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溶解气体,第一节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和溶解速率,一、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一)溶解度的概念溶解:任何气体与液体直接或隔着半透膜互相接触,气体可借其分子运动,进入并均匀分布在液体内。蒸发(弥散):溶解在液体内的气体分子也不断地从液体内逸出。饱和:在单位时间内进出液体的气体分子数量相等时,溶解在液体内的气体数量不再增加。动态平衡:饱和状态下进出的气体分子仍在不断进行,只是数量相等而已,物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作动态平衡。,1、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条件下,某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达到平衡后,一定量的水中溶解气体的量,称为该气体在所指定条件下的溶解度。,2、表示单位:易溶气体:100g水中溶解的量难溶气体:1L水中溶解的量mg/L;ml/L两者间的换算系数:f=Mr/22.4(mg/ml),式中Mr为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对于氧气f=1.429mg/ml,氮气f=1.251mg/ml。,*(二)影响气体在水中溶解度的因素,1、气体本身的性质,2、温度,3、含盐量,温度升高可使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且温度在低温条件下变化对气体的溶解度影响显著。(P368),当温度、压力一定时,水中含盐量增加,会使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P368),4、气体的分压,亨利定律,(1)气体的分压,亨利定律,C=KHP,C气体的溶解度;P达到溶解平衡时某气体在液面上的压力;KH亨利常数,其数值随气体的性质、水的温度和含盐量的变化而变化,也与压力(P)、溶解度(C)所采用的单位有关。,道尔顿定律,PB=PTB,同一气体、同一温度,(2)道尔顿定律,PB=PTB,(3)道尔顿定律和亨利定律的适用范围:只有理想气体才严格符合;真实气体;压力不太大(数个标准大气压);溶质在气相和液相中具有相同的形态。(与水发生水合、电离的气体如CO2、H2S等,只适用于在水中仍以分子状态存在的CO2、H2S,而不是溶解的总量。),(三)溶解气体在水中的饱和度,在一定的溶解条件下(温度、分压力、水的含盐量),气体达到溶解平衡以后,1L水中所含该气体的量。对于难溶气体饱和含量就等于溶解度。,1、饱和含量,指溶解气体的现存量(C)占所处条件下饱和含量(Cs)的百分比。即:气体饱和度=(C/Cs)100%,2、饱和度,饱和度可以反映气体在水中溶解时所达到的饱和程度,判断气体是否达到溶解平衡及溶解趋向.,饱和度和水生生物的关系:在水中气体的总饱和度:鲤科鱼类不能超过115120%;鲑科鱼类不能超过110115%;鱼苗和鱼卵105108%,3、天然大气压条件下氧气分压的计算,不同盐度和温度下,大气压为1个大气压的饱和湿空气中氧气在水中的饱和含量Cs0,任意大气压下氧气的饱和含量Cs,溶解度为Cs0时的大气压力,二、气体溶解平衡的计算,例1已知20氧气在纯水中溶解的亨利常数KH=31.0ml/(Latm),试计算压力为161kPa的干燥空气中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已知干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20.95%。,Cs=KHPO2,道尔顿分压定律:PB=PTB=161kPa20.95%,KH=31.0ml/(Latm)=31.0ml/(L101.325kPa),例2已知20时,101.325kPa的甲烷在水中的溶解度为23.2mg/L,如在2.1m深的池底不断释放含甲烷40%(体积百分数)的气泡,求20时底层水中甲烷的含量最大可能达到多少?假定2.1m深处的压力为1.2atm。,101.325kPa,23.2mg/L,道尔顿分压定律:PB=PTB=1.2atm40%=101.325kPa/atm1.2atm40%,例3利用氧气在1atm下的饱和含量数据,计算湖面大气压力为85.2kPa、水温15时氧气的溶解度,设湖水为淡水。,直线内插法:(Pw16-Pw14)/(T16-T14)=(Pw15-Pw14)/(T15-T14)(1.817-1.597)/(16-14)=(Pw15-1.597)/(15-14),85.2kPa,101.325kPa,查附表8,P368为10.07mg/L,三、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和逸出速率1、气体的不饱和程度(dc/dt)(Cs-C)2、水的单位体积表面积(dc/dt)(A/V)(dc/dt)=Kg(A/V)(Cs-C)Kg称气体迁移系数,与气体的性质、温度及扰动状况有关,单位cm/min。在这些条件恒定时,Kg是常数。3、扰动状况,*(一)影响气体溶解速率的因素,(二)气体溶解速率的双模理论,气相主体内的分子溶入液相主体中的过程有4个步骤:(1)靠湍流从气体主体内部到达气膜;(2)靠扩散穿过气膜到达气液界面,并溶于液相;(3)靠扩散穿过液膜;(4)靠湍流离开液膜进入液相内部.,第二节水中氧气的来源与消耗,溶氧的作用:(1)溶解氧是生活于水体中水生生物存在的必要条件。(2)足够的氧气是维持良好水质的必要条件。水中溶解氧是水产生物养殖的关键性因子。溶解氧的高低是水质好坏的主要指标。,(一)空气的溶解(二)光合作用(三)补水,*一、水中氧气的来源,(一)空气的溶解,不饱和程度、水面扰动状况、表面积,1)水中氧气的不饱和度成正比。2)扰动状况相关。与水的运动:如波浪、潮汐、河流的流动。(增加气液界面接触面)3)表面积越大,溶解速率越快。4)与风力成正比(增加气液界面接触面)5)当大气的氧气分压或雨水中的氧气分压高于水体中的氧气分压时,大气和降雨都可向水体补给。6)氧气含量随温度和盐度的升高而下降,*气体溶解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空气中氧气溶解的特点:1、只在表层进行2、溶解速度慢3、扰动加速溶解或逸出(与不饱和程度和风力有关),(二)光合作用1)(日或季)变化明显;2)水层差别大;3)效果不稳定,*1、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增氧有以下特点:,1)(日或季)变化明显:日变化:白天十几小时增氧,晚上反而耗氧。季变化:养鱼池(哈尔滨)冬季光合作用产氧速率表层0.2112.45,平均2.342.11mgL-1d-1,仅为夏季的1113%,2)水层差别大。一般河流、湖泊表层夏季产氧速率0.5-10g/m2d养鱼池(无锡)夏季光合作用产氧速率表层13.020.6,平均17.822.77mg/Ld中层0.125.54,平均1.131.6mg/Ld水柱产氧6.614.3,平均10.09g/m2d,表层是中层的4-100倍,平均16倍,所谓水柱日产量,指的是一平方米水面下,从水表面一直到水底整个柱形水体的生产量。,池塘不同水层光合作用日产氧量与水呼吸耗氧,3)效果不稳定。增氧的数量及速率随光照条件、水温、植物的种类、数量、生理状态以及CO2、营养盐类的供给等因素不同而异,时空变化很大。,溶氧的测定与初级生产力的测定106CO2+16NO-3+HPO2-4+122H2O=(CH2O)106(NH3)16H3PO4+138O2由此式可计算出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对P、N、C的需求及释放O2的比例P:N:P:O2=1:16:106:138(摩尔比)或P:N:P:O2=1:7.2:41:142(质量比)浮游植物光合作用释放1mgO2产生有机碳的量为0.289mg,蒋霞敏.温度、光照、氮含量对微球藻生长及脂肪组成的影响.海洋科学,2002,26(8):9-13.,徐宁,吕颂辉,陈菊芳,何力诗等.温度和盐度对锥装斯氏藻生长的影响.海洋环境科学,2004,23(3):36-38.,何振平,王秀云,樊晓旭,王冬冬.温度和光照对塔胞藻生长的影响.水产科学,2007,26(4):218-221.,曾艳艺,黄翔鹄.温度、光照对小环藻生长和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7,27(6):36-40.,朱明,张学成,茅云翔等.温度、盐度及光照强度对海链藻(Thalassiosirasp.)生长的影响.海洋科学,2003,27(12):5861.,(三)补水1、工厂化流水养鱼补水补氧是氧气的主要来源2、在非流水养鱼的池塘中,补水量较小,补水对鱼池的直接增氧作用不大。,不同类型的鱼池,不同的氧气补给所占比重不同:国外低产池:光合作用89%;空气溶解7%;补水4%国内淡高池:光合作用61%;空气溶解39%;补水忽略海水池塘:光合作用91.3100%;空气溶解5.37.8%;,1、鱼、虾等养殖生物呼吸2、水中微型生物耗氧3、底质耗氧4、逸出,*二、水中氧气的消耗,1、鱼、虾等养殖生物呼吸耗氧量=mg/(尾单位时间)耗氧率=mg/(每g鱼体重单位时间),黄良敏,谢仰杰,刘涛等.条纹斑竹鲨耗氧率的研究.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研究).2005,10(4):305-310.,(1)种类青石斑鱼:2223,5594g,pH8.1,S33.4白天0.1038mg/gh;晚上0.2031mg/gh沙塘鳢:25,5154g,淡水0.0783mg/gh大黄鱼:25,7.46g,0.280mg/gh日本对虾:23,3.1g,0.193mg/gh,(2)水温,(3)昼夜变化,通常鱼类代谢水平的昼夜变化有三种类型:第一,白天大于夜间,如平鲷;第二,夜间大于白天,如青石斑鱼;第三,昼夜差异不明显,如大弹涂鱼。鱼类耗氧率有规律的昼夜变化,代表鱼类在自然环境中的活动周期,耗氧率高时表示鱼类进食或进行其它活动。,(4)个体大小,个体越大,相对耗氧量越大。(耗氧量/g鱼体重)个体越大,相对耗氧率越小?维持生命的组织,如肾、脑、生殖腺、肝胰脏、鳃、肠等,耗氧量较高,非直接维持生命的组织,如骨骼、肌肉、脂肪等,耗氧量较低。两种组织在鱼体生长过程中所占比例不同,小规格鱼种以第一类比例高,而大规格鱼种和成鱼以第二类组织占比例逐渐增大,第一类组织相对减少。这样小个体相对耗氧率较大。可以看出,鱼类耗氧率的这种变化规律是与鱼体发育生长相联系的。在胚胎和幼鱼阶段,经历组织分化、器官形成,发育生长迅速,新陈代谢旺盛,对水中溶氧需求量大,因而耗氧率也大。,2、水中微型生物耗氧(1)水中微型生物耗氧主要包括哪些?浮游动物、原生动物和细菌浮游植物有机物在细菌作用下分解,(2)水呼吸“水呼吸”耗氧:水中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细菌等微型生物都要呼吸耗氧,有机物在细菌作用下分解氧化也要消耗大量的氧气,这一类耗氧统称在养鱼池中,“水呼吸”耗氧是溶解氧消耗的主要方面,其耗氧量大致可占池塘总耗氧量的70%以上。研究养鱼池的“水呼吸”耗氧速率的大小,对于了解池塘溶解氧的变化规律,建立溶解氧周日变化的动态方程,测报溶氧,预防浮头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水呼吸耗氧的测定:a.2个瓶子,一黑一白;b.同一水层取水;c.测白瓶中的含氧量,同时黑瓶沉入取水水层;d.一定时间后,取出黑瓶测定含氧量;e.白瓶减黑瓶,单位换算求得水呼吸耗氧量。,(3)影响因素浮游动物的密度;不同的养殖水体,水呼吸耗氧量不同;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水温升高,水呼吸耗氧量加大;水色相同,水呼吸耗氧量与透明度成反比;,(4)水呼吸各构成因素所占比例浮游动物占534%,平均23.5%浮游植物占432%,平均19.1%细菌占4473%,平均57.4%细菌呼吸耗氧是水呼吸耗氧的主要组成部分。,3、底质耗氧底泥在池塘养鱼中有培养底栖生物和调节水质的作用。底栖生物呼吸和底泥中有机物氧化分解都消耗水中氧气。研究养鱼池底泥耗氧速率(SOD),对研究养鱼池氧气的收支及改善水质有重要意义。,(1)底质耗氧包括哪些?底栖生物呼吸耗氧有机物分解耗氧呈还原态的无机物化学氧化耗氧,(2)底质耗氧的测定方法:取一定量底泥放入水中搅拌数小时,根据实验始末水中溶氧的变化进行计算,将底泥平铺在测定容器的底部,上覆水采用静止状态,闭路内循环的流动状态,测定上覆水溶氧的变化;在底泥上覆一薄层水,在恒温恒容下测定气相中氧分压的变化。,我国湖泊底质耗氧速率为0.31.0g(O2)/m2d。辽宁地区夏季养鱼池塘:1.310.35g(O2)/m2d,哈尔滨鱼类越冬池:0.4g(O2)/m2d(雷衍之1992)。内蒙古地区鱼池,生长期1.4,越冬期0.47g(O2)/m2d(申玉春1998)。日本养鳗池:1.113.2g(O2)/m2d,美国养鱼池底质:1.46g(O2)/m2d,前苏联养鲤池:0.41.0g(O2)/m2d。,4、逸出当表层水中氧气过饱和时,就会发生氧气的逸出。静止的条件下逸出速率是很慢的,风对水面的扰动可加速这一过程。养鱼池中午表层水溶氧经常是过饱和,会有氧气逸出,不过占的比例一般不大。,不同水体中,上述各项耗氧作用占的比例相差很大,水呼吸耗氧占总耗氧量的比例最大,第三节溶氧的分布和变化,一、溶解氧的变化1、日变化2、月变化或季变化二、溶解氧的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1、垂直分布2、水平分布,1、日变化(1)湖泊,水库和养殖池塘溶氧的昼夜变化,*一、溶氧的变化,(2)沿岸养殖海区,日本海溶氧昼夜变化(横坐标:“时间”),日较差:溶氧日变化中,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称为昼夜变化幅度,简称为日较差.日较差的大小可反映水体产氧与耗氧的相对强度.当产氧和耗氧都较多时日较差才较大.日较差大,说明水中浮游植物较多,浮游动物和有机物质适中,也即饵料生物较为丰富,这有利于鱼类的生长.,在溶氧最低值不影响养殖鱼类生长的前提下,养鱼池的日较差大些较好.南方渔农中流传的鱼不浮头不长的说法,是对早晨鱼浮头的鱼池,鱼一般生长较快现象的总结.注意:这主要是针对以培养天然饵料养鱼来说的,如果用全价配合饲料流水养鱼或网箱养鱼,就不存在池水日较差大对鱼类生长有利的说法了.,2、溶氧的月变化或季变化(1)池塘,(2)沿岸养殖海区,杜虹,黄长江,董巧香等。柘林湾水体溶解氧的分布特征及其与营养盐的关系。台湾海峡,2006,25(2):188-193。,柘林湾海区溶解氧月平均值的周年变化,杜虹,黄长江,董巧香等。柘林湾水体溶解氧的分布特征及其与营养盐的关系。台湾海峡,2006,25(2):188-193。,海洋学报,2005,27(2),浙江省乐清湾叶绿素、温度、盐度以及牡蛎的能量代谢周年变化,二、溶氧的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1、垂直分布(1)池塘的垂直分布,(1)池塘的垂直分布,氧盈:超过溶解氧饱和度100%以上的值称为氧盈。OS=DOt-SOt(oversaturation,dissolvedoxygen,saturateoxygen),氧盈所在的水层称氧盈层,在没有增氧设备搅动水层,随着深度的增加,溶解氧饱和度下降,甚至降低到0。氧债:(OD)是指好气性微生物、有机物的中间产物及无机还原物在缺氧条件下理论耗氧值受到抑制的哪一部分耗氧量。是理论耗氧量与实际耗氧量之差:OD=TOC-AOC(oxygendebt,theoryoxygenconsumption,actualoxygenconsumption),(2)海洋的垂直分布,王保栋,王桂云,郑昌洙等。南黄海溶解氧的垂直分布特性。海洋学报。1999,21(5):72-77。,二、溶氧的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2、溶氧的水平分布,杜虹,黄长江,董巧香等。柘林湾水体溶解氧的分布特征及其与营养盐的关系。台湾海峡,2006,25(2):188-193。,引自龙爱民等,海洋通报,2006,25(5),第四节溶氧在水域生态系中的作用,一、溶解氧对水生生物的影响二、溶氧动态对水质的影响三、养鱼池溶氧的调控与管理,一、溶解氧对水生生物的影响1、急性影响溶解氧对水生动物的直接效应是低氧条件下引起生物体的窒息死亡。引起半数生物窒息死亡的溶解氧含量通常称为窒息点。生物体种类、生长期、个体大小以及水温的不同,其窒息点也有所差异。,1、急性影响不同生物对溶氧动态的耐受性,倒刺鲃,大黄鱼,2、慢性影响影响鱼虾的摄饵量及饵料系数长期生活在溶氧不足的水体中,摄饵量会下降;影响鱼的发病率长期生活在低氧条件下的水生生物,体质下降,对疾病的抵抗力降低,故发病率升高。在低氧环境下,寄生虫病也容易蔓延;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在鱼、虾孵化期,胚胎对溶氧的要求高,如氧气供应不足,易出现畸形,引起胚胎死亡;影响水中毒物的毒性溶氧降低,使水生生物呼吸频率增加,如果水中存有毒物,则水生生物对毒物的接触量将增大,危害也就增大.,(3)气泡病当水中的藻类等浮游植物或青苔过多,尤其是在夏季气温高时,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而水受阳光强烈照射后,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大大加强,产生大量的氧,水中无法溶解,于是氧形成气泡.鱼体附着气泡以及误吞气泡,使得鱼失去控制沉浮的能力,无法自由游动,在水中挣扎,消耗很大,最终死亡.在运输过程中过度送气也容易引起气泡病.,二、溶氧动态对水质的影响1氧化还原电位2溶解氧对元素存在价态的影响3决定厌氧与好氧微生物的活动,1氧化还原电位,氧化还原电位:以氧化态和其共轭的还原态物质说明物质的氧化还原能力,一般用EH表示,单位为伏(V)。水体中O2/H2O电对电子活度在表6-2(P145)中所列出的各氧化还原体系中占居首位。在通气良好的天然水体中,该电对是天然水中最主要的氧化还原体系,控制水体的氧化还原电位。,2溶解氧对元素存在价态的影响,自然环境中的氧化剂:O2、SO42-、NO3-、PO43-、Fe3+、Mn4+、Cu2+、Zn2+等自然环境中的还原剂:Fe2+、Cl-、Br-、F-、N2、NH3、NO2-、H2S、CH4、有机物等,3决定厌氧与好氧微生物的活动,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与转化微生物是自然界中的分解者,在好氧条件下,它能将有机污染物彻底氧化,分解成CO2、H2O、SO42-、PO43-、NO2-、NO3-等无机物。在厌氧条件下,能将有机物降解,转化成小分子有机酸、CO2、H2、CH4等。因此,微生物是生物修复中污染物降解的主力军。,脱硫作用指在厌氧条件下,通过一些腐败M的作用,把生物体的蛋白质或其他含硫有机物中的硫矿化成H2S的作用。硫化作用:即硫的氧化作用。在好氧条件下,H2S可由贝日阿托氏菌属等氧化成硫或硫酸。硫可进一步被硫杆菌属氧化成硫酸。而在厌氧条件下,H2S可被光合细菌的一些种氧化成硫,或被着色菌属的一些种氧化成硫酸。这两类硫的氧化作用都称硫化作用。异化性硫酸盐还原作用在厌氧条件下,硫酸可通过脱硫弧菌属、脱硫肠状菌属等细菌还原成H2S。硝化作用在通气良好的天然水中,经硝化细菌的作用,氨可进一步被氧化为NO3-,这一过程称为硝化。O21mg/L抑制O2(56)mg/L,速度与氧气含量无关O2在1(56)mg/L,硝化速度随O2增加而加快脱氮作用在微生物作用下,硝酸盐或亚硝酸盐被还原为一氧化氮或氮气的过程。溶解氧0.150.5mg/L,脱氮反应才能进行;,溶氧与水中化学因子变化:1)DO多时,呈氧化态,变价元素(S、Fe、N、Mn)以高价态存在:如NO3-、SO42-、Fe3+、Mn+42)DO少时,呈还原态,变价元素(S、Fe、N、Mn)以低价态存在:如NH3、H2S、Fe2+、Mn2+DO决定厌氧与好氧微生物的活动。1)DO多量,生物有足够的O2作为受氢体,有氧呼吸的最终产物为CO2、NO3、SO4等,对生物无害,此时物质循环快,生态处于良性循环。2)DO少时,厌氧微生物占优势,只能用一些无机物(NO3、SO4、CO3)作为受氢体,进行无氧呼吸,此时分解产物为H2S和NH3等有毒气体及有机酸。产物为还原态,分解效率低,物质循环慢,进而影响水体生态。,三、养殖生产中溶氧的调控与管理1水生动物缺氧的反应症状2.溶解氧极值出现的场合3.溶氧的管理与调控,1水生动物缺氧的反应症状鱼类缺氧反应症状轻度缺氧时,鱼虾出现烦躁,从水面明显看出鱼虾游动的波浪,个别鱼头部浮出水面,呼吸加快;重度缺氧时,大量鱼虾会浮头,甚至死亡。虾类缺氧反应症状轻度缺氧时,虾表现烦躁不安,呼吸加快,大多数集中在水表层活动,个别浮头,长期缺氧将严重影响对虾的生长、呼吸。严重缺氧时,大量对虾浮头,游泳无力,甚至沉底、窒息死亡。,浮头由于水域环境的变化,造成含氧量急剧下降,致使鱼类因缺氧而浮在水面吞食空气,称之为浮头。泛塘是严重浮头并出现大批鱼类死亡甚至全部死亡的现象。,判断鱼类浮头轻重,主要根据鱼类开始浮头的时间、浮头地点、浮头水面的大小以及浮头鱼的种类来判断。1.暗浮头一般发生在天亮但太阳还没出来的时候,鱼在池塘的中央和上风头的水面上活动,可见阵阵水花。池塘水体此时的溶氧量在23毫克/升,属正常浮头。2.轻浮头多发生在黎明时刻,鱼在池塘中央和上风头的水面上,野杂鱼在池边浮头,面积不是很大,浮头鱼集群,受惊后迅速下沉。池塘水体此时的溶氧在2毫克/升左右,也属正常浮头。3.一般性浮头浮头开始时间在黎明前12小时,池鱼多集中在池塘的中部,浮头的面积比较大,在没有惊动时鱼群时而靠边,受惊后迅速下沉。池边的野杂鱼已呈重浮头状态,可发现有少量野杂鱼失去平衡,但没有死鱼。池塘水体此时的溶氧量在2毫克/升以下,属正常浮头极限。4.重浮头浮头开始时间在午夜前后,浮头由池塘中间开始向池边扩散,几乎所有的池鱼都处在缺氧状态,受惊后也不下沉。池边已发现野杂鱼死亡。池塘水体此时的溶氧量在11.5毫克/升,情况已十分危险,应立即向池塘水面干撒高能速氧。5.泛塘浮头开始时间较早且水质已坏,在岸上可闻到池塘发出的腥臭味。池鱼全部浮头,呼吸急促,游动无力,并发现池中死鱼数量逐渐增多。此时如不及时釆取增氧措施,池鱼有全军覆灭的危险。,2.溶解氧极值出现的场合,(1)养殖水体中溶解氧最大值通常出现在夏季白天日落前的表水层。(2)养殖水体中溶解氧低值出现的场合包括:,池中鱼的放养密度过高,大量投饲和施肥,造成水质过肥,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加上阴雨天,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较弱,水中溶氧的补给量少,夜晚鱼类和浮游生物的呼吸作用和有机物的分解作用却需要消耗大量的氧,以致造成水中溶氧求大于供,引起鱼类浮头。白天太阳光强,温度高,傍晚遇到雷阵雨,大量温度较低的雨水进入鱼池,使池塘表层水温急剧下降、比重增大而下沉,下层水温高比重小而上浮,引起上、下水层急速对流,池中的腐败物质随之翻起,加快其分解,消耗大量氧气,造成缺氧。池水发白,透明度很大,浮游植物很少,水蚤很多,几乎吃光了水中的浮游植物,因缺少光合作用的产氧来源而造成缺氧。久晴未雨,池水温度高,水质过肥,透明度低,上下层氧差大,下层的“氧债”大,长期又不加注新水,水质过肥或败坏而引起缺氧。或者是天气突然转阴。,阴雨连绵、闷热无风或遇大雾天气、气压低、光线弱。水质变坏。由于水中浮游生物自繁过量,加之阴雨天光线差,会使浮游植物大批死亡。同时,死后的尸体分解,引起细菌大量繁殖,消耗水中溶氧引起浮头。池水过肥。底质积存有机质过多,在高温下,使池水引起分层现象造成缺氧浮头。施肥不当,一次施人量过多、有机肥料发酵不足,在闷热的天气或阴雨天和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往往造成严重浮头。鱼虽无病,但摄食量突然减退或池底翻泡,底部腐殖质成块浮于水面,水色突然转为浓黑色,下风处有腥臭味。水色突变,池底有机物大量分解或浮游生物大量死亡,也会引起鱼类浮头。池塘中流入污水和有毒物质,也会引起鱼类浮头。,(3)泛塘发生的条件长期喂料过量,造成饲料堆积腐烂,大量耗氧,败坏水质。施用了大量的为发酵的粪肥,加之遇到高温或阴雨闷热天气。水肥鱼多,加之连续阴闷热天。水体中浮游动物繁殖过多,造成缺氧。高温季节,池底有机质多,底层水含氧量低,又突然遇到冷雨的侵袭之后,池底水温明显高于表层水温,造成池水上下对流混合,致使全池严重缺氧,造成泛塘。这种情况在深水塘中尤其要警惕。供养小于耗氧,以及天气原因!,溶氧管理的任务有两条(预防措施):确保溶氧不低于某临界标准;防止溶氧变动过剧过繁。方法:一是提高造氧能力,二是减少耗氧因素。,3溶氧的管理与调控,具体措施:(1)降低水体耗氧速率及数量。a、清塘清除底部部分污泥,以减少高温季节有机质的大量分解而严重耗氧。b、适当掌握放养密度,避免超过池塘承载力。C、科学投饵“四定”原则(定时、定位、定质、定量)依据天气、气温、养殖量等适当投饵d、高温季节,适时注入新水e、用明矾、黄泥凝聚沉淀有机物及生物等,减少耗氧。使用净水药物如:沸石粉、明矾或黄泥水时,应在浮头前使用。一般用量:沸石粉每亩(水深2.5m)用量50100kg,明矾每亩(水深2.5m)用量2.55kg。黄泥每亩用量100kg左右。,使用石灰、黄泥等,吸附沉降有机物,杀灭细菌及浮游生物,净化水体,增加溶氧。可采用投放芭蕉茎(切碎100kg/亩);泼洒生石灰(510kg/亩);泼洒食盐(1.52kg/亩)+黄泥浆;明矾(2kg/亩)加尿素加黄泥浆全池泼洒。一般15天左右搅动1次塘底,人可以下塘用脚或用长柄耙子搅动鱼池底池,也可以在岸上拉铁索拖动底泥,搅动塘泥最好在天气晴朗和没有风的日子进行,避免鱼类泛塘。生物操纵技术就是利用调整生物群落结构的方法控制水质。其主要原理是调整鱼群结构,保护和发展滤食性的浮游动物,从而控制藻类的过量生长。其核心是利用浮游动物滤食浮游藻类,增加水体透明度。,(2)加强增氧作用,提高水中溶氧浓度。A适当扩大池塘面积,达1030亩,增大受风面,增加溶氧。池水不宜过深,小于3.5m,一般以23米为宜,防止下层缺氧。B生物增氧降低浊度,保证水中有充分的植物营养元素和光照,增加浮游生物种群数量,提高自然增氧速率及数量。,合理施肥,调控水色。(仅供参考!)施肥应贯彻抓两头(春秋两季水温低时多施有机肥料)、带中间(夏季水温高时施用无机肥料)、重施基肥(以农家肥为主,要施得早、施得重)、巧施磷肥,以磷促氮(氮磷比例维持在184:1左右)的原则,通过“四看”(即看季节、看天气、看水、看鱼状况)施肥技巧,采用有机与无机肥结合的方法合理进行施肥,可保持养鱼水体处于“肥、活、嫩、爽”状态。施肥应注意少施,勤施,以调水为目的的施肥应以化肥为主,且注意肥料种类。,鱼塘施肥“十忌”忌雨天施肥雨天水体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不强,对氮、磷等元素的吸收能力较差;雨天水量较大,施肥的有效浓度会降低;溢洪时,肥料流失性大。忌闷热天施肥天气闷热时,水中溶氧较低,施肥后水中有机物耗氧量增加,极易造成鱼类因缺氧而浮头泛塘。忌浑水施肥水体过分浑浊,说明水体中黏土矿粒过多,肥料的部分离子易被黏土粒子吸附固定、沉淀,迟迟不能释放肥效,造成肥效损失。忌化肥单施施肥的主要目的是培育鱼类易消化的浮游生物。浮游生物吸收营养一般要求氮、磷、钾的比例为4:4:2,如果单施某种化肥,会制约肥效的充分发挥。忌盲目混施并不是每种肥料都可以混合使用的。如施放生石灰后,最好等十天半月后再施过磷酸钙,以免肥效丧失。,忌高温季节施肥鱼塘施肥宜在每年410月,水温在2530的晴天中午进行。水温超过30时应停施、少施肥料。忌固态化肥干施干施的氮、磷肥呈颗粒状,在水面停留时间较短,易沉入水底,影响肥效。一般在施用固态氮、磷肥时,应将其溶解后兑水全池泼洒。忌鱼摄食不旺或暴发鱼病时施肥在鱼摄食不旺时施肥,由肥料培育的大量浮游生物不能被鱼及时利用,易败坏水质;暴发鱼病时,鱼体抵抗力减弱,若铵态氮肥施用较多,易使鱼中毒。忌一次施肥过量过量施用铵态氮肥,会使水体中氨积累过多,造成鱼中毒;施有机肥过量,则会使水体中有机物耗氧量增大,容易造成鱼类缺氧泛塘。所以施肥时,千万不能一次将肥料施足,一般要求35天施追肥一次。忌施肥后放走表层水肥料施入水体后,经过一系列的理化反应,一般3天后才能被浮游生物充分利用,浮游生物的种群一般均匀分布在水体表面的12米深处。如果施肥后放走表层水,易造成肥效下降。,C人工增氧包括机械增氧和化学增氧。机械增氧:包括注入溶氧量较高的水和充空气或冲纯氧气增氧。前者相当于溶液混合稀释问题,一般说来,效率较差。后者为气体溶解问题,采用的方法或者把水分散为细小雾滴,喷入气相,或者令气体分散为微气泡压入水中,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一般38亩水面安装一台增氧机。增氧机的种类:,水车式增氧机可推动水流,形成水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美甲师(中级)考试试卷:美甲行业人才培养模式
- 2025年企业培训师(初级)考试试卷:企业培训师培训师培训师培训师教学设计
- 华南理工大学《三维立体设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工业大学《集成电路版图设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三河职业学院《PHP语言程序设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知识点精讲中考化学知识点与练习
- 四川师范大学《运动训练学(一)》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汽车行业招聘技术岗位面试预测题
- 青岛滨海学院《生物信息学基础及应用》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机械设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新版企业员工劳动合同范本
- 口才与演讲训练教程(第四版)课件2-2普通话训练
- 新教师三年职业成长规划
- 理化检测员考试题及答案
- 2026届张家港市达标名校中考语文模试卷含解析
- 应急疏散培训课件
-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片区2025届数学七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灵芝孢子油培训
- 公司适用法律法规标准清单2025年08月更新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五五”规划》全文
- 2025安徽医科大学辅导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