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吊瓜脱毒组培苗幼苗管理技术.doc_第1页
食用吊瓜脱毒组培苗幼苗管理技术.doc_第2页
食用吊瓜脱毒组培苗幼苗管理技术.doc_第3页
食用吊瓜脱毒组培苗幼苗管理技术.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食用吊瓜脱毒组培苗幼苗管理技术 导读:吊瓜又称栝楼,吊瓜籽大、肉多,富含亚油酸、甾醇、三萜皂苷、维生素、中微量元素等,具有香酥可口、久磕不上火和特有的医疗保健作用。吊瓜近年在全国范围内大量引种,但食用吊瓜传统的繁殖方法多采用种子播种和块根填埋的方法,存在籽播后代分离严重、一致性差、病毒病发病几率高及块根填埋法管理粗放、容易感染病毒等问题。绍兴市农科院近年来总结出一套食用吊瓜脱毒组培苗培育技术,解决了生产中病毒病严重的难题。 吊瓜(Trichosanthes kirilowii)是葫芦科(Cucurbitaceae)栝楼属的多年生草本攀缘植物,又称栝楼1。吊瓜籽粒大、肉多,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脂肪油、脂肪酸、蛋白质、氨基酸、亚油酸、甾醇、三萜皂苷、维生素和钙、镁、铁、锌等16种中微量元素36,具有香酥奇特的口味、久磕不上火的优点和特有的医疗保健作用。由于吊瓜产业经济效益好,近年在全国范围内大量引种种植。但吊瓜病毒病严重,常造成吊瓜大幅减产,严重地区甚至绝收,阻碍了吊瓜产业的发展。食用吊瓜多采用播种和块根填埋的方法繁殖。籽播苗繁殖后代性状分离严重,一致性差,病毒病发病几率高(种传病毒);块根填埋管理粗放,容易感染病毒,以致品种质量下降,产量减少,使瓜农逐渐丧失信心,最终导致整个吊瓜产业萎靡不振。利用无性繁殖开发的食用吊瓜脱毒组培苗一致性好,生长旺盛,产量高,品质优,已逐渐被种植户所接受,是目前吊瓜产业发展的唯一途径。但是组培苗苗期长势弱,加上农户的粗放式管理和后期的病毒再侵染等原因,使得吊瓜组培苗的推广难度加大。通过几年的探索,现总结出一套食用吊瓜脱毒组培苗幼苗管理技术,为种植户实际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1 经济效益 4月种植,10月采收,667 m2产量150 kg,产值6 000元左右。 2 关键栽培技术 2.1 挖定植穴 在5 m宽畦中央,按1.6 m株距挖定植穴(不是5 m畦的可按每667 m2 80株自行计算株距),穴深20 cm左右,穴内四周留足细土。 2.2 幼苗定植 幼苗栽植宜深,先用右手将营养钵托住,再将营养钵轻轻倒过来,从钵底抽出塑料钵,然后再用细土堆至种苗根基茎节以上部位。根部与施肥沟(穴)保持15 cm以上距离,以免烧苗。 2.3 浇透定根水 当天或隔12天,用多菌灵或托布津500800倍液浇定根水。先由植株外围慢慢渗透到根基处,量要大,要浇到穴面起水。 2.4 培土 浇定根水后因穴面泥土下沉,适当进行培土。 2.5 遮荫 栽后第二天如遇强光照,为防止太阳过度灼伤和严重脱水(叶片萎蔫),幼苗须用遮荫物(树枝等)遮荫,遮荫时间控制在23天。 2.6 浇施水溶肥催苗生长 栽后第5天开始,浇施高氮复合肥8001 000倍液,以后每隔57天浇施1次,连浇3次以上,浓度逐渐提高。 2.7 选留主茎 幼苗出现卷须,每植株选留1个健壮侧枝作主枝,疏去其他侧枝及不定芽。 2.8 引蔓上架 可用粗毛线作牵引绳,傍晚前后牵引小植株上架,使卷须通过牵引绳向架面攀爬,且每天傍晚前后检查一遍,发现有藤头掉下来的及时牵引。 2.9 单株引蔓 在牵引上架过程中,主蔓上会萌发许多不定芽,这时须及时抹去这些不定芽,确保单株攀爬,严禁藤头倒挂。 2.10 追肥培土 苗高60 cm以后,及时埋施多元素复合肥,每株0.250.5 kg(根据已施底肥量而增减),施肥后浇透水,并在根基处培细土20 cm。 2.11 注意叶面诊断 幼苗在生长过程中,要确保茎青叶绿和顶端较强的生长势,一旦叶面异样和长势变缓,及时进行调整和管理。 3 病虫害防治 食用吊瓜脱毒组培苗的病虫害均在可防可治范围内,要做到勤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主要病害为病毒病、炭疽病、白粉病、枯萎病和蔓枯病等。全面封杀病毒病菌所有可能传播的途径和来源,彻底杜绝病原的侵染。用多菌灵叶面喷12次和灌根12次,预防蔓枯病和枯萎病。重雾或露水期间,在防治虫害的同时加入多菌灵或托布津,防治炭疽病和蔓枯病的发生;有白粉病的区域可喷5%多菌灵+15%三唑酮混合液。暴风雨后,选择雨后晴天喷洒5%多菌灵+活康壮+0.5%菇类蛋白多糖混合液,能有效抑制病毒病的发生。 及时掌握各类害虫在本地的发生规律,了解发生动态,适期防治各类害虫,主要有蚜虫、瓜绢螟、小菜蛾等。瓜绢螟、小菜蛾、斜纹夜蛾进入大量重叠为害高峰,用5%甲维盐进行喷杀。4月中旬进入春峰蚜虫为害盛期,适时叶面喷洒25%吡虫啉液,防治蚜虫为害;有透翅蛾为害区域,6月底前用敌敌畏液喷淋架下茎蔓一次。 参考文献 1 石圆圆,许培雅,裘娟萍.吊瓜皮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9,130(12):82-87. 2 吴道龙,吴彬.发展吊瓜经济的调查与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市场分析,2000(83):12-17. 3 胡兴华,李国斌.栝楼属三种栝楼种子的营养分析J.广西科学,2004(11):266-272. 4 籽用瓜蒌种植.可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