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第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历时150多年,因建于临淄城南的稷门而得名,齐统治者广纳各地文学游说之士,学士云集。稷下学宫的出现说明a. 齐鲁大地有重视文化的优良传统b. “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发展c. 儒家思想居主导地位d. 齐鲁大地思想活跃、哲学家辈出【答案】b【解析】【详解】战国时期学术领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诸侯国为了壮大实力纷纷广纳贤才,稷下学宫正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故b项正确。齐鲁大地有重视文化的优良传统并不是材料现象出现的原因,故a项错误。儒家思想居主导地位是西汉以后,故c项错误。齐鲁大地思想活跃、哲学家辈出不符合材料信息主旨,故d项错误。2.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有“举贤才”之语,韩非子有“因能授官”之说,墨子称“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他们主张a. 通过选官实现平等b. 选官路径推崇荐举c. 按照才能选拔官吏d. 选官对象普及百姓【答案】c【解析】材料中三人的主张是关于按能选官都没有涉及平等,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选官的途径,故b项错误;从“举贤才” “因能授官”“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可知都是按才能选官,故c项正确;材料只提到按才能选官没有涉及选官对象已经向百姓普及,故d项错误。【名师点睛】做题关键要紧紧结合材料,注意:选项表述正确,并不一定是正确答案,解题的关键是依据材料,抓住“举贤才”“因能授官”“有能则举之”是关键信息即可。3.庄子天道篇:“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两者都强调a. 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b. 顺应自然,无为而治c.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d. 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信息“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说明了人要适应自然的发展,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故c项正确;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是道家的主张,故a项错误;无为而治是道家的主张,不符合是荀子,故b项错误;天人感应,天人合一是董仲舒的主张,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道家和儒家的共同主张,解题的关键是找出选项中各自的个性,进行排除即可。4.据载,汉高祖在关中择举“有修行,能帅众为善者”为乡三老;汉文帝下诏嘉奖孝悌、力田、廉吏,派遣谒者赐帛慰问;汉武帝“令礼官劝学举遗兴礼,以为天下先”。这表明汉代统治者a. 尊儒学为治国思想b. 注重教化以加强社会治理c. 举孝廉以选拔官员d. 始终奉行休养生息的国策【答案】b【解析】【详解】汉武帝之前统治者推崇的是黄老之学,并未把儒家思想作为治国思想,故a项错误;汉高祖推举“有修行”的人为乡三老,汉文帝对各方面表现优异的人进行“嘉奖”,汉武帝通过“劝学”以“举遗兴礼”,这实质上都是通过倡导、劝勉促成忠于封建王朝、恪守封建纲纪伦常的社会风气,从而巩固统治,故b项正确;材料主旨是实行社会教化,没有体现官员的选拔,故c项错误;汉代统治者并未始终奉行休养生息的国策,故d项错误。5.董仲舒重建了天上神权和地上王权的联系,认为君主受命于天,就应遵守自然规律,管理好社会人亊,使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这说明董仲舒a. 发展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b. 借助神权思想来保护环境c. 强调了天与民众互动的作用d. 提高了儒家学说政治地位【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董仲舒通过建立神权与王权的联系,将民意上升为上天旨意以督促君主关注民生,发展了先秦民本理念,故a项正确;b项,题干与环境保护无关,排除;c项,题干未体现天与民众的互动,排除;d项,儒家政治地位的提高得益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排除。6.曹魏年间,何晏、王弼提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的思想。这个“无”,是阴阳、万物赖以化生、成形的根基;就其政治含义说,它是支配社会生活的无形权力,掌握了它就可以“成务”、“成德”、“无爵而贵”。这一贯通天道、人事的思想a. 适应了门阀势族政治需要b. 构建了程朱思辨哲学的理论基础c. 融合了佛道两教的宗教哲学d. 树立起了唯物主义价值观的旗帜【答案】a【解析】【详解】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社会动荡,在意识形态上居于支配地位的儒家思想出现危机,何晏、王弼提出的“以无为本”的思想是适应魏晋时期门阀士族的政治和精神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思潮,故a项正确。两宋时期,程朱理学形成,与材料中“曹魏年间”时间上不符,故b项错误。 材料中没有涉及佛教,“以无为本”的思想是融合了儒道的宗教哲学,故c项错误。 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的思想不是唯物主义思想,故d项错误。【点睛】王弼“以无为本”思想的基本意义有两个方面。一是宇宙观意义:“无”是宇宙万物赖以化生和形成的根本;二是社会政治意义:“无”是社会政治生活的支配力量和决定因素,人类社会的一切事功业绩皆靠“无”得以完成,一切个人皆以“无”得以安身立命。7.下表是唐代一些文人墓志铭内容的节选,据此能够认定这些文人都a. 尊崇儒学b. 崇尚无为c. 力促三教合流d. 对现实政治不满【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表格中“求我师于周孔”、“大归儒首”、“儒为德本”等信息可知,这些文人都尊崇儒学,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无为”是道家思想,材料并未体现对道家无为思想的崇拜;c选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三教合流的信息,该表述也与材料中“兼忘聃释”的信息不符;d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这些文人对儒学的尊崇,并未体现对现实政治的不满。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8.朱熹指出:“小道小是异端,小道亦是道理,只是小。如农囿、医卜、百工之类,却有道理在。”朱熹在此a. 号召重视科学理论探究b. 主张格物以明其中之理c. 倡导科学实验探索真理d. 重视传统经验总结积累【答案】b【解析】材料认为小处也有理,是理学中格物致知的体现,故答案为b项。材料中没有涉及科学理论的探究,排除a项;科学实验起源于近代西方,材料中没有倡导科学实验,排除c项;重视经验总结是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但材料没有涉及传统经验的总结,排除d项。点睛:程朱理学认为“物皆有理”,只有深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式,掌握天下之理,从而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9.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写道:“当今年少不复以学问为本,专更以交游为业;国士不以孝悌清修为首,乃以趋势求利为先。至正始之际,而一二浮诞之徒骋其智识,蔑周、孔之书,习老、庄之教,风俗又为之一变。”由此可知,顾炎武a. 以宋明理学重建社会风俗b. 阻止趋势求利的商业交游c. 反对宋明理学的空疏学风d. 推动工商市民阶层的壮大【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当今年少不复以学问为本,专更以交游为业;国士不以孝悌清修为首,乃以趋势求利为先”可知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反对宋明理学的空疏学风,c选项符合题意。根据材料可知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的学风,并未主张以宋明理学重建社会风俗,a选项排除。根据材料“国士不以孝悌清修为首,乃以趋势求利为先”可知当时商品经济发展对传统思想形成一种冲击,但是顾炎武并未主张商业交游,b选项排除。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工商市民阶层的壮大,并不是顾炎武的主张推动的”d选项排除。10.王夫之在明亡后一直以明朝遗民自居,坚决不与清朝合作。清朝末年的革命者将王夫之视为反清排满的象征而大加宣传。与此同时,清政府也将王夫之视为“忠君守礼”的典型,下诏予以追褒,并从祀文庙,加以供奉。这表明a. 传统思想的根深蒂固b. 历史评价受现实政治的影响c. 历史人物具有多面性d. 历史评价无法做到公正客观【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王夫之被清末的革命者描绘为反清排满的象征,同时又被清政府视为“忠君守礼”的典型。这并不矛盾,也不是他的多面性,只是各方为了满足自身的政治需要而为之的。因此体现出对人物的历史评价受到现实政治的影响。因此b项正确。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在这里不符合,因为传统思想不可能有截然相反的两个结论。所以a项错误。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所以c项也是错误的。历史评价必须把人物放回其所处的历史环境,因此d项错误。11.下表是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数据,由此可以得出:a. 儒家思想重人伦轻科技b. 科举制度推动科技发展c. 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d. 中国古代科技为农业服务【答案】d【解析】【详解】古代中国科技成果很多,材料没有体现出儒家思想轻科技特点,故a错误;从图中数 据无法得出科举制度推动科技发展,故b错误; 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与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的比较,无法得出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故c错误; 从统计中数学、天文历法、地学 和农学与农业相关领域发明比其他发明数量多,体现出中国古代科技为农业服务的特点, 故d正确。12.“从3世纪到13世纪。中国一直处于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地位,明清以后逐渐落后了。”中国“这些成果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分”。材料表明a. 封闭性强导致落后b. 重在思想不断解放c. 西方注重科学研究d. 中国缺乏理性精神【答案】d【解析】从材料“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分”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科技含有许多非理性的成分,故d项正确。从材料“明清以后逐渐落后了”“这些成果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科技因为重经验轻实验导致落后,材料没有涉及封闭性,故a项排除。材料主旨是强调中国古代科技的局限性,而不是进步性,故b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西方科学研究的情况,故c项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分”联系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即可得出答案。13. 据宋代笔记醉翁谈录记载:“柳耆卿居京华,暇日遍游所至,(人)爱其有词名,能移商换羽,一经品题,声价十倍。(人)多以金、物资给之。” 由此反映出宋代()a. 词人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b. 宋词颇受市民阶层的喜爱c. 市民的娱乐生活丰富多彩d. 文学艺术呈现产业化趋势【答案】b【解析】阅读材料可知,广大百姓对“词”的喜爱,究其原因是“词”迎合了广大市民的文化娱乐生活的需求,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材料信息。14.1866年,左宗棠奏准在福州设马尾船政局,局内设有船政学堂。学堂开设的科目有: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画法等;同时,课外要读圣谕广训、孝经,兼习策论。该学堂的创设a. 体现了“中体西用”思想b. 揭开了洋务运动的序幕c. 开启了留学教育的先河d. 摆脱了传统文化影响【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体西用的理解。从材料的信息来看,这主要反映了洋务运动创办学堂。这主要体现了“中体西用”思想。b项是错误的;洋务运动在办学堂之前就揭开了序幕。c d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所以选a。15.1897年,梁启超在说群自序一文中指出:要保住国家、天下,必须要“能群”,“以群术治群,群乃成;以独术治群,群乃败”。康有为在保国会的演讲中也强调,“欲救亡无他法,但激励其心力,增长其心力”,“果能合四万万人,人人热愤,则无不可为者”。上述事实表明a. 清政府变革制度以挽救民族危机b. 知识阶层对民众力量有所关注c. 资产阶级试图发动人民开展革命d. 西方民主政治在中国初步实践【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是康梁两人的演说,而非官方的政治尝试,故a选项和d选项的不符合题意错误;b选项符合康梁二人的演说内容,他们都强调群体和人民的力量,故正确;c选项材料未体现,并且康梁是维新派,主张是通过改革的手段而非革命的手段推进民主政治。16.有学者认为:“当面对横阻在历史前行面前的盘根错节的文化障碍时五四新文化运动确实凝聚了更加尖锐、偏执的历史力量形成一种巨大历史冲击力。”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新文化运动a. 批判传统文化表现出激进主义倾向b. 致力于将儒学与西方文化相结合c. 宣传马克思主义注重结合中国国情d. 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现代化文明【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凝聚了更加尖锐、偏执的历史力量”可知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表现出激进主义的倾向,故a项正确。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儒学,全盘肯定西方文化相结合,没有将儒学与西方文化相结合,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马克思主义,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没有涉及西方先进的现代化文明,故d项错误。17.新全球史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主义情绪在中国蔓延,这一时期最著名的民族主义领袖是孙中山。孙中山的基本思想总结为“三民主义”。即号召消灭外国人的特权、实现民族统一、发展经济和建立以普选制为基础的民主共和国。这一时期孙中山民族主义的特点是a. 推翻清朝封建专制腐败的统治b. 振兴民族经济,改善国计民生c. 明确提出反帝,谋求民族平等d. 反对满洲贵族,实现五族共和【答案】c【解析】根据“号召消灭外国人的特权、实现民族统一、发展经济和建立以普选制为基础的民主共和国”可知,这一时期孙中山民族主义的特点是明确提出反帝,谋求民族平等,故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推翻清朝封建专制腐败的统治,排除a;bd材料没有体现,排除。18.1926年5月,毛泽东在广州举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专门开设“革命画”(政治宣传漫画)课程,宣传革命思想。这说明当时a. 中共工作重心转移到了农村b. 毛泽东认识到农民对革命的重要性c. 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的主力d. 革命中心任务是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注重发动农民以推动国民大革命发展,体现了对农村革命影响的重视,故b项正确。a项,秋收起义失败后,中共将革命重心转移到了农村,排除。c项,此时农民阶级并未成为革命主力,排除。d项,国民革命的中心任务是打倒列强、除军阀,排除。19.邓小平家中挂布一幅双猫图。一只猫毛色雪白,茸毛轻柔,另一只猫毛色乌黑,黑里透亮。画的上方,是几行遒劲苍老的题词:“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的就是好猫。”它生动形象地反映了邓小平怎样的思想精髓a. 家庭联系承包责任制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c. 解放思想,实事求足d. 一国两制,祖国统一【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好猫的标准是会捉老鼠,与颜色无关,这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故c项正确;abd三项是c项的实践。20.古希腊神话中的众神组成一个大家庭,每个神都有自己的职权,如太阳神阿波罗、海神波塞冬等;每个神都是独立的,没有一个神可以制服其他神而成为众神之首;每个神都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有自己的优缺点。由此可见,古希腊神话a. 反对天主教会权威b. 孕育了人文主义思想c. 具有唯物主义色彩d. 否定宗教神话的作用【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每个神都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有自己的优缺点”可知,古希腊神话孕育了人文主义思想,b选项符合题意。古希腊神话与天主教会无关,二者不是一个时间段的产物,a选项排除。神是唯心思想的产物,不属于唯物主义,c选项排除。材料未否定宗教神话,d选项排除。【点睛】古希腊神话强调神人同形同性论,强调的是神与人之间的一种平等思想,体现的是一种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肯定,是希腊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与东方国家等级森严的神话有很大程度不同,这是由于东方森严的等级制度决定的。21.薄伽丘的十日谈、但丁的神曲、彼得拉克的歌集等作品在当时看来是非常出格的,关于青年男女情与爱的描述很多,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抨击的就是教士荒淫无耻的一面。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a. 注重理性至上b. 反对禁欲主义c. 宣扬男女平等d. 提倡信仰自由【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核心,而材料主要体现的是文艺复兴的情况,故可排除a;材料描绘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爱情的渴望,同时抨击了教士的荒淫无耻,表达了反对教会禁欲主义的思想,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男女平等的问题,故可排除c;否定了罗马天教会是宗教改革的作用,故可排除d。22. 英国天主教神甫威廉廷得尔因希望英国教徒可以自由阅读圣经而将其翻译成英文,结果于1524年被控有异端嫌疑,被迫流亡。由此可知,他a. 维护教皇权威b. 主张圣像崇拜c. 倡导信仰自由d. 支持宗教改革【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威廉廷得尔希望英国教徒可以自由阅读圣经,这说明他主张宗教改革,所以本题答案为d项 ;a项和b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故排除;材料体现不出“信仰自由”,故c项错误。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宗教改革英国宗教改革23.18世纪,在普鲁士,法学家科克采伊开始了法律和司法机构改革;在俄国,叶卡特林娜大帝试图废除刑讯逼供,并引入被告在未判罪前是无罪的原则;在奥地利,约瑟夫二世主持法律体系改革,法院被置于司法的中心地位,刑讯逼供和肉刑被废除。这些现象的出现反映出a. 民主政治的确立已成为时代潮流b. 启蒙思想在欧洲产生广泛影响c. 改革成为确立代议制的主要形式d. 罗马法是人类永恒的精神财富【答案】b【解析】【详解】民主政治的确立成为时代潮流是在19世纪,a项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根据所学可知,随着启蒙运动的发展,在人权、法治理念的指引下,刑讯的残酷性受到批判,由此引起了这些欧洲国家的法律改革,故b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18世纪欧洲国家的法律改革,c项不是材料主旨,排除。材料中没有涉及罗马法,故d项错误。24.孟德斯鸠认为:“显贵的人容易遭人忌妒,他们如果由平民来审判,就要陷于危险的境地,而不能享有一个自由国家最渺小的公民所享有的受同等人裁判的特权。”这体现了孟德斯鸠a. “人民主权”意识b. “公正平等”司法原则c. “分权制衡”精神d. “君主立宪”体制设想【答案】b【解析】【详解】“人民主权”指国家主权属于人民,材料并未涉及这一内容,故a错误;材料“公民所享有的受同等人裁判的特权”反映了司法审判当中的公正平等原则,故b正确;材料没有反映权力之间的制约与平衡,故c错误;材料也没有体现出“君主立宪”体制的内容,故d错误。故选b。25.蒸汽机的推广也包含瓦特专利权的使用,瓦特因此而成为很有钱的名人。从1630年到1809年,英国总共批准了3241项专利,其中1750年以后占2639项,工业革命高峰期间的18001809年,有924项发明获得专利。这表明a. 珍妮纺纱机的使用推动了发明不断涌现b. 英国在工业革命期间涌现出许多科学家c. 英国政府保障私有财产以鼓励发明创造d. 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开始有了专利保护法【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史料,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据题干“蒸汽机的推广也包含瓦特专利权的使用,瓦特因此而成为很有钱的名人。”说明英国政府保障私有财产;再据“从1630年到1809年,英国总共批准了3241项专利,其中1750年以后占2639项,工业革命高峰期间的18001809年,有924项发明获得专利。”可知是发明不断出现,故本题选c;珍妮纺纱机的使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错误;英国在工业革命期间涌现出许多科学家不符合题意,故错误;专利保护法工业革命之前就有,故项错误。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影响【名师点睛】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17651840年前后)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主要成就珍妮机(开始标志)、蒸汽机电力、内燃机、化工技术发展、钢铁工业的进步象征蒸汽机的发明电力的使用出现的新交通工具火车、汽船飞机、汽车出现的新能源煤电力、石油出现的新工业部门棉纺织、机器制造、交通运输电力工业、电气产品制造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等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大企业(垄断组织)科研与技术革新关系未结合真正结合发生的国家从英国向欧美国家扩展多个国家同时并举26.“就人类文明史而言,它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取得过如此之大的成就。”材料中赞扬的是a. 瓦特改良的蒸汽机b. 英国颁布的权利法案c. 牛顿经典力学理论d. 达尔文提出的生物进化论【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了经典力学对于法国启蒙运动和大革命的影响。故答案为c项。a项,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但与法国启蒙运动和大革命无关,排除;b项,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题意无关,排除;d项,达尔文的进化论提出是在19世纪中期,排除。【点睛】17世纪的欧洲,经过许多科学家的努力,在天文学和力学方面积累了丰富资料的基础上,英国科学家牛顿实现了天上力学和地上力学的综合,形成了统一的力学体系经典力学。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是人类认识自然及历史的第一次大飞跃和理论的大综合,它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并对科学发展的进程以及人类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牛顿经典力学的建立是科学形态上的重要变革,标志着近代理论自然科学的诞生,并成为其他各门自然科学的典范。牛顿力学革命作为英国启蒙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孕育着18世纪的时代精神,为法国启蒙运动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方法论基础。27.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一书写道:“1870年以后物理学不断有新的发展,经过一场范式的危机,进入20世纪以后,物理学由量变进入质变,开始了革命性变革。”这主要体现在a.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b 哥白尼提出“日心说”c. 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d.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进入20世纪以后,物理学由量变进入质变,开始了革命性变革”,结合所学,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使物理学开始了革命性变革,故d正确;17世纪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16世纪哥白尼提出“日心说”,a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属于生物学领域的成就,不符合物理学成就,排除c。【点睛】抓住关键信息“进入20世纪以后,物理学由量变进入质变,开始了革命性变革”,联系所学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的意义分析解答。28.物种起源指出:生命只有一个祖先,生物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而来的。这一论断a. 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b. 伤害了人类的尊严c. 改变了人在生物界的地位d. 冲击了宗教神创论【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生物进化论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绝大多数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地位的看法,从而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故d项比c项合适;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故a项错误;进化论提升网络人类的价值,故b项错误。所以本题答案为d项。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比较c项和d项的逻辑关系。因为改变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才冲击了宗教的神创论 ,故d项更合适。29.下表是20世纪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历程中,不同阶段物理学成就汇总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基础理论革新推动了应用科学发展b. 现代物理学否定经典物理学c. 科学技术创新脱胎于生产实践活动d. 物理学研究的热点循环更替【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量子力学和原子核物理学建立;原子能技术诞生”、“粒子物理学向前推进;高温超导材料研究成果瞩目”等信息可知,基础理论发展后,推动了相关技术和应用科学的发展,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现代物理学是对经典物理学的继承和发展,不是否定;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基础物理学理论的革新对应用科学的推动,而非科学技术产生于生产实践;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物理学的向前发展,不是循环更替。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30.米勒(18141875)是法国近代绘画史上最受人民爱戴的画家。有人判定其画作晚祷(如图)是现实主义画作。其理由应是 a. 米勒生活的时代是现实主义流行的时代b. 画面严整和谐体现追求理性的基本特征c. 画作寄寓着对社会下层劳动人民的同情d. 画作歌颂法国民众对天主教的虔诚信仰【答案】c【解析】【详解】晚祷描绘一对农民夫妇在远处教堂钟声响起时,放下手上的工作虔诚的祈祷。简陋的工具,破旧的衣衫,真实地反映了农民的日常生活和艰苦的劳动,反映出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这符合现实主义画作的基本特征,故c项正确。判断画作的艺术流派要依据画作的内容和风格特点,而不是看画家所生活的时代,故a项错误。画面严整和谐体现追求理性的基本特征是新古典主义美术的特征,故b项错误。这幅画作也反映了法国民众对天主教的虔诚信仰,但这不能说明它是现实主义画作,故d项错误。【点睛】现实主义艺术家赞美自然,歌颂劳动,深刻而全面地展现了现实生活的广阔画面,尤其描绘了普通劳动者的生活和斗争。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 3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魏晋风度是魏晋时期独特的审美特征,它使人回归到了本真与自然。魏晋士人以放旷、恣意的人生态度把作为文人知识分子对正义的理性思辨和坚守以艺术的、哲学的、人性的方式传达于世,达到了真善美融为一体的极致之境。居瑢风流蕴藉:魏晋风度的文化内涵材料二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材料三 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小说演义之书未尝自以为教,而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钱大昕(清)十架斋养新录(1)结合史实说明“魏晋风度”在思想、书法、绘画方面是如何体现的。(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科技呈现巅峰状态的主要原因。(3)据材料三,概括明清小说流传的特点。【答案】(1)思想:道教、佛教盛行。绘画: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或女史箴图)。书法:王羲之的行书(或兰亭序)。(答到儒学面临挑战、书法发展到自觉阶段、文人画兴起等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安徽省蚌埠局属学校数学七下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贵州省黔东南州麻江县2025年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安全事件上报(模板)
- 2025届浙江省江北区七校联考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法律科学的分类及应用试题及答案
- 战略性储蓄的思维与方法计划
- 江苏省南京市南航附中2025届八下数学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市场需求分析与预测试题及答案
- 网络管理员考试知识结构试题及答案细解
- 城市交通环境影响评价师重点基础知识点
- 食品公司配送路线优化流程
- 房屋安全性鉴定培训
- 妇科常见疾病及护理常规
- 电机学II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广东工业大学
- 抑郁症与rTMS治疗
- DB23T 3630-2023黑龙江省超低能耗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 吊篮安装安全技术交底
- T-CBIA 009-2022 饮料浓浆标准
- 2025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4.2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 《快速时尚品牌》课件
- 2024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详细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