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五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4月阶段性测试试题 文(含解析)_第1页
山西省太原五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4月阶段性测试试题 文(含解析)_第2页
山西省太原五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4月阶段性测试试题 文(含解析)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太原五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检测高一历史(文)一、选择题:本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管子说:“农之事,必有一耜、一铫、一镰、一鎒、一椎、一铚,然后成为农。”反映出a. 小农经济对工具要求较高b. 铁器应用广泛c. 铁农具决定小农经济产生d. 铁农具应用普遍【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 “农之事,必有一耜”可得出铁农具决定小农经济产生。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对工具的要求程度;也没有涉及到使用工具的范围问题和普及程度问题;故排除abd项。2.韩婴韩诗外传说到:“八家相保,出入更守,疾病相忧,患难相救,有无相贷,饮食相召,嫁娶相谋,渔猎分得,仁恩施行,是以其民和亲而相好。”反映了井田制a. 是土地公有制b. 劳动产品平均分配c. 有农村公社遗存d. 消除了社会矛盾【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是在井田制之下,各家互助互帮,资源共享的特点,带有一些有农村公社遗存,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土地的所有制形式,排除a项;材料并没有说是平均分配,排除b项。社会矛盾仍然存在 ,排除d项。3.四民月令所反映的豪强田庄,从规模上看是一种大地产经营,涉及农、林、牧、副、渔各业。基本生产者雇农,是农村中的贫弱下户,有自己的家庭和独立的经济。反映出田庄经济本质是a. 小农经济b. 自耕农经济c. 资本主义萌芽d. 商品经济【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基本生产者雇农,是农村中的贫弱下户,有自己的家庭和独立的经济。”结合所学可知,田庄经济其实就是大规模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而已,故a项正确;田庄不是自耕农。材料中没有体现资本主义萌芽。也没有商品买卖交易的信息。故排除bcd项。4.唐、宋两代,南方县级的政区设置越来越多。北方县反而不断合并。反映了当时a. 经济重心南移b. 商品经济发达c. 海外贸易兴盛d. 政治重心南移【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南方县级的政区设置越来越多。北方县反而不断合并”可得出在南宋时期由于经济重心南移,而影响到政治格局,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商品经济的问题,排除b项;材料与海外贸易无关,排除c项。唐朝政治重心没有南移,排除d项。5.宋代,每到季风来临,政府都派遣官员主持祈风祭海仪式,由此成为航海活动组织者和管理者。据此可知宋代a. 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 政府重视海外贸易c. 市舶是政府主要收入来源d.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答案】b【解析】【详解】“政府都派遣官员主持祈风祭海仪式”表明政府重视海外贸易 这一活动,b项正确;政府仍然推行重农抑商,排除a。材料中没有相关的比较信息,无法得出c项的结论。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6.据统计,明代各地织染局生产凋敝,而苏州、杭州、南京城市里民营织机约有15000张,山西潞安最盛时有织机9000多张。此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 商品经济发展b. 政府鼓励引导c. 民营技术领先d. 民营居主导地位【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反映出明朝时期手工业生产规模扩大,结合所学可知,这主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故a项正确;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b项;材料没有比较,无法得出民营技术领先的结论,也无法看出是不是民营占据主导,排除cd项。7.明朝正统初年(1435年),军官俸禄折合成白银;景泰年间(1449-1457年),文官俸禄折银。此现象出现是因为a. 吏治松懈滋生贪腐之风b. 税收以白银征收c. 外贸发展美洲白银大量流入d. 土地兼并阻碍谷米收获【答案】b【解析】【详解】“军官俸禄折合成白银;景泰年间(1449-1457年),文官俸禄折银”,主要是由于当时税收以白银征收的规定,故b项正确;材料主旨与吏治松懈无关,排除a。闭关锁国政策之下,外贸并不会快速发展,排除c项。 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8.万历承天府志记载,湖广地区“地多异省之民,而江右为最,商游工作者,凭田以耕,僦居以住,岁久渐为土著”,围湖垦荒,使该地区成为全国主要粮食生产基地,产生“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据此可知a. 人口压力渐渐增大b. 人口迁移推动经济开发c.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d. 人口增长带来环境压力【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地多异省之民”“ 围湖垦荒,使该地区成为全国主要粮食生产基地”可得出,人口迁移推动经济开发,选择b。材料没有体现人口压力,排除a。南宋完成经济重心南移,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环境问题,排除d。9.万历年间的徽州,“千金之子比比皆是,上之而巨万矣,又上之而十万、百万矣。然而,千金则千万不能一也,十万、百万可知。乃若朝不谋夕者,则十而九矣”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农业经济的商品化b. 农业生产技术发展c. 租佃人身依附削弱d.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反映 的是明朝徽州商品经济的发展,利益于农业商品化程度的提高 ,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技术问题,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人身依附关系的变化,排除c项;资本主义萌芽在当时的影响力还很小,排除d项。10.临湘茶园契约记载了清代乾隆三十五年晋商与茶园主人之间的权益与责任。通过包买形式,晋商控制了大量茶园,并利用气压机、水压机加工茶叶,再将之通过13000公里的茶路销往英、俄等国家。由此可知a. 中国对外贸易顺差b. 世界市场扩大c. 政府放松海禁d. 晋商资本雄厚【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晋商控制了大量茶园,并利用气压机、水压机加工茶叶,再将之通过13000公里的茶路销往英、俄等国家。”,可得出晋商资本雄厚,d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中国的贸易是顺差还是逆差,排除a。材料与世界市场的扩大没有关系 ,排除b。政府并没有放松海禁,排除c项。11.1920年,日本大阪纺织厂希望取得中国华北种植的美国种棉花,因为这种棉花价格比美国低了两成。他们通过正在给华北水利工程融资的日本兴业银行跟中国交涉。反映出a. 中国自然经济受到冲击济彻底解体b. 资本输出是殖民的重要手段c. 世界市场发展推动中国农产品商品化d. 世界市场扩大促进了物种交流【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表明日本大阪纺织厂通过正在给华北水利工程融资的日本兴业银行跟中国交涉,希望取得中国华北种植的美国种棉花。反映了日本资本输出的要求,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手段之一,b项正确;a项“彻底”表述错误,排除;材料与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无关,排除c项;材料主旨不是在讲物种交流,排除d项。12.湖北枪炮厂从1890年开始创办,1894年建成,共费银135万两。张之洞从最初欲生产德国十响毛瑟枪到改为小口径枪,到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后,听闻“倭械甚精,非快枪快炮不能制胜”,又重新订购“一律改作新式快炮”之机器。可知当时中国军事工业a. 力图追赶世界前沿水平b. 官办企业不计成本c. 承担抵御列强入侵重责d. 受制于西方技术垄断【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倭械甚精,非快枪快炮不能制胜” 又重新订购“一律改作新式快炮”之机器,可得出洋务企业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抑制西方列强侵略的作用。材料无法体现中国的企业要追赶世界,排除a。材料只涉及建造用了多少钱,不能反映不计成本,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受制于西方技术垄断,排除d。13.从下表可知,中国民族工业起步阶段18651884年商办企业表(资本单位:两)行业企业数创业资本总数企业平均资本企业地区分布状况轮船航运5700000140000上海2,汕头2,芜湖1缫丝97372399038392上海8,广东88轧花431500078750上海3,宁波1棉纺织2480000240000上海2电东1水泥1100000100000直隶1食品165006500上海1制茶150005000福州1合计1125380400148825上海16,广东91,其他4a. 棉纺织企业投资最热门b. 地域分布受开埠通商影响c. 缫丝企业规模最大d. 上海经济领先全国【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商办企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的港口,故b正确;材料中除了棉纺织业还有其它的行业也有投资,排除a。材料的数据只涉及总资本与平均资本,无法得出是否是缫丝的规模最大,排除c。材料中只涉及到几个城市或者地区,无法比较得出上海领先,排除d。14.下表是1894年前新式企业实存资本构成表(资本单位:万元),反映了中国经济国家资本外国资本买办、官僚资本一般绅商股本资本数额29327688061086占比43.4411.3811.9416.09a. 买办阶级力量弱小b. 民族资本主义大大发展c. 受制于外国经济d. 半封建半殖民地特点【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中外国资本、买办、官僚资本等都占有一定的比重可以看出,中国的经济带有半封建半殖民地特点,d项正确;买办占11.94,力量并不小,排除a。民族资本主义在当时并没有大大发展。同时中国的经济从表格中也无法看出是受制于外国,故排除bc。15.据不完全统计,在北京政府时期颁布的76项主要经济法规中,有54项颁布于袁世凯当政时期,超过总数的70%,内容包括工商矿业、农林牧渔、交通运输、银行金融、权度、税则、经济社团等方面。这说明袁世凯政府意在a. 推动民主政治建设b. 缓和与革命党矛盾c. 促进全国市场统一d. 推动民族工业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有54项颁布于袁世凯当政时期,超过总数的70%,内容包括工商矿业、农林牧渔、交通运输、银行金融、权度、税则、经济社团等方面”表明北洋政府推行政策推动民族工业发展,d项正确;材料与民主无关,排除a。材料并没有涉及革命党,也与当时的史实不符合,排除b。c项不是其意图,排除c。16.宁波和丰纱厂原已无法维持,1919年竟然以90万元的资本获利125万元,利润高达139%。投资者争相投资纱厂,1920年至1922年,新开纱厂39家,超过之前20余年中外资本开设纱厂总和(31家)。1924年棉纱出口14.7万担。此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 实现国家基本统一b. 欧洲人口增长c. 一战使商品价格提升d. 华商爱国热情【答案】c【解析】【详解】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对中国商品的需求增加,导致中国的出口增加,使商品价格提升 ,故c项正确;a项是1927年,排除;b项与中国进口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17.1793年,英格兰的人均茶叶进口量已超过450克,总进口量增长了约四倍。而将茶树带离中国属于违法行为,进口茶叶全部用白银支付。此类交易使当时的中国a. 白银进一步货币化b. 小农经济解体c. 开始卷入世界市场d. 停止海禁政策【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表明中国出口的茶叶增加,而英国购买茶叶全部用白银支付,使得大量白银流入到中国,使白银进一步货币化,a项正确;小农经济解体及开始卷入世界市场都开始于鸦片战争后,排除bc。当时中国仍然推行海禁,排除d。18.海地曾经被称为“安的列斯群岛珍珠”。岛上有48万名奴隶在甘蔗园里劳动,把亚洲植物、欧洲资本、非洲劳力和美洲土壤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世界上多数的糖,而财富却流入法国。到1804年海地独立时,找不到取代糖的产品,本国经济几乎停滞。反映出a. 西方殖民过程中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b. 世界市场的拓展促进亚非拉国家区域经济发展c. 三角贸易造成非洲和拉美地区长期贫困与落后d. 亚非拉缺少工业革命的技术创新与引进【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到1804年海地独立时,找不到取代糖的产品,本国经济几乎停滞”结合所学可知,主要是由于三角贸易导致海地人口大量流失,造成了非洲和拉美地区长期贫困与落后,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殖民带来的积极影响,排除ab项。材料强调的是殖民扩带来的灾难,与技术是否引进无关,排除d项。19.1826年,美国洛厄尔小镇有2500居民,10年后增加到1.7万人,被称为“美国的曼彻斯特”。小镇以美国织布机发明者的名字命名,洛厄尔的纺织厂就在这里。纺织厂禁止工人饮酒,安排有工人夜校和音乐会。可知工业化使小镇a. 面临移民危机b. 文化水平提升c. 社会秩序安定d. 鼓励创新【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小镇以美国织布机发明者的名字命名,洛厄尔的纺织厂就在这里。纺织厂禁止工人饮酒,安排有工人夜校和音乐会。”结合工业革命的影响可知,工业化使小镇文化水平提升,b项正确;材料无关移民问题,排除a。材料并不是强调社会的稳定,排除c项;鼓励创新与材料主旨不符合,排除d项。20.“人们突然感到时间和空间都缩小了,于是生活的节奏也就加快,悠闲的时代已经过去,时间就是金钱。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描述了a. 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b. 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有所制约c. 时间的精确成为日常生活的必要d. 统一的时间有利于国家管理【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人们突然感到时间和空间都缩小了,于是生活的节奏也就加快,悠闲的时代已经过去,时间就是金钱。”可以看出人们对时间精准的要求,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是因工业革命带的变化,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人们对时间的要求,而不是人类生活受到制约, 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到国家管理的层面,排除d项。21.1815年1850年,横越大西洋的大部分货物,每磅运费约降了八成,1870年1900年又降了七成,累积共降了将近九成五。这会深刻影响到a.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b. 商品交易空前发展c. 垄断组织出现d. 资本输出扩大【答案】a【解析】【详解】成本的降低有利于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形成与发展,最终导致其形成,a项正确;b项不属于深刻的影响,排除;c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生产与资本的高度集中而出现的,排除;d项不属于深刻影响。22.1858-1879年间,在去世的英国百万富翁中,有4/5是地主;1880-1899年间,只有1/3多一点儿。美国富豪通过婚姻让女儿在欧洲购买贵族称号,胜家缝纫机公司老板女儿因此成为波利尼亚克公主。1901-1920年英国创造的159名贵族里有66名商人。反映了资产阶级a. 经济实力增长但缺乏身份认同b. 政治力量增强但留恋旧制度的特权c. 以此区别于中下阶级d. 信服贵族的价值观念【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当时商人通过财富实现了身份的提升,以此来区别于中下阶级,故c项正确;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并没有反映对特权的留恋,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到贵族的价值理念是什么,排除d项。23.19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10岁以上英国妇女34%均受雇于人,男人则有83%;而在工业界,德国的妇女占18%,法国的妇女占31%,工作集中在纺织业和成衣业。1907年德国女性店员增加到17.4万人(总数的40%),在英国1911年有14.6万妇女被雇佣做企业书记员。此状况反映了a. 工业化排挤了女性b. 工业化推动提高女性社会地位c. 工业化解放了女性d. 工业化给女性带来政治权利的希望【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的数据反映了女性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有所提高,故b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相反,排除;女性并没有得到解放,材料信息中没有提到,排除c项;材料无关政治权利,排除d项。24.1913年时,美国工矿产业占世界总数46%,德国占23.5%,英国占19.5%,法国占11%。1914年,法、德、美、比、荷、瑞士和其他国家共占世界海外投资总额56%,英国占44%,单是轮船船队,英国比其他欧洲国家商业船队总和还多12%。这是因为a. 第二次工业革命增强了英国中心地位b. 世界经济多元化c. 英国金融业的巨大优势d. 世界经济依赖英国【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英国占44%,单是轮船船队,英国比其他欧洲国家商业船队总和还多12%。”可得出世界经济依赖英国,故d项正确;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处于劣势,排除a项;材料与多元化无关,排除c。材料除了金融业,还涉及到商船队,因此c项排除。二、非选择题:共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白银货币化,使货币摆脱了几千年来依赖于国家权力来缓解财政困难的状况。白银货币化造成的一个结果就是,国家无法象印纸钞时那样轻易地把大批社会财富聚于自己控制之下。正是海外白银的大量流入和白银在民间的普遍使用,才对朝廷所长期坚守的钱钞货币体系构成致命冲击。实际上,白银货币化冲垮了钱钞本位而大大增加了国家财政摄取社会财富的难度和成本,中央集权专制的国家经济权力由此受到严重削弱。更进一步地,白银是民间自由贸易的象征。陈昆明代白银货币化的社会影响材料二:国民政府财政部于1935年11月3日正式宣布实施法币改革。币制改革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是明显的。它不仅迅速化解了金融危机,而且通过加大货币流量的办法,使原本不断下跌的物价得以迅速回升,重新刺激了工、农、商各业的发展,使国民经济渐趋繁荣。它改变了社会经济生活中大量使用笨重且不统一的金属货币的习惯,不仅顺应了历史潮流,也便利了商品交换,同样对经济生活益处极大。而废除银本位制,实行白银国有,卖银换汇,稳定法币汇价和金融行市,也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国际收支平衡。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法币改革,国民政府将全国存银1/3以上统统收归国库,不仅有力地保证了法币的发行,而且也极大地促成了汇价的稳定。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材料三: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中国白银货币化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的货币变化背景及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镑成为国际货币的原因和影响。(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货币发行使用的因素。【答案】(1)商品经济繁荣,冲击封建专制统治,外贸发展,遏制通货膨胀(2)背景:国家基本统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快;日本侵华有扩大的隐忧影响:它不仅迅速化解了金融危机,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稳定物价,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国际收支平衡,巩固统一(3)英国工业革命后成为世界经济第一大国,建立广阔海外殖民地。影响:维护英国经济中心地位(4)经济水平与实力,国家政策,国家统一,世界经济发展环境【解析】【详解】(1)影响:根据材料“才对朝廷所长期坚守的钱钞货币体系构成致命冲击。实际上,白银货币化冲垮了钱钞本位而大大增加了国家财政摄取社会财富的难度和成本,中央集权专制的国家经济权力由此受到严重削弱。更进一步地,白银是民间自由贸易的象征。”可从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封建制度、发展对外贸易等角度概括。(2)背景:根据材料“:国民政府财政部于1935年11月3日正式宣布实施法币改革。”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从国家统一、民族工业发展、日本侵华等方面概括。影响:结合材料中的信息从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社会稳定、巩固统一、化解危机等角度概括。(3)原因:根据材料“19世纪下半叶”这一时间信息,可得出英国工业革命后成为世界经济第一大国,建立广阔海外殖民地。影响:结合所学可知主要是为了维护英国的经济地位。(4)根据三则材料及相关问题可知,得出的因素主要有经济水平与实力,国家政策,国家统一,世界经济发展环境等。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史记记载,“关中之地,于天下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这成为秦与西汉相继定都咸阳、长安,借以控辖全国的经济基础。由于长期的战乱与自然灾害等因素,关中地区经济衰退,隋唐虽定都长安,但主要依赖黄河中下游地区及江南的财赋。由于交通限制,粮食转运耗费巨大,唐前期中央政府常常搬迁至洛阳,以缓解长安及其附近地区的粮食压力。隋炀帝兴建的“东都”洛阳,与长安并称为“二京”,越来越具有战略意义。安史之乱后,唐中央政府全靠东南粮运支撑。史载,唐德宗时,“关中蝗,食草木都尽,旱甚,灞水将竭,井多无水。”百姓嗷嗷待哺,“聚泣田亩。”德宗曾因长安粮尽,得不到犒饷的禁军酝酿哗变,与太子相拥而泣。当得知发自扬州而中途受阻的运船已接近长安,德宗喜不自禁地跑到东宫对太子说:“米已至陕,吾父子得生矣!”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二:近代中国出现的新兴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香港、青岛等长期为列强占据:上海、天津、汉口等被辟为通商口岸,出现了畸形繁荣的商业区;近代工矿企业、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唐山、无锡等城市的兴起;郑州。石家庄等因地处铁路枢纽得到较大的发展。帝国主义的侵入把大批商品送进来,只能使人失业,不能使人得业。帝国主义的商品冲击了农村手工业,制造了众多的游民无产者,而新式工厂发展滞后,无力吸引多数游民无产者。“外国商品来得愈多,制造游民无产者的功用便愈大;中国工业发达愈慢,吸收游民无产者的能力愈小”摘编自周谷城现代中国社会变迁概论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京经济依赖哪些条件。(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