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思想PPT课件_第1页
第三章--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思想PPT课件_第2页
第三章--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思想PPT课件_第3页
第三章--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思想PPT课件_第4页
第三章--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思想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思想,.,2,主要内容,第一节贾谊论早期教育第二节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第三节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第四节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3,第一节贾谊论早期教育,贾谊人物简介贾谊(前200前168年),汉族,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18岁即有才名,年轻时由河南郡守吴公推荐,20余岁被文帝召为博士。不到一年被破格提为太中大夫。但是在23岁时,因遭群臣忌恨,被贬为长沙王的太傅。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后,贾谊深自歉疚,直至33岁忧伤而死。其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散文如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都很有名;辞赋以吊屈原赋、鵩鸟赋最著名。,.,4,贾谊学前儿童教育的主要观点,一、早谕教1.太子教育意义重大,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天下之命,县于太子。”“太子正而天下定矣。”2.“太子之善,在于早谕教与选左右。”对太子的教育在其未出生前就要进行。“立而不跛,坐而不差,笑而不喧,独处不倨,虽怒不骂。”3.“自为赤子,而教固已行矣。”4.及早施教的重要性在于:其一,在于小时候形成的品行习惯根深蒂固,就仿佛人的天性一般,不易改变。其二,在于婴幼儿尚未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心地单纯,既容易形成良好的品德,也容易沾染不良的习气。“心未滥而谕教,则化易成也。”,.,5,二、选左右1.慎择师友是对太子进行早期教育的根本保证。“三公”、“三少”须慎重选择,“天下之端士、孝悌博闻有道术者”,方能充任。“人性非甚相远也。”周成王圣明,秦二世暴戾便是典型的例证。2.特别关注太子的道德教育。“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人的善行不能因其小而认为无多大价值,同样,人的恶行也不能因其小而觉得无关紧要。,.,6,三、重儒术1.企望以儒家思想统摄皇太子的心,以儒家学说作为太子早期教育的主要内容。2.对太子的文化知识教育,贾谊主张注重春秋、礼、诗、乐等儒家经典的传授。3.道德教育方面,贾谊主张应使太子自幼形成儒家倡导的忠、信、义、礼、孝、仁等道德观念,在他看来,具有此“圣人之德”的人,就是道德上的完美者,也即具备儒家理想人格者。“将学趋让,进退即席不以礼,登降揖让无容,视瞻俯仰、周旋无节”4.对太子传授“君国畜民”之道是绝不可少的。5.主张教养结合,即除进行道德与知识教育外,并须由少保负责健养其身体。,.,7,评析只是针对太子提出早期教育的论述,列举的实施方法大多是综述文武三代之道,较少新意。但是,他毕竟是先秦以来第一位较为全面地论述早期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他的思想对封建社会早期教育理论的发展起着不可缺少的桥梁作用。王兴国贾谊评传说:“贾谊长期任太傅,他讲的教育,大多是指太子教育,因此其内容难免有其局限性。”同样认为这类文章的内容无所谓时政针对性,而只是由贾谊的太傅职业限定的,是从事“特殊教育”的结果,所以评价的基调就低得只剩下一句“有其局限性”。李尔钢贾谊教太子文的“时务”解读,.,8,第二节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颜之推(531年约595),字介,汉族,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中国古代文学家,生活年代在南北朝至隋朝期间。颜之推曾著有颜氏家训,在封建家庭教育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影响,颜氏家训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后世称“家教规范”。,.,9,一、固须早教1.认为家庭教育要及早进行,有条件的还应在儿童未出生时就实行胎教。孔子“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俗谚“教妇初来,教子婴孩”2.主张儿童出生之后,便应以明白孝仁礼仪的人“导习之”。“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3.颜之推认为早期教育之所以重要,至少有两条原因:其一,幼童时期学习效果较好,得意较大。“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其二,人在年幼时期,心理纯净,各种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尚未形成,可塑性很大。4.认为早期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认真接受父母的习惯在内,能够“使为则为,使止则止”。,.,10,二、威严有慈1.主张正确处理慈爱与严格要求二者之间的关系,慈爱和严教结合。“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2.批评当时许多家庭父母对子女“无教而有爱”。“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反奖,应呵反笑。”3.主张父母对孩子从小就要严格要求,勤于教诲,不能溺爱和放任。“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惧而生孝。”4.认为肉体惩罚是家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有效手段。推崇棍棒教育。“笞怒废于家,则竖子之过立见。”鞭挞体罚犹如以苦药治其疾病,“当以疾病为谕,安得不用汤药针艾救之哉?”,.,11,三、均爱勿偏1.家庭教育中,切忌偏宠,平等对待子女。“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亦当矜怜。”“一言之是,遍于行路,终年誉之;一行之非,掩藏文饰,冀其自改。”“共叔之死,母实为之。”“赵王之戮,父实使之。”2.偏宠孩子,意愿与效果相反,值得家庭教育者深思。,.,12,四、应世经务1.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行道以利世”,要掌握“应世经务”的真实本领。2.批评当时许多世族子弟不学无术,饱食终日,庸庸碌碌,知识浅薄,夸夸其谈,不务实学,脱离实际。他抨击了当时教育培养出来的尽是不可理事、脱离实际的人物:一类是玄学空谈家,他们虽然评古今事务,但“及有试用,多无所堪。保俸禄之资,不知耕稼之苦;肆吏民之上,不知有劳役之勤,故难以应世经务”。另一类是死守章句的腐儒,他们整天“诵短句,构小策”,却完全脱离实际,“施之经务,怠无一可”、“问其造屋,不必知楣横而梲竖也(梲:梁上的短柱);问其为田,不必知稷早而桼迟也”。这两类人实是废才,于国家毫无用处。3.主张要广泛接触社会生活,学习各种杂艺:琴、棋、书、画、数、医、射、卜等。还要熟悉农业生产知识。他特别强调要掌握一技之长,以为立身之本,所谓“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13,五、重视风化陶染1.重视家庭中父母或其他成年人对年幼者的示范作用。风化是指“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颜之推认为“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家长的言行常被儿童奉为金科玉律,即所谓“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强调父母必须加强自我道德修养。“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2.十分重视让儿童置身于比较优良的社会交往的环境之中。“慎择友”,“必慎交游”颜之推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3.认为语言的学习应该成为儿童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一事一物,不经查考,不敢随便称呼。学习语言要注意规范,不应强调方言,要重视通用语言。,.,14,第三节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wu)源人,今江西婺源县,南宋时著名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宋代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15,白鹿洞书院“学规”:“五教之目”:“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处事之要”:“政权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16,一、重视蒙养教育,1.把整个学校教育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8-15岁为小学教育阶段,即蒙养教育段;15岁以后为大学教育阶段。2.重视蒙养阶段的基础教育作用。“古人之学,因以致知为先,然其始也,必养之于小学”“古人由小学而进于大学,其于洒扫、应对、进退之间,持守坚定,涵养纯熟,固已久矣。大学之序,特因小学已成之功”“不习之于小学,则无以收其放心,养其德性,而为大学之基本”3.把小学教育阶段形象地比喻为“打坯模”阶段。“古者,小学已自暗养成了,到长来,已自有圣贤坯模,只就上面加光饰”“而今自小失了,要补填,实是难”,.,17,二、要求慎择师友,1.对于普通的士大夫家庭,慎择幼儿的教师应自慎择乳母开始。“乳母之教,所系尤切”2.儿童稍长,应开始注意培养儿童辨别是非、交游益友的能力。家信与长子受之“交游之间,尤当审择,虽是同学,亦不可无亲疏之辨”至于如何决定交游的亲疏,他指出“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谀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益友”应近之,“损友”则应远之。3.对太子、皇孙来说,师友的选择就更为重要。(晚年做过帝师)十分重视太子、皇孙的择师问题,“夫太子,天下之本,其辅翼之不可不谨”,.,18,三、强调学“眼前事”,1.为什么这样说?“圣贤之学,虽不可以浅意量,然学之者,必自其近而易者始“据某看,学问之道只在眼前日用底便是,初无深远幽妙“2.“眼前事”的主要内容他规定小学的主要任务应当是“学其事“,学习眼前日用的事。他指出,”小学之事,知之浅而行之小者也”。具体而言,包括“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和“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这样一些内容。3.注重道德行为操作的训练。要求儿童的学习由浅入深,自近及远,这不仅符合儿童认识发展与道德形成的规律,易为儿童掌握,而且也有助于自幼儿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习惯,养成践履笃实的作风。,.,19,四、提倡正面教育,1.在教育工作中一贯重视和提倡以正面教育为主,曾说“尝谓学校之政,不患法制之不立,而患义之不足以悦其心,而区区于法制之末以防之,亦必不胜矣”,又说“苟知其理之当然,而责其身以必然,则夫规矩禁防之具,岂待他人设而之而后有持循哉?”2.对于儿童教育更为强调积极诱导,少消极限制。“多说那恭敬处,少说那防禁处”3.非常重视榜样的教育作用。在小学一书中,收录了大量古今圣贤的“嘉言懿行”,供儿童模仿学习,力求能使儿童从中“学到做人的样子”。,.,20,4.对儿童的日常生活行为的规定也主要着眼于进行正面的具体的指导。“凡著衣服,必先提整衿领,结两衽、纽带,不可令有缺落”“凡写文字,须高执墨锭,端正研磨,务使墨汁污手”等等。5.对教师提出指导、示范和适时启发的要求。“指引者,师之功也”“师友之功,但能示之于始,而正之于终尔”。把教师对学生的适时启发比喻为“时雨之化”,认为“譬如种植之物,人力随分已加。但正当那时节,欲发生未发生之际,却欠了些子雨,忽然得这些子雨来,生意岂可御也”,.,21,五、提倡切己体察,“读书不可只专就纸上求义理,须反来就自家身上推究。”读书不仅是要获得知识、寻求义理,更重要的是落实到自身修养的提高上,这是儒家提倡“求诸己”,讲究自律的思想体现。如果读书只是为了向别人炫耀,或是为了获取教训别人的材料,也就丧失了本义。,.,22,第四节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王守仁(1472-1529),汉族,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封“先儒”,奉祀孔庙东庑第58位。,.,23,一、顺导性情,鼓舞兴趣,1.关于儿童教育,王守仁的基本思想是:教育儿童应根据儿童生理、心理特点,从积极方面入手,顺导儿童性情,促其自然发展。“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2.顺导儿童性情进行教育,最重要的是要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兴趣在提高儿童教育质量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己;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生意萧索,日就枯槁”3.尖锐地批评当时流行的无视儿童兴趣,摧残儿童天性的传统教育方法进行了尖锐的批评。“若近世之训蒙稚者,日惟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挞绳缚,若待拒囚”“视学舍如囹狱”、“视师长如寇仇”,.,24,二、循序渐进,量力而施,1.任何人的认识水平都有一个由婴儿到成人的发展过程。“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婴儿在母腹时只是纯气,有何知识?出胎后方始能啼,既后能笑,又既而后能识认其父母兄弟,又既而能立能行,能持能负,卒乃天下之事无不可能。”2.教育者在确定教育内容时,注意量力而施,符合儿童的认识发展水平。“童子自有童子的格物致知”“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如树有这些萌芽,只把这些水去灌溉,萌芽在长,便又加水,自拱把以致合抱,灌溉之功,皆是随其分限所及。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尽要倾上,便浸坏他了”3.指导儿童读书不能要求读得过多。“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可授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4.教学的难度也不应过于落后儿童的认识发展水平。如奔走千里的壮汉,不应要求他在“庭除之间学步趋”,对于已能行于庭除的儿童也不应再要求他“扶墙傍壁而渐学起步移步”。,.,25,三、因材施教,各成其才,1.因材施教对儿童施教,既要考虑儿童认识发展水平的共性特征,又要注意个体发展水平的差异“人的资质不同,施教不可躐等,中人以下的人,便与他说性、说命,他也不省得也,须慢慢琢磨起来”“夫良医之治病,随其病之虚实、强弱、寒热、内外,而斟酌、加减、调理、补泄之,要在去病而已。初无一定之方,不问症候之如何,而必使人人服之也”2.各成其才每个儿童都有其长处,教育者如能就其长处加以培养,就可以使他们某一方面的才能得到发展。“因人而施之,教也,各成其才矣,而同归于善”针对儿童不同性格,应采取不同方法,分别予以适当的陶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