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题:选题:7.中国利用外资与对外投资中国利用外资与对外投资 母国特征、投资动机与母国特征、投资动机与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 基于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摘要摘要:不同动机的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东道国将产生不同的影响,但对 于 FDI 动机的识别及其对东道国工业效率影响问题却一直未有效解决。本文旨 在通过对 FDI 的来源国宏观特征及进入东道国行业微观性质进行考察, 提出 “汇 出进入”方法以有效区分出三种不同动机的 FDI,并利用 2001-2012 年中国 39 个制造业细分行业的 FDI 和全要素生产率 (TFP) 面板数据, 进行固定效应回归, 以考察不同投资动机类型的 FDI 对中国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表 明:随着时间的变化,三类 FDI 对中国工业生产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会发生变 动;不同投资动机 FDI 对工业效率的贡献程度不同。在投入当期只有市场寻求 型 FDI 对中国工业生产 TFP 具有正向影响作用, 滞后一期则只有资源导向型 FDI 与 TFP 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总体来看资源导向型 FDI 对 TFP 的促进作用要大 于市场导向型 FDI 的。而战略资产寻求型 FDI 则在两期的回归中都与 TFP 有显 著的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关键词:母国特征 投资动机 “汇出进入” 全要素生产率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F741.1 Home Country Characteristics, the Investment Motivation and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Based on Panel Data of Manufacturing in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chooses panel data of 39 Chinese industrials from 2001 to 2012 to investigate how much do FDI with different motives contributes to Chinese manufacturing output. A fixed-effects model was adopted to conduct the OLS regression and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can be draw from the empirical results: The impacts that three kinds of FDIs have on TFP of industrial sectors vary from each other and change over time. Only the resource-seeking FDI is conductive to the growth of TFP in thecurrent period while in lagged-one-period only market-seeking FDI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TFP. On balance, the resource-seeking FDI makes the largest contributions to industrial sectors TFP and the market-seeking FDI make relatively less. The Strategic-asset seeking FDI has significant negative influence in the growth of Chinese industrial TFP. Key words: Home Country Characteristics, Investment Motivation, “Remitting-and-entering” Method, TFP 作者姓名:刘凯 职 称:硕士研究生导师 单 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手 机电子信箱:jxmylk24 通讯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 182 号 邮 编:430073 研究方向:跨国经营理论与战略;贸易与投资政策 作者姓名:彭小雨 单 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手 机研究方向:跨国经营理论与战略;贸易与投资政策 电子信箱:Cream033 通讯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 182 号 邮 编:430073 1 母国特征、投资动机与全要素生产率母国特征、投资动机与全要素生产率 基于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基于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一、一、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 近几十年来,中国在吸收外资方面有了实质性的发展。从联合国贸发会议最 新一期世界投资报告的有关数据来看,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FDI)屡创新高, 这使得中国在 2014 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外资流入国家。 但在外资 “大进” 的同时,却没有实现“优进” ,投资额不断增加所引发的问题愈加明显:资源型 外资企业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市场型外资企业垄断本土市场;技术型跨国企业 对中国严格的技术保留等。这些问题反映出中国“以市场换技术”的引资政策并 没有充分发挥出 FDI 应有的溢出效应。所以中国在引资过程中不能将所有的外 资同质化全盘引进, 而应对 FDI 的质量与可能产生的外部效应加以区分。 因此, 如何有效识别 FDI 的投资动机及其溢出效应则至关重要。 FDI 在东道国能够产生溢出效应已是学界共识, 但带有母国特征和特定投资 动机的 FDI 在促进工业生产效率上具有不同效果。目前对 FDI 投资动机分类主 要有两种标准。一是 Dunning 提出的市场寻求型、资源寻求型、效率寻求型、战 略资产寻求型分类1。胡博、李凌将中国企业的投资动机与 OFDI 区位选择相结 合,发现要素充裕度、市场容量以及技术水平分别是影响资源寻求型、市场寻求 型和战略资产寻求型 OFDI 的重要因素2。余官胜、李会粉认为可依据 OFDI 流 向国家来判断投资动机, 因为市场寻求型 FDI 倾向于投资市场容量更大的国家, 而资源导向型 FDI 更多投向要素成本低的国家3。孙早、宋炜、孙亚政根据不同 来源地外资的母国特征将对华 FDI 分为追求资产专用性、市场化程度以及文化 趋同性的 FDI,并分别研究这三种 FDI 对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4。这种 划分方式将母国特征纳入到投资动机的考察范围,是一种较好的尝试,但资本流 向依旧以国家为研究对向,欠缺投资行业的经验证据。 本文受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项目编号: 2013051) 、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新 制度环境下的湖北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影响” 、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WTO 与湖北发展研究中心 “母国特征、投资动机与湖北对外直接投资” (项目编号:W2015006)资助。 2 第二种分类标准是依据外资来源地来判断 FDI 动机,即将 FDI 分成“来自 港澳台的 FDI”和“来自其他国家的 FDI” 。傅元海和 Du 等研究发现来自港澳台 地区的 FDI 的利用效率要低于来自欧美地区的 FDI5 6。在对 FDI 溢出效应机制 的研究上,Du 等以及 Wei 和 Liu 发现其他国家的 FDI 在产生水平和垂直溢出效 应上比来自港澳台的 FDI 更为显著78。但是孟亮、宣国良及隆娟洁、陈治亚等 的研究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910。 这可能是因为这种简单地将外资来源地作为判 断 FDI 动机的做法过于片面,没有充分反映投资国的母国特征,故此产生不一 而终的结论。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 虽然对 FDI 的基本动机类型已经有了比较清楚的认 识,但是目前对于 FDI 投资动机的划分依据尚未达成共识,已有的方法中都不 可避免地存在缺陷。 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出了拓展: 第一, 独创性地提出判别 FDI 投资动机的“汇出-进入”方法,即构造投资动机衡量指 标,将 FDI 来源地的宏观母国特征与其投资东道国微观行业分布情况相结合, 共同纳入到投资动机指标体系中, 从而更加全面与准确地判断 FDI 的投资动机; 第二,在判断了不同 FDI 的投资动机的基础上,应用 2001-2012 年中国 39 个制 造业分行业的 FDI 和投入产出方面的数据组成的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固定效应 OLS 回归,为研究不同投资动机的 FDI 对制造业及细分行业生产率的贡献增添 中国经验证据。 二、二、投资动机划分投资动机划分的的理论理论依据依据与与命题的提出命题的提出 本文借鉴了 Dunning 的做法1,将跨国投资动机分为资源寻求型、市场寻求 型和战略资产寻求型三种。 但是 Dunning 对跨国投资的动机种类的划分是基于对 当时跨国投资的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的,Dunning 及后来的很多学者都没有对 投资动机的划分方法进行具体的阐述,即便是有提出划分方法的研究,也都存在 着一定的局限性。 投资动机来自投资方的主观意愿,要直接判断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本文从信 息可得性和准确反映性的角度考虑, 提出通过母国特征和跨国投资行为来推断跨 国企业进行投资的真正动机。从宏观上来说,母国特征是一种可以观测到的既有 因素, 一国的跨国企业进行国际投资必须考虑到本国的宏观经济发展情况和政策 3 导向, 在综合权衡了母国和东道国的资源禀赋以及比较优势之后,才进行跨国投 资区位的决策,因此母国特征在衡量跨国投资动机上有不可忽视的意义18;而 从微观上来说,企业跨国投资的具体行为同样具有可观测性,跨国企业的投资行 为主要包括投资区位、投资方式和投资行业的选择,而在这三种投资决策中,投 资行业的选择对 FDI 动机的反映程度是最强的。由于不同的行业在生产方式、 市场状况、要素密集程度等方面具有较大差异,因此跨国企业 FDI 的行业分布 情况可以对跨国投资的动机进行较好的区分11。 在使用“汇出-进入”方法划分不同 FDI 的投资动机的时候,本文具体采取 了以下两个步骤:首先,为了更好地考察不同投资国的母国特征,本文提出了反 映一国 FDI 的资源寻求倾向、市场寻求倾向以及战略资产寻求倾向的具体指标 (如表 1 所示) ,通过量化评估各主要投资国在资源使用密度、市场容量大小以 及技术开发重视程度等情况从而准确衡量各国的母国特征。其次,为了考察不同 投资国对中国 FDI 行业分布的情况,本文先是根据中国各工业行业要素投入的 特点将全部 39 个工业行业划分成三类 , 然后整理出各国对中国三种不同行业历 年的投资比例,从而根据各国投资的行业偏好来分析具体的投资动机。最终可以 不同投资国的 FDI 区分为以下三类: 表 1 投资动机衡量指标 指标名称 计算公式 解释 FDI 的资源寻 求倾向 Ires=GPUE*TNRR*Pres GPUE(GDP per unit of energy use)GDP 单位能源使用量,是一 国 GDP 总额与能源使用量之比; TNRR(Total natural resources rents)自然资源租金总额 (占 GDP 的百分比) ,是为生产商品而提炼和开采自然资源所的花费用 (占 GDP 的百分比) ; Pres为对资源导向性行业的 FDI 投资额占总投资额的比重 FDI 的市场寻 求倾向 Imar=RGDP*Pmar RGDP 为各国相对于中国的 GDP 总额 Pmar为对市场导向性行业的 FDI 投资额占总投资额的比重 FDI 的战略资 Istr=HTE*Pstr THE(High-technology exports)为各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比重 其中资源导向型工业行业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烟草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 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 炼及压延加工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市场导向型工业行业有:农 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 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造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 的复制、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战略资产导向型行业有:化学原料及 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 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4 产寻求倾向 Pstr为对战略资产导向性行业的 FDI 投资额占总投资额的比重 (一)资源寻求型 FDI 资源寻求型 FDI,是企业为通过向东道国投资以获取在本国无法得到,或者 需支付高昂价格才能获得的资源12。因此以寻求东道国自然资源为主要动机的 投资国一般会具有国内资源不丰裕或者资源开采成本较高的特征。 基于这一点考 虑,本文主要选取了 GDP 单位能源使用量和自然资源租金总额这两个指数来反 映投资国在资源使用上的特征。其中 GDP 单位能源使用量体现了一国经济生产 活动对能源的需求程度,需求程度越高,该国在对外投资时寻求东道国资源的倾 向就越强;而自然资源租金总额则体现了一国开采自然资源的成本高低,如果本 国对自然资源保护较强,则企业开采自然资源将会支付较高的成本,因而企业则 更倾向于以 FDI 方式去资源开采成本更低的国家进行生产。本文经过指标的计 算和分析得出:来自荷兰、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 FDI 划分为资源寻求型 FDI。英、荷、加皆为高度工业化国家,工业生产对能源的需求较高,但由于受 到国土面积的限制,资源十分有限,因此其对中国的跨国投资主要集中于资源导 向型工业行业。澳大利亚虽然国土面积较大,自然资源也较丰富,但是相比起国 内高昂的开发成本以及对本国资源保护的需要, 澳大利亚也更倾向于向中国资源 导向型工业行业的投资。 资源导向型工业具有资本要素投入的边际贡献大于劳动要素投入的特点, 因 而在这类工业行业的生产中, 资源要素的投入要远大于劳动要素和技术要素投入, 而能源等自然资源的获得又需要大型的机器设备和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撑的, 因此, 资源导向型工业行业的生产对资本的需求较大。当外资投向这类工业行业时, 资 本的投入会满足企业生产所需的资金需求,加快工业设备的购置和更新,从而加 快生产效率的提高。因此本文提出: 假设 1:资源寻求型 FDI 与中国工业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二)市场寻求型 FDI 市场寻求型 FDI 通过向东道国市场投资,从而在当地进行生产分配以服务 东道国市场12。中国市场巨大的消费需求对 FDI 产生了重要拉动作用13。在评 判投资国市场容量特征时, 本文采取了一国 GDP 总值对中国 GDP 总值的相对数 来衡量不同国家市场容量大小的差异。若这一相对值越大,说明该国与中国市场 5 容量差异越大,因此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对其投资的吸引力就越强。反之如果这 一数值越小,则说明中国的市场对其吸引力较弱。再将这一指标与各国对华市场 导向型行业投资比重相乘得到该国对华 FDI 的市场寻求倾向指标。本文计算结 果显示,FDI 动机主要为市场寻求型的国家(或地区)有:中国香港、新加坡、 韩国、中国台湾、中国澳门。这些国家(或地区)中都与中国的地理距离较短, 享有天然的地缘优势,并且在文化上也十分接近,消费者有很大的文化认同感。 除此之外这些投资国的国内市场十分有限, 它们更倾向于投资于中国的市场导向 型企业以扩大其国际市场份额。 市场导向型行业具有两方面的特点: 其一, 在生产中需要投入较多的劳动力, 相比之下,该类行业的产品生产对自然资源和技术进步的需求则较低。其二,在 销售方面,市场导向型产品通常具有较为陡峭的社会需求曲线,即产品的社会需 求弹性较小,且产品的生产商通常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大部分生产商对价格的影 响很小,只能通过增大销售数量来使自己的利润增加。拥有这市场寻求型投资动 机的 FDI 的进入理论上会给本土企业带来先进管理体制和经验, 产生溢出效应。 但是这种效应在现实中难以体现:外资企业在进入之后由于具有种种优势, 会通 过推出差异化的产品或服务从而在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 迅速抢占本土企业市场 份额,导致本土企业消费群体流失和收益下降14,因此本文提出: 假设 2:市场寻求型 FDI 对中国工业生产效率具有一定的负向影响。 (三)战略资产寻求型 FDI 战略性资产是可以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资源或能力15,如高科技的设备、 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等。战略性资产通常是不容易被交易和模仿的,而 FDI 是企业获得战略资产的有效方式16。由于全球价值链分工不断深化,在发展中 国家设立研发机构的跨国企业也不断增加17。通常倾向于投资战略资产导向型 行业的国家,一般会在科研开发和生产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因此,本文在计算 FDI 的战略资产寻求倾向时,选取了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工 业制成品出口总额的比重来衡量一国生产中对战略性资产的重视程度和利用情 况。如果该指标越高,说明一国在生产上越重视技术和创新,那么其在对外直接 投资中也会更倾向于寻找该类战略资产。 本文计算结果显示: 日本、 美国、 德国、 法国皆可归为此类国家。这些国家都是技术水平比较先进的国家, 面对中国对高 6 新技术产业的政策优惠和逐步提高的研发水平, 更倾向与投资战略资产导向型产 业18。 战略资产寻求型行业的产品生产与其他两类行业相比,先进科学、高新技术 和设备的投入则重要得多, 技术要素的投入比重也会远大于资源和劳动力要素的 投入比重。 由于战略性资产的获得通常会使得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 地位并且赚得高额利润,因此这也是众多发达国家投资于中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首先,外商将战略资产寻求型 FDI 投向中国产业通常伴随着一定的技术和人才 的转移,因此该类 FDI 很有可能会对当地企业产生技术溢出效应,促进当地技 术导向型工业企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其次,外商资本的进入也会危及本土的科技 导向型行业的市场地位,因此在竞争和模仿效应的综合作用下,本土企业也会相 应地增加其对研发和试验的投入,从而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此外,当带有战略 资产寻求性动机的外商在中国投资设厂之后, 与这些外资企业之间具有生产上联 系的本土企业也会通过前后向生产的联系而从中获得一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以 及生产工艺。因此本文提出: 假设 3:战略资产寻求型 FDI 与中国工业生产率呈正相关关系。 表 2 各主要投资国三种投资倾向指标计算结果 Ires Imar Istr 中国香港 0.0021 6.7079 0.1706 日本 0.0232 0.2251 0.9576 美国 0.5914 0.0836 0.9985 新加坡 0.0000 7.1344 0.7724 韩国 0.0114 1.5066 1.0771 中国台湾 0.0012 7.1523 0.1892 德国 0.2066 0.2917 0.7952 荷兰 1.0969 0.4920 0.9956 英国 1.0918 0.5991 0.6091 法国 0.0802 0.5324 0.6336 加拿大 1.9938 0.8515 0.7439 中国澳门 0.0100 8.1417 0.0165 澳大利亚 4.3865 1.7407 0.2572 三、实证模型、数据与方法说明三、实证模型、数据与方法说明 7 (一)模型设定 如前所述, 本文要研究的是不同投资动机 FDI 对中国工业生产效率的贡献程 度。全要素生产率代表着不考虑劳动、资本等有形的生产要素之后产出仍能增长 的部分,可以较好地衡量技术进步和效率改善对产出的贡献程度, 目前国内外文 献都较多地采用全要素生产率(TFP)作为衡量工业绩效的指标。本文根据“索 洛余值法” ,利用 C-D 生产函数来估计中国工业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 C-D 生产函数的基本模型如下: = (1) 将其两边取自然对数得: = + + (2) 其中、分别代表第 i 个行业第 t 年的工业总产出、资本投入和劳动力 投入,、分别为表示资本和劳动的边际贡献率,而 A 为全要素生产率。根据 索洛提出的假设: 规模报酬不变以及希克斯中性, 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 (3) 其中全要素生产率 TFP= , 而 、 、 分别代表着工业总产 值的增长率、劳动要素投入增长率、资本要素投入的增长率以及劳动和资本分别 对工业总产出边际贡献、。将相应数据代入式(3)可求得中国工业生产的全 要素生产率 TFP。 接下来,本文要衡量不同投资动机的 FDI 对 TFP 的影响,除了 FDI 之外,企 业自身 R&D 投入也会促使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因此本文 建立关于全要素生产率的线性模型如下: = + + + + + (4) 其中和分别表示第 i 个行业第 t 年自身 R&D 投资额以及 FDI 金额。 、则衡量了这两项投资额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边际贡献。为随机误差项,代表 着其他没有纳入到模型中但可能会对产生影响的变量;而Vit和 D 是本文为 提高模型拟合优度而设定的控制变量及虚拟变量。 由于本文将 FDI 按照投资动机划分成市场寻求型 FDI、 资源寻求型 FDI 和战 略 资 产 寻 求 型FDI进 行 比 较 研 究 , 因 此 将 这 三 类FDI分 别 用 8 _、_、_表示,则有式(4)则有以下 3 种形式: = + + 1_+ (4-1) = + + 2_+ (4-2) = + + 3_+ (4-3) 本文的计量模型采用(4-1) 、 (4-2) 、 (4-3)式分别用三种 FDI 对 TFP 进行回 归分析,其中1、2、3分别衡量三种投资动机 FDI 对工业效率的贡献度:如果 回归结果显示1、2、3的系数大于 0, 则表明资源寻求型 FDI、 市场寻求型 FDI、 战略资产寻求型 FDI 分别对中国工业产值的增加具有正向影响;如果回归结果 显示1、2、3的系数小于 0,则表明资源寻求型 FDI、市场寻求型 FDI、战略资 产寻求型 FDI 分别对中国工业产值的增加具有负向影响。 (二)指标选取及数据处理 本文选取中国 39 个工业行业 20012012 年在生产和外商投资方面的相关数 据组成面板数据模型进行研究分析。其中生产方面的数据主要取自中国工业经 济统计年鉴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而外商投资方面的数据则主要取自历年 中国外商投资报告 。在对华投资国的选取上,本文将 20012012 年间对华投 资最多的前 13 个国家(或地区)作为研究样本 。 在指标选取上,本文对各变量的选取和数据处理如下: 1工业总产出:用 39 个工业行业中 2001 年2010 年不变价格的工业总产 值表示,并且以 2000 年为基期用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进行折算以消除物价变动 影响。 2资本投入:用行业年平均固定资产净值表示。由于本文选取的面板数据 时间跨度较大, 需考虑资本折旧问题,因此本文利用永续盘存法对固定资产进行 计算 。 3.劳动投入:用各行业年平均就业人数表示。 4R&D 投资额:用各行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表示。 在 20012012 年间,对华投资最多的前 20 个国家中,由于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萨摩亚、毛里求斯、 百慕大等国家(或地区)为世界知名的避税港,在历年中国外商投资统计报告中缺乏相关记录,故将 这些国家(或地区)进行剔除。本文最终选的 13 个国家(或地区)有:中国香港、日本、美国、新加坡、 韩国、中国台湾、德国、荷兰、英国、法国、加拿大、中国澳门、澳大利亚。 计算公式为:K_it=K_(it-1 ) (1-_it )+I_it,其中 K_it 为当年的资本存量,K_(it-1 )为上一年的资本存量, I_it 为当年投资额,_it 为经济折旧率,本文借鉴张军等的做法,将_it 取 9.6%23。 9 5外商直接投资额:先对 FDI 动机进行划分。然后将各行业三种投资动 机的 FDI 进行横向加总得出不同 FDI 投资总额。 6控制变量:本文选取了对外技术依存度 FTD、资本密集度 CAP、行业技 能结构 SKI、行业规模 SIZE 作为模型的控制变量: 对外技术依存度 FTD:衡量企业在生产研发过程中引进外国技术的比重,用 企业引进国外技术经费支出与 R&D 经费外部支出的比值来表示。对外技术依存 度高的行业,通常会引进较多的 FDI,而对外技术依存度低的产业则主要通过自 主研发来获得新技术(Brewer,1993) 。 资本密集度 CAP:用固定资产净值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来表示,由于不同 的行业在资本密集程度上差异巨大,这必然会影响企业对 FDI 的利用方式和利 用的有效程度,从而影响企业对 FDI 技术溢出效应的吸收情况。 行业技能结构 SKI:是衡量行业对研发试验和技术创新的需求程度,用企业 R&D 人员与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的比重来表示。行业技能结构越高,则企 业通过 FDI 的技术外溢效应而改善劳动生产率的程度就越大。 行业规模 SIZE: 在一定程度上衡量了企业资本量和盈利能力, 用企业息税前 利润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重表示。 行业规模的大小决定了企业技术开发费用的总 额高低,因此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对先进技术的吸收能力。 7虚拟变量。为了更好地区分不同年份以及个体效应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不 同影响以更好地拟合回归方程, 本文选取了金融危机 D_FC 和年份 D_YE 作为虚 拟变量进行回归。 各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 从相关数值来看, 三类FDI的值都较小, 说明工业行业吸收三类 FDI 的数额相比之下还是比较少的,尤其是战略资产寻 求行行业。并且由三类 FDI 的标准差较大可知这三种 FDI 投资额在不同的年份 差别较大。 表 3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值 变量 均值 标准差 最小值 最大值 lntfp -0.720 0.780 -4.390 2.800 lnrd 4.040 1.620 -0.290 7.660 lnfdi_res 0.650 2.000 -4.830 4.040 lnfdi_mar 0.760 1.590 -3.220 3.620 lnfdi_str -0.380 1.790 -5.490 3.210 ftd 0.200 0.180 0.000 0.980 10 cap 0.430 0.480 0.120 3.260 ski 0.020 0.020 0.000 0.090 size 0.160 0.120 0.020 0.880 d1 0.300 0.460 0.000 1.000 四、模型检验及结果四、模型检验及结果 本文分别使用面板数据当期值和滞后一期值对模型(4-1) 、 (4-2) 、 (4-3)进 行回归。在回归的模型筛选过程中,先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分别进 行回归,然后进行 Hausman 检验,检验结果显示,P 值明显小于 0.01 的显著性 水平, 故拒绝原假设而采取固定效应模型。接下来又对样本数据进行了多重共线 性检验。检验结果显示解释变量的 VIF 值都小于 4,平均 VIF 值为 2.41,因此可 以确定该模型中的变量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关系。同时考虑到 FDI 对工业 生产效率的促进作用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显现出来19,本文在对当期面板 数据进行回归的基础之上,又分别生成滞后一期和滞后两期的数据进行分析,这 样可以排除模型回归结果可能受到的变量内生性因素的影响,而根据 Davidson-MacKinnon (1993) 内生性检验结果来看, P 值小于 0.05 拒绝了原假设, 说明模型确实不存在内生性问题。回归之后,本文运用 White 检验考察组间异方 差是否存在,发现 P 值小于 0.05 拒绝原假设,即可能存在异方差的情况,于是 本文又对数据进行 Robust 回归,最终总体样本回归结果见表 4。 表 4 全部 39 个制造业行业的回归结果 TFP TFPlag1 解释变量 (1-1) (1-2) (1-3) (2-1) (2-2) (2-3) lnrd -0.0240* -0.0446* 0.000386 0.597* 0.313 0.334* (0.0135) (0.0233) (0.0250) (0.321) (0.420) (0.128) lnfdi_res -0.0209* 0.377* (0.0052) (0.127) lnfdi_mar 0.0282* -0.298* (0.0102) (0.165) lnfdi_tec -0.0109 -0.0739* (0.0091) (0.0443) ftd 0.00972 -0.00387 -0.0346 -0.109 -0.0924 0.0619 (0.0370) (0.0654) (0.0636) (0.869) (1.146) (0.314) 11 cap -0.301* -0.305* -0.248* -0.0137 -1.257 -2.405* (0.0598) (0.0843) (0.0859) (2.127) (1.752) (0.484) ski -0.734 0.860 0.207 -31.55 16.26 -5.913 (0.814) (1.328) (1.390) (19.27) (22.05) (6.813) size -0.418* -0.252 -0.286 -13.49* 0.841 -4.373* (0.154) (0.221) (0.353) (4.128) (4.023) (1.752) D1 0.00387 -0.00779 -0.0643* -0.778* -1.236* -0.206 (0.0196) (0.0227) (0.0261) (0.461) (0.373) (0.125) D_FC 控制 控制 控制 控制 控制 控制 D_YE 控制 控制 控制 控制 控制 控制 Constant 0.423* 0.449* 0.302* 0.891 -0.349 0.689 (0.0667) (0.116) (0.106) (1.850) (2.038) (0.516) Observations 180 211 170 162 184 151 R-squared 0.324 0.182 0.142 0.192 0.076 0.218 Number of industrial 26 28 21 26 28 20 注:括号中为系数对应的 P 值,*、*、* 分别表示在 0.10、0.05、0.01 的水平上显著。 从表 3 中可得到如下结论。首先,在第一组即 TFP 当期值的回归中,资源 寻求型 FDI 对工业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这种影响在 0.01 的水平上显著。这说明资源寻求型 FDI 在投入当期并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和 技术的进步,反而会对其造成轻微的负作用。这可能是因为在投入当期,资源导 向型 FDI 的技术溢出效应还没有充分释放出来,但由于 FDI 的投入又会造成不 同程度的资源的开采和环境的破坏,由此引起企业相应成本的上升。市场寻求型 FDI 在投入当期会对 TFP 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由于外商资本的流入市场导向型 行业,本土企业因为受到竞争压力的作用,可能采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价格等 方式来与外资企业竞争,以尽可能地留住既有消费群体,争取市场份额,这些举 措可能会使本土的市场导向型企业获得更大的利润。战略资产寻求型 FDI 对工 业生产的 TFP 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对于这类 TFP 对工业生产效率的改进与否 仍不能下定论。 其次,第二组中 TFP 滞后一期值的回归结果显示:资源导向型 FDI 对中国 工业生产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由负面影响转为正面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在 0.01 的统计水平上显著。这可能是因为伴随着资源寻求型 FDI 的流入,先进的生产 技术和高新的生产设备也得以引入并正常使用, 这较大地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 提升, 不仅抵消了在投入当期企业资源开发生本和环境破坏成本的增加,并且给 12 企业带来了利润。相反,市场导向型 FDI 对 TFP 的作用则转变为显著的负面影 响。出现这种情况可能的原因是,与外资企业良好的服务以及高科技、个性化的 产品来获得消费者的方式相比, 本土企业通过降低成本并以更低的价格占领市场 的方式只能在短期内为企业带来利润,但是长期并不可行。因此在外资进入一年 以后, 新企业会以效率、产品等方面的种种优势在与本土企业的竞争中获得有利 地位,并且抢占本土企业市场,导致本土企业利润下降,扩大再生产和进一步的 研发支出都会相应减少,因此生产效率也会降低,另一方面,市场导向型行业的 技术溢出效应需要更完善的市场制度和市场竞争环境才能更好地产生20,而中 国目前的市场体系并不完备,因此阻碍了市场寻求型 FDI 对工业生产率促进效 果的发生。战略资产寻求型 FDI 在滞后一期仍然没有对 TFP 产生正向影响,反 而继续呈现与TFP的负相关关系, 这种相关关系在0.10的统计水平上是显著的。 最后,对比两组结果,资源寻求型 FDI 在滞后一期对中国制造业 TFP 的正 向影响要远高与其在投入当期对 TFP 的负面影响:资源导向型 TFP 每增加 1% 时, 会引起当期的 TFP 减少 0.0209%, 但是会在滞后一期促进 TFP 增加 0.377%。 因此总体来说具有该类投资动机的 FDI 对工业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是具有促进 作用的,本文假说 1 不能被拒绝;而市场导向型 FDI 的情况则与之相反:市场 导向型 FDI 每增加 1%时,会引起当期的 TFP 增加 0.0282%,但是会使滞后一期 的 TFP 减少 0.298%。因为市场寻求型 FDI 大多投向市场主导型产业,外资一旦 进入这些产业,很有可能会抢占本国企业的市场,造成很多本土企业业绩下滑。 除此之外制度因素也会影响 FDI 的效果21,中国不够完备的市场制度会在一定 程度上阻碍市场寻求型 FDI 溢出效应的发挥,此外本土企业要吸收外资企业在 管理体制和经验方面的溢出效应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19且吸收的效果难以预 计。因此不能认为该类 FDI 对中国工业生产效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本文假说 2 没有得到验证。而战略资产寻求型 FDI 的系数则是在当期和滞后一期的回归中 都变现为负值,且滞后一期的系数在 0.10 的水平上显著,这说明战略资产寻求 型 FDI 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并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来自发达国家的跨国企 业虽然不排斥向中国战略资产寻求型产业投资, 但是他们更加注重自身对战略性 资产的专有权和独占性,尽可能地减少技术溢出效应。此外,很多研究都表明只 有当一国的金融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时,FDI 才会对工业发展产生正向影响22, 13 因此中国尚未成熟的金融市场以及企业有限的吸收能力都制约着战略资产寻求 型 FDI 溢出效应的产生。 五、结论和建议五、结论和建议 为了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本文考察不同投资动机 FDI 对中国制造业生产 率贡献程度的差异。本文创新性的提出将不同 FDI 按投资行业分布与母国特征 划分成资源寻求型 FDI、 市场寻求型 FDI 以及战略资产寻求型 FDI 三类, 进一步 的实证分析可得如下结论: 不同投资动机 FDI 对工业生产效率的贡献程度不同。 在投入当期只有市场寻求型 FDI 对中国工业生产 TFP 具有正向影响作用,滞后 一期则只有资源导向型 FDI 与 TFP 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总体来看资源导向型 FDI 对 TFP 的促进作用要大于市场导向型 FDI 的。而战略资产寻求型 FDI 则与 TFP 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因此在中国已成为第一大引资国的事实下,如何正确识别并引导优质 FDI 流入, 使之与中国的产业发展相适应显得极其重要。如今的中国不再是外资稀缺 国, 在吸收外资上应更富主动性和选择性,中国制造业应该更加合理地引入工业 发达国家的 FDI,并在引进外资的同时积极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体制,以 期更好更快实现“中国制造 2025”战略。故此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一)从工业行业整体来说,要更加重视利用外资的质量。国家主席习近平 在 2015 年博鳌亚洲论坛上指出中国“利用外资仍是三个不变 ,同时扩大四 方面机遇 ” ,这意味着面对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新常态,倡导 FDI 与中国经 济发展共同提升极其关键。 要积极引导外资投向中国重点开发产业,积极响应国 家总理李克强对推动中国外贸从“大进大出”转向“优进优出”的呼吁,根据中 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有选择地引进紧缺的高新技术、急需的重要设备和 关键零部件,从而加强中国“装备出口”的实力。 (二)资源导向型行业应多引进来自日本、德国、澳大利亚等地以资源寻求 型动机为主的 FDI。在引进该类 FDI 的时候,可以通过技术转移合约安排及加大 与外资技术合作等方式扩大该类 FDI 的技术溢出,在引进外资的时候也应当多 引进外国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技艺等以提高本土企业的生产效率。 争取减少时 滞期限,将该类 FDI 对中国制造业生产的外溢效应早日释放出来。 14 (三) 市场导向型行业应该多引进来自港澳台等地以市场寻求型动机为主的 FDI。要抓住国家“粤港澳”自贸区建设的契机,依托福建、广东等地自贸区的 基础合理引进港澳台地区的 FDI,并且可以进一步将“粤港澳”自贸区与“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的建设相结合, 以扩大外资市场寻求型 FDI 来源地的范围。 由于本文研究发现该类 FDI 在滞后一期对 TFP 产生负效应,因此在引进这类外 资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鼓励本土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但同时又要对外商资本垄断 市场的行为严加制止,更好地规避市场寻求型 FDI 在投资期之后对本土企业的 不良影响。同时本土企业也应该摒弃以往以低价取胜的经营理念,多向外资企业 或合资企业学习先进的管理体制和管理经验, 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进而提高生产 率。 (四)技术密集型行业应该多引进来自美国、新加坡、荷兰等地以战略资产 寻求型动机为主的 FDI。积极鼓励外商在华建立研发机构和技术中心,加大外资 与内资企业在产品、生产技术升级换代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将中国的“制造业 2025”计划与英美日德等国的制造业发展规划(如德国工业 4.0 计划)结合,加 强工业现代化方面的国际合作,鼓励绿色制造、高端装备等高科技行业的外资进 入。 还要大力发展网络信息技术, 加强对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引进, 从而使 “互 联网+工业生产”的发展模式得以实现,提高工业生产智能化、自动化水平。另 一方面也要加强本土企业自身科技水平和研发能力的培养, 加大企业自身科研经 费支出以提高吸收能力。 15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Dunning J H. Location and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A Neglected Factor?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998: 45-66. 2 胡博, 李凌.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基于投资动机的视角J. 国际贸 易问题, 2008, (12): 96-102. 3 余官胜, 李会粉. 横向, 纵向抑或两者兼具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动机实证 研究J. 财贸研究, 2013, (5): 79-85. 4 孙早, 宋炜, 孙亚政. 母国特征与投资动机新时期的中国需要怎样的外商直 接投资J. 中国工业经济, 2014, (2): 71-83. 5 傅元海. 我国不同类型 FDI 利用质量的比较J. 当代经济研究, 2011, (1): 79-85. 6 Du L, Harrison A, Jefferson G H. Testing for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Foreign Investment Spillovers in China, 19982007J.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2012, 23(3): 234-243. 7 Du L, Harrison A E, Jefferson G H. Do Institutions Matte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菜谱分享与烹饪教学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技术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智能无人机数据分析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智能汽车油耗监测工具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益智区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护理计划解读
- 工厂培训知识课件
- 鼓胀的护理常规
- 202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半年报
- 盆壁肿瘤影像课件
- 老年专科护士学习培训汇报
- 基孔肯雅热防控培训课件
- 公司岗位补助管理办法
- 2025年第十届“学宪法、讲宪法”网络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
- 游戏与儿童发展课件
- 捐赠助学活动方案
- 健康体检服务投标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某市公交线路特许经营权协议
- 汽车涂装培训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路亚用品市场销售模式与竞争前景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SMA树脂行业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评估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