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12月联考历史试题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12月联考历史试题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12月联考历史试题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12月联考历史试题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12月联考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12月联考历史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生活在长江流域,距今约七千年的原始居民是( )A北京人B河姆渡原始居民C半坡原始居民D大汶口原始居民2 . 2018年3月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了国家监察委员会,负责监察工作。秦朝时,在中央设立了负责监察百官的是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郡守3 .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在诗中充分肯定的秦始皇功绩是( )。A君主专制B统一文字C统一全国D加强集权4 . 西汉末年至东汉末年发生的一系列大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黄巾起义 王莽干政 光武中兴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ABCD5 . 公元前210年,一位前往南海郡做生意的商人携带的货币应是ABCD6 . 劳动创造了人类,人类在不同的历史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BCD7 . 汉文帝对修建他的陵墓,要求不许用金、银、铜等装饰,只可用瓦器。这说明了“文景之治”局面形成的一个原因是A轻徭薄赋B勤俭治国C以德化民D废除严法8 .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以“古代封建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为主题办一期报纸,下列内容符合这一主题的是漫话“焚书坑儒”汉武帝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隋炀帝与大运河明清“八股取士”与“文字狱”ABCD9 . 汉初的“文景之治”是古代实践“无为而治”政治思想的典范。以下思想家中,主张“无为而治”的是A孔子B老子C孟子D墨子10 . 文物反映一定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下列最能反映商朝社会生活的是( )ABCD11 . 下列诸侯国中,既属于春秋五霸,又属于战国七雄的是齐 楚 燕 晋 秦ABCD12 . 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其中“仁”的思想来源A老子B孔子C孟子D韩非子13 . 某班级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文明成就”的图片展览。下列图片入选“商朝篇”的是ABCD14 . 某校历史学习小组要考察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生活的遗址,他们应该去A云南元谋B北京周口店C浙江余姚D陕西西安15 . 历史学家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中写道:“此后武王、成王、康王之世,不断的把兄弟、子侄、姻戚、功臣分封于外,建立新国。每一个这类新国的建立,便是周人的一次向外移植,便是周人势力范围的一次扩张。”从这段材料中,我们可以得知分封制A开创于西周武王时期B血缘关系是唯一依据C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区域D体现了家国同构的观念二、综合题16 . 改革创新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面问题。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巡礼者不足多。(1)指出材料中的“汤”“武”分别是哪两个王朝的建立者。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汉书食货志(2)材料中“秦孝公用商君”指的是哪一次改革?这次改革的历史作用是什么?材料三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北周政权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统一的曙光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之上简明中国史读本(3)根据材料写出隋朝统一的基础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北魏是汉化的先行者”与历史上的哪次改革有关?(4)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两次改革的相同作用。1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白虎通义“自黄帝以上,穴居而野处。”“及至黄帝,为筑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帝王世纪材料二通大川,决雍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吕氏春秋(1)材料一中的“神农”是谁?根据材料一反映了“神农”、黄帝的什么贡献?(2)材料二中所述的治水英雄是谁?根据材料二它采用了什么方法治水?从他的事迹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精神?材料三在我国古代有很多君王,他们的行为,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兴衰。请结合下列资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图、分别是夏、商暴君,是西周的等级示意图。(3)请分别说出、的暴君是谁。漫画中的君主所作所为最终导致了怎样的后果?为什么?(4)结合图,根据所学知识,西周的贵族等级制度形成与西周实行的哪一制度有关?该制度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5)根据所学知识,古代传说中的部落联盟首领实行什么制度把位子传给贤德之人,而到夏商周时期,从谁开始却变成了世袭制?18 .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泰兴某校七年级同学组织了一个历史课本剧(片段),结合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旁白:战国时期,有一天,许多学者走到一起,对当时的社会形势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学者1)“民为贵,君为轻”,统治者应该以“仁政”治理天下。(学者2)先生此言差矣。我们应该互相关爱,反对不义战争。(学者3)君主治理国家,不应空谈仁义,应该进行改革,实行“法治”。(学者4)你们说的都不对,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1)上述四位学者分别代表诸子百家中哪家学派思想?(2)学者1所代表学派的创始人是?他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