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上 生 物 简 答 题*【环节动物-蚯蚓】一.下面是蚯蚓外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AA图一中结构是环带,图中端为蚯蚓前端,为尾端我们是以蚯蚓的环带位置来判断蚯蚓的前后端靠近环带的是前端,所以为前端,为后端。B用手指轻摸蚯蚓背面和腹面,感觉到腹面比较粗糙,是因为该面刚毛较多()C雷雨过后,常有蚯蚓钻出地面,这现象与蚯蚓的呼吸生理过程受到妨碍有关()D蝗虫的体表包着一层坚硬的外骨骼,能够更好地适应陆地中的生活。()二.右上图是蚯蚓的外形图,请据图作答 (1)结构B是蚯蚓的环带,由此可断定A是蚯蚓的前端(2)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又因为体内无脊柱,因此蚯蚓又属于无脊椎动物(3)观察蚯蚓的相关实验时,我们应保持其体表的湿润,因为蚯蚓要靠体壁来完成呼吸(4)实验后,蚯蚓应该_放归自然环境中。用手触摸蚯蚓的背部,有黏滑的感觉,触摸腹部时,感觉凹凸不平,比较粗糙,这些小突起是刚毛_,它与蚯蚓的运动有关,是蚯蚓的运动器官。蚯蚓通过刚毛和肌肉的配合使身体蠕动三.下面是蚯蚓一端的外形图,据图回答(1)注明各部分名称:1口、2体节3环带、4刚毛。由此可以断定此图是蚯蚓的前端理由是此端有口和环带。(2)蚯蚓在粗糙纸上比在玻璃板上运动的速度快。在光滑的玻璃上,刚毛无法固定和支撑身体,因此蚯蚓在粗糙纸面上的运动速度比它在光滑的玻璃板上的运动速度要快 (3)蚯蚓背面颜色较深,腹面的颜色较浅。前端对触摸刺激的反应不灵敏,对光线刺激的反应灵敏四. 在饲养和观察蚯蚓的实验过程中(1)你选择的适于蚯蚓生活的土壤是潮湿,且富含有机物(2)观察蚯蚓的外形,会发现它的身体有许多环状的结构,可称作体节。有一个宽度最大,颜色较浅且又光滑的环状结构叫做环带,它靠近蚯蚓身体的前端(3)把蚯蚓放在粗糙的纸上,观察它的运动,看到它身体前后两部分的收缩是交替进行的;(4)蚯蚓的运动方式是蠕动,是靠身体的刚毛和肌肉的配合进行的五.在做“蚯蚓走T形迷宫”实验中,用粗糙纸壳剪成“T”形迷宫,迷宫一臂安上电极,另一臂是有食物的潮湿暗室,在实验过程中,蚯蚓要经过大约200次尝试,遭受许多次轻微的点击才学会爬向潮湿的暗室(1)为什么使用粗糙纸壳,不用光滑的玻璃板?在光滑的玻璃板上刚毛无法钉入,不能运动(2)蚯蚓大约200次尝试,遭受了许多电击最后爬向暗室,说明蚯蚓具有学习能力,这种能力比公鸡弱.六.蚯蚓身体分节,它体节的作用是:使躯体运动灵活,转向方便观察蚯蚓的运动,蚯蚓是通过刚毛向前移动,刚毛能支撑和固定身体,刚毛会和接触面摩擦同时配合身体肌肉的蠕动而前进.适宜在粗糙的表面上移动.蚯蚓在粗糙的纸面上运动较快,在光滑的玻璃上运动较慢,原因是:蚯蚓运动是需要刚毛起协助作用 七、现在蚯蚓越来越少了小明想会不会是施了农药的原因呢?(1)你觉得要探究清楚这个问题,应该设计有农药和无农药的土壤为单一变量的对照实验(2)蚯蚓之所以要保持湿润的体壁,主要是因为蚯蚓依靠湿润的体壁呼吸,蚯蚓常年生活在温度变化不大的土壤深层原因是蚯蚓不能保持恒定的体温(3)蚯蚓在局部一侧装有电极的T型迷宫内,经过多次尝试和错误后,能够直接爬向无电极一侧的潮湿暗室这是蚯蚓的学习行为(4)蚯蚓以植物的枯叶、朽根等为食,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与细菌、真菌一样属于分解者*【节肢动物-蝗虫】一、右图是蝗虫的外部形态图。据图回答:(1)它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腹部。体色通常是绿色,属于保护色。 (2)体表包着一层坚硬的外骨骼,作用是防止水分散发和支持体内的柔软器官,能够更好地适应陆地生活。 (3) 蝗虫运动器官翅和足都生在胸部。蝗虫的胸部是其运动中心,共有三对足,两对翅。蝗虫跳跃、飞行的动力来自胸肌。蝗虫翅的运动由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它附着在外骨骼上。(4)蝗虫的呼吸器官在头部,是气管。蝗虫的足和触角分节;蜘蛛不是昆虫,它和蝗虫都是节肢动物。二、实验:蝗虫是危害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的害虫尝试探究蝗虫的取食行为探究方案: 1、作出假设:蝗虫取食玉米、小麦等禾本科农作物2、培养蝗虫:从卵开始进行在饲养箱中隔离饲养,才能说明或检验蝗虫的取食行为,使探究具有可信度3、实验目的:是探究“蝗虫取食玉米、小麦等禾本科农作物”,要以玉米、小麦等禾本科农作物和其他植物作为变量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是放禾本植物的一组,另一组放其他农作物为对照组4、结论:蝗虫取食玉米、小麦等禾本科农作物三、根据蝗虫的口器和外部形态示意图,分析回答(1)蝗灾发生时,农作物的茎、叶很快被取食,这主要是由于蝗虫的A上颚很坚硬,适于咀嚼(2)图中仅具有感光作用的结构是单眼(3)蝗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要经过多次蜕皮的原因是它的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长大而长大(4)结合外部形态示意图,请你设计实验探究气体出入蝗虫身体的门户及其所在部位实验方案:取两只活蝗虫和两支盛满水的试管,然后把一只蝗虫的(头部)浸没在水里,把另一只蝗虫的和(胸部和腹部)完全浸没在水里而只露出(头部)观察实验现象结论:位于胸部和腹部的气门是气体出入蝗虫身体的门户四、蝗虫的形态示意图(1)蝗虫的前部有咀嚼式口器;(2)【7适于跳跃;翅适于飞行(3)蝗虫的足和触角都有分节,体外有坚韧的外骨骼,这是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4)蝗虫的身体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是无脊椎动物(5)如果把A蝗虫的头部浸入水中,而把B蝗虫的胸腹部浸入水中,哪一只先死?为什么?B先死,因为气体交换的门户是气门在胸腹部。五、填出图中蝗虫各部分的结构名称1是翅;5是触角;7是前足;8是中足;9是后足*【鱼类】一、 鱼有许多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1)鱼的体型呈流线型(梭形),有利于在游泳时减少阻力(2)体表覆盖鳞片,有保护作用;皮肤能分泌粘液,有利于减少磨擦,减小运动时的阻力;身体两侧有侧线,能感知水流;(3)鱼用口吞水,再从鳃孔排水,说明金鱼用鳃呼吸,鱼生活在水中,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鱼的口和鳃盖后缘交替张合,这对它的生活有什么意义?这样能使水通过口流经鳃,吸收水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完成呼吸(4)鱼的鳍(运动器官)有协助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5)每天给鱼喂食鱼虫但是鱼竟死去了你能给他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吗?(至少两条)不能喂食过多3-5天换一次水二、 观察鲫鱼形态图(1)填写图中结构名称:背鳍,鳃盖,尾鳍,侧线,臀鳍,胸鳍,腹鳍(2)若在鲫鱼口的前部滴红墨水,你会看到鳃盖后缘流出的是红色墨水的现象说明鲫鱼的呼吸路径是:从口流向鳃如图是鲫鱼外形图,请回答后面的问题:尾鳍;臀鳍;腹鳍;胸鳍;背鳍三、设计实验探究:鱼的呼吸是利用什么状态的氧(溶氧或气态氧)实验材料与用具:小鲤鱼数条,鱼缸(两个),凉开水(溶解在水中的氧以去除),池塘水等(1)提出问题:鱼的呼吸是利用什么状态的氧?(2)作出假设:鱼是利用水中溶解的氧气进行呼吸的(3)设计探究方案取两个相同的鱼缸,编号为甲、乙,分别向其中加入等量的凉开水和池塘水分别取5条种类和大小相同的小鲤鱼放入甲、乙两鱼缸中,观察并记录小鲤鱼的不同表现。(4)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甲中的小鲤鱼开始死亡,而乙中的小鲤鱼生长良好(5)实验结论:鱼是利用水中溶解的氧气进行呼吸的四、设计实验探究:鱼在水中自由游动,靠什么来控制方向的?实验方案:取两条生理状态基本相同的鱼,把其中一条鱼尾鳍用纱布和薄木板捆绑好,另一条不做任何处理,同时放在水中进行观察结论:绑尾鳍的鱼不能保持前进的方向,游动缓慢,另一条则正常游动。说明鱼是用鳍来控制方向的。*【两栖动物-青蛙】一、青蛙适于陆地生活的特征有:具四肢,后肢发达;具肺;具眼睑;具鼻孔。二、两栖动物的生殖与发育(1)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特点:雌雄异体、体外受精(2)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受精卵蝌蚪幼蛙青蛙(3)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4)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因此,保护青蛙首先要保护青蛙的生活环境下图是青蛙发育过程中某些阶段的示意图1)青蛙发育过程的顺序是CBDA _。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C受精卵 (2)图中的B用_外鳃呼吸。A用肺呼吸(3)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在水中进行,青蛙进行体外受精。(4)青蛙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蝌蚪的形态和结构与成蛙的区别很大,青蛙的发育方式为变态发育。(5)除了青蛙以外,请再列举一例与其属于同类的生物:蟾蜍三、(1)青蛙的幼体-蝌蚪与鱼类在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等方面极其相似,从进化的角度看,说明两者的关系是:两栖类是由鱼类进化来的(2)青蛙发育的全过程中,运动器官形成的先后顺序为:尾后肢前肢(3)青蛙的生殖和发育都必须在水中进行*【鸟类】-家鸽一、家鸽适于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1)家鸽的身体呈流线_型,可以减少空气阻力,利于飞行。 (2)飞行器官发达:前肢变成了翼,生有几排大型的正羽,胸部有很突出的龙骨突,有发达的胸肌,其作用是飞行时能产生强大的动力,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 (3)从骨骼看:有的骨很薄,有的骨中空_、有的骨愈合_,可以减轻身体体重。 (4)从消化看:食量大,消化能力强,直肠短,粪便及时排出体外,可以减轻体重_,利于飞行。 (5)鸟的呼吸器官是肺_,但是鸟的呼吸方式很特别,属于双重呼吸_,还有许多与肺相连的气囊,气囊_可以辅助呼吸。 观察鸟的形态结构示意图,写出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1)外部形态:流线型、前肢变成翼(2)骨骼和肌肉:胸骨发达,长骨中空,内有空气;胸肌发达(3)呼吸:双重呼吸二、左图1:颈椎,2上腕骨;3胸椎;胸骨;5趾骨 三、右图所示的家鸽结构示意图,回答:3的作用是储存和软化食物,4的作用是磨碎食物;消化和吸收养料的主要场所是7小肠结构名称为: 2食管;3嗉囊;4肌胃;5肝;6腺胃;7小肠;8直肠;9泄殖腔四、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了罕见的冰雪天气冰灾过后,候鸟并无大面积死亡。(1)鸟类的哪些结构特征能让它在寒冷的环境中仍能保持高而恒定的体温?被覆羽毛可保温体内有气囊,辅助完成双重呼吸,呼吸能力强,供氧足心脏四腔,体循环和肺循环完全分开,心脏与体重的百分比大,输送氧气的能力强,产能多(2)假如你是鸟类保护区的工作人员,采取哪些措施,保证候鸟不挨冻、不挨饿、不遭捕杀? 定时、定点人工投食(如玉米、稻谷等)建立临时避寒站加强人工巡湖,防止捕猎*【哺乳动物】一、哺乳动物牙齿(1)A图表示的是哺乳类肉食性动物的头骨,其牙齿的特点是犬齿发达(2)B图表示的是哺乳类草食性动物的头骨,其牙齿的特点是没有犬齿,臼齿发达。该动物消化管的特点是消化管很长,盲肠发达。(3)哺乳类动物的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符合狼的牙齿结构特点的是(A)有犬齿ABCD牙齿对动物的生存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生活在南极的海豹要用牙齿咬破坚冰人的牙齿多了哪一种?犬齿,其作用是:撕裂食物患龋齿时,若病菌侵入牙髓腔会引起疼痛下面两幅图分别表示狼和家兔的牙齿(1) 左图是家兔的牙齿,牙齿的不同表明两种动物食性的不同(2)门齿适于切断植物纤维,臼齿适于磨碎食物家兔消化道上有盲肠,与家兔吃植物的生活习性适应。1)A图是草食性(吃植物的)动物的牙齿。草食性动物的盲肠特别发达,有利于消化植物纤维2)门齿;犬齿;臼齿3)人类的牙齿有几种齿型?三种台胞赠送的长鬃山羊“喜羊羊、乐羊羊”和台湾梅花鹿“繁星、点点”入住大陆刘公岛森林公园。(1)长鬃山羊好攀爬,梅花鹿擅长奔跑和跳跃,刘公岛森林公园分别为它们设计了假山、“台阶”和较大的室外活动区。它们的运动方式都是由遗传决定的,不会因环境变化而改变。 (2)根据你已掌握的知识判断,它们同属于的最小分类等级是_哺乳纲(或纲、目、偶蹄目)_。 (3)从台湾岛迁往刘公岛,影响它们生存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温度_。(4)饲养员每天早晨都要分别为长鬃山羊和梅花鹿投放约8公斤和11公斤新鲜树叶作为饲料。它们的消化系统适应植食性食物的一个结构特点:有适于切碎植物纤维的门齿和适于咀嚼的臼齿、盲肠发达_。(5)台湾梅花鹿曾广泛分布于台湾东部山地地区。但是自上世纪40年代后,因其经济价值而被大量捕杀。到1969年,野生台湾梅花鹿就惨遭灭绝了。在台湾和刘公岛的动物园对台湾梅花鹿进行保护和管理,从根本上说,是保护了基因_的多样性。(6)如图是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的图示。例如:A类动物是以卵生为分类依据分类的。蟒蛇属于五类脊椎动物中爬行动物。C类动物是以胎生、哺乳_(选填“终生用肺呼吸”或“胎生、哺乳”)为分类依据。江南最大的天然湿地-下渚湖,河水清澈,水草丰腴,白鹭点点,形成了独特的湿地景观(1)该湿地公园内所有生物的总和组成了生物群落(2)白鹭全身披着洁白的羽毛,属于脊椎动物的鸟类(3)白鹭主要以水中的小鱼、小虾为食,写出一点与该食性相适应的形态特点:长长的喙*【细菌与真菌】一、细菌结构的示意图1)图中各字母所代表部分的名称A 核区,DNA ;B细胞膜;C细胞壁;D荚膜;E细胞质;F鞭毛2)细菌的基因DNA存在于字母A 所指的结构中。F是鞭毛,它使细菌能够运动。3)当C细胞壁所指的结构增厚时,细菌能够形成休眠体芽孢,以抵抗不良环境。细菌菌落特征:菌落较小,形状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易挑起,多为白色;真菌菌落特征:菌落较大、菌丝细长,菌落疏松,成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无固定大小,多有光泽,不易挑,有时还呈现红色、褐色、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的颜色(孢子的颜色)细菌和真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细菌有未成形的细胞核细菌与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区别: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叶绿体和液泡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针对细菌和真菌进行了相关问题研究(1)在培养细菌过程中,同学发现培养基上出现了几种不同类型的菌落(如图)图中A属于细菌菌落细菌和真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细菌有未成形的细胞核(2)农民在一块地中轮种玉米和大豆,因为豆科植物根部有根瘤菌,能够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含氮物质细菌细胞动物细胞植物细胞不同点无成形的细胞核,无叶绿体无细胞壁,无叶绿体有细胞壁、叶绿体相同点都有细胞质、细胞膜二、实验1、“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探究实验材料用具: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若干、无菌棉棒、标签纸、培养箱检测环境:手和教室的空气实验设计:第一步:取3个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编号为1、2、3,将标签贴在培养皿的底部;第二步:取1支无菌棉棒,擦取某同学的手心,打开1号培养皿,将棉棒在培养皿上涂抹,盖好封严;打开2号培养皿,将其暴露在教室空气中约10分钟,盖好封严;3号培养皿不做任何处理第三步:将1、2、3号培养皿放置在培养箱中培养,每天观察一次,并作好记录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 手和教室空气中的细菌数量一样多吗(2)设计3号的目的是:形成对照,它最适合与2号实验组合成对照试验,实验变量:是否接种细菌(3)科学地讲,3号是否可以作为1号实验的对照组 ?不能,理由是打开1号培养皿用无菌棉棒接种时空气中的细菌也进入,因此有两个变量。2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中,步骤如下图所示: (1)对培养基高温灭菌的目的:杀死培养基和培养皿自带的细菌、真菌,防止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2)B是接种步骤过程C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3)菌落:若它的特点是菌落小,且表面光滑黏稠,可断定这是一个细菌菌落;若它的特点是褐色,绒毛状,则是一个真菌菌落。(4)这个实验有一个明显疏漏之处,是没有设立对照实验。(5)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步骤: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如牛肉汁加琼脂);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接种;放在保持恒定温度的培养箱中恒温培养观察结果(6)“打开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5-10分钟,再盖上,封好”相当于哪一步骤?接种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的条件:水、有机物、适宜的温度3、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的实验两位同学作出的假设为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实验变量:是否洗手(或分别在洗手前后按手印)(2)乙同学设计合理,理由是设置了对照实验,而且实验变量唯一。(3)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无菌培养基中的有机物(或培养基,或有机物)(4)为什么要将培养装置放在28环境中?细菌的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5)培养48小时后,发现洗手前按指印的培养装置中有大量细菌繁殖,洗手后按指印的培养装置中有较少细菌繁殖,得出的结论是 :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4、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一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了请回答:(1)甲图肉汤仍然保鲜的是A瓶,而将其瓶颈打断后肉汤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细菌进入瓶内(2)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细菌的有无乙图中控制该变量的方法是将瓶颈打断;甲图中控制变量的方法是高温灭菌(3)这个实验证实了细菌是由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5、如图为某种细菌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分裂的数量(1)由图中曲线可知,细菌分裂速度与温度的关系是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细菌的分裂速度加快,超过一定温度后,随温度的升高而减慢_。(2)该细菌分裂最快时的温度为T1。 (3)家庭使用冰箱保存食物,设定的温度应趋向T0,在此温度下能使食物保持新鲜是因为此温度下虽然不能完全杀死细菌,但可有效地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从而保持食品新鲜*【真菌-酵母菌】一.酵母菌产生二氧化碳,酵母菌具有分解淀粉的作用在一玻璃瓶中加入适量淀粉、水和少量酵母菌,瓶口和连有导管的橡皮塞均用凡士林密封住,导管另一端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如图所示,放在温暖的地方一段时间后,根据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试管有气泡冒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因:酵母菌产生了二氧化碳。 (2)打开玻璃瓶会嗅到酒味,原因是:酵母菌发酵把淀粉转化为酒精。(3)取出一些糊状物,滴一滴碘液,糊状物不变蓝色的原因:酵母菌将淀粉全部分解。(4)本实验说明酵母菌具有分解淀粉的作用。(5)若将此装置放在冰箱中,会出现上述现象吗?为什么?不会,因为温度太低,分解作用很弱。 (6)若把上述装置中的酵母菌换成乳酸菌,其它操作均不变,试管中的石灰水不变浑浊;乳酸菌与酵母菌相比较,结构上的区别:乳酸菌(属于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2、酵母菌在什么环境下产生酒精?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含酵母菌的葡萄糖液分为两等份,分别装入甲、乙两个相同的烧瓶中,将这两个烧瓶同时置于30左右的条件下,并定时向乙装置内通入新鲜空气(1)甲、乙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由此证明烧瓶中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了二氧化碳(2)嗅到有酒味的是甲瓶原因是烧瓶中酵母菌在无氧的环境下分解葡萄糖产生了酒精(3)如果用温度计测量两个烧瓶内溶液的温度,温度较高的应是乙瓶(4)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氧气(5)该探究实验的对照(对比)组是乙瓶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实验更具说服力3、“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的实验探究下列三套装置中加入等量的干酵母和等量水,A、C中加入等量葡萄糖,并将三套装置放在温暖环境中该实验的变量是有无氧气;需选择A、C两套装置作为对照实验;上述装置中能产生酒精的是A。4、酵母菌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1)填出各部分名称: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内有线粒体),芽细胞(2)酵母菌与细菌(如醋酸菌)的结构不同,酵母菌有真正的细胞核,而细菌没有;醋酸菌也没有线粒体。 酵母菌、细菌与植物细胞结构类似,没有叶绿体,它的生活方式是异养(3)细菌主要以分裂方式生殖,酵母菌以出芽方式增殖,霉菌进行孢子繁殖醋酸菌进行的是二分裂_生殖。酵母菌出芽生殖的意义是产生新个体。(4)从细胞核的构造看,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5)用醋酸洋红液等碱性染料使染色体着色,酵母菌细胞核中有17条染色体,该酵母菌是单倍体。(6)用酵母菌制啤酒时,为保证发酵罐中有较多的酵母菌,必须先通入氧气_,达到一定数量后,应该密封装置;以获得大量的无氧发酵产生的酒精。(8)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酒精发酵分解葡萄糖,如果两种作用产生了等量的CO2,那么两种作用消耗葡萄糖量之比是1:3。 5、右上图是“酵母菌细胞的结构模式图”: 1细胞壁;2细胞膜;3细胞质;4细胞核(1)细菌与酵母菌共有的结构是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2)二者的区别是酵母菌有成形的细胞核和液泡。细菌只有DNA集中的区域,而没有真正的细胞核。6、生活中你一定有这样的经验,用酵母发过的面粉制作的食品特别松软香甜(1)鲜酵母中含有酵母菌,与细菌相比,酵母菌细胞结构的主要特点是有成形的细胞核(2)用温开水将酵母化开的原因:酵母菌有活性,需要适宜的温度,水温过高会使其活性降低或死亡(3)将面团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是因为温暖的环境有利于酵母菌的大量繁殖(4)蒸熟的发糕多孔,是因为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遇热膨胀造成的(5)某同学将和好的面团放到一个密闭的保温装置中进行发酵,结果蒸出的发糕有些酒味,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了酒精。7、根据制作糯米酒、酒酿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将糯米蒸熟的目的是杀灭其他细菌。(2)将蒸熟的糯米用凉开水冲至30的目的是防止温度过高,抑制或杀死酵母菌_。(3)加酒曲的目的是_加入酵母菌_。(4)在实验过程中,有的同学没有将装有糯米和酒曲的广口瓶密封起来,你认为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有影响,在有空气的情况下,酵母菌的活动会受到影响,使产生的酒精量减少。(5)确认是不是密封引起的,可进行密封与不密封的对照实验(6)工艺流程:浸泡、蒸饭、摊冷、落缸搭窝、培养成熟。8、酵母菌-制作米酒家庭制作甜酒时,常需往煮好的糯米中加入酒曲(内含大量的酵母菌),并且需将酿酒的器皿密封,若遇到天气寒冷时器皿还需采取保温措施,据此回答:(1)加入酒曲的目的是:为了使酵母菌分解有机物_。(2)密封目的是使器皿中缺少氧气 ,在此条件下_酒精 的产生量将大大增加。(3)保温目的是使酵母菌_分解有机物 _速度加快。(4)酿好的甜酒表面有一层泡沫,这是什么气体?二氧化碳_(5)若不将器皿密封,酒味淡薄些,其原因是:部分糖在有氧条件下被彻底分解为有机物。 *【霉菌】1、指出以下两图各属于哪种霉菌,其区别特征是什么 2、下图是用放大镜观察长了“黑毛”的馒头后,得到的真菌-根霉图1)含有孢子的是图中;吸收馒头中营养物质的是图中的(2)它有细胞结构(3)再写出一种常见的真菌名称:酵母菌3、探究温度对霉菌生长的影响实验将新鲜程度相同的馒头片,分别置于相同的、干净的培养皿(加盖)A组放在25的环境中,B组放在冰箱冷藏室中(2)级别环境条件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A25没有发霉少许发霉很多发霉非常多发霉长满了发霉B2没有发霉没有发霉没有发霉没有发霉没有发霉(1)该实验的变量为温度; (2)结论是霉菌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3)霉菌与细菌在细胞结构上的区别是霉菌有成形细胞核(4)青霉素是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取的一种抗菌素注射青霉索引发过敏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5)霉菌是多细胞的真菌,个体小,我们看到的馒头上的霉菌不是单个的霉菌的个体。*【病毒】一、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发生蜱虫叮咬致人死亡事件,与蜱虫体内存在的新型布尼亚病毒有关(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2)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靠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病毒二 下图表示的是三种不同的病毒,据图回答问题:(1)从结构上看,三种病毒都有相似的地方,都是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构成(2)请你对三种病毒分类:分类依据:寄生的细胞种类不同;植物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动物病毒:腺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大肠杆菌噬菌体 A烟草花叶病毒,B腺病毒,C寄生在大肠杆菌细胞内,属于细菌病毒三、手足口病病主要是由肠道病毒引起(1)肠道病毒,从传染病的角度来说,它属于病原体;从免疫的角度来说,它属于抗原(2)传染病患者康复后可获得对该病毒的免疫力原因是体内产生了抗体,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3)引起手足口病的EV71属于病原体,其传染源是患手足口病的患者,传播途径是饮食传播、空气传播,易感人群是3岁以下的儿童(4)控制手足口病流行的三个主要方法: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5)手足口病也可以感染成年人进入人体内的EV71可以刺激成人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抗体实际是一种特殊蛋白质,在免疫学上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EV71称为抗原四、分析下面资料,重温科学家的研究思路,回答问题1886年,德国的麦尔把患有花叶病的烟草叶片加水研碎,取其汁液滴到健康烟草的叶片上,结果引起花叶病,证明这种病是可以传染的,麦尔为此推想烟草花叶病是由细菌引起的1892年,俄国伊万诺夫斯基在实验中证实了麦尔所看到的现象,推测病原体是比细菌小的“滤过性病毒”1898年,荷兰贝杰林克再次证明了伊万诺夫斯基的发现,他用“病毒”来命名这种致病因子同时,德国的莱夫勒和费罗施也证明了引起牛口蹄疫的病原体也是“滤过性病毒”发现了烟草花叶病毒(1)麦尔发现的问题:烟草花叶病能够传染为此做出的推测:烟草花叶病是由细菌引起的(2)伊万诺夫斯基在实验中进一步发现:起烟草花叶病的致病因子不是细菌由此他做出了新的推测:致病的病原体是比细菌小的“滤过性病毒”(3)后来又有三位科学家进一步证实伊万诺夫斯基的重大发现,并将这种致病因子命名为病毒*【关节】基本结构: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1、关节面:各骨相互接触处的光滑面叫关节面。关节面为一层软骨覆盖称关节软骨。2、关节囊:由结缔组织组成,它附着于关节面周围的骨面上。可分为内外两层,外层为纤维层,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内层为滑膜层,由薄层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可分泌滑液,起到润滑作用。3、关节腔:就是关节软骨和关节囊间所密闭的腔隙。4、关节软骨:减少骨之间的摩擦。5、关节头:与关节窝紧扣,进行运动。6、关节窝:与关节头紧扣,进行运动。关节的基本病变脱臼是指关节头从关节窝中脱落的现象。 关节结构模式图:左图中是关节头,是关节窝,它们又合称为关节面。右图中,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可以减少摩擦,使关节具有灵活性。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落出来叫脱臼。屈肘和伸肘动作示意图(1) 图A表示屈肘动作,图B表示伸肘动作(2)表示肱二头肌,在图A中处于收缩状态,而同时肱三头肌正处于舒张状态(3)请将B图中的括号内填入恰当的答案舒张,伸缩。(4)当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而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伸肘和屈肘动作示意图(1)一块骨骼肌包括肌腱、肌腹两部分(2)图中肌肉是肱二头肌、是肱三头肌(3)图A是伸肘动作这时,肌肉处于收缩状态,肌肉处于舒张状态(4)图B是屈肘动作这时,肌肉处于收缩状态,肌肉处于舒张状态*【蚂蚁】 “探究蚂蚁的食物”实验小明假设:蚂蚁爱吃甜的食物实验:在一个培养皿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少许糖,把一只蚂蚁放进培养皿中,仔细观察蚂蚁的行为经过几次重复实验后,得出了结论“蚂蚁爱吃甜的食物”(1)小明设计实验的变量是糖的有或无(2)小明设计的实验不足之处是只用一只蚂蚁做实验(3)小明在探究中做了几次重复实验,目的是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设计如下“探究蚂蚁是否喜欢甜的食物”的实验:材料用具:一小窝蚂蚁,纸盒一个,滴管两支,消毒棉花团若干,糖水、清水各一小杯实验步骤:取两小块大小相同的棉花团,分别滴入浓糖水和清水,放置在纸盒的一侧将一小窝蚂蚁放在纸盒的另一侧30分钟后,观察并记录蚂蚁的取食情况(1)这个实验的假设是蚂蚁喜欢甜的食物(2)这个实验的变量是糖(3)如果有较多的蚂蚁在加糖水的棉花团处聚集,则说明蚂蚁喜欢甜的食物(4)为了要获得准确的结果,往往要做多次实验这种做法称为设置重复组请你设计一个探究方案,探究蚂蚁的通讯方式提出问题:蚂蚁是靠什么传递信息的?作出假设:蚂蚁是靠气味传递信息的制定计划:在离蚁穴较远的地方放一些食物,蚁群就派出侦察蚁侦察,然后大批的工蚁出来搬运食物在侦察蚁返巢的路上事先放好一张纸片,让它从上面爬过;待大批工蚁出洞时,取走或挪动纸片预期结果:蚁群沿着侦察蚁走过的纸片行动结论:蚂蚁是靠气味传递信息的传说项羽至乌江,刘邦手下的军师用蜜糖写的几个大字,招来许多蚂蚁,几个大字“霸王死于此”项羽拔剑自刎(1)蚂蚁能够按照人设计围成几个大字,这与蚂蚁的食性有关,蚂蚁喜欢甜食(2)用蜜糖写字招来蚂蚁,蚂蚁之间靠气味传递信息,当一只蚂蚁发现食物时,会向其他伙伴做出触角的相互碰撞动作(3)蚂蚁有明确的分工,这说明是一种具社会行为的动物*【生活环境与结构特点】一、将图中的六种动物分类(1)表中X代表肺,麻雀,蜗牛(2)写出麻雀适于飞行生活的一项结构特点:前肢变成翼(3)菜粉蝶与表中标号所代表的动物亲缘关系最近(4)再给你一种动物-青蛙,在表解中增加一个分类依据,对青蛙和麻雀进行分类。 (4)答案如右图: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不同点代表动物鲫鱼青蛙蜥蜴家鸽家兔生活环境及特点终生生活在水中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陆生陆生,善于飞行陆生,适于生活于多种环境体表有鳞片黏液皮肤裸露,有黏液皮肤干燥,粗糙,覆盖有角质鳞片或甲有羽毛体表被毛呼吸特点用鳃呼吸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肺肺肺体温变温变温变温恒温恒温相同点体内有脊柱二、动物的生活环境不同,这是与其结构特点相适应的(1)蚯蚓即使在潮湿的深层土壤也能灵活运动,这是与其身体分节结构特点相适应的蚯蚓适于生活在潮湿的土壤,因为它要依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2)蛐蛐属于昆虫纲蛐蛐的体表具有外骨骼,防止体内水分散失,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3)兔、鹿和狼等哺乳动物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因为它们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4)水陆两栖生活的青蛙是靠肺和皮肤呼吸的;蝌蚪在水中生活,靠鳃呼吸的(5)家鸽能在空中飞翔,这与它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有关;呼吸时,除肺之外,还有许多与肺相连的气囊参与辅助呼吸,大大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一、“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下图是自然界的物质循环示意图1)组成植物体和牛、羊等动物体的有机物最终源于光合作用过程牛、植物等死亡后,遗体会逐渐消失,这是因为图中的腐生细菌、真菌把它们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2)光照下,和被植物利用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不仅被植物利用,还被动物摄食利用3)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的一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这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4)从图中可以看出,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有重要作用,它们是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的5)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请列举与图中营养方式相同的有益细菌:乳酸杆菌二、 小猫看到农民伯伯把小麦种在地里,第二年收获很多小麦,它也把钓来的鱼种在菜园的土里,希望能收获更多的鱼过了一段时间后,小猫发现种下去的鱼,只剩下鱼骨了土壤中的细菌和真菌将鱼肉分解,所以只剩下鱼骨了鱼肉被分解成了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被蔬菜吸收,成为制造有机物的原料,所以那里的菜长得特别旺盛这种现象说明细菌和真菌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鱼的体表常被有鳞片,呼吸器官是鳃,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运动)猫具有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等特征,因而在分类中属于哺乳动物,猫的心脏四个腔,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两条途径,输送氧气能力强,有利于有机物分解三、上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1)细菌和真菌能将自然界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这种营养方式叫异养(2)有些细菌和真菌从活的动植物体和人体吸收有机物,导致动植物和人患病例如手足癣就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3)但细菌和真菌可以和其他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死亡,这样的关系被称为共生地衣就是由藻类和真菌生活在一起共同形成的(4)2010年8月,英国媒体爆出:在印度、巴基斯坦等南亚发现新型超级细菌NDM-1超级细菌是指滥用抗生素后抗药性越来越强的细菌这种药物是真菌产生的(5)动物在物质循环中,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的一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6)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生态平衡(7)在生态系统中,细菌真菌属于分解者,各种动物属于消费者,动物与植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形成了食物链,进而形成了食物网。因此,细菌、真菌、动物都可参与自然界的物质循环(8)某些细菌能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生存,把有机物彻底分解人们利用这一原理,可以让其充当“污水清洁工”,起到净化污水作用污水处理厂在处理污水时,一般需要用翼轮向曝气池中持续不断的通入空气,其目的是使水中有充足的空气,有利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为有效发挥活性污泥的作用,曝气池应该保证合适的温度等条件。*【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过程】 注意不同图的箭头和代码、数字一、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过程,其中,A、B、C、D分别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表示生物的生理过程,表示某种物质请分析回答:(1)图中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A、分解者是D(2)图中、分别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表示的物质是水、无机盐(3)能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的生物是BC能够使光能流入该生态系统的生物是图中的A(4)该生态系统中构成的食物链是ABC二、(1)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及其环境共同构成生态系统(2)表示的生理过程主要是光合作用,它的主要意义在于维持了大气中的碳-氧平衡(3)除物质循环外,该生态系统的另一项基本功能是能量流动(4)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了能量三、图中、分别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动物的行为一、在研究动物行为时用到“迷宫实验”。(1)假设1:小白鼠有学习能力;假设2:在迷宫的正确路口作标志,能提高小白鼠走迷宫的能力。(2)探究过程:设计如图所示迷宫。将小白鼠分组并编号,实验组正确路口放置彩色纸,对照组不放彩色纸。将小白鼠逐一放入起点A,并记录其到达终点B的时间。把数据逐一记入表格(单位:秒)。(3)结论1:小白鼠有学习能力;结论2:在迷宫的正确路口标志,不能提高小白鼠走迷宫的能力。二、下面是菜青虫的取食行为的探究实验,请回答问题。 菜粉蝶是菜青虫的成虫。 探究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吗? 你的假设是: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 寻找有菜青虫卵的叶片。找到菜青虫的卵后,将菜青虫的卵隔离孵化发育幼虫隔离饲养,从卵开始隔离的目的是说明观察或检验菜青虫的某些行为究竟是先天形成的,还是后天习得的行为。准备几种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为甲组,和几种其他植物的叶片(如芹菜、莴笋叶等)为乙组,看菜青虫更趋向哪儿取食。这一步骤中,实验组叶是甲组叶_,对照组叶是乙组叶_。结论是: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三、实验人员想了解一下新孵化的鸟类是怎样获得对母亲的情感的他们选择了六只刚孵化的小鸭,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小鸭刚孵化出来就被从它们的出生地移走,使它们不能见到自己的母亲;乙组小鸭还和它们的母亲在一起实验人员给甲组小鸭展示了一个气球,同时放母鸭叫的录音,经过若干天后,实验人员发现甲组小鸭看到气球能够跟随在气球左右(1)甲组小鸭跟随气球走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2)乙组小鸭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对照组(3)如果不是把甲组小鸭放在气球周围并放母鸭叫的录音,而是将它们放在一只猫的周围并放母鸭叫的录音,则甲组小鸭可能会认为猫是它们的母亲。(4)动物行为对动物的生存和繁殖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A、雄鸟占领巢区、建造鸟巢是防御行为B、紧急情况下蜥蜴自动断尾是攻击行为C、公鸡报晓、北燕南飞都属于节律行为D、只有脊椎动物才具有学习行为四、如图依次为枯叶蝶、海豚、黑猩猩、青蛙四种动物的不同行为,请据图回答:(1)图所示的是枯叶蝶的防御行为(2)图中属于后天性行为的是、,这种行为需要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共同调控五、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刚出生的小袋鼠眼睛还睁不开,掉在母袋鼠的尾巴根部,靠本能爬向母袋鼠的尾尖,再从尾尖爬到母袋鼠腹部的育儿袋中吃奶小袋鼠的这些行为从获得途径来看属于先天性行为,该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2)幼小的黑猩猩能模仿成年黑猩猩,从获得途径来看属于学习行为这两种行为不是生来就有的,是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低等动物学不会这些行为,可见黑猩猩该行为必须建立在遗传因素(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更有利于动物生存(3)如果幼小的黑猩猩从小就与成年的黑猩猩隔离,也无法获得这些行为,可见环境因素对学习行为的获得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4)你听说过“狼孩”吗?你能认识到人类的学习行为什么特点?环境因素对学习行为有重要作用,学习行为有关键期。*【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一、阅读下列资料资料一:欧洲航海者的日记显示,、15世纪以前,毛里求斯岛上的渡渡鸟随处可见后来欧洲殖民者到达了毛里求斯岛,捕猎渡渡鸟,加上殖民者带来的猪、狗、鼠等动物,使渡渡鸟1690年前后消灭绝了岛上的卡尔利亚树也面临灭绝的危险这种树的果皮坚厚,种子很难萌发渡渡鸟最喜欢吃卡尔利亚树的果实果实经过渡渡鸟的消化道后,果实变薄了,果实中的种子萌发资料二:我国的四川、甘肃等地,在海拔2000-4000米的高山中生活着珍惜动物大熊猫,根据统计目前野生大熊猫仅存800只左右(1)渡渡鸟灭绝是一种生物的消失,人类的活动破坏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2)渡渡鸟消失了,渡渡鸟个体所构成的基因库也随之消失,人类的活动也破坏了基因的多样性,森林生态系统受到破坏,许多生物失去了栖息环境,导致了生物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进一步丧失(3)这个教训告诉我们,人类在发展过程中要按照生态规律办事,否则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4)保护生物的栖息地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5)物种一旦灭绝,便不可再生,生物多样性的消失造成农业、医药卫生保健、工业方面的根本危机,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6)造成大熊猫濒危的因素很多,大熊猫的食物结构简单,繁殖能力很弱,但主要的原因是人类日常活动干扰和破坏了大熊猫的栖息地环境(7)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看,如果大熊猫灭绝,就意味着该物种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库在地球上全部消失从长远看,必定会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影响(8)有的学者提出,通过克隆技术大量繁殖大熊猫,然后送回野生环境以增加其中群数目,从遗传多样性的角度分析,这样做的最大弊端是造成了种群基因库中基因多样性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金属制日用杂品项目申请报告
-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油气田环境保护概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行草创作(2)》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算法与数据结构》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昆明学院《景观设计基础》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成都大学《人物画外出写生》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高收缩腈纶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2025年食品烘焙设备项目提案报告模范
- 二零二五年房地产项目管理与代理服务合同
- 神经内科常规用药指南
- 矿业公司采矿管理制度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际创伤生命支持ITLS职业考试试卷与答案
- 非标设备公司采购管理制度
- 2025年的基层治理理论与实践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江西省高考物理真题
- 甘肃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2024
- 外贸合伙人合同协议书
- 登销记以及运统46系统运用21课件
- 《电磁感应现象解析》课件
- 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智慧旅游技术应用》课程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