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师马向阳:阅读是最幸福的生活方式.doc_第1页
特级教师马向阳:阅读是最幸福的生活方式.doc_第2页
特级教师马向阳:阅读是最幸福的生活方式.doc_第3页
特级教师马向阳:阅读是最幸福的生活方式.doc_第4页
特级教师马向阳:阅读是最幸福的生活方式.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特级教师马向阳:阅读是最幸福的生活方式阅读,提升生命质量我的中小学阶段,适逢“文革”,当全国的大人们都紧跟革命形势忙着“抓革命”的时候,一代青少年的求学求知就成了一种奢望。于是,在我的履历表中,小学1年半、初中2年、高中8个月,就断断续续地连接成了我全部的青少年时代的求学经历。这不够完整的基础教育恰使我求学向上的欲望时时膨胀,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放大。于是,阅读就成为我渴求知识、汲取生命营养的唯一途径。从父亲的书箱里,我曾经悄悄地拿走了水浒呐喊鲁迅杂文选;从同学的家里,我借阅了林海雪原青春之歌烈火金钢平原枪声闪闪的红星红日等那一时期可能见到的经典;在学校逼仄的图书室里,我读完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卓娅和舒拉的故事马雅可夫斯基诗选等一批苏联文学精品;而一位酷爱戏曲的语文老师偷偷借给我的窦娥冤牡丹亭等剧本,则给我打开了另外一扇视窗,让我晓得了文学作品中除了颂扬英武刚烈之外,还有幽怨悱恻,正如同自然界中的雄雌阳阴一样,豪放与婉约、俊朗与纤弱、明快与幽暗、刚劲与柔韧等,相克相生,和谐共处,才构成了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多元与丰富。年齿日增,当借书已不能满足自己的阅读需求时,“拥有属于自己的图书”这个强烈的愿望,则陡然间填满了我的心房。当时社会积贫积弱,物质匮乏,果腹尚非易事,焉有余资置书以观?于是我便开始有计划地实施勤工俭学活动炎炎夏日,便捡拾麦穗;深秋霜天,则刨挖红薯;萧瑟冬日,即寻找药材;春寒料峭之时,就约上几个伙伴,跳进村边的河里,选择一段水面,两头用泥块一堵,水盆水桶一齐上阵,硬是凭着力气,将被围堵的河水弄干,藏匿在水中的鱼鳖也暴露无遗,于是满载而归,次日携至集市,换些钱币,大家均分。劳动所得,一半交给父母,贴补家用,一半留作私房,寻机踱进镇上的书店,将心仪已久的图书购买回家。就这样,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我购置并阅读了数十种文学经典,巴尔扎克、托尔斯泰、普希金、巴金、张乐平等大文豪的作品以及上百册经典连环画,都成了我的珍存。现在想来,正是有了这些文化典籍的浸润,才使我度过了那段精神饥荒的岁月,使当时在社会最为底层的空间里打拼的我,不气馁,不堕落,不庸碌,不彷徨,对于生活与未来始终充满着希望和信心。大学四年,是我人生中最为惬意的时光。当时,许多年高德劭的教授除了给研究生们开课之外,也经常为我们这些本科生开设专题讲座,且全国大学之间学术交流频繁,各种研讨活动常有机会参加。在著名诗人、古典文学专家华仲彦先生的指导下,我利用课余时间,仅古典文献方面就通读了诗经楚辞国策史记三曹诗选陶渊明集李太白集注读杜心解苏轼全集漱玉词注剑南诗稿唐宋传奇等名著;而著名学者朱东润教授主编的六卷本大学中文系通用教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更是我手头常备的读物,经过反复诵读,其中2/3的名篇基本成诵。含英咀华,受益良多。参加工作之后,备课授课之余,购书与阅读,便也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后来,因为工作的需要,除了文学专业书籍之外,还集中精力阅读了大量的教育学、心理学、政策法规、教育科学与教学方法论、课程建设、人事与资源管理等方面的书籍。无论在海口市教科所担任所长职务,还是调任海口市第一中学和海南中学校长,自信所在单位在文化建设、课程管理、教育科研、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均在区域内起着引领示范作用。吾人并非天才,有些开创性的工作也无经验可循,只能边学边做,及时反思,不断总结,适时调整,逐步提升。在这一过程中,阅读为我不断前行提供了重要保障。白天庶务萦身,就利用夜晚时光,二十多年,我的夜晚大都是从黎明开始的。后来,应著名学者白本松先生、贾传棠先生等邀约,参与编著乐府诗鉴赏词典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多解大辞典万家宝典等辞书,接受任务之多,撰述质量之高,学界已有定评;自己所撰写并出版的散文随笔集遥远的啸声渐远的风雅以及文学作品集传诵千秋是著书等,被评论家们誉为“端肃板正,用典浑成”、“含蕴丰富,文笔清丽”,具有“凝重而安详”的气质和文风,窃以为并非完全溢美。数十年的阅读体验,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为了学业和工作需求进行的功利性阅读,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项目,它能够极大地改善一个人的生存和工作状态;而为了丰富与满足自己精神生活所进行的闲适性阅读,则像阳光与水分一样,时时滋养着心灵的沃土,提升着生活的乃至生命的质量。功利性阅读与闲适性阅读常常又是交织融汇在一起的,它们共同促进着人的成长与发展,培育着人性向善良仁慈、宽厚包容、感恩担当的方向迈进。而这些,则正是一个教育工作者所应该具备的情怀。引领,建设书香校园作为一位优秀教师和教育管理者,仅仅满足于自身的阅读愉悦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将自己的阅读体验与自己的学生、同事分享,引领他们参与阅读、享受阅读时,才能够给自己的阅读体验赋予更多的价值和更大的意义。于是,推荐作品、撰写书话、开设讲座、指导阅读,就成了我授课之余的额外工作。其中,有辛苦,也有甘甜;有付出,也有获得;有喜悦,也有遗憾更有着说不尽的故事。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在河南师大附中任高中语文教师,从海量阅读中筛选出精品推荐给自己的学生,已经成了习惯。一天,我在散文选刊上看到一篇文章,篇名是没有叫出声的呼唤,写的是一位儿媳对公公的印象与观感,事情甚为平常琐屑,但视角独特,真情贯注,文笔流畅,感人至深。次日,我就把文章复印了一百多份,发给所任教的两个班级的学生。我跟同学们说:请你们记住,文章就应该这样写要写出自己的生活与生命的体验,要写出自己的真诚与真情,因为,你向读者剖开自己心扉的同时,你也一定能赢得读者的心。十多年之后,我从河南来到了海南工作,有一年春节,当年曾担任过学习委员的王君给我拜年时说:“老师,还记得你复印给我们的那篇文章吗?没有叫出声的呼唤,它不仅启发了我们怎样作文,更重要的是从文章中我们懂得了如何做人!”我听了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心情难以平静。我想:在追逐时尚生活的当下,物欲的渴求和情绪的宣泄正在取代深邃的思考和理性的表达,弥漫在所谓的“文化作品”中,对此,我们更应该积极地引导和提升读者的阅读兴趣与阅读品位,要以承载着人类良知的由衷表达的优秀作品,去影响孩子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向着真善美的人生境界迈进!记得在10年前,海南省作为首批省级实验区进入高中课改时,构建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体系,特别是开发和建设好基于学生兴趣与学校资源的校本课程,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作为教师出身的校长,我认为要想使教师们在此次课改中大显身手,首先自己要真正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于是,经过充分调研、准备、论证、修订等,新学年里我们拿出了供学生们选课的“菜单”,仅校本课程就有30多门。其中中国古代诗歌鉴赏就是我率先向全校学生推出的选修课程,在校内外均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3年之后,我又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红楼梦导读选修课程,分设红楼梦的思想内容、红楼梦的绘人艺术、红楼梦的语言艺术、红楼梦的美学价值等9个专题,多方面多角度地向学生们介绍了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伟大艺术成就,听课者中不仅有参加选修的学生,还有学校里的青年教师,就连附近学校的同行也屡次慕名而来,尽兴而归。积极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与氛围,引领全体师生特别是教师们深入开展读书活动,建设书香校园,是校长的职责所在。为此,我带领学校班子成员,积极筹措资金,协调有关单位和部门,获得他们的理解与支持,为全体教师购置了手提电脑,帮助教师们下载与安装电子书籍,让每一个手提电脑都成为一座会移动的图书馆;为全体教工发放购书卡,保证每位教工每学期都有购置十本以上图书的激励性资金;改造并装修好了温馨可人的咖啡书屋,从空间上为教工们提供品茗品书的良好环境;同时,学校还设立了“读书节”,制定了关于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读书研修活动的实施方案,由校长室和教研室定期向全体教师推荐阅读书目,举办读书沙龙和读书报告会,在校园网上增设读书专栏,为教工们提供交流与分享的机会和平台。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培育教师们的人文素养,为教师的生命发展打造亮丽的精神底色。现在,每天晚餐前后的一段休闲时间里,走在我们的校园里,总会看到有一些师生坐在长椅上或树荫下,专注阅读,完全不受周围嘈杂的环境所影响。望着这些阅读者,我的心里充满着敬佩与感动!阅读,应该是一项贯穿人生始终的生命化实验活动,它的价值不仅在于增进智识,还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生活乃至生命的品质!我常想,大千世界,众生芸芸,尽管说术业有专攻,行业不尽同,但是在庸碌而繁忙的一生中,能够挤出一定的时间而坐拥书城的人是最为幸福的,因为,他能够用心灵去沟通人类的昨天与今天,去感悟人类的痛苦与欢乐;他能够用智慧去铺设通向未来的桥梁,享受到人生的大安详!行走,拓展阅读空间陆游曾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我国传统知识分子所追寻的人生境界。行走就是倡导人们走向社会,走向大地,走向自然,用心灵去阅读和体悟“天地万物”这部没有经过装订的“百科全书”。无论是在海口市第一中学工作还是在海南中学任职期间,我都是“旅行修学”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作为一名优秀教师,无论他教什么课,做什么工作,都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高雅的文化品位与鉴赏水平。而这些也只能通过阅读“社会大学”这部百科全书来加以逐步培养。在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