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母亲形象比较分析.doc_第1页
史记中母亲形象比较分析.doc_第2页
史记中母亲形象比较分析.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史记中散发光芒的母亲形象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在文学史上享有重要的声誉,被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在总共的一百三十篇中,刻画的人物众多、形象各异。史记以男性刻画为主,褒贬不一,有的刚强自立,有的趋炎附势;有的坚韧不拔,有的软弱无能;有的忍辱负重,有的苟且偷生.史记可谓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但是遗憾的是,由于时代和作者本人的局限,史记中对女性形象的着墨并不多,特别是“母亲”这一形象而言,描写得更是零星,除史记吕太后本纪中有大量的专门描写外,大多都零散地出现于诸篇之中。虽然她们总以背景和衬托的方式出现,或许地位卑微,或许依附男人,或许穷困劳顿,但是她们并没有淹没在男人的世界中,或者智慧仁爱,或者贤明高义,或者刚烈卓见。可以说,男人具备的才能在她们身上有,男人不具备的品质在她们身上也能看到。通过这些母亲的故事,我们看到的不是呆板的塑像,而是活跃在各自“历史舞台”上有血有肉、形象丰满的人。司马迁在史记中尽管对这样一些母亲只是记录她们的事迹而不记名字,但是,读后却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司马迁对母亲形象的描绘虽少,但都突出了人物的个性心理、性格特征和精神力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除去司马迁专门为吕后所作的传外,我们大致可以把这些母亲形象分为四类来研究分析。一、智慧型母亲智慧是中国母亲的典型特征,虽然她们没能留下姓名,有的也只有只言片语,但是其中流露出来的智慧是许多男子都比不上的。其中最典型的有赵括、陈婴和张汤的母亲。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赵括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将领,父亲是赵国名将赵奢。赵括自幼在家庭和父亲的影响下熟读兵书、能言善辩,养成了狂妄自大的性格,但事实上却没有任何实战经验。赵孝成王六年,赵括被任命为赵国大将军,率军攻打秦国。赵括的母亲是一个深明大义、智慧满怀的人,她很明白在理论与经验,善辩与实战之间,后者更为重要。赵母深知在实战中儿子远不如丈夫;在为人处事上,儿子更没有丈夫的宽广胸怀与礼贤下士。所以在赵括出兵前,她大胆向赵王陈述了赵括的独断专行与自私自利,请求撤回赵括率军的任命。这么做一则是为了国家着想,避免兵败国衰;二则为了保全儿子的性命。她直言不讳、立场坚定。但君王御令不容更改,赵母只能请求:“王终遣之,即如有不称,妾得无随坐乎?”显然,被迫无奈的赵母是满含着绝望和无助送儿子出征的。战争结果如赵母所料,赵括引兵出击被秦军包围,最终惨败。虽然赵括的母亲最终没因儿子的惨败而被株连,但是这位母亲终将是最无奈、最悲痛的人,她的先见之明虽然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却没有保住儿子的性命。但是,与赵括的母亲相比,赵王用人不当,并且不听劝谏,他的一意孤行的决策最终换来了国家沉痛的代价。赵括的狂傲自大导致了他身死名裂的悲惨局面,却从另一方面显示了赵母实事求是的可贵智慧。 目光敏锐的还有陈婴的母亲。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陈婴原是东阳县令手下的普通令史,凭着诚信谨慎的作风,在当地树立起良好的口碑。秦末农民起义后,东阳县也受到感染,受压迫的人们聚众杀死县令,老实厚道的陈婴受到拥护,众人有意推举他为王。至高的王位的对陈婴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诱惑,然而陈婴的母亲却有远见,懂得洞察时势,认识到在动荡的社会变革时期,要想成就大事,没有一定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是不行的,特别是在政治这个天下人共争的领域,稍有闪失就会成为政治的牺牲品。陈母知道陈婴缺少的正是这些必要的条件:陈婴祖上没有一位具有政治号召力的人物,而自己也仅仅是个县里的小令史。况且他处事谨慎,不具有政治家的胆识和魄力,就劝诫儿子最好是率众去找一个可以依靠的大树。这样一来,革命成功了就可以当加官进爵;若革命失败了,也就容易逃脱。幸运的是,陈婴听了母亲的教诲,率众投奔了项梁,后来又投奔了刘邦。因为不出母亲所料,革命成功后,陈婴被封为堂邑侯。正因陈婴母亲对自己儿子本事的了如指掌,对当时形势的谨慎分析,才使得平庸的儿子有所成就。陈母可谓是一个谨慎、聪慧的母亲。另外一个睿智聪明的母亲形象就是张汤的母亲了。史记酷吏列传中记载,张汤是西汉时期非常有名的酷吏,很受汉武帝刘彻的赏识,先后晋升为太中大夫、廷尉、御史大夫。张汤用法主张严峻,以皇帝意旨为治狱准绳,曾经帮助武帝推行盐铁专卖、打击富商、剪除豪强,颇受武帝宠信,多行丞相事,权势远在丞相之上。后因别人诬陷,被赐死。张汤死后,他的兄弟和儿子要厚葬张汤,也想借此告慰张汤屈死的冤魂。然而张汤的母亲却极力反对,言辞坚决地说:“张汤是天子的大臣,遭受恶言诬告而死,我们为何要厚葬呢?”曾经位列三公的张汤,死后如同草芥百姓一样,被埋到了古陌荒阡。张汤的母亲以这种不为人理解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怨恨和不满。汉武帝知道后,感慨地说:“非此母不能生此子!”经调查后终于发现张汤是被诬陷而死,最终为张汤洗刷了冤屈。正是因为张母以薄葬的方式表诉不公,张汤的冤情才被皇帝所瞩目,张汤才赢得了最后的公正,这也充分展示了张母过人的智慧。二、仁爱型母亲仁爱型母亲是中国传统母亲的典型代表,直接表现了中国传统社会中那种母性的伟大与光辉。在史记中这样的人物形象主要在了漂母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韩信早年虽有才能却无人赏识,常常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处处忍受别人的辱骂和鄙视。有一次,韩信在淮阴城下钓鱼,眼看已到中午吃饭的时候,他还没有地方可去。河边有一些老年妇女在漂洗棉絮,有一位善良的老人看见了饥饿难耐的韩信,就把自己的饭菜拿出来给韩信吃。这样连着十几天,漂母都按时给韩信送饭,韩信非常感激,发誓以后定要好好报答这位老人。老人听了这话后,生气地说:“大丈夫不能自己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才给你饭吃,根本没有指望你来报答!”这番话种种激励了韩信,是韩信后来施展抱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善良的漂母本来就贫寒,也与韩信无任何亲属关系这样一个贫困村妇,施恩不图回报,从而感动和激励了一个流浪乞讨的少年,使其成为灭楚兴汉的功臣名将,漂母可谓是中国母爱史上最为绚丽的篇章。三、高义型母亲高义型母亲的典型是介子推的母亲。史记晋世家记载,介子推追随保护晋文公有功,晋文公论功行赏,却忘了介子推。俗话说,母凭子贵。天下每一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显贵腾达,介母也不例外。所以介母让介子推去问国君。介子推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女偕隐。”遂隐而死。介子推明白在伴君如伴虎的时代,“功成,名就,身退”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介母在明白儿子思想的情况下,尊重儿子的选择,不离不弃,与儿子一同隐居,过一种清贫的生活。正是因为有如此深明大义的母亲,才有介子推如此高洁之士。四、刚烈型母亲母性是伟大的, 母性不仅表现在她们的仁爱还表现在她们的崇高上。史记中刚烈型母亲的典型代表是王陵的母亲。史记陈丞相世家中记载,王陵本是沛县的一名县豪,刘邦起沛时,他也聚党数千人却不跟从刘邦,直到刘邦攻项羽时才以兵属汉。而项羽抓到王陵的母亲企图以陵母招来王陵,但是陵母为了不拖累儿子,选择了伏剑而死,用牺牲自己来坚定儿子跟从刘邦的决心。后来刘邦得胜,王陵为相。王母以自己的死,使王陵的孝心转化为对国君的忠诚。她的刚烈做法不但成就了一代名相,更显示了她的远见卓识。陵母刚烈,这是一种勇猛的力量,更是一种崇高的品格。 以上是司马迁记录的中国最典型的母亲形象。她们虽然在史记中只有些只言片语的记载,虽然性格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