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而活着_第1页
我为什么而活着_第2页
我为什么而活着_第3页
我为什么而活着_第4页
我为什么而活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为什么而活着,伯兰特罗素,目录,作者简介听课文品读探究与讨论拓展积累总结!,作者简介,罗素:(18701970)英国唯心主义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在政治上始终主张和平主义。195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数学原理、哲学原理、心的分析、论教育、物的分析、西方哲学史。,听课文,想问题,请大家带着问题听课文1:这篇散文可以说是罗素的生活宣言书。找出你所了解的作者活着的三大理由是什么?从这坦诚而鲜明的表白中,你又体察到作者怎样的思想和人格。,1.罗素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用文学的笔法,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个永恒的命题作出了响亮的回答:即“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我为什么而活着,这三者构成了作者的崇高思想和伟大人格。,品读,1“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支配我一生的单纯而强烈的三种感情。”删去“不可遏制”和“单纯而强烈”两个修饰语后,句子的基本意思没有变,删去好不好?为什么?2“爱情与知识的可能领域,总是引领我到天堂的境界,可对人类苦难的同情经常把我带回现实世界。”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将“引领”改为“带”会与下句一致,这样改好吗?,品读1,答案删去不好。“不可遏制”表示其情感强烈,发自内心而又无法控制;单纯而强烈又言其情感的纯粹且别无他意。两个修饰语,将作者的崇高思想和伟大人格突出得更鲜明。,品读2,这句话将“爱情”、“知识”、“对人类苦难爱情同情”三者连接起来了,使文章显得紧凑。“引领”有引导,带着人向某个目标前进的意思,与天堂的境界搭配恰当;而“带”字意义一般。再者,即使两个词义完全相同,在一个句子中也以变化运用为好。,探究,1有人认为作者只是同情人类的苦难,境界还不够高,要是去挽救人类的苦难,那才算人格伟大。你的意见呢?请说说理由。,2文中第四段罗素提到自己很失败,很痛苦!为什么在最后一自然段又说人是值得活的?,探究1题答案,1作者不仅是同情,而且不断地为人类的幸福和生存进行不懈的奔走呼告。虽然他自知奔走呼告的力量微不足道,但却始终没有放弃过,而且为这种微不足道深感痛苦,真切的表明了作者人格的伟大。,探究2,2罗素觉得他的人生追求是正确而崇高的,回顾一生,问心无愧,并且不无欣慰。他需要爱,他热爱知识,他要努力帮助苦难中的人们,这就是它活着的理由。,拓展,当你面对“你为什么而活着”这样一个哲学命题时,你会产生怎样的思考?请把你的想法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积累,遏制孤寂战栗边缘微薄赐予,总结,哲学家罗素在他的朴素而精悍的散文我为什么而活着里向我们展示了一位智者博大而深沉的胸怀:“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渴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止的同情是支配我一生的单纯而强烈的三种感情。文末作者说:“我发现人是值得活的。如果有谁再给我一次生活的机会,我将欣然接受这难得的赐予。”这篇短文的框架十分清晰,基本上是“总分总”的模式,但开头的“总”与结尾的“总”是不同的。开头的三种感情“如阵阵飓风,吹拂在我动荡不定的生涯中,有时甚至吹过深沉痛苦的海洋,直抵绝望的边缘。”结尾处这三种感情带来的痛苦已经在前面的分解中淡化了,因为“我发现人是值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