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口市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对古诗文知识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商代诗歌305篇。关雎是诗经的首篇。B“春江水暖鸭先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现在我们指某一新的情况或消息被人预先知道时,便往往引用这一句。C“世外桃源”一语出自桃花源记,已成为中国人民天上人间理想境界的代名词。也用来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的地方。D捕蛇者说中“苟政猛于虎也”的意思是“苟酷的统治比老虎还凶啊!”二、字词书写2 .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生活是一道多元的方程,需要用敏(ji)_的思维去求解;生活是一首昂扬的歌曲,需要用真(zh)_的情感去演唱;生活是一篇精美的散文,需要用华丽的辞(zo)_去抒写;生活是一则有趣的故事,需要用(di)_岩的情节去讲述。三、现代文阅读大先生大先生姓凌,有绝活儿,能把戏里的场景搬到木头上,一块巴掌大的破木板,只需半炷香的工夫,就能让人瞧明白刻的是“桃园三结义”还是“三英战吕布”。所以凌先生起初是凌木匠。凌木匠不是本地人,早年间逃荒来的。凌木匠来到村里的日子,是那年冬天日头最短的时候。薄暮下,先是一根打狗棍进了三叔家的院门,继而是一个身影,像用那根棍子挑进来的,破衣旧絮,褡裢挂在肩头,趿拉着一双单布鞋的脚,有一只似乎受了伤,缠着破布条。正在院里喂鸡的三婶,委实被吓着了,以为大白天撞到鬼。刚要喊人,“鬼”却先开口,怯生生地道:“大娘啊,要饭的来了,给口吃的吧。”三婶仔细一瞧,是个讨饭的。只见他端着搪瓷缸子的手捂在胸口,哀求就是从那里发出来的。给完吃的三叔三婶看他可怜,天又冷,就留他在磨坊里过夜。凌木匠望着三叔三婶的眼睛,变得浑浊了。天亮后,他见磨坊里堆着打磨了一半的木料,知道这家要盖房。就对三叔说,他会做木工,可以帮忙,给口吃的就行。三叔寻思,正好雇的木匠有事,就让他试试吧。没想到,凌木匠的手艺精得很,不但会做门窗,还会木雕,窗棂花饰、门簪颂语,好看极了。就这样,他留在了我们村,经常帮村里人做木头活,成了远近闻名的凌木匠。后来,村里人又知他不光有好手艺,还装着一肚子墨水。嘿,正好村里小学缺个先生。于是,他就成了凌先生。“手艺人”在村人口中格外尊贵,而凌先生的尊贵,一部分来自他的手艺,一部分来自肚子里的墨水。因此,“手艺人”和“先生”似乎都配不上凌先生了,村里人便称他为“大先生”。大先生活儿细,字儿好,闷头做活儿可以,写信作文也行,只是嘴太笨,肚子里的学问也便像茶壶里的饺子,倒不出来。而大先生就是理儿多,不光要讲个“知其然”,还要讲个“知其所以然”,可是越讲我们越糊涂。渐渐地,他就不受娃们待见,娃们老是捉弄他。大先生喜欢讲唐诗,尤其是李白的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大先生说李白的床不是床,而是井栏。说这话时,身为木匠的大先生显得颇有把握。我们却哄堂大笑,床就是床,怎么可能是井栏呢?每次我们一笑,他就一窘,嗓门提高了,像是要争辩,说:“你们想想,床在屋里,窗户是木头的,还贴着纸,哪会看得见月光?在院子里,就着月光,看到井栏,才会思乡,背井离乡嘛!”讲到这里,他突然停住了,扭头望着窗外,我们也停止了议论,只有窗外不知谁家的羊在不知趣地叫着。大先生陷入沉思,眼睛变得浑浊。然后,他又扭过头来,说:“这是思归之辞也!”教室里又是一片笑声,“死鬼之词”,大先生骂李白是个死鬼哩不知从哪冒出来的灵感,我站起来说了一句:“就是想家了嘛!”大先生点点头,念叨了一句:“孺子可教也。”农村撤点并校后,大先生也退了。教了几十年的书,一下子闲下来,不知所措,于是,大先生又拾起了木匠活儿。让他想不到的是,国家针对民办教师的新政策出台后,给他补上了退休待遇。头次领工资,他就跑到支书家里,说:“我教书时,每月不到300 块,现在不教了,怎么还拿3000块呢?不能白拿这钱。”支书命令道:“国家的政策,拿着!”大先生的眼睛又浑浊起来。后来,大先生用每月领到的钱设了助学金,村里谁家的孩子考上大学,他就赞助一笔。直到有一天,他心满意足地躺进自己打制的棺材。大先生死的那天,我特地查了辞海,其中一条写:“床,井上围栏。”3 . 第自然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两种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 . 第自然段共三次写到大先生眼睛的“浑浊”,请分别说出“浑浊”流露出他内心怎样的情感。第一次:_第二次:_第三次:_5 . 结合选文内容,说说大先生是个怎样的人。6 . 第自然段言简义丰,独具匠心,请谈谈这一结尾的妙处。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各题一支金色的钢笔(1)这是我第五次在她的作业本上愤然留言:“请用钢笔写字!”(2)她没有一次照做,一如既往地用铅笔打发着我布置的作业。我不明白,为何在她文静纯真的背后,深藏着那么让人不可捉摸的倔强。(3)当我在她的作文本上再次写下那句老生常谈的话时,我决定对她进行点名批评。于是,那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便有了这样的场景我一面踱着步子解析优秀作文的词句,一面时不时地用余光安抚在角落默默流泪的她。(4)她开始躲我,面色仓皇、神情狠狈,像春花躲着秋风一般,硬生生地要隔一个夏季。我并未从她的躲藏中找到一种老师该有的威严。相反,我内心有了一股悲戚的洪流。(5)下午放学后的校园,多了几分静谧与冷清。我独自在窗明几净的走廊上散步,猜想到底该如何化解她心中的惊恐与不安。(6)透过窗帘间的缝隙,我能看到,她和她的同桌正在喃喃地说些什么。那是一个皮肤黝黑的小男孩,家境十分拮据,经学校减免过的学费都得施上几个月才能勉强缴清。(7)我心怀期待地看着他们在空旷的教室里窃窃私语。真怕他们的嬉笑里,有我的名字。正当我准备推门而入时,一幅永生难忘的画面瞬间印在了我的脑海里。(8)她满目感激地收起手中的钢笔,微笑着说了声谢谢。他把书包摊开,接过那支破旧的钢笔,轻轻地将它搁到里面,那神色,如同手捧至宝一般。临行前,他略带豪情地说了一句:“放心吧,这次你是用钢笔写的,老师不会再批评你了!”(9)夕阳的余晖透过愈渐宽大的窗帘缝隙,丝丝缕缕地照射在他们脸上。在那一场充满童真的友谊里,我无法找到自己介入的借口,只得暗自逃离。第二天,在宽大的办公桌上,我看到他俩紧紧挨在一起的作业本。同样的本子,同样的笔色,同样的日期。(10)市里举行长跑比赛的时候,他不顾一切地报了名。接着,他毫无悬念成了代表学校参赛的选手。(11)5000米的距离,对于台下这帮稚气未脱的孩子来说,的确是一场艰苦的耐力战。他在人群中穿梭、奔跑,坚持不懈。我和看台的老师们一起,情不自禁地为他加油并鼓掌欢呼。他如一支离弦的剑,在临近终点的时刻,依然冲劲十足。(12)惊人的一幕出现了:他愣愣地站在终点附近的跑道上,看着后来的选手们牙关紧咬、奋力冲刺。人群中一片哗然。没有人明白,在冠军唾手可得的紧要关头,他为何选择了止步。(13)当有两人陆续冲过终点后,他才狂喜高呼着奔向终点。毫无疑问,他受到了严厉的批评。要知道,他代表的是整个学校,而不仅仅是他个人。他的无人理解的行为,已然辜负了所有随行老师的希望。(14)那是我第一次对他怒吼斥责,我以为,他是想用特立独行的方式来博得众人关注的目光。(15)“你明明能跑第一,为什么要在终点前停下来?你知不知道这关乎整个学校的荣誉?”我一遍遍地责问,他则顷刻间泪流满面。(16)“老师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奖品都不是钢笔!我我只要钢笔。这样,我的同桌就不会再烦恼,也不会因为用铅笔写作业而受到批评了”他呜呜地悲鸣,诉尽了他在一路奔跑中所受的委屈。(17)我恍然觉察到自己的渺小与狼狈(18)校门口的喜报栏上,赫然写着他的名字和获得的奖品。我见过,那是一支精致却又恸哭不止的金色钢笔!面对这样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我内心充满了愧疚。7 . 请结合文本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和“我”的情感脉络,并将(1)(2)(3)(4)处内容填入答题卡相应位置。故事情节“我”的情感开端(1)(2)发展她不改,“我”批评她,她躲“我”,小男孩帮她,她借钢笔写字。悲戚、害怕高潮(3)欢呼、怒吼结局校门口喜报栏上,写着她的名字和获得的奖品。(4)8 .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部分的句子。她开始躲我,面色仓皇、神情狼狈,像春花躲着秋风一般,硬生生地要隔一个夏季。9 . 请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谈谈“我”是怎样一位老师。10 . 小说题为“一支金色的钢笔”,请问“钢笔”在小说结构上有什么作用?你认为“金色”有哪几层含义?11 . 你认为“我”和“小男孩”谁是小说的主人公?请简述理由。四、情景默写12 . 填空(1)温庭筠的望江南中,充分体现主人公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与内心的痛苦的句子是_,_。(2)张养浩的潼关怀古中,表达作者对人民苦难深切同情的句子是_;_。五、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古文后答题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13 . 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策之不以其道策勋十二转B虽有千里之能选贤与能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之不能尽其材D才美不外见明灭可见14 . 下面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安求其能千里也汝安知鱼之乐B其真无马邪其此之谓乎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渔人甚异之D策之不以其道去以六月息者也15 . 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项是( )A本文通篇用的是托物言志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明主难遇贤才。B千里马“才美不外见”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我C“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句话后来常成为一些人用来表示怀才不遇。D全文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嘲讽和控诉。16 . 把第I卷文言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六、课外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成都,川蜀之要地,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予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及年壮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耄矣。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然吾闻古之贤士,若颜回、原宪,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此其故何也?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庭学其试归而求焉,苟有所得,则以告予,予将不一愧而已也!(节选自宋濂送天台陈庭学序)(注)中书左司掾(yun):官职名;下文的“都指挥司照磨”也是官职名。擢:提拔、选拔。侈:大、广17 .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屡从大将北征_(2)越三年_(3)然吾闻古之贤士_(4)庭学其试归而求焉_18 .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B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C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D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19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2)苟有所得,则以告予,予将不一愧而已也!20 . 选文与送东阳马生序都是赠序,都有劝勉之意,两文的劝勉内容有何不同?七、名著阅读21 . 格列佛游记中飞岛国镇压叛乱的两种手段是什么?作者借此抨击什么?八、命题作文22 . 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文题一:请以“这里有属于我的世界”为题目写一篇文章。文题二:阅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干部培训微课堂课件
- 商业合作保密条款协议书要求
- 科学细胞的结构课件
- 戒烟干预服务培训课件
- 团队会议效率提升工具包
- 房地产中介服务平台运营协议
- 药剂说明知识培训内容
- 科学探索宇宙的装备课件
- 药物过敏培训课件
- 法律咨询合同模板全面覆盖各类业务
- 岗位竞技活动方案
- 大气监测培训课件
- 2025年深圳中考物理试卷真题(含答案)
- 中国高熔体强度聚丙烯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 GB/T 34722-2025浸渍胶膜纸饰面胶合板和细木工板
- 2025年课标卷高考地理真题(解析版)
- 广告与设计专业介绍
- 《劳动与技术》一年级上册教案
- 2025-2030年中国良性前列腺增生(BPH)药物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4年湖南省双峰县卫生局公开招聘试题带答案
- 英语教学课件Unit1 SectionB 3a-self-check课件人教九年级Unit 1 How can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