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千秋诗圣杜甫,充满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儒生。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杜甫的一生(712-770),杜甫,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自称少陵野老。他自谓“自少多病,贫穷好学”。青年时期,杜甫曾漫游江南、山东、河南等地。这时正当开元太平年间,诗人情绪乐观,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了信心,故这时期的诗风豪迈奔放。在穷困的环境里,苦学,壮游,打下了学问的基础。二十四岁那年,在长安应考落第,杜甫又再出游。由于贫穷,到处碰壁,使他体会到人情冷暖。三十四岁时,他又到长安。到四十四岁,生活仍非常穷困。不仅自己时在冻饿之中,连寄寓在陕西省家的幼子也饿死了。那时安史之乱爆发,这事变长达八年之久,五十七岁那年,流浪到湖北湖南,终于在长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伤食而死。,读书游历时期(712-746)35岁以前读书和漫游时期,扩大了眼界,结识李白。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情绪乐观,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了信心,故这时期的诗风豪迈奔放。,困守长安时期(746-755)35-44岁十年困守,使他变成了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后出塞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兵车行(节选)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陷贼与为官(任左拾遗)时期(756-759)45-48岁安史之乱,目睹京城荒凉,朝廷腐败,创作达到现实主义高峰。春望哀江头北征羌村三首“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月夜梦李白二首,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月夜今夜鄜(f)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借助想象(对写)妻子对自己的思念,写出自己对妻子的思念。离乱之痛和内心之忧熔于一炉。,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漂泊西南时期(759-770)49岁以后诗人在成都浣花溪建草堂,过了一段安定时光,严武给予他很大帮助,后友人去世,漂泊不定的生活和疾病折磨着他,晚年过得凄惨悲凉。770年冬,死在长沙至,岳阳的一条破船上,享年59岁。天末怀李白月夜忆舍弟蜀相江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绝句倦夜旅夜抒怀咏怀古迹孤雁登高登岳阳楼登楼江南逢李龟年,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江南逢李龟年(绝笔)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乐景衬哀情,诗之风格沉郁:忧国忧民,反映现实,描述民间疾苦,感情真挚,格律严明。顿挫:穷绝工巧,平实雅谈,描写深刻,细腻感人,形象鲜明,杜甫诗中每一个字,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艺术特点杜甫是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作被称为“诗史”。他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刻苦精神,努力创作。,杜甫的思想和品格情怀,盛唐文人的风骨杜甫生于大唐开元盛世。他不仅拥有盛唐文人所具备的激情、宏伟气魄和时代责任感,而且,他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比同时期的文人更多、更深。深受儒家影响的政治抱负杜甫的政治抱负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即辅佐君主,救济天下,使尧舜时代的清明之治在当世重现。但坎坷的人生和动乱的时代,使他长期沦落社会下层,因而逐渐走向人民,成为一位替黎民百姓呼喊的伟大诗人。,对人民深切同情与关爱无论是身处朝廷还是远在江湖,杜甫始终热切地关注着现实,以他的诗笔有力地抨击时弊。他将自己与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深切地同情人们的苦难,为人们大声疾呼。杜甫不仅是“忧国忧民”的士大夫精神之代表,更有“宁苦身以利人”的博大胸怀,表现出他最可贵的性格特点。,杜甫的思想和品格情怀,穷,要独善其身,也要兼济天下。,“也许,诗真的是穷而后工吧。时代用冷酷的目光选中了杜甫,让他受尽了种种磨难,用枯瘦的手去蘸起人民像墨汁一样浓黑的悲哀,来记录盛唐这个伟大的年代如何走向没落。那每一个字都是他眼中的泪,是他心里的血,都是他无可奈何的惨叫。”唐之韵,学习目标1.通过朗读诗歌、分析意象,把握登高的思想内容,并总结读懂诗歌的方法。2.运用学习登高的方法阅读秋兴八首(其一),理解作者的情怀。3.学习诗人始终忧国忧民的可贵精神。,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一读:读准字音、节奏,二读:读懂诗意,背景材料,这首诗是杜甫55岁在夔州所作。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但地方军阀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为了排遣心头的郁闷,他在重阳节登高抒怀。,思考:诗歌首联写了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意象:风、天、猿、渚、沙、鸟色调画面特点:旷远,萧瑟,悲凉参考答案:诗歌首联写了狂风、高空、哀猿、清洲、白沙、飞鸟这些意象,描绘了一幅雄浑高远又肃杀凄凉的画面。(秋风劲急,蓝天高远,猿啸悲哀,小洲水清沙白,鸟儿飞舞盘旋。表达了诗人内心孤苦悲凉的心境。),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意象:落木,长江开阔、雄浑、悲壮,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人的渺小、生命短暂,反衬,思考:颔联写了哪些意象?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壮阔|悲苦,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壮阔|悲苦,从颈联可以看出杜甫遭遇了哪些悲苦的事情?分组讨论,做好记录,并派代表发言。,“八悲”: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合作探究:,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尾联,艰难苦恨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国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自身:八苦壮志未酬个人与国家命运相结合,“悲”字是核心,贯穿全诗。内心伤悲登高遣悲触景生悲倍增新悲。悲景起笔,悲情落笔。,古今七律第一,三读:读出情感,国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自身:八苦壮志未酬,请思考总结:你是怎么读懂这首诗的?,知人论世法“意象情感”分析法,看一看抓一抓辨一辨,看一看找启示题目、作者、注释,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注:作于767年秋天的重阳节。(杜甫55岁在夔州所作。当时社会动乱,民不聊生,诗人只得飘泊西南。),抓一抓寻突破:抓语言的暗示找出写景(人、事、物)及其特点的词语找出直接表明情感(或暗示情感)的词语,形容词、动词时令、温度、颜色、声音、,辨一辨明关系景与情的关系,正面烘托反面衬托,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春末夏初的美景勾起了漂泊的感伤。,看一看:题目、作者、注释抓一抓:景物及其特点辨一辨:景与情的关系,秋兴八首(其一),秋兴八首写于大历元年()秋天。当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李唐王朝仍然面临北方军阀重新割据的危险;另外,唐朝与吐蕃在剑南川西的战争也接连不断。秋兴八首就是在这样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下写成的。八首诗各自独立而又互相勾连,一脉相通,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创新方面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