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初三二模专题:课外文言文宝山区张丞相“草”书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当时流辈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其侄录之。当波险处,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其侄曰:“胡不早来问?致余忘之。”注流辈:同一类的人或同一辈的人。录:转抄。当波险处:在笔画波折险僻的地方。诟:责骂。1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3分)(1)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 ) (2)使其侄录之( ) (3)侄罔然而止(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你)为什么早上不来问?以致我忘记了这些字。 B.(你)为什么早上不来问?以致余下的都忘记了。C.(你)为什么不早点来问?以致我忘记了这些字。 D.(你)为什么不早点来问?以致余下的都忘记了。13.张丞相“草”书,“草”的具体表现是“_”,其结果是“_”且“_”。(3分)14.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讽刺了_那类人。(用自己的语言回答)(3分) 11.(3分)(1)想到,得到 (2)让 (3)停止12.(3分)C13.(3分)满纸龙蛇飞动 侄罔然 不自识14.(3分)自己有错还责怪他人(自始至终认识不到自己错误的人)参考译文:张丞相喜欢书写草书(草体字),但是很不擅长。当时的人们都讥笑他,他却仍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一次,他忽然得到佳句,赶忙索要笔墨奋笔疾书,字非常潦草,写了满纸,龙飞凤舞。他当即让侄儿把诗句抄录下来。侄儿抄到笔画曲折怪僻的地方,感到迷惑不解,便停下笔来,询问张丞相念什么字。张丞相仔细辨认了很久,也没认出来自己写的是什么字,于是就责骂侄儿说:“你怎么不早一点儿问我,以至于我也忘了写的是什么。”青浦区宣曲任氏之先,为督道仓吏。秦之败也,豪杰皆争取金玉,而任氏独窖仓粟。楚汉相距荥阳也,民不得耕种,米石至万,而豪杰金玉尽归任氏,任氏以此起富。富人争奢侈,而任氏折节为俭,力田畜。田畜人争取贱贾,任氏独取贵善。富者数世。然任公家约:“非田畜所生,不衣食。公事不毕,则身不得饮酒食肉。”以此为闾里率,故富而主上重之。选自史记 注先:先祖。窖:物品储存在地洞里。距:通“拒”,指两军相持。荥阳:地名,今河南省荥阳市一带。米石至万:一石米价达到一万钱。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1)为督道仓吏( ) (2)不衣食( ) 12.对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人们都争着买便宜的田地和牲畜,只有任氏认为买贵的才是好的。 B.人们都争着买便宜的田地和牲畜,唯独任氏买价格贵质量好的。C.人们都争着便宜卖掉田地和牲畜,只有任氏将其卖出了高价。 D.人们都争着便宜卖掉田地和牲畜,唯独任氏将其高价买下。13.从选文看,“主上重之”的原因是(1)_;(2)_ (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11.(4分,2+2)(1) 担任(做) (2)吃12.(3分)B13.(4分,2+2)(任选两个角度回答,答对一点得2分)(1)任氏有远见,经商理念与众不同;(2)即使富甲一方,仍生活节俭;(3)对家人和自己要求严格。参考译文:宣曲任氏的先祖,是督道倉的守吏。秦朝敗亡之時,豪傑全都爭奪金銀珠寶,而任氏獨自用地窖儲藏米粟。後來,楚漢兩軍相持於滎陽,農民無法耕種田地,米價每石漲到一萬錢,任氏賣谷大發其財,豪傑的金銀珠寶全都歸於任氏,任氏因此發了財。一般富人都爭相奢侈,而任氏卻屈己從人,崇尚節儉,致力於農田畜牧。田地、牲畜,一般人都爭著低價買進,任氏卻專門買進貴而好的。任家數代都很富有。但任氏家約規定,不是自家種田養畜得來的物品不穿不吃,公事沒有做完自身不得飲酒吃肉。以此做為鄉裡表率,所以他富有而皇上也尊重他。崇明区王著教帝学书王著学右军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帝听政之余,留心笔札,数遣内侍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益刻意临学。又以问著,对如初。或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遽称善,恐帝不复用意。”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 注右军:指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侍书翰林:这里指在翰林院侍奉皇帝学习书法。帝:皇帝,即下文的“太宗”,指宋太宗赵光义。笔札:书法。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1)深得其法( ) (2)遽称善( )12.对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A.太宗逐渐开始潜心致志地临摹学习。 B.太宗更加诚心地当面向王著求学。 C.太宗更加潜心致志地临摹学习。 D.太宗从学习书法中得到了好处。13.这则故事能带给学习者至少两点启示:(1)_;(2)_。(4分) 11.(4 分)(1)领会 (2)立即12.(4 分)C13.(4分)答案举例:学而不厌才能不断进步。 想要学有所获就得潜心刻苦。 为学需有不耻下问的精神。 精益求精者越学越精。 做学问也要有越挫越勇的精神。 能遇到好老师是学习者的幸运。参考译文: 王著学习王羲之书法,(很快就)深深地体会到其中的要领,被太宗任命为翰林。太宗在处理政物之余,喜欢练习书法,曾经数次让内侍拿着自己的作品让王著品评,但每次王著都说不够好,于是太宗更加用心地去练习。太宗再一次让侍从拿着他新写的字去问王著,王著的回答依然和起初一样。有人询问王著的用意,王著说:“皇上的书法本来就很好了,但如果马上说书法写得好,恐怕皇上不再会像原来一样用心了。”这之后太宗的书法精妙绝伦,超过了很多以前的著名书法家,世人说这都得益于王著的勉励。嘉定区元和中,子厚得柳州。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 (节选自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注得柳州:指被派为柳州刺史。柳州:今广西柳州市,当时极荒凉。设教禁:制定了教化措施并制定禁令。子本相侔xing mu:利息与本金相等。观察使:中央派往地方掌管监察的官。11.解释文中加点词。(4分)(1)是岂不足为政邪( ) (2)比一岁( )1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子厚和借钱的人设计方案,全部命令他们赎回子女。B.子厚为借钱的人想方设法,全部命令他们赎回子女。C.子厚为借钱的人想方设法,让他们全都把子女赎回去。D.子厚和借钱的人设计方案,让他们全都把子女赎回去。13.选段中的“子厚”即_代(朝代)文学家_(姓名),我们初中阶段学过他的文章 _。本文表现了他为官_的品质。(5分)11.(4分)(1)值得 (2)等到 (各2分)12.(3分)C13.(5分)唐 柳宗元 小石潭记黔之驴捕蛇者说三选一 亲政为民、亲政奉公、(为官)清正、(正直善良)、爱民如子(关注民生、以民为本)(前3空各1分,第4空2分)参考译文:元和年间,柳宗元被遣出做柳州刺史。到任之后,他慨叹道:“这里难道不值得做出政绩吗?”于是按照当地的风俗,为柳州制订了教谕和禁令,全州百姓都顺从并信赖他。当地习惯于用儿女做抵押向人借钱,约定如果不能按时赎回,等到利息与本金相等时,债主就把人质没收做奴婢。子厚为此替借债人想方设法,都让他们把子女赎了回来;那些特别穷困没有能力赎回的,就让债主记下子女当佣工的工钱,到应得的工钱足够抵消债务时,就让债主归还被抵押的人质。观察使把这个办法推广到别的州县,到一年后,免除奴婢身份回家的将近一千人。金山区副使失物李士衡为馆职,使高丽。一武人为副。高丽礼毕赠遗之物,士衡皆不关意,一切委于副使。时船底疏漏,副使以士衡所得缣帛藉船底,然后实己物以避漏湿。至海中,遇大风,船欲倾覆,舟人大恐,请尽弃所载,不尔,船覆必难免。副使仓惶,悉取船中之物投之海中,更不暇拣择,约投及半,风息船定,既而点检所投,皆副使之物,士衡所得一无所失。 注馆职,唐宋时一种官职。疏漏,有缝隙漏水。缣帛,丝绸。实,填放。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1)李士衡为馆职( ) (2)高丽礼毕赠遗之物( )12.下列对“士衡所得一无所失”根本原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高丽礼毕赠遗之物,士衡皆不关意。B.船底疏漏,副使以士衡所得缣帛藉船底。C.副使不暇拣择,悉取船中之物投之海中。D.约投及半,风息船定。13.文中的士衡和副使分别是_、_的人;从中你得到的启示是_(6分)11(1)担任(2分) (2)赠送(2分) 12C(2分)13.淡泊钱财(2分) 自私自利 (2分) 自私的人是没有好下场的。(损人利己的思想是要不得的)。(2分) 参考译文:李士衡在京朝昭文馆任编校书籍职务期间,以使者身份出使到高丽去,一名武官做他的副手。对高丽作为礼品赠送的财物,李士衡都不关注和在意,一切都委托给副手去处理。当时,船底有渗漏的地方,装船时,这个副手把李士衡所得的细绢及其他丝织品垫在船底,然后把自己所得东西放在上边,以避免浸湿或漏落。航行到海上,遇到了大风,船将要倾覆,船工们非常恐惧,请求把所装载的东西完全丢弃到海里去,不这样,由于船太重必定难以免祸。这个副手在仓皇之时准备把船里的东西全部投到海里去,也没有时间去拣择。大约投到一半的时候,风停了船也平定了。过了一会点数、检查所投的东西,都是这个副手的东西。而李士衡所得的东西,由于在船底就一无所失。虹口区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未冠,有俊声,急义好施,或一日挥千金。进士及第,调宝鸡尉,柏乡知县。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转运使黄湜闻其名,将推毂之,召诣行台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湜怒,他日行柏乡,阅理文书,欲翻致其罪;既而无一疵可指,始以宾礼见,曰:“君真能吏也。”率诸使者合荐之。 注推毂(g):举荐。疵:缺点或过失。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1)进士及第( ) (2)召诣行台白事( )12.下列对画线句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A.黄湜整理文书案卷,想要通过翻阅文书寻找侯蒙获罪。B.黄湜审阅文书案卷,想要翻开文书案卷导致侯蒙获罪。C.黄湜审阅文书案卷,想要推翻已定的案子使侯蒙获罪。D.黄湜整理文书案卷,想要推翻已定的案子到达侯蒙获罪。13.侯蒙及第后的故事表现出他是个_、_的人。(4分)11.(1)达到 (2)到12.C13.公正严明 正直无私 参考译文:侯蒙字元功,是密州高密县人。还不满二十岁的时候,就有好的名声,为正义的事情急于奔走,喜好施救有困难的人,有时一天就花掉千金。考取进士后,调任宝鸡县尉,后来又任柏乡县知县。百姓打官司都是当庭判决,受罚的人都没有任何怨言。转运使黄湜听到他的名声,要推荐他,叫他到衙署禀报事情,侯蒙因越过了自己的县境而不肯前往。黄湜很生气,一天巡视柏乡县,审阅文书案卷,想要推翻已定的案子使他获罪;后来(发现)没有一点瑕疵可指摘,这才以宾客之礼接见他,说:“您真是能干的吏员啊。”黄湜便率领各位使者一起推荐他。奉贤区濮州刺史庞相寿坐贪污解任,自陈尝在秦王幕府。上怜之,欲听还旧任。魏征谏曰:“秦王左右,中外甚多,恐人人皆恃恩私,足使为善者惧。”上欣然纳之。谓相寿曰:“我昔为秦王,乃一府之主;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大臣所执如是,朕何敢违!”赐帛遣之,相寿流涕而去。 注陈:陈述。秦王:唐太宗李世民。他在称帝前被封为秦王。中外:宫内、宫外的故人。四海:整个国家。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1)濮州刺史庞相寿坐贪污解任( ) (2)足使为善者惧( )11.下列对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大臣坚持像这样秉公执法,我怎么敢违背他呢?B.大臣都坚持这个观点,我怎么敢违反原则呢?C.大臣坚持像这样秉公执法,我怎么敢违反原则呢?D.大臣都坚持这个观点,我怎么敢违背他呢?12.从文中看,唐太宗“怜之”的原因是“_”,“纳之”的表现是_。(3分)13.为本文拟一个题目:(8个字以内)(2分)10.(1)犯罪 (2)让 11.C12.尝在秦王幕府(1分) 告诉庞相寿不能徇私的原因并打发他离开。(2分)13.如“治国不私故人”“唐太宗不徇私”“唐太宗不私故人”等(2分)参考译文:濮州的刺史庞相寿因为贪污而被解除职任,自己说曾经在唐太宗做秦王时在他手下工作。皇上可怜他,想让他重新归来担任(职务)。魏徽规劝说:“秦王身边宫内宫外的故人很多,恐怕人人都依赖亲情私交,足以使善良的人害怕。”皇上开心的接纳了他的意见,对相寿说:“我从前做秦王,是一府的王,现在居于重要的地位,是整个国家的主人,不能够独自偏私故人,魏徽等大臣所坚持的是对的,我怎敢违背!”皇上赐他帛之后打发他走,相寿流着眼泪而去。 黄浦区范文正在睢阳掌学,有孙秀才上谒,文正赠钱一千。明年孙生复道睢阳,谒文正,又赠一千,因问:“何故汲汲于道路?”孙秀才戚然动色曰:“老母无以养,若日得百钱,则甘旨足矣。”文正曰:“吾观子辞气,非乞客也。二年仆仆,所得几何?吾今补子学职,月可得三千以供养,子能安于为学乎?”孙生再拜大喜,于是授春秋,而孙生笃学,不舍昼夜,行复修谨,文正甚爱之。明年文正去睢阳,孙亦辞归。后十年,闻泰山下有孙明复先生以春秋教授学者,朝廷召至太学,乃昔日索游孙秀才也。注汲汲:形容心情迫切。甘旨:美味的食物。11.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1)何故汲汲于道路( ) (2)吾观子辞气( )12.下列对加点句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A.孙明复专注于学习,昼夜不回家。B.孙明复放弃了学习,昼夜不回家。C.孙明复专注于学习,昼夜不放弃。D.孙明复专注于听课,昼夜不放弃。13.本文最后一句的作用是(1)_;(2)_。11.(1)原因 (2)看,查看12.C 4分 13.(1)点明孙明复勤奋好学终有所成;(2)点明范文正识人助人之举终有成效。参考译文:范仲淹在睢阳担任学官的时候,有个孙秀才在路上拜见他,范仲淹送给他一千钱。第二年,孙秀才又在睢阳路边拜见他,范仲淹又送给他一千钱,并问他:“为什么一直在路边讨要钱财呢?”孙秀才脸色戚然地说:“无法供养老母亲,如果每天讨得一百钱,就能够供养她了。”范仲淹说:“我看你的言谈举止,不像一个乞讨的人。这样过了二年,你能讨得多少钱,却荒废了许多学业。我今天收录你在学校任职,每月可以得到三千钱来供养母亲,你能安心做学问吗?”孙秀才高兴得赶紧行礼。范仲淹于是传授他春秋,而孙秀才勤奋学习,日以继夜,行为也端正谨慎,范仲淹很喜欢他。第二年,范仲淹离开睢阳,孙秀才也告辞回家了。后来过了十年,范仲淹听说泰山下有个叫孙明复的先生给学生讲授春秋,朝廷把他召到太学,原来是从前向范仲淹讨钱的孙秀才。静安区李泰伯改字 范文正公守桐庐,始于钓台建严先生祠堂,自为记,其歌词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既成,以示李泰伯。泰伯读之三,叹味不已,起而言曰:“公之文一出,必将名世。某妄意易一字,以成盛美。”公瞿然,握手扣之。答曰:“云山江水之语,于义甚大,于词甚溥,而德字承之,似局促,拟换作“风字如何?”公凝坐颔首,殆欲下拜。 注歌词:指记文后的赞词。瞿然:惊讶的样子。握手,拱手。扣:询问。溥:大。凝:注意力集中。1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1)必将名世( ) (2)某妄意易一字( )1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李泰伯把记和赞词读了三遍,不停地感叹其韵味。B.李泰伯读了多遍记和赞词,赞叹回味不止。C.李泰伯把记和赞词读了三遍,赞叹回味不止。D.李泰伯读了多遍记和赞词,不停地感叹其韵味。13.从范文正公“_”的表现可以看出,他非常赞同李泰伯的观点。而从李泰伯改字这件事,你得到的启示是_(5分)11.(1)闻名/出名,有名 (2)更改,更换,修改,改换(4分)12.B(3分)13.凝坐颔首,殆欲下拜(多写了“公”字,不扣分)(只写了其中一个分句,得1分)(共2分)(1)评价他人作品要实事求是,既充分肯定其优点,又能委婉诚恳地指出其不足。(2)不迷信权威,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3)当自己在某方面出众时,也能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并及时改正。(4)古人对创作精益求精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创作/做事需要精益求精的态度)(5)人与人之间交往应平等真诚,互相尊重。(3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表述不准,酌情扣分)参考译文:范仲淹在桐庐做太守的时候,最早在钓鱼台建了一个严先生祠堂(纪念严光),自己做了一篇记文,文章内说:“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写完之后拿给南丰的李泰伯看,李泰伯看了好多遍之后,回味赞叹不止,站起来说:“先生的这篇文章写出来之后,必将会在世上成名,我大胆地想(帮你)换一字,使它更完美。”;范公很惊讶,拱手请教他。(李泰伯)说:“云山江水那一句,意义和文字很大很深,用它来修饰德字,好像有点局促了,我想把德字换风字,你看怎么样啊?”范公坐在那里点头,几乎要下拜!闵行区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不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威行三十六年。注隐:不直说本意而借别的词语来暗示的话。蜚:飞。1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分)(1)止王之庭( ) (2)奋兵而出(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皆还齐侵地。_13.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一鸣惊人”的“鸣”在文中具体表现在_(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2)淳于髡劝谏成功的原因是_(用文中的话回答)(2分)11.(1)(2分)停止 (2)(2分)军队12.(3分)(诸侯各国)都把侵占的土地还给了齐国。13.(1)(3分)让各地官员七十二人上朝:赏赐、诛杀各一人:重振军队。(2)(2分)说之以隐(仅回答“喜隐”得1分)参考译文:齐威王在位时喜好说谜语,彻夜陶醉于酒宴,不理政事,将国事委托卿大夫。文武百官也荒淫放纵,各国都来侵犯,国家危在旦夕。身边近臣不敢进谏。淳于髡用隐语劝谏说:“国中有大鸟,落在大王庭院里,三年不飞又不叫,大王猜这是什么鸟?”齐威王说:“这只鸟不飞则已,一飞就直冲云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就诏令全国七十二县长官来朝奏事,奖赏一人,诛杀一人;又发兵御敌,诸侯十分惊恐,都把侵占的土地归还齐国。普陀区郑人爱鱼郑人有爱惜鱼者,列盆庭中,实水焉,得鱼即生之。鱼新脱网罟之苦,惫甚,浮白而喁。逾旦,鳍尾始摇。郑人掬而观之,曰:“鳞得无伤乎?”未几,糁麦而食,复掬而观之曰:“鳞得无伤乎?”人曰:“鱼以江为命,今处以一勺之水,日玩弄之,而曰我爱鱼,我爱鱼。鱼不腐者寡矣!”不听,未三日,鱼皆鳞败以死。郑人始悔不用或人之言。君子曰:“民犹鱼也,今之治民者皆郑人也哉?”注释罟(g):捕鱼的网。喁(yng):鱼口向上,露出水面。糁(sn)麦而食:喂食饭粒和麦屑。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1)得鱼即生之( ) (2)郑人掬而观之( )1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A.郑人开始后悔不应听取有些人的话。 B.郑人才后悔没有听那个劝告人的话。C.郑人开始后悔不用或不听别人的话。 D.郑人才悔恨听有些人的话是错误的。13.郑人哪些行为直接导致“鱼皆鳞败以死”的结局?作者借这则寓言想说的道理是什么?(4分)_11.(1)养活 (2)仔细看12.B13.用水盆养鱼,鱼生存空间小,又每天玩弄鱼 统治者不能口称爱民,实际将民众当成自已的玩物,随意摧残。或:统治者应该给予民众 合适的生存环境和治理方式。参考译文:郑国有个爱鱼珍惜鱼的人,排放盆子在厅堂之中,装满水。得到了鱼就养着它们。鱼刚脱离网的困苦,很疲惫,浮到水面咭咭地喘息。过了一天,鳍尾开始摇摆。那郑国人捧出来看着说:“鳞没有伤吧?”没多久,喂食谷末和麦麸,又捧出来看着说:“鳞没有伤吧?”有人说:“鱼凭借江水为活命之所,遇上这样呆在一勺的水中,每天玩弄它,还说我爱鱼我爱鱼,鱼不腐烂的少啊!”那人不听。没过三天,鱼全都磷片脱落而死,那郑国人这才后悔不听有的人的话。松江区终南之山有棘满径,枝柔而刺密。触之者恒胶结不可解,不受伤不已。人畏其刺,咸迂其途避之。一人义形于色,蹇裳而入,欲节节而断之。孰知左断于指,而右曳于臂,下钩其裙,上牵其袖,惫已甚。君子曰:“斯人之疾恶是矣,疾之而不以其道,苟持斧,求其本而艾之,何棘不去?” 注胶结:粘住。蹇(qin):撩起。艾:同“刈”,割。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1)一人义形于色( ) (2)何棘不去( ) 12.下列对划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的一项是( )。(3分)A.这人的疾病是非常严重的 B.这人对害人的东西很痛恨C.这人痛恨害人的东西是对的 D.这人的病恶化到如此程度13.“斯人”在断棘时“惫已甚”的主观原因是_(用文中的语言回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5分)11(2+2分)(1)表露,表现 (2)去除,除掉12(3分)C13.(2+3分)疾之而不以其道 要用正确的方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参考译文:终南山上有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它的)主干柔软刺很密,碰上它的人总是被缠上无法解脱,不受伤就没完。人们害怕它的刺,都绕开那路躲避它。一个人露出义愤的样子,撩起衣裳进去,想一节节地折断它们。哪知左边手指掐断了它,右边的手臂被拉住了,下边衣裳被钩住了,上面的袖子也被勾住,狼狈不堪。君子说:“人的确应该痛恨丑恶,痛恨它而不要上它的当。如果拿刀斧找到它的根割断它,什么荆棘不除?”徐汇区元和十年,(柳宗元)徙柳州刺史。时刘禹锡同谪,得播州,宗元以播非人所居,且禹锡母老,具奏以柳州让禹锡,而自往播,会大臣亦有为请者,遂改连州。宗元在柳,多惠政,及卒,百姓追慕,立祠享祀,血食至今。 注释柳州:今广西柳州。播州:今贵州遵义。连州:今广东连县。血食:受祭。11.解释加点字。(4分) (1)徙柳州刺史( ) (2)及卒( ) 1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会同大臣一起为刘禹锡求情,于是刘禹锡的贬谪地改为连州。B.正好有大臣也为刘禹锡求情,于是刘禹锡的贬谪地改为连州。C.会同大臣一起为柳宗元求情,于是柳宗元的贬谪地改为连州。D.正好有大臣也为柳宗元求情,于是柳宗元的贬谪地改为连州。13.宗元以柳州让禹锡的理由是“_”(2分)14.选文从“为友”、“为官”两个角度展现了柳宗元_、_的品质。(4分)11.(4分)(1)迁徙:迁移 (2)等到时12.(2分)B13.(2分)播非人所居,且禹锡母老14.(4分)舍己为人 尽忠职守杨浦区公输刻凤公输之刻凤也,冠距未成,翠羽未树,人见其身者,谓之鹲鵄;见其首者,名曰鴮鸅。皆訾其丑而笑其拙。及凤之成,翠冠云耸,朱距电摇,锦身霞散,绮翮焱发,翙然一翥,翻翔云栋,三日而不集。然后赞其奇,而称其巧。(节选自刘昼刘子知人) 注公输:又称鲁班,我国古代著名工匠。距:禽类附足骨。鹲鵄(mng ch):猫头鹰一类的鸟。鴮鸅(w zh):即鹈鹕。訾(z):嘲笑。锦身霞散:身上锦绣般的羽毛像云霞散开。绮翮(q h):鲜艳的翅膀。焱(yn):火花,火焰。翙(hu)然:鸟飞声响的样子。翥(zh):飞举。云栋:耸入云天的楼房。11.解释加点字。(4分)(1)名曰鴮鸅( ) (2)及凤之成(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翠冠云耸,朱距电摇 _1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鲁班技艺之“巧”。(2分)鲁班雕刻的凤凰,不仅外形光彩美丽,而且_。14.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有_;_。(3分)11.(1)称呼(叫) (2)等到时12.(凤凰)翠绿的凤冠像云彩一样高耸,朱红的爪子像电一样闪动。13.能在耸入云天的楼房上翻飞,三天不落下来。14.我们要学会客观地、全面地观察问题,不能下片面结论。做任何事,在得不到别人的认同,甚至受到非议和讽刺时,要学会坚持,克难求进,当成功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