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易错点.doc_第1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易错点.doc_第2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易错点.doc_第3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易错点.doc_第4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易错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必修I )容易弄错知识点专集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容易出错的地方1、西周的分封制不仅是王族,异族功劳者和上代贵族也分封。 功臣和先代贵族与周天子没有血缘关系。2、大宗与小宗并非绝对,而是相对的。 具体来说,周天子是天下君主,所有姬姓贵族的大宗诸侯对周天子来说都是小宗。 在国内,大名对卿医生来说是大宗,卿医生对大名来说是小宗。 在卿医师的用地内,对士来说,卿医师又成了士的大嘴。3、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中央集权是对地方分权的制度。4、柳宗元说“周的丧失缺乏制度,不在政”的秦之失,在政中失去,不在制”,这是因为秦去世是暴政,不实行郡县制。5、“汉承秦制”是指汉代不是完全沿袭秦朝的制度,而是基本沿袭秦朝制度,损益发生变化。容易混合的点1、西周分封制与秦朝郡县制比较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执行条件涉及宗法在国家大统一下执行继承制度世袭官员是皇帝的任免,不得世袭官吏的权力拥有与封地相应的称号官员只有工资,没有封住土地和中央的关系诸侯国具有较强的地方独立性郡县是地方行政机关,地方绝对服从中央官员的责任范围封地内有行政权,有土地管理权在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土地无管理权历史作用西周分封制有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但也容易发展成割据势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统一国家2、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时期秦始建,盛于汉隋朝确立,盛行于唐朝首相的职权地位首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拥有相对独立的决策权、审议权和行政权三省长官是首相,相权分为三部分角色倾向于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走向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3、明朝以前,首相(首相)被赋予决策权,地位非常坚定的明代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级行政和决策机构,而是皇帝的随从咨询机构,没有决策权,阁僚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由皇帝的意志决定。明代内阁是皇帝的随从咨询机关,没有决策权的英国内阁是君主立宪制的最高行政机关。专题二近代中国保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容易出错的地方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理解,不能理解为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政治上是殖民地性质,经济上是封建性质。“半殖民地”和“半封建”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的内涵。 在政治上,“半殖民地”意味着失去了一部分而不是所有的独立自主权,在经济上,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的文化上表现为“西学东渐”。 “半封建”是指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保存封建主义,发展资本主义。另外,“半殖民地半封建”是固有名词,不应该写“半封建半殖民地”。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容易出错的地方1、天京的混乱不是偶然,在某种意义上是历史的必然。 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的代表,不代表先进生产力,必然具有落后性、分散性、利己性等特点。 他们没有先进的革命纲领和科学理论指导。 因此,天京变乱的悲剧,偶然包含着历史的必然。2、清王朝与中华民国政权的本质区别在于清王朝是封建君主专制政权,中华民国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中华民国的建立体现了专制向民主、人治向法治的转变,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的激化,不是民族矛盾的尖锐之处。4、学生容易误以为五四运动取得了彻底胜利。 应该取得阶段性的胜利(或初步的胜利)。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是没有结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六、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是党内合作,既不是党外合作,也不是两党合并。 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党外合作。7、国民党的大讨论是国民党的重组问题,不是国共合作问题。8 .北伐战争取得了胜利,但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了。九、国民革命运动是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不是国民党单独领导的。 国民革命运动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但并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基础。10、“左”倾向和“右”倾向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右倾向主要表现为保守、妥协、让步,“左”倾向多表现为革命面孔,急躁、急于成功。 两者均有危害性,特别是“左”倾向危害性更大。容易混合的点1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分别是太平天国建国纲领和治国方案,但最后没有落实。 根本原因: 天朝田亩制度在于其延迟性和空想性,资政新篇没有社会基础。二、近代前期三次运动的性质: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运动,义和团运动是农民阶级反帝爱国运动,辛亥革命是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3、共产主义者指导下的根据地名称所谓“革命根据地”,是指从1927年到1937年,中国共产党统治的地区。 这个时期,因为大部分革命根据地确立了苏联政权,所以也被称为“苏区”。“敌后抗日根据地”是指从1937年到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统治下的地区。 “敌后”主要指这些根据地大部分位于敌人(日军)的后方,“抗日”展示了这一时期根据地存在的目的和主要作战任务。“解放区”是指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统治的区域,与国民党统治的区域(“国统区”)区别开来。专题四当代中国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容易出错的地方1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结束。 它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三大改造的完成(1956年)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初期阶段。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这个制度的重要机构。3“一国两制”并非指两制为主体。 “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两个制度并存,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4、在“一国两制”下设立的特别行政区虽然有很高的自治权,但并不是完全自治。五、台湾问题不同于港澳问题,台湾问题是内战遗留问题,属于中国内政的港澳问题是殖民主义留下的问题。 东德、韩国、朝鲜问题的发生,是二战后根据国际协定形成的二战遗留问题。6 .注意到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政体,人民代表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成员。7 .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纲领性文件不是共同纲领,而是1954年宪法。8、中国应避免十年“文革”这样的悲剧重演,主要是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行和执行依法治国的办法,不仅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容易混合的点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是国家的根本法律,也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标志。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历史上的一些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于孙中山1912年在南京颁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当时发挥临时宪法的作用,其临时宪法的作用于1954年中止了宪法的颁布。1954年宪法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专题五当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容易出错的地方1、国家政策不是由国家关系决定的,而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 国家关系也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二、周恩来总理首先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表明了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解决国际社会公认的国家和国家之间问题的基本标准。3“谋求异议”方针的“同一”是指亚非各国团结起来反对殖民主义,谋求发展,社会意识形态不同的“异”是指亚非各国的社会制度和建设道路不同。4、1971年中国不加入联合国,在联合国恢复了合法席位。 这是因为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五、中美正式建交的标志不是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年签署的,而是1979年中美建交的。六、1979年中美建立邦交,中美关系完全正常化,并不意味着美国放弃压迫中国的政策。七、缓和中美关系是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关键,但不是根本原因,而是关系正常化符合中日双方利益的根本原因。8 .注意中国多边外交的中心不是周边国家而是联合国。9 .中俄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不是中俄结成同盟,而是与不结盟、不对抗、第三国建立新关系,从本国利益出发,充分考虑到伙伴利益。十、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起点不是“增强中国综合国力”,而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容易混合的点1“生另一个炉子”“打倒一边”“把房间打扫干净后请客”;三者各有重点。 “新生炉灶”是指不承认旧的屈辱性外交关系,在新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中国在国际交流中建立独立自主的对外关系,解决的问题是对外战略问题。 “打扫房间后请客”是清除帝国主义的残党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后,考虑与西方诸国的邦交,“一边倒”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的一边。 后者解决了对外交流中的战术问题。用比较记忆法区分“和平共处五原则”和建国初期“三大政策”的区别从目的看,三项政策以维护独立和主权为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为了发展与所有国家的外交关系。从内容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三项政策中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特征。从影响看,三大政策巩固了新中国独立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社会广泛承认的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标准,也显示了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主题6古希腊罗马政治文明容易出错的地方1、注意雅典民主制的发生,是由经济、历史和文化传统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决定的,其中对地理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2、雅典民主对于男性公民集团来说,不是市民,而是外邦人、奴隶、女性等,没有享受民主的权利。3、万民法与公民法的关系是相互补充的,不是相互对立的。容易混合的点1、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制奠定了基础。 克里斯蒂尼改革最终确立了雅典民主制,伯里克利改革使雅典民主制达到了顶峰(“黄金时代”)。二、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法庭充分体现了雅典民主政体的特征。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有责任审议并决定所有国家大事。 五百人会议是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在公民大会休会期间,作为大会最高权力的代表,监督行政人员执行大会决议。 法庭是日常司法机关。3,010-3010的制定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建立与发展容易出错的地方1,1689年英国在十二铜表法年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但国王仍然有很大的政权,可以指导政府和内阁,但受到议会的制约,在确立了责任内阁制后,英王变成了“不统一不治之症”。2、美国实施的是联合国制,也是共和国制。 从国家结构的形式来说,美国是联邦制的政体,美国是共和制。3、注意到古希腊实行直接民主制,近代资产阶级议会制实行间接民主制。4、法国第三共和国宪法是共和派和保皇派妥协的结果,总统和参议院有很大的权力,两者互相制约。容易混合的点比较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总统制、法国总统制、德国君主立宪制项目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总统制法国总统德国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国王总统总统皇帝国家元首的诞生方式世袭民选(任期四年,可连任两届)选举(任期七年,可连任)世袭国家元首的任期终身制任期制任期制终身制国家元首有无实权无有的有的有的政府首脑内阁总理总统内阁大臣宰相政府的发生方式议会诞生由总统任命由总统任命皇帝任命国家权力中心议会总统议会皇帝行政权内阁总理总统总统和内阁皇帝和宰相政府首脑与议会的关系首相和内阁对议会负责总统和议会互相制约总统和内阁大臣一起向议会负责,总统可以解散众议院首相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立法机关议会国会议会帝国议会,联邦议会2、英国君主立宪制与美国总统制的比较:项目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总统制同一点理论原则与经济基础三权分立私有制国家性质资产阶级专政司法独立不同点政体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国政府首脑首相总统国家元首及其诞生方式王世袭总统有间接选举任期国家元首的地位国家象征着“统一不治之症”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总动员政权、军权国家权力中心议会总统政府的发生方式议会总统任命,议会通过国家元首、议会和政府关系政府对议会负责,不向元首负责政府(内阁)对总统负责,内阁、总统对议会不负责,行政和立法相互制约监督3、德国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与英国议会制立宪制的比较表:项目德国二元制君主立宪制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同一点政体相同,为君主立宪制不同点国家元首德国皇帝,普鲁士王世袭,拥有广泛的权力王、国家的象征是“统一不治之症”,没有实权首相与议会、政府的关系首相主持政府,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首相和政府掌握政权,向议会负责议会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组成)和帝国议会(民选,无实权)是立法机关议会是最高立法机构,是权力的中心4、英、美、法、德国国家政权组织体系表项目国家政治体制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军权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及其诞生方式权力中心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