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练习】《北洋军阀的统治》(中华书局).docx_第1页
【同步练习】《北洋军阀的统治》(中华书局).docx_第2页
【同步练习】《北洋军阀的统治》(中华书局).docx_第3页
【同步练习】《北洋军阀的统治》(中华书局).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洋军阀的统治同步练习 选择题1.中国近代史经历的几个重要历史时期依次是 清王朝晚期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 北洋军阀时期 国民政府时期A.B.C.D.2. 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就是反帝(侵略)反封建。下列哪一个政府不属于这次革命的对象( )。 A.清政府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C.北洋军阀政府D.南京国民政府3.1912年2月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导致孙中山得出这一结论的直接依据是( ) A.武昌起义的胜利B.中华民国的成立 C.清帝下诏退位D.袁世凯建立北洋军阀的统治4. 胡晓风、金成林在莫将龙种变跳蚤重读马克思中评价到:“播共和之龙种,收专制复古之跳蚤。这是革命范式的所谓马克思主义的写照。”这一评论所反映的历史进程是() A.从金田起义到天京事变B.从公车上书到戊戌政变 C.从武昌起义到北洋军阀统治建立D.从国民党一大召开到四一二政变5.音乐老师正在教初二(5)班学生唱一首歌曲:“打倒列强,打倒列强;打倒军阀,打倒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这一首歌反映的历史背景是在 A.北伐战争B.武昌起义C.护国运动D.辛亥革命6.率领护国军,逼袁世凯放弃帝位的将军是() A.蔡锷B.段祺瑞C.曹锟D.吴佩孚7.辛亥革命以后谁窃取了革命胜利的果实() A.李鸿章B.慈禧太后C.袁世凯D.陈独秀8. 1915年,袁世凯为复辟帝制,组建筹安会,严复参与其中。但是,严复认为:“吾固知中国民智卑卑,号为民主,而专制之政不得不阴行其中,但政体改变,已四年矣,袁公既有其实,何必再居其名。”这说明( ) A.袁世凯复辟帝制符合国情B.严复强烈反对袁世凯复辟 C.中国没有条件实行民主D.严复认为袁世凯不必称帝9.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的根本原因在于() A.帝国主义破坏B.湖北军政府涣散 C.袁世凯的欺骗和威胁D.资产阶级的软弱性10. “孙中山在遗嘱内嘱咐曰:革命尚未彻底,同志仍需努力。”下列对“革命尚未彻底”理解最恰当的是 A.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B.建立了中华民国,但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继续祸国殃民 C.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但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D.明确了反帝宗旨,但帝国主义国家仍然疯狂侵略 综合题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评论多将袁世凯定位于“窃国大盗”,对他的职责主要有四个方面,一为戊戌告密引发慈溪太后的戊戌政变;二为辛亥革命时期的窃国;三为中日二十一条交涉,拱手卖国换取日本对其称帝的支持;四为恢复帝制。 -袁世凯全集(节选)材料二:史学家郭剑林认为,“正是由于袁世凯政府政治上的宽松政策,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代新文化大师脱颖而出;蔡元培成功的改造了北京大学。革命报刊雨后春损般涌现-言论、出版、结社自由;甚至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被压北洋时代的成长,也和袁世凯北洋政府宽松的文化政策、社会政策、社会改革不无关系。 (1)依据材料一,分析概括出为什么历史上多将袁世凯定位于“窃国大盗”? (2)依据材料二,分析概括历史学家郭剑林对袁世凯持相对肯定的态度原因。 (3)你更倾向于哪种观点,是相对肯定还是相对否定?请你说出原因。 参考答案答案和解析【答案】 1.A2.B3.C4.C5.A6.A7.C8.D9.D10.A11.(1)由材料一“历史评论多将袁世凯定位于窃国大盗,对他的职责主要有四个方面,一为戊戌告密引发慈溪太后的戊戌政变;二为辛亥革命时期的窃国;三为中日二十一条交涉,拱手卖国换取日本对其称帝的支持;四为恢复帝制”可知,将袁世凯定位于“窃国大盗”的原因是一为戊戌告密引发慈溪太后的戊戌政变;二为辛亥革命时期的窃国;三为中日二十一条交涉,拱手卖国换取日本对其称帝的支持;四为恢复帝制。 (2)由材料二“正是由于袁世凯政府政治上的宽松政策,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代新文化大师脱颖而出;蔡元培成功的改造了北京大学。革命报刊雨后春损般涌现-言论、出版、结社自由;甚至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被压北洋时代的成长,也和袁世凯北洋政府宽松的文化政策、社会政策、社会改革不无关系”可知,郭剑林对袁世凯持相对肯定态度的原因是北洋政府宽松政策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3)本题是开放性题目,任选一个观点作答即可,如相对肯定,袁世凯统治时期中国的经济在持续向前发展,社会氛围相对宽松,对新文化运动的出现起了推动作用。 故答案为: (1)一为戊戌告密引发慈溪太后的戊戌政变;二为辛亥革命时期的窃国;三为中日二十一条交涉,拱手卖国换取日本对其称帝的支持;四为恢复帝制; (2)北洋政府宽松政策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3)相对肯定;袁世凯统治时期中国的经济在持续向前发展,社会氛围相对宽松,对新文化运动的出现起了推动作用。【解析】 1.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史经历的重要历史时期。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依次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时期。因而先后顺序为。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 本题考查的是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的相关知识点。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后,革命任务随之发生了改变,反帝反封。清政府代表的封建政府,是人民反抗的对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是资产阶级政府,在当时来说是进步的政府;北洋军阀政府代表的反动势力,是民主革命的对象;南京国民政府代表的是大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利益,是反动的政府。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 3. 本题抓住关键词“直接依据”。武昌起义后,帝制并没有马上废除,当时存在着南北两个政权,中华民国1912年1月1日成立,此时帝制依然存在,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凯的逼迫下,宣统帝下诏退位,清王朝统治宣告结束,“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故选C。 4. 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结果和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播共和龙种,收专制跳蚤”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目的是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的政治体制。武昌起义后,短短一个多月,全国有14个省先后宣告“光复”和独立,革命风暴席卷神州大地,最后终于推倒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武昌起义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全面爆发。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所以说“播共和之龙种”。但辛亥革命的胜利l果实被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窃取,在中国建立起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北洋军阀政府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所以说收专制复古之跳蚤”。据此分析,C符合题意,古选C。 5. 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根据歌词中“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就能够判定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北伐战争。因为1926年进行的北伐战争,北伐的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北伐战争发生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是国民大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故选A。 6. 据所学知识,护国军是指在护国运动中组织的讨袁军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遭到中国人民反对,12月25日,蔡锷在云南发起讨袁护国运动,组织护国军,与唐继尧、李烈钧联名宣布云南独立,并率军向北、向东进攻次年形成全国规模的反袁斗争。1916年6月,袁世凯病死,护国军遂撤消。 故选A。 本题考查辛亥革命。 本题掌握辛亥革命。重点分析护国军相关知识。 7.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所以说辛亥革命胜利了,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所以我们说辛亥革命失败了。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的结果,掌握辛亥革命的结果和意义。 8. 略 9. 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的根本原因在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辛亥革命不能改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