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模拟试题6.doc_第1页
青州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模拟试题6.doc_第2页
青州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模拟试题6.doc_第3页
青州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模拟试题6.doc_第4页
青州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模拟试题6.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州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模拟试题6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33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规定的位置上贴好条形码。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的标号,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孤独,荡涤(d)人的矫饰和浮躁;孤独,诠释人的淳朴和淡泊;孤独,凝聚人的内涵和睿智;孤独,提升人的品位和境界。 B、利害攸关而实话实说,连遇强手而毫不怯懦,检点省(shng)察而幡然知耻,路见不平而拔刀相助:这就是勇敢。 C、傅雷先生耻于蝇利蜗名之争,奋而辞职,闭门译述,翻译艺术日臻(zhn)完美,终以卷帙浩繁的译著,享誉学界。 D、古文观止是由康熙年间两位名不见经传的选家所编,他们披沙捡金,遴选了二百多篇琅琅(lng)上口、百读不厌的佳作。 2. 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精粹 精络 精疲力竭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B赠予 授予 予人口实 同甘共苦,祸福予共 C即将 立即 若即若离 一言即出,驷马难追 D挥毫 毫发 毫无二致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相当的一组是你遇事要冷静,不要只凭 用事。这件事情盘根错节,个中 绝非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_达不到质量标准的产品,就不能接收,_将对国家造成不应有的损失。A.意气 委屈 关于/因为 B.意气 委曲. 对于/否则C.义气 委曲 关于/因为 D.义气 委屈 对于/否则4.下面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个别民警认为工作时间饮点酒是小事,就不以为意,结果因违犯禁令而受到查处。B.这次校园网络建设,我们尽管想尽了办法,但还是屡试不爽,不得不推迟开通时间。C.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不对的。D. 在球迷的呼吁下,教练使用了巴乔,他在球场上果然不孚众望,多次挽救了意大利队。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说实话,当时对自己的稿子能否被刊用,没抱太大的希望,因为那时经常在该报发表文章的都是一些大家。 B济南惨案纪念钟于4月28日凌晨从广州运抵济南,至此,济南惨案纪念园的布展工作全部完成,5月3日将开门迎客。 C每周四发的薪水,往往在周五、周六两天里就被挥霍一空,有些上班族甚至连下周二、周三的伙食费都提前预支了。D“五一”期间,植物园在“百花展”喜泪游园活动中将展出郁金香、牡丹、连翘等花卉,并举办民族舞蹈表演和荷兰风车展。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泡泡”是怎么形成的?不规则的浅蓝色“泡泡”排列在外表面,这状如结晶体的巨大方盒子,是为2008年奥运会设计并正在修建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这是个极具创意的建筑,它最吸引人眼球的地方就是其外观设计。最初的灵感来源于自然界中的“泡泡”,如蜂巢、水晶的矿物结构,肥皂沫的天然构造。设计方之一的ARUP公司建立了“6个14面体2个12面体”的“泡泡”基本组合模型,由这一基本组合构成了“水立方”的外表面。“泡泡”要用什么材料来实现呢?被戏称为“泡泡墙”的ETFE膜在此时进入另一设计方PTW的视线,因为它足够坚硬,非常适用于环境苛刻、温度敏感的游泳场馆,同时又是透明的,满足了“水立方”高度透明的设计原则。ETFE在欧洲已有上百年历史,但做成“膜”用于建筑只有30多年,多数应用于温室外立面,如英国的伊甸园。而上届世界杯主场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设计的德国慕尼黑安联体育场也选用了ETFE。这些建筑的每一个“泡泡”都是一模一样的规则图形,建起来难度要小得多。用于温室的东西可否用于大型场馆?ARUP构建的双层膜结构“泡泡墙”消耗恰好与温室类似:冬日光线照进来,可以保证室内温度;而夏天可以通过双层结构引入通风系统,并在建筑下部安装1米多高的百叶通风口,原理类似于呼吸幕墙。冬天关闭,夏天开启,保证冬暖夏凉。“水立方”的“泡泡墙”由3000多个平均长度7.2米的“泡泡”组成,覆盖面积达10万平方米,展开面积达26万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完全用膜结构来进行全封闭的公共建筑。ARUP公司在对许多材料进行一系列实验后,最终判定这种膜是最适合“水立方”的。 然而,针对ETFE膜材料的质疑声从未断过,特别是2004年珠海晶艺玻璃工程有限技术总监罗忆指出,他在“伊甸园”现场看到膜“发霉”的情况。曾去伊甸园考察过的郑方解释说这是青苔。ARUP随后对参数进行了优化,调整了膜的设计。通过事先安装在钢架上的充气管线对膜充气,整个过程由电脑智能监控,根据当时的气压、光照等条件使“泡泡”保持最佳状态。据PTW设计师保林介绍,“水立方”顶部的膜层数达4层,而墙体的膜则在2至3层之间。若顶层只有两层膜,下雨天“水立方”内的人就会有头上“打鼓”的感觉,在增加膜之后,雨点敲击顶部薄膜的声音就不会再对室内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而ETFE的强度也被反复检测,确保即使在冰雹天气使用也没有问题。(选自2007年第2期三联生活周刊,有删改)6下面关于“水立方”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水立方”的设计是对自然界中某些物体的“泡泡”结构的模仿B“水立方”的每一个“泡泡”均由“6个14面体+2个12面体”构成,平均长度7.2米C“水立方”与英国伊甸园和慕尼黑安联体育场一样,外立面和顶部都使用了ETFE。D“水立方”将会是个冬暖夏凉、有较好隔音效果的体育场馆。7不属于设计者最终选择了ETFE作为“泡泡”材料的理由的一项是( )AETFE有足够的强度,非常适用于环境苛刻、温度敏感的游泳场馆,而且是透明的。BETFE在欧洲已有上百年历史,用于建筑已有30多年。CETFE做成的双层膜结构“泡泡墙”效果恰好与温室类似。DETFE在目前供选择的材料中是最适合的。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水立方”比英国的伊甸园、德国的慕尼黑安联体育场建筑难度都大。B“水立方”是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且完全封闭的公共建筑。C英国伊甸园的ETFE膜出现了长青苔的现象,“水立方”将不能避免这一问题。D“水立方”顶部膜增加到4层后,室内就不会听到雨点和冰雹敲击顶部膜发出的声音。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曹端,字正夫,渑池人。永乐六年举人。五岁见河图洛书,即画地以质之父。及长,专心性理。其学务躬行实践,而以静存为要。读宋儒太极图通书西铭,叹曰:“道在是矣。”笃志研究,坐下著足处,两砖皆穿。事父母至孝。父初好释氏,端为夜行烛一书进之,谓:“佛氏以空为性,非天命之性;老氏以虚为道,非率性之道。”父欣然从之。继遭二亲丧,五味不入口,既葬,庐墓六年。端初读谢应芳辨惑编,笃好之,一切浮屠、巫觋(x)、风水、时日之说屏不用。上书邑宰,毁淫祠百余,为设里社、里谷坛,使民祈报。年荒劝振,存活甚众。为霍州学正,修明圣学。诸生服从其教,郡人皆化之,耻争讼。知府郭晟问为政,端曰:“共公廉乎。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晟拜受。遭艰归,渑池、霍诸生多就墓次受学。服阕,改蒲州学正。霍、蒲两邑各上章争之,霍奏先得请。霍州李德与端同时,亦讲学于其乡。及见端,退语诸生曰:“学不厌,教不倦,曹子之盛德也。至其知古今,达事变,未学鲜或及之。古云得经师易,得人师难,诸生得人师矣。遂避席去。端亦高其行谊,命诸生延致之,讲明正学。”端先后在霍十六载,宣德九年卒官,年五十九。诸生服丧之年,霍人罢市巷哭,童子皆流涕。贫不能归葬,遂留葬霍。注:墓次:服丧人的临时住处。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即画地以质之父 质:问 B一切时日之说屏不用 屏:除去C年荒劝振 劝振:鼓励振作精神 D霍人罢市巷哭罢市:市上停止买卖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而以静存为要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父欣然从之施从良人之所之A B为设里社、里谷坛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廉则吏不敢欺位卑则足羞C D 11下列叙述或评价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曹端读谢应芬的辨惑编后对佛教道教、巫婆神汉、阴阳先生、凶时吉日的说法都不相信,表现他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B曹端设里社、里谷坛,让百姓祈报收成,在我们看来仍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C与曹端同时在霍州讲学的李德见到曹端,离开时对曹端的学生说了一番话,赞扬曹端学识广博,是难得的人师。表明李德是个有自知之明的先生。D曹端去世,诸生服丧之年,霍州人罢市巷哭,童子皆流涕。其原因是曹端在霍州十六载,做官时为政公廉。第卷(共117分)四、(22分)12把I卷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句3分,共9分)郡人皆化之,耻争讼。 译: 至其知古今,达事变,未学鲜或及之。 译: 端亦高其行谊,命诸生延致之,讲明正学。 译: 1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浣 溪 沙秦 观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注: 穷秋:夏历九月,晚秋。 (1)词的开篇两句有什么作用?(3分) (2) 梁启超曾将下阕中的“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赞为“新奇的比喻”。请简要分析“比喻”的“新奇”之处。 (5分) 14.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0.5分,共5分)(1)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_,_。(滕王阁序)(2)千呼万唤始出来, 。(白居易琵琶行)(3)_,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4)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 。(季氏将伐颛臾)(5)今宵酒醒何处?_。 (柳永雨霖铃)(6)_,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7)同是天涯沦落人,_。(白居易琵琶行)(8)衣带渐宽终不悔,_。(柳永凤栖梧)(9)杜甫在登高中描写“落叶”“江流”的名句是: , (10)间关莺语花底滑,_ 。_ ,凝绝不通声暂歇。 (白居易琵琶行)五、(19分)阅读下面这篇散文,完成1518题。脚 步 声 陆文夫我走过湖畔山林间的小路,山林中和小路上只有我;林鸟尚未归巢,松涛也因无风而暂时息怒突然间听到自己的身后有脚步声,这声音不紧不慢,亦步亦趋,紧紧地跟随着我。我暗自吃惊,害怕在荒无人烟的丛林间碰上了剪径。回过头来一看:什么也没有,那声音来自于自己的脚步。多少年来我在黑暗的旷野中行走时从来不怕鬼,只怕人,怕人在暗地里给你一拳,或者是背后捅你一刀。不过,这种担心近年来也淡忘了,因为近年来我很少在黑暗的旷野中行走,也很少听到自己的脚步声。是的,我听不到自己的脚步已有多年了,多年来在繁华的城市里可以听到各种各样奇妙的声响:有慷慨陈词,有嘁嘁私语,有无病的呻吟,也有无声的哭泣;有舞厅里重低音的轰鸣,也有警车呼啸着穿城而过喧嚣,轰鸣,什么声音都有,谁还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要想听到自己的脚步声,好像必须是在寂寞的时候,在孤苦的时候,在泥泞中跋涉或是穿过荒郊与空林的时候,这时候你才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脚步声:那么沉重,那么迟疑,那么拖沓而又疲惫;踯躅不前时你空有叹息,无故狂奔后又不停地喘息。那种脚步声能够清楚地告诉你,你在何处,你是从哪里来,又欲走向何处?那脚步声还会清楚地告诉你,它永远也不可能把你送到你心中的目的地。在都市的喧嚣声中,凡夫俗子们不可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你一出门,甚至不出门便可听到整个的世界有一种嗡嗡的轰鸣,分不清是哭是笑是哽咽,分不清是争吵不休还是举杯共饮,分不清是胡言乱语还是壮志凌云,分不清那事物到底是假是真,分不清来者是哪个星球上的人,弄到最后你自己也分不清自己了。人人都好像不是用自己的脚在走路,而是被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在往前推。很难听见自己的脚步声了,只听得耳边呼呼风响,眼前车轮滚滚,你不知道是在何处,忘记了是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行动就是一切。偶尔回到空寂的林间来,又听到了自己的脚步声。听到这种声音的时候,似乎觉得有一股和煦的风,一股清洌的水穿过了心头。我从乡间走来,迈过泥泞的沼泽,走过碧野千里,那脚步还是存在着,还是和我紧紧相随,有这一点也就聊以自慰。我不希望那脚步会把我送到我心中的目的地,那个目的地是永远也不会到达的如果我能到达的话,后来者又何必去跋涉?心中的目标虽然难以达到,脚步却也没有白费每走一步都是有收获的,痛苦是一种收获,艰难是一种收获,哭泣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体验,要不然你怎么会知道欢乐、顺利和仰天大笑是什么滋味?能走总是美好的。我不敢多走了,在湖边的岩石上坐下来,想留下前面的路慢慢地走,不必那么急匆匆地一下子就走完。 太阳从不担心明天的路,一下子便走到了水天相接处,依偎在一座青山的旁边。我向湖中一看,突然看见有一条金色的光带铺在平静的湖水上,从日边一直铺到我面前,铺到我脚下的岩石边,像一条宽阔的金光大道,只要我一抬脚,就可以沿着这条金光大道一直走到日边,走到天的尽头,看起来路途也不遥远,走起来也十分方便。这种景象我见过多次了,它是一种诱惑,一种人生的畅想曲,好像生活的路就是一条金色的路,跃身而下就可以走到天的尽头,走到你心中设想的目的地。可你别忙,你只须呆呆地在岩石上多坐片刻,坐到太阳下沉之后,剩下的就只有一片白茫茫的湖水,你没有金光大道可走,还得靠那沉重的脚步老老实实地挪向前。 (选自散文海外版2002年第2期,略有删节)15本文开头写“山林中和小路上只有我;林鸟尚未归巢,松涛也因无风而暂时息怒”,结合全文来看,这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答: 16文章第四段画线处,作者阐述了“听到自己的脚步声”对人生的意义,你是怎样理解这些语句的?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表述。(5分)答: 17请简要阐述“能走总是美好的”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并说说这句话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态。(6分)答: 18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4分)A本文写得耐人寻味。作者用虚虚实实的笔触,纵意挥洒,创造出一种气象氤氲的情思氛围,层层抒写出他对“脚步声”的哲理感悟,从而给读者以丰沛的启示。B在作者看来,能否听到自己的脚步声,不仅说明现实生存环境的改变,而且表明了自己生存状态的不同;而后者关乎一个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C“要想听到自己的脚步声”,“必须是在寂寞、孤苦,在泥泞中跋涉或是穿过荒郊与空林的时候”。这种情况的“脚步声”无非暗示了作者在艰难岁月中孤苦郁闷颓废的心境。D作者对人们在喧嚣市声中,清醒的自我意识已丧失殆尽的生存状态感慨系之。这种深沉的世情感叹包含着作者对现实的深刻针砭,它是令人警醒的振聋发聩之音。E文章末段是关于太阳、灿烂霞光以及“金光大道”的浪漫抒写,笔触灵活跳脱,表明了作者“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神状态以及对美好前途终会到来的信心。 六、(13分)19. 把下面画线句子改写成三个较短的句子,使意思表达得更为简明。(不得改变原意,可以添加必要的词语)(3分)也许因为俄罗斯的发展前景不明朗,美国不准备激化同中国的关系,对于北京就华盛顿对其施加压力所采取的坚定立场作惊人的让步。答: 20.请根据下列表格提供的内容和数据,用比较的方法在横线上填写一个恰当的句子,与上下文字语意贯通。(6分)你认为网上讲真话重要吗?重要67.4%不重要8.5%无所谓27.1%你上网聊天都讲真话吗?是22.2%不是66.8%无回答11%从这两组数据对照中我们发现,网民们 。21. 注意下列句子相互间用语的逻辑照应,把它们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4分) 修建一所房屋或者布置一个花园,要让住在别地的朋友知道房屋花园是怎么个光景,就得画关于这所房屋这个花园的图。 编篡关于动物植物的书籍,要让读者明白动物植物外面的形态跟内部的构造,就得画动物植物的图。 读者看了,明白了,住在外地的朋友看了,知道了,就完成了它的功能。 这类的图,绘画的动机都在实用。 咱们画图,有时候为的实用。 答:_七、作文(60分)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每天都有所见 有所闻 有所感。大自然中的一座奇峰,园林中的一片月色生活中的一次邂逅,一位友人的倾诉这一切,都可以触发我们的写作欲望。请你从自然或生活中,捕捉人事景物,以“自然(或生活)是一本打开的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该话题范围之内。 【注意】文体自选 立意自定 题目自拟 不少于800字 不得抄袭。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 A.(错误之处在于:B项中“省”应读“xng”,C项中“奋而辞职”应为“愤而辞职”,D项中“披沙捡金”应为“披沙拣金”。“捡”,指从地上拾起来,而“拣”则是挑选。同时“琅琅上口”的“琅”应念“lng”) 2.D.(A、精络-经络 B祸福予共-祸福与共C一言即出,驷马难追-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 3.B.(“意气”,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义气”,指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委屈”,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委曲”,事情的底细和原委。“关于”和“对于”都能介绍于行为有关的对象。区别在于,“关于”表示关涉,“对于”用来指明行为的对象,在这里用“对于”合适,)4.A.(A. “不以为意”指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B.“屡试不爽”指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用在此句中意义正相反。C.“目无全牛”形容技艺已经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而非“目中无人”之意。D.“不孚众望”的意思是不为众人所信服,此句用“不负众望”才恰当。) 5. D.(A“能否被刊用”与“没报太大的希望”照应失当;B歧义“4月28日凌晨从广州运抵济南”,时间不明确,是运抵济南时间是4月28日凌晨呢,还是从广州启程是4月28日呢?C“提前预支”,重复罗嗦)6D解析从第四段“保证冬暖夏凉”和第六段“在增加膜之后,雨点敲击顶部膜的声音就不会再对室内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可知D项正确。A原文是说“灵感来源于自然界中的“泡泡”,如蜂巢,水晶的矿物质结构,肥皂沫的天然构造”,而非“模仿”。B从“6个14面体+2个12面体”看出,这是“泡泡”的基本组合模型,而非1个“泡泡”。C第五段说水立方“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完全用膜结构来进行全封闭的公共建筑”,并没有说英国伊甸园和慕尼黑安联体育场在外立面和颈部都使用ETFE。7B解析原文说“ETFE在欧洲已有上百年历史,但做成膜用于建筑只有30多年”,强调的是用于建筑的时间短,不能成为选择作为“泡泡”材料的理由。8A解析从第三段“这些建筑(英国的伊甸园、德国的慕尼黑安联体育场)的每一个“泡泡”都是一模一样的规则图形,建起来难度要小很多”可推知A项正确。B从第五段看,只说了“泡泡”的覆盖面积和展开面积很大,不能推出是世界最大;“完全封闭”指的是“膜结构”。C从“ARUP随后对参数进行了优化,调整了膜的设计”的相关内容看,应该推出相反的结论。D原文说,“在增加膜之后,雨点敲击顶部膜的声音就不会再对室内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并不意味着“室内就不人听到雨点和冰雹敲击顶部膜发了的声音”;此外,文中提到“冰雹”是为了强调ETFE有足够的强度。9C(劝振:勉励救灾。振,通“赈”) 10B(第1句的“之”是代词,指代曹端所说的道理(话);第2句的“之”是动词,“往”、“去”的意思。A项两个“以”都是介词,相当于“把”;C项两个“为”都是介词,相当于“给”、“替”;D项两个“则”都相当于白话的“就”) 11B(A项“佛教道教”与原文“浮屠”不符;C项“离开时”应为“离开后”,“对曹端的学生”应为“对自己的学生”;D项,原因除为政公廉外,更主要的是他有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道德,为霍州做了许多好事)参考译文曹端,字正夫,渑池人。永乐六年举人。五岁时看到河图洛书,就摹画在地上问他父亲。等到长大,专心于研究大道理。他学习大道理,努力从自身做起,而且把所学的道理静心存留于心作为主要的。他读宋代儒学著作太极图通书西铭,感叹道:“大道理就在这里面了。”于是专心致志在研究,座位下踏脚的地方,两块砖都磨穿了。他对父母极孝顺。父亲当初极信佛教,曹端写了题为夜行烛的一封信送给父亲,信中说:“佛教把空作为要义,这不是人类社会规律的要义。道教把虚作为理论,这不是依从本性的理论。”他父亲愉快地依从了他所说的道理。后来经历了父母双亡的痛苦,他各种有滋味的东西都吃不进去。安葬父母后,筑庐冢守墓六年。曹端刚开始读谢应芳的辨惑编时,极信其中所讲的道理,所有关于佛教的、巫术的、阴阳风水、时日吉凶的道理都除去不用。写信给县令,毁掉滥设的祠堂百余座,给百姓修土地庙,建谷坛,让他们祈报年成。遇到荒年,鼓励(富户)救济灾民,救活了许多人。做霍州学正时,研究整理儒学,学生们都遵循他的教诲,郡里的百姓都被他教化了,把打官司当作可耻的事。知府郭晟请教他治理政事的方法,曹端说:“也许是公和廉吧。做到公了百姓就不敢不敬了,做到廉了小吏就不敢欺瞒了。”郭晟拜谢欣然接受。曹端遇父母的丧事回故里,渑池、霍州的众多学生到曹端守墓的地方来听从他教诲。服丧期满,改任蒲州学正。霍州、浦州两地各自上奏章争着要曹端,霍州的奏章先得到批准。霍州的李德跟曹端是同时代的人,也在霍州讲学,等到他见过曹端,回来对他众弟子说:“学而不厌,教而不倦,这是曹先生的高尚品德。至于他懂得古今,通晓社会变化,没涉及的学问很少。古语说:得到一位讲戏的老师容易,而得到一位教诲做人的老师难。你们得到一位教诲做人的老师了。”于是李德不再讲学要离开霍州。曹端也称赞李德的品行与情谊,让众弟子请他回来,一起讲解合乎正道的学问。曹端先后在霍州十六年,宣德九年辞世于任上,时年五十九岁。他的众多弟子服丧之年,霍州百姓连买卖都不做了,街巷中充满哭声,孩子们都痛哭流涕。曹端因清贫而不能回故乡安葬,于是留葬在霍州。12郡里的百姓都被他教化了,把打官司当作可耻的事。至于他懂得古今,通晓社会变化,没涉及的学问很少。 曹端也称赞李德的品行与情谊,让众弟子请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