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丰擂茶习俗探究 颜圣存摘要广东海丰很早以来也有擂茶这道止渴、解乏与待客的习俗,但对于擂茶习俗的起源,书上却少有相关记载,这表明,擂茶非海丰本土所有,究其缘由,应是古代客家人因躲避战乱,在南迁至粤、湘、赣、闽、台等地时流传下来的。海丰人民沿袭了中原客家人的擂茶习俗,在做法和吃法上对其进行创新,将擂茶文化融入海丰的日常生活、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等民俗里头,发展出擂咸茶、泡茶、菜茶等多种具有海丰地方特色的擂茶样式,擂茶这种风俗也因此成为海丰人养生和待人接物的一道独特风景。关键词:海丰擂茶;中原;擂咸茶;泡茶;菜茶每到闲暇,或有客至,海丰妇女都会兴致勃勃,手脚利索地擂起咸茶:轻轻坐下,双腿夹住一个陶制的牙钵,抓一把洗净的茶叶和生芝麻放入钵内,稍微润湿,双手上下错落握一根半米长的茶槌,频频舂捣、旋转,直至将茶叶与芝麻捣为碎泥,再下几颗粗盐,将沸水冲入钵内,盖上盖子,静候几分钟,咸茶便可食用。用碗盛之,生津止渴,解除疲乏,非常有效。海丰擂茶做法简单,但对于其起源却少有记载,笔者欲借相关资料,对海丰擂茶的起源稍作分析,并将具有海丰地方特色的擂茶习俗和文化呈现出来。1. 海丰擂茶起源笔者发现,但凡写到有关海丰擂茶的,多是讲海丰存在擂茶这种习俗及其做法和吃法,很少提到海丰擂茶的起源。在海丰县志(19882004)第五篇的民情篇里,涉及“擂茶”习俗:“传统小吃另一特色是咸茶,也叫擂茶。吃咸茶之风,由来已久,简易吃法是把茶叶放于内壁有粗纹的牙钵内,用番石榴枝制成的茶槌稍擂几下,放几粒盐,将开水冲下即可。作为日常饮料,消署解渴。日常待客,即在此基础上加入炒油麻、炒米花、炒花生等,称为炒米茶、油麻茶。以前举凡做寿、添丁、外地远归、病愈出院、遇难脱险,必摆下碗钵,请邻居亲友吃咸茶,海丰妇女可谓是一日不可无咸茶。”1 但作者也只是提及擂茶的做法及适用场合而已,并为涉及其起源。1.1 擂茶起源三说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后发现,关于擂茶的起源,主要有三种说法。其一,“擂茶最初起源于中原”2。由于战争,客家人南迁,导致现在的中原鲜有擂茶踪迹,其习俗却在粤、湘、赣、闽、台等客家人居住的地区中流传下来。“薛翘与刘劲峰研究了唐宋时在北方流行的姜盐茶的原料和习俗,通过与现在客家香料擂茶比较后得出结论:姜盐茶是擂茶的始祖。”3其二,擂茶起源于湖南桃源。“相传建武 23 年(47 年)盛夏,马援率军驻守桃花源,不料一夜之间许多将士纷纷病倒,后一老妇敬献汤药,三军皆服,瘟疫大除,从而大振士气,举旗大捷。”3这种传说有的涉及刘备,有的涉及诸葛亮、张飞,但更多涉及司马错、马援。“桃源县志凡例(康熙版)载:马援征五溪蛮,将兵行有纪,鸡犬不惊,凿石室以安民,民间献擂茶以报德。”3现在桃源境内依然存在着石室、马石、伏波洞、马王庙、马王溪等历史遗迹。其三,在福建地区流传着畲族雷大爷创制擂茶的传说。相传,有位姓雷名茶的畲族老人,种茶为生,颇通医道,行善积德。他家门口是一条官道,每天人来人往,常有些行人因餐风露宿、饥渴难耐而患病于途中,为了让往来的路人解渴防病,雷大爷创制了一种药食茶,效果颇佳,茶便慢慢流传开来。因茶是雷茶老人创制,又因茶擂致而成,所以茶起名叫“擂茶”,又叫“雷茶”。1.2 海丰擂茶源于中原民间有海丰的擂茶习俗来源于福建这种说法,因在唐宋元明清时期,福建南部地区(莆田和漳州一带)先民下广东开居(大量进入是在明末清初时期),受客家人影响,沿袭了这一习俗。不过笔者认为这一说法不可靠,因为其没有确切的历史记载,难以作为擂茶起源的史证。而海丰擂茶源于中原则较有说服力。首先,中国的饮茶方式与擂茶与擂茶粥息息相关。“周礼记记载的鉶羹、芼羹就是用菜和肉做成的羹。尔雅释义记载:茗,苦茶。晋郭璞注: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茶,晚采者为茗。”4我国早期的饮茶方式是将茶叶拌在生米中一起煮来吃的,故名“吃茶”。“三国魏张揖广雅记载:荆巴间采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桔子芼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晋书也有记载: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4这表明古代先民就有擂茶这种饮茶习惯。其次,1973 年,湖南省博物馆在西汉早期的马王堆一、三号墓中出土了部分茶叶及用茶叶做成的食品苦羹,有专家认为,这种苦羹就是用茶叶和米做成的粥。如果这个判断无误,该出土文物就是现今发现的最早的擂茶粥实物。再次,宋代史料首次出现“擂茶”一词,北宋耐得翁都城纪胜茶坊有记载:“冬天兼卖擂茶”4。 南宋袁文所撰瓮牖闲评也提到:“余生汉东,最喜啜擂茶,闲者常过一、二,北人知余啜此,则煮以相饷,其法用茶芽盏许,入少脂麻,沙盆中研烂,量人多少煮之,其味极甘腴可爱茶,古不闻食,晋以降,吴人采叶煮之,号茗粥,则知擂茶者,自晋盖有之矣。”4擂茶之俗是否自晋有之我们难下定论,但可以肯定的就是在宋代,人们有用芝麻等作物制成香料茶的习惯,海丰擂茶的做法与此相似。最后,两晋乃至隋唐以后,茶叶制作技术不断改进,人们的饮茶方式发生很大变化, 茶中和以米膏的现象逐渐消失,但搀以姜、盐、陈皮的习俗却仍然顽固保留下来,这主要体现在北宋以后,姜盐茶仍然是广大中下层人民, 尤其是北方地区民众最欢喜的饮料,“北方茗饮无不可,盐酪椒姜夸满口。(苏辙和子瞻煎茶)”4。而客家人于唐、宋年间,为逃避战祸,大批南下迁徙。据明海丰县志、清陆丰县志和诸姓谱牒(族谱)记载:“陆河客家先民多于唐、宋年间避战祸匪难,分批从中原举族南逃至蛮夷之地,其祖地多为甘肃、陕西、河南,然后抵达两湖、安徽、再南下江西、福建、广东等地”5,陆河西邻海丰,这便使客家的擂茶文化从陆河流至海丰并广为流传和发展成为可能。2. 海丰擂茶的分类根据海丰的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等习俗,擂茶可分为擂咸茶、泡茶、菜茶等种类。2.1 擂咸茶(油麻茶 炒米茶 地豆茶)擂茶日日可制,夜夜可饮,妇女早起把咸茶制成后,放在用稻草编织的“草稳”,盖严保温,供家人无时无刻白饮止渴,叫“熬茶”或“牙钵茶”。如果将茶盛在碗里,撒上炒油麻或炒米(爆米花)或炒花生米,便成“油麻茶”、“炒米茶”、“地豆(花生)茶”。碰上恰当的时节,还可采摘新鲜的珍珠叶,置于牙钵中和芝麻一起擂成浆状,清香扑鼻,清肝明目,口感极佳。或者是在清明时节采摘柔嫩苦刺心叶,和芝麻一起擂成苦刺心茶,润肺止咳,生津止渴,提神醒脑。油麻茶的制作比较简单,但却是海丰妇女的待客之道,客人一到,主人即捧上咸茶,“一碗、两碗、三碗、四碗动手动脚像打架一样,硬劝你放开肚子食,食得愈多,主人愈高兴”6(P69)。2.2 泡茶泡茶是遇上红白喜事时,海丰人风行的一种群体性茶文化活动,主要包括油麻茶、炒米茶或菜茶。“凡订婚完娶、生男育女、远行归来、逢年过节、病痛痊愈、化险为夷、消灾除祸,丧家白事,乃至现代平反冤案、儿孙参军或考上大学等等,也都要泡茶。”6(P70)有人曾发表文章说:“遇白事,绝不以咸茶请人。”其实不然,遇白事食咸茶的情况更多:“奔丧要食咸茶,死人头七(日)、二七(日)、三七(日)要食咸茶,完坟要食辞山茶,百日之中每旬夜晚要食“丁忧茶”,周年要食“对年茶”等等”6 (P70)。2.3 菜茶菜茶,又叫“起鼎茶”,是海丰擂茶中文化最高档次的一种,盛行于蔬菜季节的秋末春初,以元宵节的“泡灯茶”为顶峰。菜茶,是把炒熟的菠菜、包菜、芹菜、茼蒿、青蒜、香菜、荷兰豆和豆粉丝、豆腐枝、猪肉、腊味、虾米、墨脯、鱿脯、鲜蚝、鲜鳗鱼、鲜蚶肉等混合盛于碗里,泡上兼有鸡汤、猪骨汤的浓汤之后,再撒上炒米、花生米和胡椒粉、腣脯末等的一种擂茶形式,俗称“炒菜茶”或“吃菜茶”。元宵节前后,从大年初九至正月十五,根据各家不同情况,不管白天或入夜,家家户户都把滚烫的浓汤和佐料摆在桌上,殷勤伺候客人,不论远近亲疏,三五成群,情来礼往,上门串户,互相品食,在“茶战”中,客人越多,主人越觉得体面。3. 海丰擂茶的文化内涵客家擂茶文化流入海丰之后,与海丰本土习俗相结合,从而使海丰的擂茶具备一定的文化内涵。首先,擂茶有一定的药用功效,既可防病治病、延年益寿,又可解渴充饥、润肠通便,这便给当前仍留有擂茶习俗的少数地区平添了一份古朴的气息;对于女性来说,还可驱寒健脾,美容养颜,这便使其成为一道医学养生之道。其次,擂茶不管在客家人,还是海丰人看来,都是一种待客之道,在客家地区流传着 “走东家,串西家,喝擂茶,笑哈哈,来来往往结亲家”这样一首歌;而在海丰,清代知名举人“阿凡提”黄汉宗也曾写过“海丰时俗尚咸茶,牙钵擎来共一家,厚薄人情何处见?看她多少下芝麻”一诗。这说明擂茶除了是一种饮茶习惯,更是一种待客礼仪,简单、却热情、地道。最后,擂茶文化融入海丰的日常生活、婚丧嫁娶等习俗之中,日益成为海丰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参考文献1 许宇航,叶良方海丰县志(19882004)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2005:7312 薛翘,刘劲峰客家擂茶源流考J农业考古,1994(4):1011043 胡强盛湖南桃源的擂茶茶俗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出口退税专项课件
- 多重耐药菌的监测与控制2讲课文档
- 城市空间权力策略-洞察及研究
- 物资按需领用管理办法
- 充电站安全管理培训课件
- 索县重点人员管理办法
- 工业互联网平台射频识别(RFID)技术在2025年智能制造领域的深度解读报告
- 储油罐安全管理培训课件
- 储气罐使用安全培训课件
- 老龄人离婚后财产分配与子女监护协议
- 2025广东广州市公安局第二批招聘交通辅警15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内科慢性疾病治疗路径分析测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语言能力等级考试英语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全集
- 2025全国小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客运驾驶员安全行车课件
- 国防知识教育培训课件
- 湖南省长沙市华益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测试语文试题(答案)
- 医院内肺炎预防与控制操作规程
- 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辅助脑干出血穿刺引流术专家共识解读
- 2025年吴忠市公安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