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宇宙的边疆学案_第1页
3.13-宇宙的边疆学案_第2页
3.13-宇宙的边疆学案_第3页
3.13-宇宙的边疆学案_第4页
3.13-宇宙的边疆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 宇宙的边疆阅读体验学习目的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 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宇宙的基础知识。 3 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独立进行思考。 4 扩展学生的思维层次和文化素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预习检测1、下列加点的词语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漩涡w 崭新zn 无谓 wi 尘埃 i B.束缚f 夙望 sh 搁置 g 稀疏 sh C.灵魂hn 检验yn 踝节 hui 隶属l D.椭圆tu 端庄dun 匀称 yn 暂时zh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激动 感叹不已 朝气蓬勃 出乎意料 B . 碰璧 神秘莫测 晕眩颤栗 模糊纤细 C 珊瑚 富余幻想 奄奄一息 遥遥相望 D. 慢游 与世隔绝 璀璨夺目 川流不息 3.在下列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恒星_在两个旋臂之间,_像流水一样漂浮在我们的四周气势磅礴的自身发光的星球,有些_像肥皂泡一样脆弱,_又大得可以容得下1万个太阳或1万亿个地球。A.即使也虽然却B.即便也虽然但C.即使也尽管却D.即便还尽管但 答案: 1 C (A.崭新zhn B.夙望 s D.暂时zn)2.A( B . 碰壁 C 富于幻想 D. 漫游)3A (联系上下文语境,根据语义来选 )评价表一题 目123优良达 标自我评价过程学习 要点解析1文体特点 课文是一部电视片的解说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解说词要根据解说对象的特点,有明确的主题和说明重点,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事物的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关键,即使是拓展性内容,也不能游离解说的主题。如课文解说的对象是宇宙,那么就要紧扣宇宙的组成来介绍,不能随意生发其他问题。 (2)解说词补充和增加解说对象的相关信息,主要是知识和情理的扩展,使读者接受到画面和实物本身无法传递和难以表达的涵义。如课文中对光年基本概念的介绍(知识扩展),将宇宙比做大海,激发读者对宇宙的想像(情理扩展)。 (3)解说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各个部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课文从宇宙整体到星系的组成再到太阳系,虽然每个部分紧密相联,但又各有侧重,各有中心。2说明顺序 解说词具有一定的视觉性,随着摄影镜头由大尺度空间到小尺度空间,缓缓推进。就我们的阅读来说,课文已经脱离了电视视觉画面(但还能感觉到电视画面对文字的影响,如“我们现在已经回到了我们的后院”等介绍性词语),独立成篇,从说明顺序上看,采取的是空间顺序: 宇宙星系(星系群、子星系) 恒星太阳系行星这样的说明顺序,好处在于: (1)虽然我们生活在宇宙中,但是我们跳出宇宙之外,将它作为纯客观的说明对象来解说,这样能够更清晰、直观地介绍。 (2)空间尺度由大到小,让读者从整体上有所了解之后,再深入局部了解细微,这样顺序清楚,层次分明,符合读者的思维习惯。 (3)由广阔的宇宙,穿过无尽的空间,最终回到人类的家园,这是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表现了人类对宇宙的敬仰和“掌握我们自己的命运”的热情。“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由宇宙再反观地球,就是人类的未来之路,说明的顺序和作者的思想达到某种契合。 3议论与抒情 课文补充了许多相关知识,但是更突出的,是作者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其中有大段的议论和抒情。如开始的三段文字和结尾的两段文字,强烈的议论和抒情色彩,融说理和抒情为一体,而且和说明性的文字配合自然,传达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认识。语段中的议论和抒情也是随处可见的,如“假如我们被随意搁置在宇宙之中,我们附着或旁落在一个行星上的机会只有10分之一。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样的机会是令人羡慕的。可见天体是多么宝贵”等。典型题例阅读下文,回答1一3题。 地效飞行器“鹈鹕” 几十年来,美国军队的机动性一直是最让五角大楼关注的问题。建立一支规模更小但反应更敏捷的部队一直是美军方的新军事理论。他们的目标是能在96个小时内,将一个作战旅的3000名军人以及8000吨装备部署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为满足军方的需求,波音公司的工程师们正在设计世界上最大的地效运输机“鹈鹕”,它能装载17辆坦克,从陆地或水面起飞,贴近水面飞行,同时也能像普通飞机一样在各种地形上空飞行,而且可以在陆地机场降落。 其实早在20世纪60年代,前苏联就已经在研制这样一种飞机。1967年夏,美军方专家聚集在国防情报局,共同解读一张极不寻常的间谍卫星照片,照片摄自黑海边上的一个苏联小城,在一圈围墙里,停放着一台巨大的形似飞机的飞行器,但机翼却极短,看似根本无法飞行。这个“黑海怪物”到底是什么?这一疑团在以后的10年当中被逐一解开。情报专家后来得知那是一架地效飞行器,一种能利用被称为“地面效应”的空气动力学现象运载大量货物高速掠过水面飞行的新型飞行器。所谓“地面效应”就是飞行器以极低的高度掠过水面(地面),能降低升力的涡流由于缺乏足够的空间难以形成,反而在机身下方形成气垫,为飞行器提供更大的升力,飞行器越接近水面,地面效应的效果就越显著。 波音公司的工程师设计的地效飞行器“鹈鹕”和“黑海怪物”的原理很相似。经大量研究证实,地效飞行器只有设计得非常庞大才能更好地体现出优势。这种飞行器与空气动力学长期以来遵循的“高度就是效率”的准则相抵触。目前大多数远程飞机都是高空飞行的喷气式飞机,因为在低空稠密的空气中飞行会大大增加油耗。而如果将飞行高度降低到极端贴近地面,由飞行器的速度产生的空气垫就会支持飞行器在空中飞行,因此它的巡航效率比高空喷气式飞机更高。 按现在的设想,“鹈鹕”将装备4对5.88万千瓦的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每个发动机舱中安装两台发动机,每台发动机带动一个直径15米的40叶螺旋桨,每个发动机舱前面都有两组反向旋转的螺旋桨。尽管“鹈鹕”尺寸巨大,但由于其货舱无须采用加压设计,制造难度大为降低。 地效飞行器的翼展及飞行高度是决定地面效应大小的两个数字,在一定范围内,这种气动力支撑的大小与翼展成正比,与飞行高度成反比。“鹈鹕”150米长的翼展在30米之处也能获得“微小的地效作用”,这种作用在15米高度、在6米高度、在3米高度明显递增。驾驶“鹈鹕”相对要复杂一些。飞行前,机组人员和任务制定人员必须使用雷达和卫星图像检查飞行路线上的天气、陆地情况等,以决定如何利用顺风飞行或是绕开陆地进行掠海飞行还是提高飞行高度跳过它。工程师们也预见到了操控上的复杂性没人能在15米的超低空手动驾驶这种庞然大物以时速480千米的速度飞行,因此控制装置将设计成高度自动化。1.根据文意,对“地效飞行器”一词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是一种运载能力特别巨大而又只能够超低空飞行的飞机。B.是一种既能在高空海面飞行又能超低空海面飞行的装载能力不大的飞行器。 C.是一种能利用被称为“地面效应”的空气动力学现象运载大量货物高速掠过水面飞行的新型飞行器。D.是一种自身形状极像“鹈鹕”且完全模仿动物鹈鹕的特点而制造出来的专门用于海面飞行的飞行器。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波音公司的工程师们已设计出了一种世界上最大的地效运输机“鹈鹕”。B.60年代苏联研制的一种叫“黑海怪物”的飞机其实就是地效飞行器的雏形。C.地效飞行器既能于地面或海面超低空飞行又能像普通飞机一样任意飞行和起降。D.地效飞行器已经打破了过去“高度就是效率”的一贯的飞行原则。3.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国设想在不久的将来建立一支能够在96个小时内到达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的快速而敏捷的机动部队。B.地效飞行器能够降低涡流的升力,所以人们在研制它时就必须特别地考虑如何补充其升力。C.因为地效飞行器的超低空飞行,所以驾驶的难度就非常大,人们正在研制高度自动化的操作装置。D.要体现出地效飞行器的优势就一定要将其体积设计得尽量庞大一些。答案1.C (A“只能够超低空飞行”解说错误。B“装载能力不大”解说错误。D“且完全模仿动物鹈鹕的特点而制造出来的”解说错误。)2.A (“工程师们正在设计”而不是“已经设计出”。)3.B (能够降低升力的涡流不能产生,所以其升力就更大了,无须特别地考虑补充升力。)评价表二题 目123优良达 标自我评价能力训练一.基础训练1、下列几句分别运用了一些说明方法,选出对应正确的一项()(1)梦想你们也在设计其他的异想天开的技术,例如物质反物质发动机(一种能将在空间广泛分布的氢原子聚集和集中起来用作核燃料的新发明)。 (2)我们现在所用的化学推进火箭不能提供完成远程飞行所需的推力。 (3)光年是光在真空中传播一年的距离,约为5.9万亿英里。(4)岩石从高层建筑物上落下时,1秒钟后速度达到32英尺每秒,2秒钟后为64英尺每秒,3秒钟后为96英尺每秒,依此类推每秒钟增加32英尺。 A.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B.举例子作比较下定义列数字 C.下定义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D.下定义分类别作比较列数字2、下列对“星系”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星系是无数模糊纤细的光须。大部分光须群集在一起,在宇宙中飘荡。地球隶属于这些星云,且处于已知宇宙的中心。 B. 星系是由气体、尘埃和恒星群组成,星系里有恒星、行星,也有生物、智能生命和宇宙文明。 C. 星系在宇宙里有若干千亿个,每个星系平均由1000亿个恒星组成。在所有星系里行星与恒星总数大概一样多。 D. “本星系群”宽达数百万光年,包括M31星系,是河外星系,与M31相似的是我们居住的银河系。3、.对地球“决不是唯一的地方,也不是一个典型的地方”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地球只是宇宙中的一个地方,而且任何行星恒星或星系都不可能是典型的。 B.宇宙大部分是空的,地球不是在广袤、寒冷的宇宙真空之中,不是在星际空间永恒的黑夜里。 C.地球不是在行星、恒星和星系显得特别稀罕而珍贵的地方。 D.地球不是在永恒黑暗的真空而且星体非常稀少的地方。新课标第一网答案:1 B (第三句是在解释光年的定义,故为下定义,即可排除其他各项,选B)2 B (对“星系”的解说要抓住本质)3 B ( 详见原文“因为宇宙中的大部分是空的在星际空间永恒的黑夜里”)能力成长化学制剂 地球上生命的历史也就是生物与它们的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动植物的形体和习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环境造成的,而反向作用,即生物对其所在环境的实际影响则相对较小。只有到了20世纪,作为物种之一的人类才获得了足够的力量,有效地改变他所在的世界大自然。 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世纪里,这种力量不仅增大到令人不安的程度,而且性质也发生了变化。人类对环境最可怕的破坏,是那些有害甚至致命的物质对空气、土地、河流、海洋造成的污染。在当今对环境的普遍污染中,化学药品和辐射线共同改变着生物的根本性质。喷洒在农田、森林或花园里的化学药品长期留在土壤中,进入活的生物体内,在一种毒害和死亡的连锁反应中从一个生物体传到另一个生物体。有时候,这些化学药品会随着地下溪流神秘地流淌,直到冒出地表,通过空气和阳光的化合作用构成新形式。植物毒死了,牲畜得病了,曾经一度纯净的井水,也给饮用它的人群造成了危害。 适应这些化学药品所需要的时间应该用大自然的尺度来衡量人的一生太短暂,而它所要求的是若干个世纪。但即使经过漫长的时间,人们能够奇迹般地适应了它们,也无济于事,因为各个实验室还在源源不断地冒出新的化学药品,并投入使用。这些药品的数字实在令人震惊:每年有500种新的化学药品需要人和动物的身体以某种方式与之适应。其后果还不容易被我们所预料,因为它完全超出了我们对生物学的理解和经验。 40年代中期以来,为了杀死老鼠等啮齿动物以及害虫、杂草而研制出来的基本化学药品就超过200种。这些粉末、喷雾液、烟雾剂在农场、花园、森林和家庭中都普遍使用。它们不加选择地杀死任何昆虫,不管它是“好”是“坏”。这种剧毒物质覆盖在叶片表面上,或者滞留在土壤中,能使鸟儿不再歌唱,鱼儿不再遨游。可是,人们使用这些药品,其目的仅仅是消灭屈指可数的几种害虫、杂草或老鼠等。 药物喷洒的发展过程似乎卷入了一个永无终点的螺旋。自从DDT被允许民用以后,杀虫剂便逐步升级。因为有的昆虫已演化出对某一杀虫药具有抗药性的新品种,于是,人们又发明一种更毒的药剂,接着,再发明一种比这种药剂还要毒的药剂。然而,难道有人会相信,可以向地球表面倾泻这么多毒物而又适宜于一切生物生长吗?1.根据文意,下列对第一段中的“足够的力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所获得的空前的改变社会环境的力量。XB.地球上的生物施加给自然环境的反向作用力。C.环境对地球上生物的作用和地球上生物对环境的反作用。D.人类在20世纪所取得的足以改变自然环境的力量。答案:1 。D(A项改变的不是“社会环境”,而是“自然环境”。应该是“人类所获得的力量”而不是生物的反作用力。因此排除B、C两项。)2.下列不属于人类对环境的直接影响的一项是( )A.动植物的形体和习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环境造成的,而生物对其所在环境的实际影响则相对较小。B.自40年代中期以来,逾200种基本化学药品被研制出来,用于杀死老鼠等啮齿动物以及害虫、杂草。C.喷雾液、花粉、烟雾剂等化学药品的普遍使用,能够不加选择地杀死任何昆虫,不管它是“好”是“坏”。D.那些药品中的剧毒物质覆盖在叶片表面上,或者长期滞留在土壤中,能使鸟儿不再歌唱,鱼儿不再遨游。2. 答案:A (A项前半部分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不符合题目要求。)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地球上生命的历史也就是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与它们所在的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历史。B.化学药品中那些有害甚至致命的物质严重污染了空气、土地、河流、海洋,这是对环境最可怕的破坏。C.适应化学药品需要若干个世纪,而人生太短暂,所以人类能够适应化学药品的想法是根本行不通的。D.无论化学药品的毒性有多大,有些害虫总有办法演化出具有抗药性的超级品种。答案:3 。C(A项从第一段中可以找到依据;B项从第二段第二句可以看出;D项从最后一段“有的昆虫已演化出对某一杀虫药具有抗药性的新品种”可知。C项说法太绝对。) 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动植物的形体和习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环境造成的,人类也就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动植物的质量。B.化学药品和辐射线能够改变生物的根本性质,所以治理环境污染的首要任务就是控制化学药品和辐射线。C许多化学药品喷洒后对土地环境有极大毒害,而人们使用它们的目的仅仅为了消灭屈指可数的几种害虫、杂草、老鼠等,可见人类研制化学药品是得不偿失。D.药物喷洒的发展过程卷入了一个永无终点的螺旋,所以化学药品也将会永无止境地研制下去。答案:4A(B项前后没有因果关系;C项不能因为这一点错误使用就抹杀了所有化学药品的所得;D项中原文是说“似乎卷入了一个永无终点的螺旋”,可见后面的判断过于绝对。)题 目1234优良达 标自我评价学海探究相关链接 宇宙诞生之争当今世界上两位研究宇宙的大师在时间的开始与延续问题上相持不下。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们正在阅读两篇论文,这两篇论文在为什么宇宙可能永远没有终点的问题上各执一词。一方是坐在轮椅上的宇宙学家斯蒂芬霍金(他可能是仍然在世的最著名的科学家)及其剑桥大学的同事尼尔图罗克,他们在将由物理快报发表的论文中提出的论点是最初万万万亿分之一秒时间里发生的一切可能决定了宇宙永恒不灭的本质。 另一方是俄罗斯物理学家安德烈林德(他是膨胀理论的泰斗之一,试图解释在最初的一刹那时间里发生的事情),他在已发表的论文中说,霍金和图罗克理解错了,因为类似于我们所处的这个砰然一声就诞生的宇宙时时刻刻都在出现,因此试图找到时间的开始或终止是毫无意义的。这一争论的实质是个重大问题。所有证据都表明我们的宇宙有一个开始,而且这种开始包括空间和时间这两方面。我们的宇宙150亿年来一直在膨胀。那么,存在着早于我们的宇宙诞生时刻“之前”的宇宙吗?宇宙膨胀会终止吗? 天文学家们一再提出的假设认为,我们的宇宙密度还不足以使其自身的扩张停下来。再过数十亿年之后,所有星系都将会衰颓,但是尚有余烬的星系残骸还将永恒飘荡,彼此间的距离越来越远。霍金在其最新写就的论文中检验了爱因斯坦的某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