世界产量的130。相比而言,弗兰克关于中国获得世界银产量的一半的估计或许更接近真实情况。 据高程海外白银的输入与晚明中国商人阶层的兴起材料三 中国近代史上,作为主要货币的白银发生了两次持续时间长、流动数量大的外流现象。第一次发生在19世纪末第二次发生在罗斯福新政时期,来自西部产银州的议员集团提出了意在提高银价的1934年购银法其所造成的国际银价飞涨,给中国这样的银本位国家带来了灾难性的财政危机。 中国近代史两次白银外流的比照(1)据材料一和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秦、宋两代货币演变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一,明朝中国的白银供给主要来源于哪里?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8分)(3)请分析19世纪末中国白银外流剧增的原因有哪些?为应对第二次白银外流危机,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罗斯福在货币领域应对经济大危机的措施是什么?(11分)41护照是现代公民出入国境时的一份普通身份证明证件,各国护照上面都印有一句话,“请各国军政机关准许通过并给予协助和必要的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新中国各版护照简介1949年版、1950版、1953版、1958版护照为中俄文对照,防伪手段几乎为零1971版、1975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这一时段因私出国护照几乎为零1980版将1975版的“本护照前往下列国家和地区有效”改为“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国有效”1981版改变了1953版以来6位数的护照累计号码,升至7位数号码1997版采用数码技术、激光打印等防伪手段。到2005年达到年均签发400万本,80是因私出国护照请结合历史背景,解读新中国护照的发展历程。(12分。要求:提取信息充分;解释逻辑严谨;总结准确完整。)请考生在第45、48两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4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维新变法期间,康有为、宋恕等人认为:“盖欲化除文武满汉之域,必自更官制始;欲通君、臣、官、民之气,必自设议院始;欲兴兵、农、礼、乐之学,必自改试令始。三始之前,尚有一始,则曰: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其原由为:“盖耳目不新,则精神不振,主持不彰,则趋慕不一”。康有为鉴于“今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故“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风俗,新政亦不能行。” 摘自刘力衣冠之制的解体:中国传统服饰的近代化”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全国掀起削减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影响的运动开始流行列 宁装等,“做套列宁装,留着结婚穿”是当时年轻人的流行说法。女孩子喜欢穿俄国风情的 “布拉吉” 。1978年以来,人们服装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大喇叭裤、蝙蝠衫、健美裤和连衣裙开始流行于市民的生活中。同时,具有中国特色的唐装旗袍开始走向世界,中国服装在全球受到注目和尊重。 (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改易服饰”的核心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7分)(2)20世纪50年代“列宁装”的流行反映出新中国的政治外交、社会经济哪些特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以来,中国服饰变化的原因。(8分) 4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1885 年清政府在台湾建省,刘铭传为第一任巡抚。于是斟酌旧制,奏增府一,曰台湾;县三,曰台湾、云林、苗栗;生番窟宅于台南北七百里,岁恶民千余,盗贼出没其间。土豪假防番悬金募士,抗官吏,违号令,赋税不以时至。铭传将吏分路剿抚,时亲督大队入山,南中北三路及前后山诸番皆薙(除去)发归化。又念足兵必先足食,于是丈田亩,茶盐、金之税,充羡府库。始至,岁入金九十万,后至三百万。因筑炮台,购火器,设军械局,水雷学堂,要以兴造铁道为纲纽,辅之以电线、邮政。穴山梁水,辟巨道七百里以通南北,台防益固。刘铭传任台湾巡抚之日,户部忽奏请:“天下海军,十年内毋增舰炮”。铭传喟然叹息曰:“人方惎(憎恨)我,我乃自决其藩,亡无日矣”。鸿章争之不得,铭传遂上疏求去。去四年而朝鲜之难作。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1)根据材料,概括刘铭传为治理台湾所采取的主要措施。(7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刘铭传的治台政策。(8分)历史部分参考答案24 -35 CADDB ADBAA CD40(25分)(1)分析秦朝货币演变突出统一,分别从经济、政治的需要来分析;宋代货币演变突出纸币化这一特点,可分纸币的优点、金属货币弊端、商品经济发展、四川地理因素等方面分析。(6分) (2)美洲(或者美洲、日本,或者海外)(2分)背景: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西方国家对美洲殖民扩张和掠夺;西方用掠夺来的白银购买中国的茶叶、瓷器、丝绸等产品,而当时中国实行的是自足自给自然经济,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6分,每个要点2分,其中西方的角度给4分,新航路开辟必答,中国的角度给2分)(3)原因:一系列战争的失败,巨额的战争赔款;洋务运动等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所需费用;编练新军的费用;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的费用;鸦片走私猖獗也会导致大量的白银外流。(6分,任意3点) 南京国民政府措施:币制改革,实行法币政策,白银国有。罗斯福的措施:增发货币,放弃金本位,美元贬值。41(12分)示例:从护照上的文字看,50年代由于外交上采取一边倒政策,主要是同社会主义国家有外交关系,护照采取了中俄文对照;(2分)70年代前期护照改为中法英文对照,体现了中苏关系的恶化以及中美关系缓和后与西方国家的建交热潮;(2分)80年代护照上不再注明使用的限定范围,反映了中国已走上对外开放的道路。(2分)从护照的签发数量来看,80年代之前,由于计划经济和当时的政治氛围,加之长期处于同世界隔绝的状态,签发护照数量很少;(2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加入世贸组织,对外联系增多,特别是在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观念改变的民众中,涌现了出国热潮,使护照签发数量剧增。(2分)从技术上看,90年代由于高科技的使用,改变了过去没有防伪手段的状况。(2分)总结:护照的发展折射了国家在政治、经济、外交等多方面的变迁。(2分) (每点2分,但总分不超过12分)45(15分)(1)思想:“易西服”是政治改革的开端和关键。(2分)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近代西方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影响;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世界文明发展的潮流。(两点4分,任意三点5分) (2)特点:走社会主义道路;与苏联结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建国初,生产力低下,物质不丰富;计划经济体制;朴素、勤俭节约、无私奉献的社会风尚。(任意两点即可4分) 原因: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经济飞速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