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备课大师 目录式免费主题备课平台!九年级上学期课内文言文配套练习 九年级上学期课内文言文配套练习 20.秋水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之子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解释下列带点的字: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 )( )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 )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 )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贻矣( )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 ) 闻道百( ) 见笑于大方之家( ) 泾流之大( ) 不辩牛马( ) 望洋向若而叹曰( ) 以为莫己若者( )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 始吾弗信( ) 2.翻译下列句子。 望洋向著而叹曰 译: 以为莫己若者 译: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译: 3.写出出自课文的成语,并解释其意思。 4.河伯为什么洋洋自得,欣然自喜?河伯后来为何又望洋而叹呢? 5.在庄子里讲到了很多寓言,请把其中你听到或看到的写出三个来。 6.你读完本文后有什么看法和启示,请自己的话写下来。 21.愚公移山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龇,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惩: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固: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处划线句子的意思,并要注意准确表现说话者的不同语气。 (1) (2) 3、文中将愚公率领子孙们决心挖山不止的壮举与智叟 什么样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并主要运用什么 的描写手法来表现情节内容,塑造人物形象。 4、在你所熟知的古代寓言、神话故事中,还有哪些与愚公移山的意义相同?请写出故事的题目,不少于2个。 (1) (2) 5、读完这则故事后,有人认为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但也有人认为愚公确实很愚,而智叟才是有头脑的人。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请写出你的真实想法。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 6.下面加点字与而山不加增中而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B 学而时习之 C 而吾以捕蛇独存 D 黑质而白章 7.选段中智叟认为愚公不能移山的原因是(用原文语句回答) _;而愚公坚信能够移山的根据是(用原文语句回答) 。 8. 将甚矣,汝之不惠译成现代汉语: 。 9.众人对“其妻献疑”的回答是: , 。 愚公率领全家“移山”的原因是; , 。 愚公移山的目标是: , 。 10.文章结局以神话结束与题目愚公移山有没有矛盾?为什么? 22.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见蔡桓公居十日,扁鹊望桓候而还走。 1、扁鹊见蔡桓公选自_,作者_,_公子,喜欢研究刑名法术,是_时代重要的_,先奏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的 为法家重要著作。 2、解释下列加点字。 A、不治将恐深( ) B、居十日,扁鹊复见( ) C、君之疾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 以思无益( ) D、桓候故使人问之( ) 妻跪问其故( ) 3、解释句子: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_ 扁鹊望桓候而还走。_ 4、揣摩、理解、运用 扁鹊初见桓候时,为什么“立有间”?_ 不治将“恐深”和“不治将益深”能否调换?_ 本文的哲理_, 成语_ _ 文章以桓候之死作结,其作用有二:A_ B_ 5、“扁鹊望桓侯而还走”的原因是 。 6、表现桓侯反感医生(对医生持有偏见)所说的一句话是: 7、扁鹊见蔡桓公这则故事告诉我们 什么道理?本文引申出一个成语是? 23.捕蛇者说 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1、捕蛇者说中,写凶暴的小吏到乡间情形的四句话:_,_,_,_。 2、想想捕蛇者说一文第四、五段,回答问题: “斯役”和“吾赋”分别指什么?蒋氏不愿更役复赋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因为上述原因,作者发出的感慨是_。 选出对句义理解有误的一项:() A、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缴光了地里的出产,用完了家里的收入。 B、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厉:顶着风雨,冒着严寒酷暑,呼吸着有毒的疫 气。C、又安敢毒耶?又怎么敢怨恨呢?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当其租入 当:_(2)今吾嗣为之十二年 嗣:_ (3)貌若甚戚者 戚:_(4)故为之说 说:_ (5)则久己病矣 (6)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今吾嗣为之十二年 若毒之乎 B太医以王命聚之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C岁赋其二 更若役,复若赋 D又安敢毒耶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5翻译“君将哀而生之乎”和“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两句为现代汉语。 译文:(1) _ (2) _ 6文中写作者曾经对一种社会现实表示怀疑,哪句话概括这一现实? 答: 7翻译下面的句子。 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_ 8从选文中找出全文的主旨句,用_ 画出。 9如果你是观人风者,看到捕蛇者说后会有何感想?(提示:可从蒋氏、作者、朝廷、观人风者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谈感想。) _ 10选文中,最能反映蒋氏内心沉痛之情,打动作者的是哪一句? 答:_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是进亦忧,退亦忧 B、号呼而转徙,人不知而不愠 C、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D、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 2、理解文段内容,按要求填空。 (1)本段文字引述的是蒋氏悲痛的哭诉,表明全段答话核心的一句话是: (2)蒋氏把自己跟乡邻的遭遇作了两次对比,请各用一句话(尽可能利用文中的词语)概括回答对比的结果。第一次: 第二次: 13、对下面句子分析有误的一项( ) A、“蒋氏大戚,汪然出涕。”蒋氏听说要恢复他的赋税竟然大哭起来,“赋敛之毒”可知矣。 B、“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引起下文,直贯至“捕蛇独存。极言赋敛之苦。 C、后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应这样划分:而/乡邻之生/日蹙 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的意思是:(献蛇)回来后就可以很有味地吃着那土地上所有的东西,以满足我牙齿的需要。 14、蒋氏捕蛇九死一生,却不以捕蛇为苦,反而自得其乐(“熙熙而乐”)。造成这种反常心理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用一句话回答(不超过10字)。 15. 作者面对蒋氏诉说的悲惨遭遇表示同情的语句是: 答: 16. 作者把改变黑暗社会现实的希望寄托于封建统治者,表现出阶级局限性, 这一语句是: 25.十则 (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二)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六)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七)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不人反是。” (八)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九)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十)(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1、论语的“论”读 ,它是记录 的书。 2、在曹禺日出中,人物“黄省三”的“省三”来源于论语的哪句话? 3、把文中加点字词抄一启遍并解释其意思。 4、结合上文回答,在学习生活中,我们如何正确对进步与落后? 5、上文我很多语句都已成了成语,试着找出几个,并解释其意义? 6、文段涉及了哪几方面的人生道理?加以概括,并讲一讲你对哪一条感受最深,谈谈理由? 7、写出出自论语的至少三句名言名句。 26.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官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而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2、“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 3、翻释:生,变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4、“故患有所不辟”“患”指什么?“非独贤者有是心”的“是心”指什么? 5、解释文中加点字词。 6、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赞扬了什么样的人,斥责了什么样的人? 7、文中说得了“万钟”是为了什么? 8、本文的论点、论据、论证各是什么? 27. 订鬼 凡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致之何由?由於疾病。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凡人不病则不畏惧。故得病寝衽,畏惧鬼至;畏惧则存想,存想则目虚见。 何以效之?传曰:“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宋之庖丁学解牛,三年不见生牛,所见皆死牛也。”二者用精至矣。思念存想,自见异物也。人病见鬼,犹伯乐之见马,庖丁之见牛也。伯乐、庖丁所见非马与牛,则亦知夫病者所见非鬼也。 病者困剧身体痛,则谓鬼持棰杖殴击之,若见鬼把椎锁绳纆立守其旁,病痛恐惧,妄见之也。初疾畏惊,见鬼之来;疾困恐死,见鬼之怒;身自疾痛,见鬼之击,皆存想虚致,未必有其实也。 夫精念存想,或泄於目,或泄於口,或泄於耳。泄於目,目见其形;泄於耳,耳闻其声;泄於口,口言其事。昼日则鬼见,暮卧则梦闻。独卧空室之中,若有所畏惧,则梦见夫人据案其身哭矣。觉见卧闻,俱用精神;畏惧存想,同一实也。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举了哪两个事例来证明? 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非人死精神为之也 ( ) 思念存想所致( ) 故得病寝衽 ( ) 何以效之( ) 顾玩所见 ( ) 昼日则鬼见( ) 则梦见夫人据案 ( ) 其身同一实也( ) 3、对作者的观点你同意吗?为什么?请结合生活实际及你的理解谈一谈。 4、搜集一个古今不信鬼、不怕鬼的故事,进行简单介绍。(不超过30个字) 28.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1)食或尽粟一石。(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3)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4)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解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1该段文字是唐代著名文学家 ( )的 他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除他外,唐宋八大家还有 2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1)骈死( ) (2)食马者( ) (3)槽枥( ) (4)苟无良( ) 3以字的意思和用法与不以千里称也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 A策之不以其道 B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C以五十步笑百步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2)食之不能尽其材( ) (3)伯乐虽善知马( ) (4)不为虚语( ) 5. 文中4个划线的食字,读音为的是哪几个?将它们的序号写在括号内。( ) 6. 用横线在原文中标出作者以强烈的语气为千里马鸣不平的句子。 7.选择对本段的主要内容概括准确的一项?将字母写在括号内。( ) A. 千里马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 B. 食马者不能以千里马的特点来喂养它。 C. 食马者不识千里马,是造成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的根本原因。 D. 千里马的才能没有表现出来,是因为它常常吃不饱。 8、用文中句子问答,作者认为对千里马的摧残、埋没主要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9、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_、_、_,根本原因是:_。本文点明中心的句子是_ 10、翻译句子: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11、文中的“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分别指什么人? 12、“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一说法,对我们有什么启迪? 24/29诗词五首 1、使到塞上中写落日时分边关所见景象的是 2、李商隐的无题运用形象的比喻和谐音双关的字眼,把坚贞不渝,死而后已的真挚爱情表现提淋漓尽致的成为歌颂爱情诗中的千古绝唱的是 抒发了无比深挚的相思别离之情的是: 。 3、中秋佳节,几个朋友相聚小酌。此时,月上中天,清冷的光辉洒向大地。家在外地的小李不禁触景生情,说道:“此时此刻,我想起了古人的两句诗“_, _ ”。我也只能以此寄托自己的情感了。”(填写适合此情境的诗句,课内外均可) 4.浣溪沙中初称为“天然奇偶”的是 5.泊秦淮一诗中,诗人借斥责“商女”,直指那些身负天下安危,醉生梦死的权势显达的是 6.水调歌头中 “ ”这两句诗化用了李白诗“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表达了作者旷达胸襟,表现了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 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 7.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写诗人全家欣喜若狂准备还乡的情景的是: 表达诗人归心似箭的心境的是: 8、滁州西涧中写诗人想在急剧变化的潮流中寻求一点自由和安静的是: 9、约客中用写景衬托梅雨时节的单调寂寞的是: ;写诗人希望有一二知己相伴不得,又急又气又无奈的心境是: 10、李清照的如梦令中用了借代和拟人,创造性地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暮春风雨后花叶的神采的是: 。 11、菩萨蛮中极写侵略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离婚协议执行中房产过户与租赁权处理具体操作流程
- 甜甜情侣恋爱关系终止后情感补偿协议书合同模板
- 不常见的高考试题及答案
- 2026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九上化学期中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安徽淮南寿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风电运维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专电工实训考试题及答案
- 2025中学美术中国美术史试题与答案解析
- 中职教资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版导游业务试题及答案
- STA无痛麻醉仪课件
- 医疗器械仓储操作流程
- 完整版QC七大手法培训课件
- API-650-1钢制焊接石油储罐
- 游泳救生员(初级)理论复习试题与答案
- 学生学习力评价量表
- 触电急救知识与方法PPT
- 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第一课-PPT课件
- 文化引领学校特色化课程体系的建构
- 水岸山居调研
- 安全现场文明施工措施费用清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