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国诗歌四首 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学习本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法。2体味诗人对自由的热烈向往与积极奋进的精神。3正确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揣摩诗的意境。4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抒情主人公复杂的心绪。5把握本诗的感情线索,理清结构层次。6品味形象生动的语言。教学设想对外国诗歌,在字面的理解上,一般学生没有多大的困难,虽然与中国诗歌讲求营造意境不同,外国诗歌在表情达意上更具有跳跃性,但是在指导鉴赏的教学上都可贯穿反复诵读的方法,在这一过程当中教师应注意对学生的引导,重点结合诗歌中的表达对象和作者的情感起伏来理解。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名言导入:诗歌文学之母语言的钻石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是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就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的文学。朱光潜我国是诗的国度,当我们徜徉在唐诗宋词优美的诗境中时,也不妨调转艺术的轻舟,扬起思维的双桨,驰向外国诗歌的殿堂,在那里你可以领略到另一番艺术的优美风光。2诗歌导入投影以前学习过的外国诗歌词句:高尔基海燕、拜伦、泰戈尔二、课文解读(一)课前准备1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分工合作,共同学习四首诗歌2对各个小组进行课前指导,指导学生诗歌鉴赏的角度和基本方法3各个小组在课前准备好板书和资料,以备上课之用(有条件可事前做好课件)4各小组派一名同学展示,教师补充小结(二)诗歌串讲指导、补充1致大海(1)知识积累:作者简介:普希金(17991837),俄国诗人,俄国近代文学的奠基者,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生于莫斯科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受到文学的熏陶。13岁开始写诗,15岁公开发表诗作。1817年在外交部任职,广泛结交优秀的贵族青年,写下了一些歌颂自由、反对专制暴政的充满激情的诗篇。1820年被沙皇政府流放到南方。1826年从流放地回到莫斯科,在沙皇监视下埋头写作。1837年在决斗中被杀害。除了一些叙事诗,他一生写了近九百首抒情诗。他的诗具有明快的哀歌式的忧郁、旋律般的美、高度的思想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写作背景:致大海作于1824年。这一年,普希金从奥德萨被流放到普斯科夫省的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在此之前,在奥德萨的时候,诗人曾打算偷渡出海,逃避流放,但没有成功。写这首诗,正体现着身处困境的诗人对自由的极度向往。(2)结构层次:全诗共十五节,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2节):写诗人向大海告别。第二部分(313节):写大海引发的诗人的联想,表达诗人对大海的眷恋及对自由的渴望。第三部分(1415节):写诗人从大海身上汲取一种精神力量,将要为自由奋斗不息。(3)探究:面对大海,普希金发出了怎样的心声?讴歌大海,把大海看成是自由的象征。抒发自己向往自由的强烈愿望。诗人歌颂拿破仑、拜伦的目的是什么?赞美英雄为自由而战的精神。以拜伦而自喻,表达自己对大海般的自由精神的向往。2我一无所求(1)知识积累:作者简介: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13岁即能创作长诗。曾赴英国学习文学和音乐,十余次周游列国,与罗曼罗兰、爱因斯坦等大批世界名人多有交往,毕生致力于东西文明的交流和协调。泰戈尔以诗著称,创作了吉檀迦利等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他又是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作曲家和画家,先后完成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15 000多幅画和2 000多首歌曲。天才的泰戈尔还是一位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1913年,泰戈尔以诗歌集吉檀迦利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他熏陶了一批中国最有才华的诗人和作家,其中郭沫若、冰心受其影响最深。诗歌特点:作为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东方作家,他的创作更带有东方诗人对人生、对自然、对爱的颖悟的特点。他早期的诗以写“爱”为主题。然而这种“爱”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甜言蜜语式的男欢女爱,而是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自然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景观。他的诗带有民歌的色彩,单纯,宁静,和谐。他善于选择小景小物,如黄鸟、羔羊、麦田、蜜蜂、溪流、挤奶的女人等,当他将这些乡村小景零零星星地摆在一起的时候,一种纯真、和谐的乡间爱情便呈现在人们的眼前。我一无所求正属于这样的作品。(2)我一无所求的第一节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泰戈尔擅长写恬静祥和的田园生活,并从这种生活中体验生命的乐趣。在我一无所求第一节中,他描绘了一幅这样的景象:清晨,乡间的一切仍带着黎明时分的倦意,湿润的空气,薄雾中的嫩草,芒果树在村径上飘洒着繁花,蜜蜂在四周嗡嗡飞着。在大榕树下,“我一无所求”地提着空桶子,看着“我”的女人挤牛奶。这是一幅超然的静谧的美丽的图画,它要告知的不是劳动的辛苦、生活的艰难,而是超然物外的闲适,乡间恬静祥和的生活乐趣,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景观。3底片(1)希姆博尔斯卡:以1956年为界,希姆博尔斯卡的诗歌创作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诗歌主要揭露了法西斯战争的残暴和罪行,热情地歌颂祖国波兰的复兴和建设。后期的诗歌更多地富于哲理性和思辨性。其诗歌主题大多涉及人的生存环境和人与历史的关系,人在历史上和自然环境中的位置等重要问题。底片属于后期作品。(2)底片:诗人对底片的影像作了准确的描述,指出了底片中的景物和人,她写到了天空、乌云、太阳、樱桃树、花和底片上的人。她特别注意到了底片和其所反映的真实的事物在几个方面的对比(第一,黑白色的对比。第二,左右位置的对比。第三,鬼魂和活人的对比)。在表现手法上,本诗采用了白描、独白的方式。底片在内容和形式、现象和本质、单一和多样等等方面形成了一种张力,因此富有哲理性和思辨性。4黑八月(1)沃尔柯特圣卢西亚诗人:多元文化背景。沃尔柯特具有英国、非洲和荷兰血统,会英语、法语、西班牙语。而他自己的祖国圣卢西亚1979年才独立没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这使得他成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精神“分裂”者和无家可归者。富有爱心。尽管异化主题和“海滩”主题贯穿在他的诗中,但他的诗同时又有一种生活的厚实感和韧性的生命力。(2)作者用怎样的语言来写黑八月?这体现了作者一种怎样的人生(生活)态度?作者用一种非常生动有趣的语言来叙说黑八月的漫长雨季,并用拟人的手法写太阳,把太阳写得十分可爱。诗歌中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人生宽厚的接纳,反映出一种生活的厚实感和韧性的生命力。(3)诗歌特点:诗歌的语言充满了浓郁的热带气息,色彩鲜明,追求诗画合一。语言多姿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时间像小马车教学课件
- 语言应用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教案
- 《新编商务应用文写作》 教案大纲
- 时尚布料知识培训课件
- 新闻报道数据整 理分析图文排版提升技巧
- 幼儿园教育服务与安全保障协议
- 《新编商务应用文写作》第六章 习题参考答案
- 家庭农场生产技术培训合作协议
- 纪念129爱国运动教学课件
-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课件
- 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入职岗前培训之工会知识课件
- 媒介融合传播概论课件
- GB/T 3920-2024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
- 23G409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 上海交通大学学生生存手册
- 雨棚钢结构施工方案
- Hard coating 简析解析(课堂PPT)
- 上海开发区汇总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课堂PPT)
- 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