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科分类号 0301 树达学院本 科 毕 业 论 文 题目(中文):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 (英文): The Civil Collateral to Criminal Compensation Range 姓 名 罗 丹 学 号 200721020132 系 (部) 文 法 系 专业、年级 法学 07级 指导教师 肖 含 二一一年四月29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诚信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本科毕业论文作者签名: 二一一年 月 日一、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 论 文 题 目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作 者 姓 名罗丹所属系、专业、年级 文法 系 法学 专业 07 年级指导教师姓名、职称肖晗 副教授预计字数10000字开题日期2011-3-2选题的根据:1)说明本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2)综述国内外有关本选题的研究动态和自己的见解一直以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的范围就是刑诉案件当中存在诸多争议的一个难题。刑、民一并作出审判的审理方式,固然增加了这种审理方式的难度。同时这种审判方式的出现,也带来了极大的诉讼便利,提高了诉讼效率,节约了审判资源。因此这种审判方式在我国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其民事赔偿范围在学界出现的种种争论,如果得不到解决,不但会直接影响当事人的合法利益,而且势必会影响整个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审判的实现和存在的价值。 对于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范围的问题,我国近些年来,对精神赔偿是否因该纳入赔偿范围的争论最激烈,而西方一些国家也早有相关的规定,其认为附带民事损害赔偿包括物质的、身体的和精神上的损害。除开精神赔偿问题以外,对于附带民事诉讼赔偿应坚持怎样的原则、死亡赔偿金是否属于赔偿范围、赔偿范围到底因该无限度扩大还是加以限制,等等这些问题也都存在大大小小的矛盾,这些矛盾促使我们不断探究,从而使得其法律体系更加完整清晰,当事人合法权益等到更大的保护与实现。主要内容:引言1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的概念以及相关法理1.1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的概念1.2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的定义1.3确定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的意义2国外的刑事赔偿范围3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范围的立法现状及不足3.1目前我国的立法现状3.2赔偿范围狭小及其表现3.3赔偿范围应该扩大3.3.1学界对赔偿范围是否应扩大的纷争3.3.2赔偿范围应该扩大的理由以及意义4、重构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的范围4.1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物质损失范围的确定4.1.1“物质损失”的定义4.1.2物质损失赔偿范围过窄4.1.3重构物质损失的范围4.2死亡赔偿金应纳入赔偿的范围4.2.1“死亡赔偿金”的定义4.2.2死亡赔偿金纳入赔偿范围的理由以及意义4.3精神赔偿应纳入赔偿范围 4.3.1“精神赔偿金”的定义4.3.2学界对精神赔偿纳入赔偿范围的不同看法4.3.3精神赔偿金纳入赔偿的范围的理由以及意义结语研究方法:1、解释定性法:对文章中的重要词汇做出概念分析; 2、归纳法:通过查阅资料,把相关素材整合并归纳主要内容; 3、比较法:把我国对选题的立法现状与外国的相比较,增加文章的视野; 4、探讨法:通过和同学的探讨以及指导老师的指导,得出文章论点; 5、引用法:查阅相关论文、书籍并栓选其中支持本文的论点、事例引用到文章中;完成期限:1、选题:2010年11月12日-2011年11月16日;2、开题报告:2011年2月16日2011年3月4日;3、初稿:2011年3月10日2011年3月20日;4、定稿:2011年3月212011年4月10。采取的主要措施:在图书馆借阅图书资料,在期刊室及网络数据库中查阅期刊资料;与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指导老师的沟通与辅导。主要参考资料:1 陈光中 . 刑事诉讼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 谭生民 . 如何确定刑事附带民事的主体资格和赔偿范围A.中国法院网3 王宏璎 . 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保障兼论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范围的扩大J .社科纵横,2002年6月总第17卷第3期4 郑其斌 . 诉讼法55讲M.人民法院出版社 20115 王锐 . 死亡金和精神抚慰金是否应该纳入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的范围A.中国法院网,2009年2月10日6 关永红,段淳林 . 论精神损害与赔偿N,山西师大学报,第25卷7 谭永多 .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精神损害赔偿J. 研究与争鸣8 向前 . 论精神损害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必要性N.人民检察1996年第4期9 赵洪琴 .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研究A.中国知网10 邓传友 江雄 .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精神损害赔偿分析N.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学报,2008年2月第20卷第1期11 刘焕敏 . 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几个问题A. 中国知网12 曹晓辉 .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几点思考A.中国法院网13 张磊 .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的范围N.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5月第22卷第3期14JOHN CONYERS, JR., et a1 FEDERAL RULES OF CRIMINAL PROCEDUREM,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WASHINGTON ,200715Susan R. Klein . Redrawing the Criminal-Civil BoundaryA. KLEINMACRO,1999指导教师意见: 签 名: 年 月 日开 题 报 告 会 纪 要时间地点与会人员姓 名职务(职称)姓 名职务(职称)姓 名职务(职称)会议记录摘要:会议主持人签名:记录人签名:2010年 12 月 12 日指导小组意见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学 院 意 见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湖 南 师 范 大 学 树 达 学 院 文法 系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论文情况登记表论文(设计)题 目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学生姓名罗丹所属专业、年级法学 专业 2007 级指导教师姓名肖晗职 称副教授学 历博士指导时间指导地点指 导 内 容学生签名备 注二、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评审表论文题目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作者姓名罗丹所属院、专业、年级树达 学院 法学 专业2007 年级指导教师姓名、职称肖晗 副教授字 数10000定稿日期2011-4-26 中文摘要我国设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宗旨是,在程序上方便当事人诉讼,使其免遭诉累,同时在实体上及时弥补刑事被害人因不法侵害所遭受的损失。笔者认为,我国现行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在诉讼地位上承上启下,其次它有效解决了部分刑事被害人的物质损害赔偿,但其赔偿范围的狭窄却有悖于设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宗旨。从1979年刑事诉讼法颁布至今,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一直不甚明确。1996年修订刑诉法时,涉及附带民事诉讼法的条文几乎没有变化。如何确定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构成了我国刑事诉讼法悬而未决的一大难题。刑事附带民事制度在我国有着非常大的前景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要使这一制度落到实处,就必须先确定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在目前大力提倡“人权保障”、“程序正义”的今天,赔偿范围的狭窄与不确定却在很大程度上违背程序正义,严重影响被害人、被告人应有的权利保障,背离现代司法要求的“人权保障”之理念。因此笔者认为,我国现有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状况的需要,应该重新构建。以下笔者从目前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及国外在这方面的立法司法经验分析,探析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重构之路关键词(3-5个)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重构英文摘要The establishment of Criminal Procedure Supplementary our aim is to facilitate the parties in the litigation procedures to make it from v. tired, but in time to make up the entity for criminal violations of criminal victims suffered losses.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Chinas current Criminal Procedure Supplementary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the first connecting link status in the proceedings, followed by an effective solution to some of its criminal victims compensation for material damage, but the narrow scope of compensation is contrary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riminal with civil litigation purposes. Criminal Procedure Law enacted in 1979 so far has been with Civil Trial unclear. Revised 1996 Criminal Procedure Law, the related provisions of the Civil Procedure Law with little change. How to determine the scope of Incidental Civil, Criminal Procedure Law of China constitute a major unresolved problem. Criminal civil system in China has a very large prospects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but to make the system implemented, we must first determine the scope of incidental civil action for compensation. Strongly advocated in the current human rights protection, procedural justice today, the narrow scope of compensation and uncertainty is largely contrary to justice, seriously affect the victim, the accused shall have the right to security, departure from the requirements of modern judicial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concept. Therefore I believe that our existing Criminal Civil Trial development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modern society, it should be rebuilt. The following paper from the current Criminal Incidental Civil specific problems that exist in the range, and foreign legislation in this area of judicial experience, of Chinas Criminal Civil Trial Road Reconstruction.关键词(3-5个)Penal action ; Scope of Compensation; Reconstruction.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评定成绩评审基元评审要素评审内涵满分实评分选题质量30%目的明确符合要求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体现学科、专业特点和综合训练的基本要求10理论意义或实际价值符合本学科的理论发展,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应用性研究中的某个理论或方法问题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10选题恰当题目规模适当5难易度适中5能力水平35%查阅文献资料能力能独立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归纳总结本论文所涉及的有关研究状况及成果,并恰当运用5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能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研究和阐述问题;论文内容有适当的深度、广度和难度10研究方案的设计能力整体思路清晰;研究方案合理可行5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运用能力能运用本学科常规研究方法及相关研究手段(如计算机、实验仪器设备等)进行实验、实践并加工处理、总结信息10外文应用能力能阅读、翻译一定量的本专业外文资料、外文摘要和外文参考书目(特殊专业除外)体现一定的外语水平5论文质量35%文题相符较好地完成论文选题的目的要求5写作水平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条理清晰;语言流畅10写作规范符合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用语、格式、图表、数据、量和单位、各种资料引用规范化、符合标准10论文篇幅符合学校文件(处发200768号)要求5成果的理论或实际价值成果富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实际运用价值 5正文部分成绩(上表):总成绩:评定等级:外文资料译文成绩:指导教师评审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说明:此表指标部分为正文部分计分表,正文部分成绩实评总分0.9,外文资料译文成绩满分为10分。总成绩正文部分成绩外文资料译文成绩。评定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总成绩90100分记为优秀,8089分记为良好,7079分记为中等,6069分记为及格,60分以下记为不及格。若译文成绩为零,则不计总成绩,评定等级记为不及格。毕业论文评阅教师评定成绩评审基元评审要素评审内涵满分实评分选题质量30%目的明确符合要求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体现学科、专业特点和综合训练的基本要求10理论意义或实际价值符合本学科的理论发展,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应用性研究中的某个理论或方法问题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10选题恰当题目规模适当5难易度适中5能力水平35%查阅文献资料能力能独立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归纳总结本论文所涉及的有关研究状况及成果,并恰当运用5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能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研究和阐述问题;论文内容有适当的深度、广度和难度10研究方案的设计能力整体思路清晰;研究方案合理可行5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运用能力能运用本学科常规研究方法及相关研究手段(如计算机、实验仪器设备等)进行实验、实践并加工处理、总结信息10外文应用能力能阅读、翻译一定量的本专业外文资料、外文摘要和外文参考书目(特殊专业除外)体现一定的外语水平5论文质量35%文题相符较好地完成论文选题的目的要求5写作水平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条理清晰;语言流畅10写作规范符合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用语、格式、图表、数据、量和单位、各种资料引用规范化、符合标准10论文篇幅符合学校文件(处发200768号)要求5成果的理论或实际价值成果富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实际运用价值 5正文部分成绩(上表):总成绩:评定等级:外文资料译文成绩:评阅教师评审意见: 评阅教师签名: 说明:此表指标部分为正文部分计分表,正文部分成绩实评总分0.9,外文资料译文成绩满分为10分。总成绩正文部分成绩外文资料译文成绩。评定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总成绩90100分记为优秀,8089分记为良好,7079分记为中等,6069分记为及格,60分以下记为不及格。若译文成绩为零,则不计总成绩,评定等级记为不及格。三、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答辩记录表论文题目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作者姓名罗丹所属院、专业、年级树 达 学院 法学 专业 2007 年级指导教师姓名、职称肖晗 副教授答 辩 会 纪 要时间地点答辩小组成员姓 名职务(职称)姓 名职务(职称)姓 名职务(职称)答辩中提出的主要问题及回答的简要情况记录:会议主持人签名:记录人签名:2011年 月 日答辩小组意见评语:评定等级: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学院意见评语:论文学院最终评定等级: 负责人(签名): 学院(公章) 年 月 日学校意见评语:评定等级: 负责人(签名): 年月 日目 录摘要1Abstract 2 引言31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的概念以及相关法理41.1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的概念41.2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的定义41.3 确定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的意义42 国外的刑事赔偿范围63 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范围重构的必要性73.1 目前我国的立法现状73.2 赔偿范围狭小及其表现73.3 赔偿范围应该扩大74重构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的范围104.1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物质损失范围的确定104.1.1“物质损失”的定义104.1.2物质损失赔偿范围过窄104.1.3重构物质损失的范围124.2 死亡赔偿金应纳入赔偿的范围124.2.1“死亡赔偿金”的定义124.2.2死亡赔偿金纳入赔偿范围的理由以及意义124.3 精神损害赔偿应纳入赔偿范围144.3.1“精神损害赔偿”的定义144.3.2学界对精神损害赔偿纳入赔偿范围的不同看法154.3.3精神损害赔偿金纳入赔偿的范围的理由以及意义16结 语19参考文献20外文文献22中文译文25致 谢29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法学专业 2007级 罗丹摘要:我国设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宗旨是,在程序上方便当事人诉讼,使其免遭诉累,同时在实体上及时弥补刑事被害人因不法侵害所遭受的损失。笔者认为,我国现行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在诉讼地位上承上启下,其次它有效解决了部分刑事被害人的物质损害赔偿,但其赔偿范围的狭窄却有悖于设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宗旨。从1979年刑事诉讼法颁布至今,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一直不甚明确。1996年修订刑诉法时,涉及附带民事诉讼法的条文几乎没有变化。如何确定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构成了我国刑事诉讼法悬而未决的一大难题。刑事附带民事制度在我国有着非常大的前景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要使这一制度落到实处,就必须先确定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在目前大力提倡“人权保障”、“程序正义”的今天,赔偿范围的狭窄与不确定却在很大程度上违背程序正义,严重影响被害人、被告人应有的权利保障,背离现代司法要求的“人权保障”之理念。因此笔者认为,我国现有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状况的需要,应该重新构建。以下笔者从目前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及国外在这方面的立法司法经验分析,探析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重构之路。关键词: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重构Abstract :The establishment of Criminal Procedure Supplementary our aim is to facilitate the parties in the litigation procedures to make it from v. tired, but in time to make up the entity for criminal violations of criminal victims suffered losses.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Chinas current Criminal Procedure Supplementary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the first connecting link status in the proceedings, followed by an effective solution to some of its criminal victims compensation for material damage, but the narrow scope of compensation is contrary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riminal with civil litigation purposes. Criminal Procedure Law enacted in 1979 so far has been with Civil Trial unclear. Revised 1996 Criminal Procedure Law, the related provisions of the Civil Procedure Law with little change. How to determine the scope of Incidental Civil, Criminal Procedure Law of China constitute a major unresolved problem. Criminal civil system in China has a very large prospects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but to make the system implemented, we must first determine the scope of incidental civil action for compensation. Strongly advocated in the current human rights protection, procedural justice today, the narrow scope of compensation and uncertainty is largely contrary to justice, seriously affect the victim, the accused shall have the right to security, departure from the requirements of modern judicial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concept. Therefore I believe that our existing Criminal Civil Trial development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modern society, it should be rebuilt. The following paper from the current Criminal Incidental Civil specific problems that exist in the range, and foreign legislation in this area of judicial experience, of Chinas Criminal Civil Trial Road Reconstruction.Key words: Penal action ; Scope of Compensation; Reconstruction. 引 言一直以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的范围就是刑诉案件中存在诸多争议的一个难题。刑、民一并作出审判的审理方式,固然增加了这种审理方式的难度。同时这种审判方式的出现,也带来了极大的诉讼便利,提高了诉讼效率,节约了司法资源。因此这种审判方式在我国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其附带民事赔偿范围在学界出现的种种争论,如果得不到解决,不但会直接影响当事人的合法利益,而且势必会影响整个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审判的实现和存在的价值。近些年来,我国对于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范围这个问题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对精神损害赔偿是否应该纳入赔偿范围的争论最为激烈,而西方一些国家也早有相关的规定,其认为附带民事损害赔偿即包括物质的、身体的还包括精神上的损害。除开精神赔偿问题以外,对于死亡赔偿金是否属于赔偿范围、赔偿范围到底应该无限度扩大还是加以限制等这些问题也都存在诸多争论,这些问题和矛盾促使我们不断探究,从而让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更大保护与实现。1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的概念以及相关法理1.1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的概念如要了解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的概念,首先应该明确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以及“赔偿”的概念。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同时,附带解决由遭受物质损失的被害人或者人民检察院所提起的,因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引起的物质损失的赔偿而进行的诉讼。1就其本质来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民事诉讼。而这里的“赔偿”,就是指对损失、损坏或伤害的补偿。即,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可定义为:在刑事案件中被害人针对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造成的损失,通过附带民事诉讼而提出相对应的补偿。1.2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的定义在我国刑诉中,被害人不是遭受任何损失都能够提起诉讼,要求补偿的。什么样的“损失”才能够得到诉讼的支持?这是被害人保护自身合法利益最先需要了解的问题,这就是本文所论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范围”即界限。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应定义为:刑事案件中什么损失能够得到刑诉法的支持从而得到赔偿的一个界限。1.3 确定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的意义从1979年刑事诉讼法颁布至今,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一直不甚明确。1996年修订刑诉法时,涉及附带民事诉讼法的条文几乎没有变化。如何确定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构成了我国刑事诉讼法悬而未决的一大难题。我国设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宗旨是,在程序上方便当事人诉讼,使其免遭诉累,同时在实体上及时弥补刑事被害人因不法侵害所遭受的损失。笔者认为,我国现行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在诉讼地位上承上启下,其次它有效解决了部分刑事被害人的物质损害赔偿。所以刑事附带民事制度在我国有着非常大的前景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要使这一制度落到实处,就必须先确定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的范围。2 国外的刑事赔偿范围 西方一些国家早就规定附带民事损害赔偿包括物质的、身体的和精神上的损害。比如,意大利刑法典、法国刑法典就把刑事精神损害作为实体法的一个原则,将赔偿问题在附带民事诉讼法中予以解决,再如意大利刑法典第185条规定:“根据民法,任何犯罪将导致赔偿之债,如果犯罪引起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损害,不法行为者应根据民法的规定,对其行为伤害的人予以损害赔偿。”在国际上,许多国家已经在立法上明确规定包括精神方面的损害赔偿。例如,法国刑事诉讼法第3条第2款规定:“民事诉讼应包括作为起诉对象的罪行所造成的物质的、肉体的和精神的全部损失。”德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也将“因侮辱和伤害身体”而受损失包括在附带民事诉讼的请求范围之内。这些对我国将来的立法修改和完善,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2 目前我国刑、民立法在精神损害赔偿等这类问题上的规定矛盾突出,迫切需要立法者加以协调、规范和修改。只有尽快将精神损害赔偿,死亡赔偿金等纳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并在此基础上适当合理扩大赔偿范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刑、民立法割据,损害赔偿标准不统一等冲突和矛盾,使被害人通过不同途径进行诉讼获得相同的诉讼结果,达到殊途同归的效果。真正实现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方便、快捷的诉讼目的,切实全面保护受害者这一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3 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范围重构的必要性3.1 目前我国的立法现状刑事诉讼法第77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2000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第一条第二款规定:“对于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失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刑法第36条规定“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上述两个条文,从程序和实体两个方面做了规定,刑事诉讼法第77条第一款表述为“物质损失”,第二款表述为“经济损失”,虽然其表述不相同,但其实质是一致的,也就是我国现行的刑事立法中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如规定中明确的那样不包括“精神损害赔偿”以及“人体伤亡赔偿”。3.2 赔偿范围狭小及其表现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的范围在目前的立法状况下显得十分狭窄,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我国刑诉法规定“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其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这种追缴或者责令返还的救济方法,对于一般常见犯罪,如盗窃,贪污,侵占等常见案例容易使用,但是对于知识产权等新型案件就难以适用。这样则出现了法律上的空白;第二,“间接损失”不能作为附带民事诉讼的诉讼请求,只有“直接损失”才可能作为附带民事诉讼的诉讼请求。这样将会造成法律间不应有的冲突;第三,被害人因为被告人犯罪行为而遭受的精神损失不能请求赔偿;第四,死亡赔偿金不属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范围。3.3 赔偿范围应该扩大学界对赔偿范围是否应扩大从不同角度探究则形成了不同的说法。笔者在此列举两种常见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不论何种罪行,只要被害人的损失由于被告人的罪行引起的,被害人就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并且法院应当支持这种要求,判令被告全部予以赔偿。这种观点认为,(1)确保损害的私法赔偿不仅是保护被害人的直接利益之需要,而且在防卫社会及镇压犯罪的观点上也是必要的。(2)重视刑事被害人的利益,给刑事被害人必要的经济赔偿和经济上的抚慰,是现代社会救济大众化的制度要求,也是市场经济“公平、等价、有偿”原则在刑事诉讼领域中应有的回应。(3)在被害人遭受物质损失的情况下,不允许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有违人道主义原则,允许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才尊重了被害人的利益和人格。第二种观点认为,在划定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时,应坚持损失与实际能力的有机统一,被害人所受一定的经济损失,固然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但该诉权的行使,应严格限定在被告人有能力赔偿这个现实性的问题上,只有在被害人有证据证明被告人有能力赔偿的情况下,附带民事诉讼才有存在的必要。3相比以上两种不同的观点,笔者将其综合,认为赔偿范围应该扩大但同时还应该限制扩大的范围。因为,目前我国刑诉法上附带民事赔偿范围的狭窄带来的矛盾突出,如上述观点一,笔者认为赔偿范围有扩大的必要性,但是如果一味对赔偿范围扩大而不对其限制,就必然导致诉讼程序的混乱。在一些简单的刑事案件中,全部由被告人赔偿物质损失的附带民事诉讼有可能实现,但在一些重大、复杂的案件中,附带民事诉讼甚至在诉讼程序的开展时就注定无法进行,如有些犯罪集团,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盗窃活动,时间跨度大,作案地域广,被害人的范围大,被侵害的人既可能包括自然人,也可能包括法人或其他单位。在案件被提起公诉后,客观条件可能已发生了重大变化,有的自然人可能已经死亡,有的单位可能已经被撤销、被解散,这些附带民事诉讼又如何能够进行下去?即使能够进行下去,也超出了犯罪分子的实际偿付能力,是否有效,颇值得怀疑。在经济学家看来,人民法院的诉讼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各类资源的消耗的过程,投入较少的资源,获取最大的利益,才符合诉讼的效率原则。不考虑犯罪分子的实际偿付能力,对附带民事诉讼不加限制,在附带民事诉讼判决以后,予以终止执行。使前期的审理过程中,消耗的物质财富未产生任何社会效益,甚至出现负效益(因为被害人还会因为权利得不到满足而继续缠诉,增加不应有成本消耗),是从根本上违反刑事诉讼的效率原则。综上所诉,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的范围应该扩大,同时也应对其加以限制。4 重构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的范围4.1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物质损失范围的确定4.1.1“物质损失”的定义我国刑诉法第77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这里所说的“物质损失”应该从几个方面加以分析。首先,被害人的“物质损失”是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引起的,也就是意味着这里的“物质损失”和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有着刑法学上的直接的因果关系。其次,为了进一步解析“物质损失”应该把其解剖成两层含义。第一,因犯罪分子的犯罪行为所导致的实际损失,例如,犯罪分子作案时破坏的门窗,车辆,物品,被害人的医疗费,营养费等,这种损失又称为“积极损失”。第二,因犯罪分子的犯罪行为而必然遭受的损失,例如,因被害人因伤残所减少的劳动收入,今后继续医疗的费用,被毁坏的丰收在望的庄稼等,这种损失又称为“消极损失”。4最后,我国刑诉法77条第1款(上述已说明);第2款“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以及刑法第36条第1款“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以上分别的“物质损失”“财产损失”“经济损失”和这里所探讨的“物质损失”应该同属一个含义。4.1.2物质损失赔偿范围过窄2000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48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一条,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质损失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第二条,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的物质损失,是指被害人因犯罪行为已经遭受的实际损失和必然遭受的损失。”由此可见,我国刑诉法规定的“物质损失”仅限制于“直接物质损失”,而“间接物质损失”不能作为附带民事诉讼的诉讼请求。前文已提及,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民事诉讼,因此,在刑事诉讼中,除必须遵守刑事诉讼法,刑法,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外,还应当参照民法通则和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我国民法理论上的“物质损失”有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之分,并且“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都可以作为民事诉讼法的诉讼请求。这样的规定,必然造成的法律间不应有的法律冲突。例如,在某盗窃案中,被害人所购买的价值一万元水果放于某仓库,该水果是准备按照合同交付对方当事人的,但由于失盗导致其不能履行合同因而必将构成违约,这里失盗的“直接损失”通过追缴来实现不用论述,但因财物被盗而造成的违约损失及因合同未正常履行而造成的利润损失,既“间接损失”会因民法,刑法的规定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法律结果。对于“间接损失”依照民事诉讼程序可以获得赔偿,但依照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间接损失”则不在诉讼请求之列,则被害人只能自认倒霉。因而被害人的合法权益选择不同的程序,会得到不同的保障。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因犯罪分子的犯罪行为而必然遭受的损失”这里的“损失”在实际案例中容易被忽略,在司法实践中也很难被确切规定和统一进行界限规范,然而各个不同地方的法院处理的结果也不尽相同,这就成为了刑诉法的一个缺陷。再如,在某抢劫案中,被告人在抢劫的过程中,为了胁迫被害人交出财物,而用刀划伤了被害人的脸,被害人事后的“整容费”是否是“必然遭受的损失”的范围?于此相类似的还有由于被告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的医疗费、丧葬费、交通费、抚养费等,刑诉法都没有作出确切统一的规定。第三,将附带民事赔偿范围限制为直接的物质损失,不符合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刑法的规定。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三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这项规定表明,只要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使被害人遭受物质损失的,均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物质损失包括直接物质损失和间接物质损失才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间接的物质损失排除在附带民事赔偿的范围之外。刑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分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这里所说的经济损失即物质损失,法律规定也没有将判处赔偿经济损失的范围,仅限于直接的经济损失。显然间接的经济损失也作为附带民事的赔偿范围,根据情况予以判处。综上所诉,“物质损失”赔偿范围因过于狭窄,造成了许多法律冲突和法律空缺。因而,有必要重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物质损失”的范围,使法律间和谐统一。4.1.3重构物质损失的范围重构物质损失的范围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第一,物质损失的范围不应限于直接的物质损失,间接物质损失应该纳入赔偿范围。无论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给被害人造成了人身方面的损害还是财产方面的损害,匀应承担全部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 轻叩诗歌大门》示范课教学课件
- 科学技术考试题及答案
- 邮储银行2025菏泽市结构化面试15问及话术
- 建设银行2025随州市秋招笔试EPI能力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农业银行2025酒泉市秋招面试典型题目及参考答案
- 农业银行2025海口市笔试英文行测高频题含答案
- 工商银行2025孝感市秋招英文面试题库及高分回答
- 2025年3D打印的定制化医疗产品发展
- 建设银行2025凉山彝族自治州秋招笔试性格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交通银行2025济南市秋招笔试价值观测评题专练及答案
- 2025年《医疗器械质量管理规范》培训试题(附答案)
- 2025年小学生宪法素养竞赛题库
- 2025年php考试题及答案笔试
- 骨折固定与康复技术新进展
- 美国学前教育史
- 海关AEO高级认证供应链安全培训2025.7.14(一)
- 防压疮护理课件
- 2025-2030中国医院经营管理模式与创新发展规划研究报告
- 儿童过敏性鼻炎的护理措施
- 商务活动培训课件
- 旅游集团营销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