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刑讯同步录音录像摘要侦查讯问录音录像既有利于保全、固定犯罪嫌疑人的供述,杜绝翻供,更有利于规范侦查讯问行为,切实保障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利。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关于讯问录音录像的规定,但我国尚未对侦查讯问录音录像作出明确的规定,应当借鉴西方法治发达国家及我国台湾地区的立法经验,予以修订与完善。关键词:侦查讯问, 录音录像, 权利保障10AbstractThe audioVisual records of investigatory interrogation may be of benefit to the conservation and fixation of the suspects confession,avoidance of withdrawal of the confession, and redound to regulating the interrogation and protecting procedural rights of the suspects The audiovisual fixation of interrogation was Prescribed in laws of many states and regions,and should be provided in Chinese criminal procedure lawKeywords:investigatory interrogation audiovisual fixation right safeguard 一 侦查讯问录音录像的诉讼价值录音与录像是两个既相区别又紧密联系的概念。录音,指“用机械、光学或电磁等方法把声音记录下来”。录像,则是指“用光学或电磁等方法把图像记录下来”。一般地说,录像往往包括了录音,但录音并不包括录像。录音录像,则是指用录音机、录象机等器材将谈话的内容或情景记录、保存在磁带或胶带上,便于今后播放与再现。由于录音录像具有同步性、完整性、再现性等特点,不仅能够全面地记载谈话的内容,而且能够客观地再现当时的情景,因而在侦查讯问中得到广泛的运用。侦查讯问录音录像,对于保全、固定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规范侦查讯问行为,保障犯罪嫌疑人的权利具有积极的意义:(一) 固定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自有刑事诉讼以来,侦查机关固定犯罪嫌疑人供述的基本形式是制作讯问笔录,即侦查机关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将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记录于纸质材料中。这种笔录的优点不言而明,但亦存在诸多的问题:一是受记录速度的限制,难以全面、准确、一字不误地记载对答的内容。“实践中经常可见的情形是为了能够使记录人员记录下每个字句,讯问人员不得不放慢讯问的进度。而更多的时候,记录人员为了能跟上讯问人员和犯罪嫌疑人的问答速度,而不得不对一些讯问内容作删减处理,以致不能完全地记录下讯问内容。二是笔录的客观性值得怀疑。因讯问笔录一般都是在秘密的场所派出所、看守所或检察机关的讯问室制作。而且,讯问笔录记载的方式也令人怀疑其客观性。譬如,笔录的讯问及回答通常与犯罪构成要件完美地吻合。笔录内容记载太详尽、一致而令人怀疑笔录所记。载是否即为侦查机关与被告之间一致的对答。例如,被告前后几次所作的供述或同案不同被告人的供述,关于犯罪的时间、地点、情节、甚至于几时几分,都完全一致毫无出入。如此种种都令人觉得太逼真而有失真实。相对于讯问笔录而言,录音录像在固定犯罪嫌疑人供述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录音录像不受记录人员记录速度的影响,从讯问一开始就可以完整地、一字不差地记录讯问及供述的内容。而且,侦查人员对犯罪嫌疑人的多次讯问以及对同案不同犯罪嫌疑人的讯问,录音录像都可以客观地、完整地记录下每次讯问及供述的内容,避免出现前面所讲的多份讯问笔录雷同的现象。(二) 提高犯罪嫌疑人供述的真实性。犯罪嫌疑人的供述作为一种意思表达,它的真实性的判断往往依赖于一定的语言环境。如果脱离了一定的语言环境,极可能出现以假乱真的情况。比如,犯罪嫌疑人在供述时神情紧张、东张西望,或者吞吞吐吐,那么它所作的供述的真实性就值得怀疑。如果法官不了解这一情况,而仅凭讯问笔录定案,那就很难把握犯罪嫌疑人供述时的真实心态,更难以形成对案件事实的内心确信。在这种情况下作出的判决,其公正性无疑大打折扣。实行同步录音录像,法院不仅可以借此知晓讯问及回答的内容,还可以直接观察侦查人员及犯罪嫌疑人对答当时的神态,从而准确判断供述的真实性。因此,在法庭上播放一般录音带,比仅仅宣读一份书面供词,无疑更能能使法官对被告人认罪的前后情况有一个更完全的、充分的了解。(三)规范侦查讯问行为。在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供述素有“证据之王”之称谓,尽管目前有学者极力主张降低犯罪嫌疑人供述在证据体系中的地位,“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陈述这种证据类型在证明力层次上列于最后”,即在证明力上低于物证、书证、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等其他证据类型,但不可否认的是,犯罪嫌疑人供述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许多案件须依靠犯罪嫌疑人供述这一证据,故充分保证犯罪嫌疑人供述的自愿性就显得特别重要。“无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都把口供是否具有任意性作为其取得证据能力的要件。”各国普遍禁止将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获取的证据作为证据使用。但在实践中,刑讯逼供等非法讯问行为屡禁不止,正如高检院王振川副检察长所言:“刑讯逼供现象一直禁而不绝,堪称现代刑事诉讼的一大毒瘤和痼疾,成为世界性的法治难题。”讯问笔录记录的仅是犯罪嫌疑人供述的内容,对于侦查人员的非法讯问行为是不可能作记录的,同时,犯罪嫌疑人往往难以提供充分的证据证实侦查人员有非法讯问行为,特别是在威胁、引诱及刑讯逼供未造成明显伤害的情况下,尤其如此。对讯问过程实行录音录像,既可以再现犯罪嫌疑人接受讯问时的身体及精神状况,同时也是对侦查人员讯问活动的见证监督,讯问活动中有无威胁、引诱及刑讯逼供等非法行为一目了然并且有据可查,这对于遏制刑讯逼供这一顽疾,无疑起到釜底抽薪的效果。在英国,“经验研究还揭露,相当比例的案件仍然继续使用了不正当的技巧。所有对讯问录音录像进行采样分析的研究人员都在其中发现了许多逼迫性的、有反复的或不正当的讯问实例以及大量对供述的诱导。不过,有证据表明,在采用录音讯问记录后,这种现象有了明显的减少。根据对早期研究的重新分析,伊尔文和麦肯茨(1989)特别指出,在1979年至1987年期间,在讯问中使用花招的现象大致减少了一半。”(6)(四)保护侦查人员免受犯罪嫌疑人错误攻诘。录音录像不仅保护犯罪嫌疑人免受非法方法的讯问,而且保护侦查人员免受犯罪嫌疑人错误的、无稽的诬蔑并杜绝翻供的情形。如2003年,江苏省某县法院在审理王某受贿、徇私枉法一案时,王某对公诉人指控的部分犯罪事实当庭翻供,并辩称所作供述是在受到刑讯逼供、神志不清的情况下作出的,不能作为定案的证据。对此,公诉人当庭播放了王某在接受讯问时的录像,画面上王某精神状态良好,回答问题思路清晰,此时,被告人见状再也无话可说。(7)二、侦查讯问同步录音录像的优点录音录像是指使声音、影像通过传声器、放大器转换为电信号,用不同的材料和工艺纪录下来的过程。侦查讯问同步录音录像是指将侦查讯问时的情景通过磁带或者胶带纪录下来,讯问完毕后,在必要的时机可以通过录音机或录像机完全再现询问当时的情景。英国学者指出:“讯问的录音录像对于维护侦查讯问程序的正当性具有双重的成效,不仅保障了犯罪嫌疑人的权利,而且也能为侦查人员免受错误的指控或宣称提供保护。录音录像制度存在以下几点优点:首先,侦查讯同的录音录像能够保证纪录下来的讯问内容的完整性。录音录像能够完整再现讯问时的情景,既包括侦查人员和犯罪嫌疑人的叙述内容,又包括他们说话的语气、神态等,使法官能够根据口供时的环境来正确理解口供的含义。而且传统的书面纪录依靠人工纪录,速度较慢,采用同步录音录像也可以提高讯问的效率。其次,侦查讯问的录音录像能够遏制刑讯逼供,从而保证纪录下来的讯问内容的真实性。但是侦查讯问同步录音录像够对犯罪嫌疑人被讯问时的精神状态和身体情况进行再现,这能对侦查人员采取非法手段获取口供产生很大的威慑作用,达到规范其侦查讯问手段的目的,也从客观上保证了犯罪嫌疑人在精神自由的状态下作出真实的陈述。最后,侦查讯问录音录像能够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得到实现。录音录像不只是对讯问内容进行纪录,而是对整个讯问过程都要进行纪录,这就促使侦查人员认真履行自己的义务,而这些义务的履行正是为了帮助犯罪嫌疑人实现自己的权利。 三、对我国侦查讯问同步录音录像制度的完善从上个世纪80年代同步录音录像制度诞生以来,经过不断的完善,我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的人民检察院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实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的规定(试行)已经初步建立了我国侦查讯问同步录音录像制度。对侦查讯问同步录音录像的实施主体、实施地点、实施范围、技术要求、录音录像资料的管理进行了相应的规定。但是我们也应根据我国现有的实际情况来进一步完善我国侦查讯问同步录音录像制度。(一)应当遵循自愿、公开的原则由于采取同步录音录像制度的出发点主要是保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可以说这是法律赋予犯罪嫌疑人的一项权利,所以犯罪嫌疑人有权选择是否对其讯问进行同步录音录像。侦查人员应当在讯问的开始,征求犯罪嫌疑人的意见,由其决定是否进行录音录像。如果犯罪嫌疑人内心已经决定承认犯罪事实可以不采用同步录音录像,而用笔录的方式进行纪录。当然,犯罪嫌疑人拒绝同步录音录像的情景要被录像纪录下来,这是自愿原则的体现。公开原则是指录音录像要在犯罪嫌疑人可视的范围内进行,而不能由侦查人员秘密进行,以确保录音录像的真实性。(二)要对同步录音录像的具体规则进行详尽的规定1开始前的准备工作。在讯问开始之前,侦查人员应当在嫌疑人被带进审讯室之时,毫无迟延地将空白录像带装进录音机,并设置到录音状态。接下来征求犯罪嫌疑人意见是否进行同步录音录像。同步录音录像的规定(试行)中规定:“讯问开始时,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将对讯问进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告知情况应在录音、录像中予以反映,并记载于讯问笔录。”但是没有赋予犯罪嫌疑人对是否录音录像的决定权,这实际上把配合录音录像当作了犯罪嫌疑人的一项义务,出发点是错误的。另外,侦查人员应当遵照同步录音录像的规定(试行),选择讯问的时间、地点和讯问人和录像人,确保讯问人员与录制人员相分离。2讯问过程中应遵循的规则。如果犯罪嫌疑人选择了同步录音录像,则侦查机关应该保证讯问的每一个细节在录音录像中有所体现。在讯问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讯问犯罪嫌疑人时,检察人员一般要着检察服,做到仪表整洁,举止严肃、端庄、文明。严禁刑讯逼供或者使用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方法进行讯问。第二,对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或者不通晓当地语言文字的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的,应当有翻译人员在场翻译。讯问聋、哑的犯罪嫌疑人,应当有通晓聋、哑手势的人在场。第三,讯问过程中,需要出示书证、物证等证据的,应当当场出示让犯罪嫌疑人辨认,并对辨认过程进行录音、录像。第四,讯问过程中,因技术故障等客观情况不能录音、录像的,一般应当停止讯问,待故障排除后再次讯问。讯问停止的原因、时间和再行讯问开始的时间等情况,应当在笔录和录音、录像中予以反映。不能录音、录像的客观情况一时难以消除又必须继续讯问的,经检察长批准,并告知犯罪嫌疑人后可以继续讯问。未录音、录像的情况应当在笔录中予以说明,由犯罪嫌疑人签字确认。3讯问结束时的工作。讯问结束时,不应当立即结束录音。应当给犯罪嫌疑人对所述内容作出澄清和补充的机会。包括采集和宣读任何书面陈述,都必须录音,并录音纪录讯问结束时间,然后关闭录音机。4讯问结束后的工作。录音录像带必须妥善保管。根据同步录音录像的规定(试行),讯问结束后,录制人员应当立即将录音、录像资料原件进行封存,交由检察技术部门保存。讯问结束后,录制人员应当及时制作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的相关说明,经讯问人员和犯罪嫌疑人签字确认后,交由检察技术部门立卷保管。三、应当制定县官制度来配合侦查讯问同步录音录像的有效实施侦查讯问同步录音录像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刑讯逼供,规范侦查讯问人员的讯问手段,但说到底还是整个诉讼法制度的一部分,否则同步录音录像也很难发挥作用。最高检规定,全程录音录像是指一次问讯笔录从开始到签字结束的全程。但如果违法讯问行为是在讯问室以外发生的,把人打服了再带人问讯室,这种睛况不该如何避免呢?要把录音录像过程扩大到当事人被带入检察院直到被带出检察院的全程,在实践中是非常不现实的。我们必须引入第三方来监督侦查人员的行为。从我国目前的立法及司法实践情况来看,短时间内确立侦查讯问的司法审查制度是不现实的,只有利用现有的资源,将看守所脱离公安、检察系统的管制,确立其中立地位,将侦查权与羁押权的行使相分离,保障犯罪嫌疑人在羁押期间受到公正的待遇,并由羁押官员看守所看管人员负责监督讯问室以外侦查人员的行为,这样可以保证羁押期间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侦查人员的侵犯。从而为侦查讯问同步录音录像的有效实施提供保障。参考文献1汉语大词典z,第ll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年版,第1344页。2徐美君:侦查讯问录音录像制度研究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3年第6期。3徐静村:2l世纪中国刑事程序改革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0页。4徐静村:刑事诉讼法学(修订本)(上)z,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85页。5王振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丽水龙泉数学试卷
- 青岛6年级数学试卷
- 纤维吸湿性测试报告
- 全国文科3卷数学试卷
- 南宁市中考三模数学试卷
- 励才初三数学试卷
- 橡胶密封性能优化策略报告
- 2025年航天器及其运载工具、零件项目合作计划书
- 钩针动漫服饰定制市场分析报告
- 区域配送协同模式比较报告
- 急性脑卒中的急救护理课件
- DB32T-鸭场粪污异位发酵床处理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 无线定位技术发展趋势-洞察分析
- 《云南濒危语言保护》课件
- 居家养老服务探访制度及家属协作
- 边坡喷射混凝土施工案例分析方案
- 视频号推广方案
- 广东省广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英语检测试题(附答案)
- 博物馆布展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附件3:公司境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 3.1平均数(教学课件)五年级数学上册 沪教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