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营养研究方法绪论PPT课件_第1页
植物营养研究方法绪论PPT课件_第2页
植物营养研究方法绪论PPT课件_第3页
植物营养研究方法绪论PPT课件_第4页
植物营养研究方法绪论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1、绪论、植物营养研究法的发展概况和课程要求;2、为什么要学习植物营养研究法、引进新课程学习植物营养研究法、学习植物营养研究法的意义;3、农业化研究法与植物营养研究法的关系;前期称为农业化学后期是植物营养侧重点不同还是其他原因? 想一想。 4、第一节植物营养研究法的发展概况,我国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在施肥促进植物生长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植物营养科学理论的探索始于西欧。 当时,科学家研究了植物的营养主要是植物的生长需要什么,需要的物质是在矿物质养分还是有机物质养分等之间进行的。 5、1、植物营养研究方法初步设立1 .七高(Boussingault)-1834年,开始田间试验2 .根-1843年,设立英国洛桑试验所3 .萨克斯(Sachs )和克诺普(Knop)-1860年和1861年, 水培试验研究的前身4 .普林尼斯科夫-20世纪初主张植物土壤肥料结合的研究,提倡“肥肥肥土、土肥苗”观点,形成“生理学路线的农业化学派”5 .罗宗洛-20世纪2030年代,在氮营养和微量元素方面做了很多工作6 .阿农(Arnon )和吐司(Stout ) -1939年提出高等植物必需营养元素三个标准: 6、英国罗桑试验所根(Lawes )、7、7 .发现和确定植物必需微量元素: 1860、19221938、19548 .霍格兰和阿农-20世纪2030年代,研究营养液中营养元素的比例和浓度, 发表了许多标准营养液配方,迄今9 .在元素功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深入理解16种必需营养元素的营养生理作用明确有益元素与有害元素的差异加强中量元素的研究认识到营养元素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完善微量元素功能研究进展迅速养分的跨膜输运理论,更新了许多传统概念8、10 .根系研究进展迅速。 海德尔(Hiltner )于1904年提出了根际概念德国马纳斯特尔(H.Marschner )自1980年代以来,系统地开展了植物根际营养研究11 .植物营养遗传学:美国埃普斯坦(E.Epstien )为植物的矿质营养 (1972年) 特别阐述植物营养遗传性状的我国严小龙等编着植物营养遗传学,在我校植物营养遗传方面的研究领先于国内外12 .植物营养生态学:研究植物土壤与其环境的相互关系的Rorison为植物矿质营养的生态问题 (1969 ) 总结了当时植物营养生态的研究成果近年来,环境保护成为研究的热点,9、丹尼西山羊掌楸、“植物营养遗传学”和“植物营养生态学”是21世纪人类的重要研究课题。 emanuelepstein : universityofcalifornia,10,vont haer albrechtthaerwurde 1752 in celle (nieidersachsen ) geboren.erstudiertetingnetingenedizinundliesichdanninseinerheimatalsarztieder woersehrerfolgreichpraktizierteundbaldzumknilics ikusernanntwurde .11,杰出的学者,光辉的着作纪念农业化学的创始人尤利比希逝世110周年(金善宝,1983) JustusvonLiebig1803-1873,二、李比希对植物营养研究法的贡献,12、作物产量的高低是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大的也就是说,决定作物产量是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最小养分规律的示意图,最小养分规律(1843年),13,三植物营养研究科近年来的发展趋势,100多年来,植物营养学从零散的经验和现象到明显的机制,最后建立了完整的学科体系,建立了植物营养研究古典期(19世纪),新古典发展期(20世纪前半)和现代植物营养发展期(20世纪50年代) 在当代植物营养发展时期,植物营养学科逐渐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形成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取得了许多成果。经过长期积累和充实,植物营养学逐渐发展成为体系更完善、内容更丰富、具有现代科技特征的学科。14、第二节植物营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植物营养学是农业生物学的重要分支。 这是一门与众多学科相互关联、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学科。 研究植物营养学的最终目的是根据植物营养特性为土壤提供肥料,通过施肥措施,为植物提供良好的营养环境,配合其他农业技术措施,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综合效果,为环境质量和土壤培肥作出应有的贡献。 15、11、主要研究领域1 .植物营养生理学的主要研究: (1)营养生理学(2)产量生理学(3)逆境生理学(2)植物根际营养学3 .植物营养遗传学4 .植物营养生态学5 .植物土壤营养的主要研究: (1)土壤养分行为学(2)土壤肥力学6 .肥料学和现代施肥技术16, 1植物营养生理学营养元素生理学:研究养分元素的营养生理功能和养分回收、再利用、养分吸收、养分在植物体内的长距离运输、养分分配等的产量生理学:主要农作物产量的形成、养分分配和调节过程, 研究仓库与来源的关系及其在产量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各种内外源激素和调节剂对产量形成过程的调控和机制:研究在干旱、湿、盐碱、高温、寒冷、病虫害、通气不良、营养不足和失调等逆境条件下植物生理变异和适应性的变化规律,通过营养调节对植物抵抗性的遗传、17、2 .植物根际营养主要是研究根-土界面微区养分、水分及其他物质的转化规律和生物效应的植物-土壤-微生物与环境因素之间的物质循环、转化机制和调控措施。18、3 .植物营养遗传学主要研究不同植物种类和品种矿质营养效率基因型差异的生理生化特征、生态变异和遗传调控机制,筛选培育高效的营养基因型植物新品种。19、4 .植物营养生态学主要研究不同生态类型营养元素在土壤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中的转化与迁移规律,其中包括重金属和污染物在食物链中的富集、迁移规律和调控措施。 不同生态系统地下“透视”、热带雨林、落叶阔叶、针叶林、沙漠、草原、20、土壤养分行为学:土壤中各种养分的形态、含量、吸附固定等转化和迁移规律;有效养分的形态、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各种养分的生物有效性以及土壤肥力水平与植物营养的关系;土壤肥力学:研究农业耕作条件下施肥对土壤肥力演化的影响5、建立了植物土壤营养、21、6 .肥料学和现代施肥技术,主要是以各种肥料的理化性状和农艺评价、在土壤中的行为、对植物的有效性研究有机、无机肥料的合理分配为中心的轮作施肥制度,建立了电子计算机作物施肥决策和咨询系统,推进了量化配方施肥的新技术。22,23,2,传统和现代研究方法与评价,(1)传统研究方法1 .生物田间试验法2 .生物模拟法:盆栽试验:生根培养、流动培养和灭菌培养3 .化学分析法4 .数学统计法5 .核素技术法6 .酶学诊断法,24,1 .生物田间试验法在田间自然条件下进行, 植物营养学科中最基本的研究方法试验条件与农业生产要求最接近,能够客观反映生产实际,所得结果对生产具有直接指导意义,有时难以控制田间自然条件,不适合单因素试验。 这个方法应该和其他方法结合使用。、25、2 .生物模拟方法采用特殊装置,给予特殊条件,易于控制水、肥料、气体、热和光等因素,有利于开展单因子研究,多用于田间艰难的探索性试验。 得出的结果往往有一定的局限性,还需要田间试验验证,应用于生产。26,多数情况下该方法应与其他方法结合运用,但手续多,工作量大。 近十多年来,各种自动化测试仪器相继出现,克服了这一缺点。27、4 .指导数学统计法、试验设计,得出正确的科学结论,帮助检验试验数据的试验者评价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可以进行大量数据处理,进行数学仿真,制作数学模型等。28、5 .核素技术法(同位素示踪技术法)利用放射性和稳定性同位素示踪特性,缩短了揭示养分运动规律的试验过程,解决了其他试验方法不能深入的问题。 6、酶学诊断方法需要通过酶活性的变化了解植物体内养分丰富的情况,反应敏锐,及时信息特异性差,积累经验。29、(二)现代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