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三三新民主主义革命课时跟踪检测.docx_第1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三三新民主主义革命课时跟踪检测.docx_第2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三三新民主主义革命课时跟踪检测.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跟踪检测(十) 新民主主义革命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素有“民间思想家”之称的王康先生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五四”的演员在中国,剧本和导演却是在国外。这说明五四运动()A由外国领袖组织发动B是十月革命在中国的翻版C受到世界各国的援助D深受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解析:选D由材料关键信息“剧本和导演却是在国外”,可知五四运动是在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下发生的。2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与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A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 B决定参加共产国际C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 D决定与国民党合作解析:选C中共二大确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最低纲领,即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一纲领明确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与目标,符合中国的实际。31926年7月4日,国民党中央通过的宣言中说:“居今日之中国,除少数军阀、官僚、买办、财阀之外,全国人民入则有老弱待哺之忧,出则无立业谋生之地,行则逢掳身丧命之变,居则罹举家冻馁之祸,灾害深于水火,困苦甚于倒悬,凡此皆帝国主义之侵略及卖国军阀之窃权之所致也。”为此,国民政府()A召开国民党一大 B成立广州国民政府C整编国民革命军 D发动北伐战争解析:选D材料中“1926”“困苦甚于倒悬,凡此皆帝国主义之侵略及卖国军阀之窃权之所致也”说明帝国主义和军阀是导致中国生活困苦原因,为此要北伐,“打倒列强,除军阀”,故D项正确。4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革命的火焰”()A促成了国共两党党内合作B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C实现了孙中山的革命目标D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解析:选B根据材料“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结合所学可知,国民大革命从珠江流域推广到了长江流域;“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B项符合题意。5在欢庆胜利的时刻,周恩来庄严宣告:“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这里的“起义”指的是()A南昌起义 B武昌起义C金田起义 D秋收起义解析:选A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6下图是中共中央某次政治局扩大会议的连环画,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站起来,手里拿着那份毛边纸的铅笔记录稿,义正词严地分析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并指出李德是瞎指挥”。下列各项符合这次会议的是()A中国共产党有了自己的思想武器B中国共产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C中国共产党进入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新时期D中国共产党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解析:选A这次会议指的是遵义会议,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在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方针、路线、政策,中国共产党也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武器。7一位著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A秋收起义 B井冈山会师C第五次反“围剿” D红军长征解析:选D红军长征的胜利体现了战略转移,和“伟大传奇”相符,故D项正确。8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共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从战争的规模和取得的战果上看,在中国战争史乃至世界战争史上都是空前的,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这里的三大战役是()渡江战役淮海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A BC D解析:选B1948年9月至1949年初,人民解放军连续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可知说法正确。渡江战役发生在1949年4月,它解放了南京,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二、非选择题(18分)9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读下列诗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丘逢甲春愁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七律长征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诗中“四百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又是怎样解决的?(4分)(2)诗中“黄洋界上炮声隆”开创出了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此前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道路是什么?这种转变说明了什么?(6分)(3)导致诗中这次“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次“远征”的结果如何?(4分)(4)诗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什么时期的哪次战役?诗中“天翻地覆”主要指的是什么?(4分)解析:本题以诗歌为题切入,考查中国民主革命的历程。解题的关键是明确诗歌所指的历史内容,这一点要充分注意每一首诗歌的出处,从而判定时间和内容,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解答。答案:(1)原因: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与澎湖列岛。解决:中华民族取得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台湾得以回归祖国。(2)新道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井冈山道路)。此前道路:夺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