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崤函古韵”之十八陕州古城位于三门峡市区的陕州风景区是河南最大的城市园林。那里既可凭栏瞭望九曲黄河的雄浑之美,又可领略小桥流水绿树红花的绰约风姿。更重要的是,这个由古陕州城遗址发展起来的大型城市园林,除了带给你感官上的享受之外,还常常会使你蹙眉凝思,回味多年来这里曾经的风云变幻,探寻青枝绿叶间、锦绣繁花中透出的缕缕历史云烟。一“陕”作为地名,最早可追溯至商代,历史上著名的夏商征战即发生在这里。西周初年,周成王的两个叔叔周公和召公分“陕”而治,“陕”以东由召公管辖,“陕”以西由周公管辖,“陕西”便由此而得名。作为县治,陕县最早设置于秦惠公十年(公元前年)。据民国陕州志记载,陕州城初建于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年)。当时的陕州城周围里步,东南城脚下,有米深的壕沟,西、北两面,最深崖高米以上。陕州城北濒黄河,南依青龙涧,东指崤陵,西望函谷,不仅是豫、陕、晋三省交界处的商贸重镇,也是兵家必争之地。由于特殊的军事和地理位置,历代帝王都十分重视陕州城的建设,北魏、西晋、南北朝时期,陕州城廓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修补和加固。公元年唐太宗即位,他对陕州城的兴建尤为重视。在他的诏令下,除将东、南两面城墙增高外,又加固增添了东、西、南、北四处城门的二道门,使城廓更加坚固。公元年,唐太宗东巡,遣武将邱行恭在陕州城西南里黄河上营造浮桥一座,叫作太阳桥,此桥于北宋太平兴国八年即公元年因黄河水涨而冲毁。不过太阳桥的名号还是被保留下来,后来在此开设的渡口叫太阳渡。明王朝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在陕州城设置“瑞王府”并封了朱姓王爷。朱元璋诏令重新把四处城门进行了扩建,给东、西、南、北城门正式命名为“宣威门”、“政平门”、“迎恩门”和“宣化门”。公元年,陕州发生一次强烈地震,城墙、城楼、城内建筑均遭到严重破坏。明朝末年,李自成率领起义军与清兵在陕州城展开过两次大的战斗,使城墙楼阁严重损坏,康熙十八年和雍正七年进行过两次较大规模的整修。公元年,陕州又经历一次大地震,这次地震使陕州城东、南两面城墙坍塌大半。清光绪十三年,河陕汝道道台徐铁珊带领民众,在南门外修筑了一条长丈的护城拦河大堤和青石砌垒的护城大坡,又在东、西、南三面用大蓝砖、灰浆砌垒筑起了整齐坚固的砖城墙。抗日战争爆发后,为抵御日军进犯,便于开展游击战争,当局动员民众拆扒陕州城墙。从年月开始,不到天时间,高大的城廓、几千万块大砖很快被拆光,致使延续了多年的陕州城廓三面光秃、颓败不堪。年,随着三门峡水利枢纽的兴建,陕州城被划入水库淹没区,居民搬迁,城内建筑陆续被拆除。年开始,三门峡市在古陕州城遗址上兴建了陕州风景区。二一个夏日的傍晚,我和朋友来到古城北门一座新建的凉亭。站在亭上,沐着夏日的清风,眼望烟云迷蒙的黄河,聆听着此起彼伏的虫声蛙鸣,和朋友一起聊着陕州城的世事沧桑,实在是一种很不错的访古思幽之意境。从亭上向东望去,我细细寻找着曾经在城墙上流淌了多年的广济渠。广济渠宽仅一尺,而长则有多里,宛如一条金链,镶嵌在丘陵的腰际,因此得了一个美丽的名字金线渠。据载,早在公元年,也就是唐朝武德元年,陕州刺史长孙操发动群众,利用简陋的工具,凑集一些普通的材料,筹建了工程浩大的金线渠。金线渠从现在的湖滨区交口乡交口村起,引青龙涧河之水由东向西蜿蜒,串起野鹿、斜桥、横渠、师家渠、刘家渠、梁家渠等村庄,从上官村的西头折向北行,穿过水牛坡,沿着龙脊般的土埝,冲出凸出城墙米高的水楼洞注入城头,顺着东城墙向北,再延北城墙往西,在北城墙的尽头跌下城垣,钻进州府衙门后花园的大水池,然后兵分三路,一路流入孔庙的莲花池,一路流向南北大街的通道,另一路流过羊角山脚下的马辕巷。最后,流遍全城大街小巷的三条渠水汇合在南城墙脚下,汇入青龙涧河。金线渠历经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多次修补、加固,直至民国初年,仍在城头淙淙流淌。金线渠是古陕州城之一绝,它滋养了古城千余年,如今,它在形态上已不存在,但陕州人却永远不会忘记它,师家渠、刘家渠、梁家渠,这些三门峡近郊以“渠”命名的村落,都是对它最好的纪念。如果说金线渠是陕州城的神经、脉络,那么南城门外的南泉就可以称得上是陕州城的命脉了。南泉本是一对泉眼,东西并列,紧紧相连,被称作“姊妹泉”。据说,靠西的那眼泉水浑浊、味咸,无法饮用,靠东的泉水却分外甘洌清甜。东泉的水十分神奇,无论春夏秋冬,白天黑夜,任多少人汲取,泉水总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如果长夜不汲,它也不会横溢流出。冬天越冷,泉水越温,夏天越热,泉水越凉。曾在陕州城生活过的老人们提起南泉,都流露出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相传在公元年月日下午,东泉突然冒出三股水柱。水柱高达五六米,喷洒飞溅,四处飘散,冲上天的水雾散发出一股异香。前来挑水的人无法接近,只有呆呆地望着眼前的奇景,半个时辰后才恢复平静。第二天夜里,陕州发生强烈地震,房倒屋塌,伤亡无数。现在想来,南泉的反常是地震的前兆,而当时的人们却浑然无知。按照老陕州地图上的标注,南泉应在南城门外几百米处。南城门就是现在陕州风景区桃林双塔的位置,那么南泉应是淹没在人工湖之下了。三“三山并鼓楼,宝塔镇中州。”这两句诗基本概括了陕州古城的主要景致。三山指的是羊角山、凤凰山和土地山。鼓楼就是谯楼,也就是现在的钟鼓楼所在地。宝塔当然是指宝轮寺塔了。我拜访过的几位老人都说,城内名胜,当首推羊角山。羊角山位于古城西北角,是利用原有地势经人工堆砌而成的一条弯曲如羊角的山岭,宽仅五尺,高数十丈。有诗云:“独角悬空黄河中,疑是三峡飞来峰。仰首苍松三千丈,俯视惊涛泻九州。”足见其当年的英姿神韵。听老人们说,上羊角山的路是用砖铺的小径,一直通到山巅。小径两边是半人高的灰砖花墙,墙上摆着各色盆花,西面削直的崖壁上长满各类杂树藤蔓。山顶建有吕祖庙。庙宇小巧玲珑,院内松柏参天,异花覆地。羊角山临黄河一侧,建一亭轩。老人们说,凭轩四望,西面是滔滔黄河自天际而来,北面是绵延起伏的中条山,南望是鳞次栉比、屋舍俨然的陕州街景,俯视东北方向,还有金光闪闪的万锦滩。世纪年代初,因三门峡库区水位上升,羊角山坍塌无存。说到陕州城的标志性建筑,应首推宝轮寺塔。现在的陕州城遗址上,唯一保存下来的古代建筑也只有宝轮寺塔和石牌坊了。据陕州志载:“宝轮寺建于唐代,宝轮寺塔建于金代。”宝轮寺塔高米,共层,由下到上逐层收敛,每层高度均匀递减。塔的第一层南壁上镶嵌有一块长形石碑,上刻“三圣舍利宝塔”及“大定十六年”字样。“大定”是金世宗年号,大定十六年即公元年。宝轮寺塔的建造融会了唐代密檐式塔和楼阁式塔的特点,秀丽俊俏,雄伟壮观。塔的翼角悬挂有个铃铛,风吹铃响,如古琴铮鸣。站在塔前,以两石相击,或合手击掌,能听到如蛤蟆“咯哇、咯哇”的回声,故又名“蛤蟆塔”。它与北京天坛的回音壁、山西永济的莺莺塔、四川潼南大佛寺的石琴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回音建筑。站在宝轮寺塔下,仰望它线条流畅的四方锥体塔身,不禁慨叹。这座砖塔代表着当时我国佛塔建筑的最高水平。从建成至今,它已经历过大小次地震和无数战乱,如今仍然巍峨屹立在陕州风景区内,向人们述说着陕州城曾经的辉煌。石牌坊位于陕州城东大街。关于这座牌坊,一说是“节孝牌坊”,还有一说则被赋予了极不光彩的因素。相传明嘉靖年间,有个富豪承担了修复大地震中被毁城廓的任务。他与官方勾结贪污大批款项的丑事被百姓揭露并诉诸公堂。这位富豪用重金贿赂州府的当权者,使这桩贪赃案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富豪为报答知州的袒护,不惜耗资几千两白银,雇请能工巧匠,用一年多的时间,精心修建了这座为官老爷歌功颂德的过街牌坊。不久,贪赃枉法的知州被朝廷查办。陕州城的百姓砸碎了牌坊两面“恩翰三锡”的大字和牌坊上的神像。堂而皇之的牌坊变得“满身疮疤,遍体鳞伤”,成为古城东街矗立的一根“耻辱柱”。如今,这座建筑形态高大威武、石刻造像精美绝伦的石牌坊,犹兀自默然矗立在陕州风景区内,一任风吹雨打,任由后人评说。钟鼓楼又名谯楼,始建于唐代。楼高米,宽米,是古代进行瞭望、报时和报警的专用建筑。楼下是一条长达米的拱洞,朝南的洞口两边有一副对联:“四面云山三面水,一城烟树半城田。”它高度概括了陕州古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宜人的自然风貌。洞顶有根粗大的方木横排,洞内两边有根圆柱顶着横木。这根圆柱,曾代表“河陕汝道”个属县。这个属县是:河南府县,包括新、渑、宜、永、嵩、洛、偃、巩、孟、登;陕州县,包括陕、灵、阌、卢;汝州县,包括汝、鲁、宝、郏、伊。洞顶的横木上挂着七八个小木笼,笼内或装靴或装帽,据说是清官留靴,赃官留帽,代表老百姓对官员的褒贬评价。这倒不失对官员为官一任是否清廉进行公示的好做法。登上钟鼓楼,可看到高大宽敞的廊道和古色古香的扇格,东西两面墙上镶贴着十几块薄石碑,上面刻有历代名人书法家的手迹,并记有每个时代修葺楼洞的人物铭传。相传在靠北的正墙上,原有一块较大的石刻,是武则天于仪凤元年(公元年)东赴洛阳路过陕州时留下的墨迹。可惜这件珍贵的文物在侵华日军占据陕州城时被毁,内容也无据可考。四一场痛痛快快的夏雨,把陕州风景区的一切都洗得清清爽爽,空气变得异常清新甜美。我沿着洱湖堤岸缓缓走着,堤岸上晶莹碧翠的柳条不时拂过我的脸颊,凉凉地直达肺腑。洱湖上一群洁白的水鸟在叽叽喳喳地觅食、嬉戏,看上去安闲自在,湖对岸陕州古城遗址上那一大片深深浅浅的绿色簇拥着、堆挤着,十分养眼。我想,如果不是因为我最近了解了那么多的陕州旧事,我应该为眼前看到的一切感到由衷的高兴,但我却高兴不起来。因为我想到了一个词:湮灭。延续了多年的陕州古城的的确确湮灭了。据一项调查资料显示,全国多个古县城,至今还完整保持古城风貌的不到四五个。而这些古城因为稀缺,正成为世人注目的焦点。平遥古城、丽江古城均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们在“申遗”成功后,旅游人数、旅游收入成几何倍增长,逐渐成为中国最炙手可热的风景区。一位曾经生活在陕州古城的老人这样说,上世纪年代时陕州古城的街道、房屋还保存完好,如果那时候加以保护,今天的陕州古城没准也会和平遥古城一样,每天热热闹闹地接待来自五湖四海的中外宾客。陕州古城湮灭了,与此同时,三门峡大坝以雄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票务代理合同续签条件补充协议
- 跨国新能源技术专利授权及全球合作开发合同
- 悬疑剧本改编及电影拍摄授权协议
- 虚拟股权分红权收益分配与供应链合作合同
- 工业润滑油过滤设备租赁与设备租赁合同解除合同
- 商业秘密泄露赔偿补充协议
- 生态圈构建商业地产投资基金股权合作协议
- 航天发射场导流槽施工期施工进度控制与调整合同
- 生物医药数据安全应急处理与责任承担协议
- 机器人设备校准检测与智能优化合同
- 避孕方法课件教学课件
- DB11T 745-2010 住宅采暖室内空气温度测量方法
- 2025年江苏高中物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试卷试题(含答案解析)
- 代持房屋合作协议书范本
- 小班班本课程《吃饭这件小事》
- 文学大数据中心建设项目需求
- Module 6 Unit 2 Happy Mid-Autumn Festival(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英语四年级上册
- 护士劳动合同三篇
- 校长思政课课件-百年奥运
- 深中通道-2024年中考地理热点解读与训练(含解析)
- 2024年秋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 5.1 认识方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