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D卷_第1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D卷_第2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D卷_第3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D卷_第4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字词书写1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一道经古通今的时空走廊,一部知往鉴今的历史典籍廊桥。桥下弯弯的流水,流淌着一段廊桥遗梦。被遗忘的细节,静止在时间深处。古朴(甲)(A、清寂;B、清纯)的廊桥,既有大气恢宏,亦有小巧玲珑,如星星点缀,闪闪烁烁。在葱lng 与萧索 之间,廊桥是始终不变的身影,它们与山水和谐相映,显出长者的一派风范。风姿绰约的闽北廊桥,(乙)(A、散落;B、零落)在青山绿水间。这些廊桥虽然姿态各异,神韵不同,但是都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沧桑,它们是中国桥梁史上的活化石。(1)在文中处,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_(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空。(只填序号)(甲)_(乙)_(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原句:它们与山水和谐相映,显出长者的一派风范。修改句:_2 . 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求规范、工整、美观。学问与智慧,有显然的区别。学问是知识的聚集,而智慧则是陶y_原料的熔炉。学问好比是铁,而智慧则是lin_钢的电火。二、现代文阅读培养自己的“静能量”鲁云云南省勐海县的贺开茶山上,有几个做茶的年轻人。茶山听起来很美好,呆起来可不好受:远离了都市的繁华,朋友圈就那么几个人,洗个澡、看个电影、吃顿料理都不太方便。虽说是为了创业,怎么能呆得住?有个做茶的年轻人杨景润这样回答:人生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但总会苦一阵子;26岁的崔亚蕾说得更简单:静下来就好了。静,就是潜下心来,保持安静。有些年轻人缺乏安静的耐心,一味追求高频率,快节奏的生活,一静下来就不习惯,觉得无聊。譬如酒和茶,他们更爱酒的热烈刺激,较少去品茶中滋味。遇事急躁,做事浮躁,还没想好要干什么、怎么干好,就急吼吼做方案拿计划,一旦遭遇挫折,又不知如何是好。又或者“这山看着那山高”,职业规划变了又变,跳槽成了家常便饭。有些年轻人想当然以为动比静好,外向者一定比内向者更容易成功。于是整日忙于交朋友,参加酒场聚会,钻研“成功学”,寻找成功的“终南捷径”,希望一蹴而就。静的好处很多。大学里说:“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诸葛亮告诫过我们:“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显然,安静也是一种“能量”,甚至是一种很强大的“能量”。为了让自己安静下来,曾国藩给自己定了“静坐”的“日课”:每天不管在家还是外出,总要独坐两小时。安静是一种能量,安静的人更自省,做事更专注,收获也会更大。云南保山原地委书记杨善洲,退休后“自找苦吃”,带领林场职工绿化荒山,20余年造林5万多亩。来访的记者问他,那么艰苦怎么呆得住?老书记笑答,山上鸟语花香、清风阵阵,也是一种很好的生活。应该只有内心强大的人,才能忍受得住如此寂寥漫长的精神考验,并把它转化为郁郁葱葱的“精神绿洲”吧。培养“静能量”,要学会追求安静。但“树欲静而风不止”,安静并非召之即来,要想静下来,须下一番修炼功夫。让自己“静下来”的法子挺多,古人说“唯读书可以变化气质”,读读书,钓钓鱼,下下棋,练练书法,只要有心,无论哪种,久久为功形成习惯,心沉下去,“静”的境界就升上来了!培养“静能量”,还要学会享受安静,于安静中汲取养分。当你烦躁不安、百无聊赖时,不妨静下来,想想自己想要什么,适合做什么;当你遭遇挫折、心灰意冷时,不妨静下来,想想自己做错了什么,失败了又如何;当你小有成就、志得意满时,不妨静下来,想想初衷是什么,得到的算什么。培养“静能量”,当然不一定要去茶山等偏远的地方“修行”,只要心无旁骛,处处可以历练,“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培养“静能量”,也不是要搞得暮气沉沉,故作高深。青年像初升的太阳,自然是朝气蓬勃的。不过,于艳阳天里多一缕清风,想必不无裨益。(选自人民日报,本文有删改)3 . 下面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由几个年轻人静心做茶的事例引出话题,然后逐层论证,最后提出中心论点:“培养静能量,也不是要搞得暮气沉沉,故作高深”。B第段中说有些年轻人认为外向者一定比内向者更容易成功,因而忙于追寻成功的“终南捷径”。究其原因,是他们的心静不下来。C文章末尾“于艳阳天里多一缕清风,想必不无裨益”一句,用比喻的手法,强调了“静能量”对于朝气蓬勃的青年人的积极意义。D作者善于运用事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等方法说理,事例典型,说理充分,特别是引用名人名言,既让读者信服,又增添了文采。4 . 下面不能证明第段中“安静是一种能量,安静的人更自省,做事更专注,收获也会更大”这个观点的一项是( )A“板凳要坐十年冷”“十年磨一剑”,克服浮躁,保持安静,终能有所收获。B达摩面壁,静坐九年,影嵌入壁,终悟得大道,开少林寺一脉,传之千年而不衰。C李时珍翻山越岭,遍尝百草,历时27年,终于完成医学巨著本草纲目。D“定能生智,静能生慧”。沉下心来做一件事,心无杂念、持久专注,定会赢得喝彩。5 . 第段中“树欲静而风不止”的含义是什么?联系全文,谈谈如何培养自己的“静能量”。三、文言文阅读(一)课内文言文阅读能力考查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6 . 解释文段中划线的文言实词。7 .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宴酣之乐,非丝非竹”。8 . 请结合文段具体内容,谈谈你对“与民同乐”的看法。四、句子默写9 . 古诗文默写。(1)_,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其一)(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欧阳修醉翁亭记)(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借明月来抒发离人心愿,祝福天下人的句子是:“_,_。”(4)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5)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_,你是爱,是暖,是希望(6)露从今夜白,_。(7)_,人迹板桥霜。(8)寂寂江山摇落处,_。(9)云横秦岭家何在?_。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0 . 请分析诗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作用。11 . 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六、语言表达12 . 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雾霾害人,是其中的多种微粒物质作祟的结果。能否把这些微粒物质清除掉,才是治霾成功的关键。为此,研究人员建议,清除局部霉霾,采取向空中喷洒水雾比较有效。实施的办法是在城市的所有高层建筑的顶部,装上喷霉喷头,向空中喷水雾,这样水雾在空中下降的同时,就吸附了空气中的尘埃微粒,并把这些微粒带到了地面。当然喷洒设备要进行定时控制在夜深人静时加强喷雾时间,在白天人们上班时停喷,以不淋湿行人的衣服为度。不过,人力物力投入比较大,而且风大之时效果差,不适合广泛应用。 (1)第处不合逻辑,应删去。(2)第处成分残缺,应在词语后增补。(3)第处搭配不当,应将改为。(4)第处语序不当,应将与互换位置。七、名著阅读13 . 名著阅读。祥子昏昏沉沉地睡了两昼夜,A着了慌,到娘娘庙求了个神方:一点香灰之外,还有两三昧草药,给他灌下去A这才想起去请大夫。扎了两针,服了剂药,他清醒过来,一睁眼便问:还下雨吗?他躺了十天。刚顾过命来,他就问A:车呢?(1)上面这段文字出自,选段中人物A是。(2)请联系原著内容,简要说说祥子为什么大病一场。祥子问起的那辆“车子”后来的命运怎样?八、综合性学习14 . 综合性学习 某班级开展“传统节日与民俗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下面是同学们在活动中总结的调查材料: 材料一:现在,在青少年当中,很多人没看过龙舟,没听过唢呐,不认识艾草、菖蒲,对清明节的祭奠也不以为然;然而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过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材料二:西风东进,洋节流行,奉为时尚。据调查,在中国人喜欢的洋节中,排名前几位的是:圣诞节、母亲节、情人节、愚人节。中国人喜欢过洋节,其动机大致如下:表达感情(亲情、友情、爱情);凑凑热闹,轻松一下;为了“赶时髦材料三:中国的节日同样魅力无限那悠久的历史文化与节日盛会交融在一起。如:春节团圆、除夕守岁、中秋赏月、清明踏青、重阳登高、端午赛龙舟、元宵闹花绚丽壮观、流光溢彩、妙趣横生!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上面三则材料的主要信息。 你认为造成材料一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在世界多元文化不断交汇的今天,你觉得洋节在中国是应该摒弃,还是应该保留?请发表你的看法。 我的看法: 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