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加强班)_第1页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加强班)_第2页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加强班)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加强班)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1. “商朝晚期的殷墟甲骨卜、辞表明,不论同一代兄弟有几人为王,只有其中有子继位为王的一位最受后世的尊敬。”由此可以推断出商朝晚期 ( )a. 宗法世系观念已大大加强b. 王位由嫡长子继承已成定制c. 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尖锐d. 王位世袭制度已经趋于衰落2. 剑桥中国史载:“对帝国而言并不是新东西,也不是起源于秦。但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断然摒弃了必然引起间接统治的重立列国的思想。”材料评说的制度应是()a. 分封制b. 三公九卿制c. 郡县制d. 郡国并行制3. 东汉光武帝之时,察举制实施中有了“授试以职”的正式规定,即郡国长官应先对秀才与孝廉委以一定职务,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可举至中央。这一规定()a. 打破贵族世代为官的陈规b. 体现对官员吏治才能的重视c. 彰显公开竞争的选官原则d. 意在提高地方政府行政效率4. 据资治通鉴唐纪八记载,贞观年间,唐太宗签署了征收十八岁以下体壮者当兵的敕书,但魏征就是不肯属敕。魏征只是门下省正五品的给事中,居然有权阻止最高指示的下达。这主要是因为()a. 门下省参与决策程序制度化b. 皇帝昏庸大臣操纵朝政c. 门下省可监察政府政令实施d. 分割相权避免君主独裁5. 明史记载“居正为政及史部左侍郎张四维人,恂恂若属史,不敢以僚自处。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谓当剖棺戮死而姑免之”。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折射出()a. 皇权与内阁的矛盾不可调和b. 内阁成为制约皇权的中央机构c. 内阁权力源自于皇帝的旨意d. 内阁首辅演变为事实上的宰相6. 北宋宋江起义,震动天下。皇帝派遣高俅带领军队前往镇压。按两宋中央官制,负责筹划这一事务的是()a. 三司使b. 参知政事c. 枢密院d. 门下省7. 如表是对苏格拉底审判情况统计,这反映出()罪名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表决形式程序审判结果陪审员审判员产生方式有罪票数无罪票数死刑票数反对死刑票数怠慢神和蛊惑青年6000人501人抽签举手一审制281票220票361票140票a. 雅典民主政治具有真正广泛性b. 程序合理不能确保判决的公正性c. 公民的政治素养决定民主效果d. 直接民主不能保障公民民主权利8. 古代雅典不允许公民对城邦的利益漠不关心,哲人和学者不能遁入山野,必须到公民大会投票;任何公民不能拒绝担任官员;法律明确规定,发生政治争论时,公民不得中立,必须追随一派,反对一派,否则将予以严惩。这表明古代雅典()a. 强化公民的社会责任b. 宣扬公民参政的平等原则c. 限制公民的民主自由d. 暴露直接民主形式的弊端9. 柏拉图曾这样评论雅典民主:“在这种国家里自由到了极点这里什么东西都充满了自由精神只要有谁建议稍加约束,他们就会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不管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此现象()a. 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b. 凸显了间接民主制存在的弊端c. 开启了希腊历史的古典时代d. 导致了公民权力的滥用和误用10. 十二铜表法规定:“此时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将其押至家中拘留,系以皮带或脚镣,但重量最多为十五磅,愿减轻者听便。”由此可见它( )a. 维护平民利益b. 维护私有财产c. 维护贵族利益d. 维护奴隶制度11. 同样是古代文明的典范,罗马和希腊对待公民权的态度却大相径庭。雅典观念中“公民”的资格是有严格限制的,罗马后期则授予其他部族公民权,摒除了血缘纽带建立的封闭社会,代之以共同守护罗马意志的公民组成的政治国家。罗马后期的这种做法()a. 实现了罗马疆域内公民的平等b. 利于古罗马统治基础不断扩大c. 使罗马公民权利比希腊更广泛d. 削弱了罗马帝国的政治凝聚力12. 1784年,英国下议院以208票对196票延搁了首相小威廉。皮特关于增收补助金的议案,并上书国王要求改组政府。小威廉。皮特宣称:“我信任我的同僚,但我更信任自己。”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是()a. 交给最高法院裁决b. 提交国王作出决策c. 悍然出兵驱散议会d. 解散议会重新选举13. “光荣革命”后,英国逐渐形成以责任内阁为中心的君主立宪制,首相成为政府首脑。下列英国首相产生的程序,正确的是()a. 普遍选举-国王批准-议会任命b. 党内选举-本党获议会多数-国王任命c. 国王任命-当选政党领袖-本党获议会多数d. 议会提议-党内同意-国王任命14.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适应这一变化,英国()a. 通过光荣革命,赶走专制君主b. 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c. 进行议会改革,调整议员结构d. 建立内阁制度,限制国王权力15. 1845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禁止总统在未经过国会同意拨款的前提下授权建造海上缉私船。总统约翰泰勒否决了该法案,但国会推翻了总统的否决。根据美国宪法,随后()a. 这项法案将会自动生效b. 国会将自行建造缉私船c. 最高法院可废除该法案d. 总统可再次否决该法案16.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这些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a. 共和制b. 联邦制c. 分权制d. “权力制衡”17. 1987年,美国总统里根欲任命保守色彩极为浓重的罗伯特博克为最高法院大法官。此举招致自由派人士强烈反对,最终影响参议院以58比42票否决了该提名。根据美国宪法,里根总统应该()a. 另择合适法官人选b. 强行任命该名法官c. 解散议会重新选举d. 调解两派之间矛盾18. 西方各国政治民主化过程大体上可归纳为三种模式:和平渐进方式、暴力革命方式、旧统治者主导政治民主化的方式。其中是“旧统治者主导政治民主化”的国家是()a. 美国b. 英国c. 德国d. 法国19. 有西方学者这样概括鸦片战争“英国决心迫使中国违背自己的意愿而进入现代的、工业化的全球经济,并且向中国出售鸦片,以此换取中国的丝绸和茶叶。这一做法遭到了中国的强烈反对。最后,英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据此,下列陈述正确的是( )a. “违背自己的意愿”反映了中国人对鸦片走私的不满b. “现代的、工业化的全球经济”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 “换取中国的丝绸和茶叶”表明英国对华严重经济依赖d. “向中国出售鸦片”是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重要目的20. 醒睡录记载:“咸丰三年(1853年)冬,粤逆由扬州两淮至大河南北,扰山东山西界,回窜天津卫京师震动,都中大员家眷,及官绅商民,无不各鸟兽散。”这里记载的军事行动是( )a. 英军割占香港岛b. 英法联军入侵北京c. 太平军进行北伐d. 八国联军进攻天津21.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社会意义的群体,他们走得越远就越是孤独。但战争大败,“成中国之巨祸”,它促成了中国民族认识的亟变,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这里的“战争”指的应是()a. 第二次鸦片战争b. 甲午中日战争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 第一次世界大战22. 1912年颁布的临时约法是中国宪政史上的里程碑,但却为后人诟病。“因人设法”的做法根本上违背了宪政本意,对此后北洋军阀视宪法为儿戏起到了不好的示例作用。这种评价主要基于临时约法()a. 最终成为一纸空文b. 明显的限袁倾向c. 缺乏明确反帝要求d. 强烈的排满色彩23.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你认为这句话从根本上颠覆了下面哪一种观念?()a.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b.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c. 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也d.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24. 辛亥革命后两年里,全国出现了500多家报馆,标榜民主,评价时政,其中胡鄂公就在天津的大中华报上“无日不骂项城(袁世凯)”。材料反映了辛亥革命后()a. 社会资讯传播方式的改变b. 传统社会道德观念被打破c. 言论出版自由制度受尊重d.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25. “喝咖啡逛公园的上海买办、书包里藏着白话小说的学生、在政府各部跑新闻的北京记者和出口中国茶叶进口英国钢琴的广州商人们,他们的力量远远不足以支撑一个现代宪政社会。”由此可以看出民国时期( )a. 生活习俗全盘西化b. 新潮人士已遍及城乡c. 西方商品开始进入d. 民主化进程基础薄弱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0分)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瓘以魏立九品,是权时之制,非经通之道,宜复古乡举里选。与太尉亮等上疏曰:“昔圣王崇贤,举善而教诚以闾伍之政,足以相检,询事考言,必得其善。是以崇贤而俗益穆,黜恶而行弥笃。” -唐房玄龄等晋书卫瓘传材料二 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唐房玄龄等晋书刘毅传材料三 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自隋唐以后,各代“大小之官,悉听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就必然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1) 材料一中的“乡举里选”指的是什么制度?依据材料一,说明这种制度是如何起到社会教化作用的。(4分)(2) 相对材料一,材料二中的选官标准的变化,依据材料二,概括九品中正制的弊端。(6分)(3)依据材料二、三,分析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6分)2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时常集会。 -英国权利法案材料二、本宪法所授与之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会;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合众国之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及国会随时制定与设立之低级法院。 -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材料三、如图所示 问题:(1) 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权利法案制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它的颁布有什么重大意义?(4分)(2) 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什么原则?试对材料三中a、b两处的内容作出简要的注解。(6分)(3)综合上述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英国和美国的政治体制有什么异同?(8分)28.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有利于防止专制和腐败,但其能否实现与制度设计、社会环境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古代监察制以专制王权为中枢;监察制以服膺皇权为最高原则;监察官为维护皇权而监察百官,是天子耳目之任等等。材料二 换言之,汉代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材料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树立了“国民全体”作为“国家主权”拥有者的崇高地位废除了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最高权力是革命党人将权力关进牢笼的一次勇敢的、大胆的尝试。材料四 在中国这样一个有两千多年帝制传统的国度里,国家最高权力的所有者从皇帝变成了总统,民众都不太适应。而国会的运作,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的分立制衡等西方话语,中国人也一直不是很清楚。请回答:(1)秦朝在中央设置的“监察官”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建立监察制度的根本目的。(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代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该政治制度在权力运行机制方面有什么特点。(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革命党人是如何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尝试“将权力关进牢笼”的。(4分)(4)纵观上述材料,反思古代、近代的这些尝试,归纳要实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应该从哪些方面提供保障?(4分)2019- -2020学年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月考历史参考答案和解析【答案】1. a2. c3. b4. a5. c6. c7. b8. a9. d10. b11. b12. d13. b14. c15. a16. b17. a18. c19. b20. c21. b22. b23. b24. d25. d26.(1)制度:察举制。(2分)说明:崇贤使民俗会更加和顺,举善使人们更加忠厚。(2分) (2)变化:由注重才德到注重门第。(2分)弊端:中正官徇私舞弊;世家大族垄断仕途;扼杀人才;败坏社会风气。(任选2点,4分) (3)影响:提高了儒学的地位;把选官权集中到中央政权;造成了社会阶层的对流;扩大了统 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任选,3点,6分 ) 27. (1)目的:限制王权,扩大议会权力。(2分)意义: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从而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2分)(2) 原则:三权分立原则。(2分)注解:a处-国会可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b处-总统任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4分) (3) 相同: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属于资产阶级国家政体;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任选2点,4分)不同:美国总统由选举产生,英国君主是世袭的;美国总统实行任期制,英国君主实行终身制;美国总统拥有实权,英国君主没有实际政治责任;美国由总统任命政府,英国由议会组织政府;美国总统与国会相互制约,英国君主受到议会单向制约。 (任选2点,4分)28. (1)监察官:御史大夫。(2分)根本目的:维护皇权。(2分)(2)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2分)特点:分散相权,相互制约。(2分)(3)措施:明确主权在民;确立三权分立;实行责任内阁制。(任选2点,4分)(4)保障:保持监察制度的独立;坚持制度创新;制订完善的法律;提高人民参政意识与能力。(任选2点,4分) 【解析】1. 依据材料“只有其中有子继位为王的一位最受后世的尊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法世系观念已大大加强,故a项正确;“王位由嫡长子继承已成定制”出现在西周时期,故b项错误;“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尖锐”说法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王位世袭制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期间一直存在,故c项错误。故选a。2. a分封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瓦解,排除; b三公九卿制是秦朝中央的政治制度,不符合题意; c根据材料所述,公元前221年清朝建立,断然摒弃了必然引起间接统治的分封制,全国推行中央垂直管理的郡县制,正确; d郡国并行制是西汉初期的政治制度,排除。 3. a从材料可以看出,东汉时期对察举制进行了完善,侧重强调不光有品德才能还要有具体实践的经验。并没有体现出打破贵族世袭的特权。 b从材料中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可以看出注重,对官员统治才能的检测。 c彰显公平竞争的选官原则是科举制的特点。 d材料强调的是官员有具体的实践经验,而不是强调提高行政效率。 4.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把决策权力分为草拟决策、审议、执行三步运行,门下省具有审议、封驳的职能,可参与决策,故a项正确; 题干体现的是大臣可以对于君主的不当诏令加以限制,有助于减少决策的失误,不能体现皇帝昏庸在臣专权的表现,故b项错误; 三省六部制下的门下省具有对诏令的审议和封驳权,属于行政权,而不是监察权,监察权属于当时的监察机构御史台,故c项错误; 分割相权,削弱的是相权,加强了皇权专制,故d项错误。 5. 题干材料反映张居正在生前拥有很大权力,死后以罪状示天下,说明内阁权力源自于皇帝的旨意,故c项正确。 内阁无实权,不能制约皇权,皇权与内阁并不存在矛盾,故abd三项说法错误。6.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管理军事的枢密院,c选项符合题意; 三司使负责的是财政,a选项排除; 参知政事负责的是行政,b选项排除; 门下省负责的是审核政令,d选项排除; 7. a材料不是强调雅典民主政治具有广泛性的特点,排除。 b根据表格中“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表决形式、程序、审判结果”等信息可知,陪审法庭以“怠慢神和蛊惑青年”罪名,判处苏格拉底死刑,可知程序是合理的,但判决不一定公正,正确。 c审判人员抽签选举产生,无法确定其素质的高低,排除。 d材料没有体现直接民主不能保证公民民主权利,排除。 8. 依据材料“哲人和学者不能遁入山野,必须到公民大会投票;任何公民不能拒绝担任官员”、“公民不得中立,必须追随一派”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正确。 b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 限制公民的民主自由只是表面现象,故排除c。 d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 9. 根据材料“只要有谁建议稍加约束,他们就会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不管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可知,柏拉图在这里意在强调的是雅典直接民主在运作过程中逐渐显现的一些弊端,故d项正确; 奠定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是梭伦改革,故a项错误; 雅典民主是直接民主制,故b错误; 开启了希腊历史的古典时代一般指肴波战争,故c项错误。 10. a.由材料可知,债务人如期不能清偿债务的,债权人对其可以拘留、体罚,说明十二铜表法并没有真正维护平民的利益,故a项错误。b.由材料“债权人可将其押至家中拘留,系以皮带或脚镣”可知十二铜表法维护债权人的利益,说明法律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故b项正确。cd.两项材料没有体现,故排除cd。11. 材料“罗马后期则授予其他部族公民权,摒除了血缘纽带建立的封闭社会,代之以共同守护罗马意志的公民组成的政治国家”说明对外邦人也承认罗马公民权,显然利于古罗马统治基础不断扩大,故b正确。 a不合史实,排除。 题干没有和古希腊进行比较,排除c。 d与题干主旨相反,排除。 12. 根据所学,英国责任内阁制特点,国王是虚君,没有统治权,如果英国内阁受到议会的否认,内阁首相同阁员总辞职或者提请国王解散议会进行大选,所以符合题意的是d项,ac项与史实不符,国王是“统而不治”,不参与决策,排除acb项。 13. a项错误,因为首相在议会大选中成为多数党的领袖后,国王才批准,故a排除; b项正确,英国首相是由议会大选中多数党的领袖由国王任命故选b项; c项错误,在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国王“统而不治”,不能也无权自己单独任命政府人员,形式上对议会已选出的多数党领袖进行任命,故c排除; d项错误,议会要通过选举,而不是提议,故排除d 14. 从材料的描述中可知,这种“状态”指的是英国工业革命后,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但当时英国的政治制度不能满足工业资产阶级充分参政议政的要求。为了改变这种“状态”,英国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故c正确; abd三项都发生在英国工业革命之前,故排除。 15. 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的规定,总统有权否诀国会的立法,但是如果国会重新表诀,以2/3以上的多数通过的话,则总统的否诀无效。 16. 从宪法的条文当中可以看出,各州的权力受到了明显的制约,体现的是中央集权的原则。中央集权的原则即是联邦制的原则。共和制是从政治体制的角度分析的;分权制和权力制衡在材料中都未体现。因此acd错误。故答案选b。17. 根据所学,按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原则,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提名,国会同意,才能产生,材料中总统里根提名的人选被国会否决,说明只有重新提出合适人选,此外别无他法。故a正确; b、c项违背美国宪法,故排除; 推选大法官与两派矛盾无关,且美国实行的是政党制。故d排除。 18.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德国政治民主化模式是旧统治者主导政治民主化的方式,德意志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皇帝和宰相拥有很大权力,资产阶级的议会权力很小。美国和法国是暴力革命,英国是和平渐进方式。a b d项排除。 19.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作为最早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需要更广阔的原料产地与商品倾销市场,因此,英国迫切需要打破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将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 b项正确;“违背自己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