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_第1页
哈尔滨市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_第2页
哈尔滨市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_第3页
哈尔滨市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_第4页
哈尔滨市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哈尔滨市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能否制订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是期末考试取得满意成绩的前提。(删去“能否”,或在“取得”前加“能否”。)B外卖小哥雷海为一举夺得了第三届中国诗歌大会总冠军,缘于他痴迷于古典诗词,13年坚持不懈日积月累的结果。(去掉“的结果”)C为了提高我校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消防队长应邀到我校作消防安全知识报告和讲座。(将“讲座”和“报告”互换位置)D今年再压减钢铁产能3000万吨左右,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左右,至少淘汰关停不达标的30万千瓦以下煤电机组。(删去“至少”)2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桌椅”、“美丽”、“天空”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名词。B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描写了人力车夫祥子由上进好强沦为自甘堕落,最后变成失去灵魂的行尸走肉的悲惨命运。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这句中的“孤”是古代王侯自谦的称呼。D“四书五经”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二、字词书写3 . 结合语境,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泱泱( )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我们要认真汲( )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要善待挫折漫漫人生,茫茫人海,生活道路上无不充满坎坷。如生活困难,高考落榜,升职无望,体质不佳,办事受阻,无端受控等等。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不管你愿意不愿意, 挫折随时都可能降临。应该怎样看待挫折,怎样去面对挫折呢?历史上许许多多仁人志士在与挫折斗争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史记。音乐家贝多芬,一生遭遇的挫折是难以形容的。他17岁失去母亲,26岁耳聋,接着又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之中。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打击是多么的大啊! 可贝多芬不消沉, 不气馁,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他始终顽强地生活,艰难地创作,成为世界不朽的音乐家。挫折虽给人带来痛苦,但它往往可以磨练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可以使人学会思考,调整行动,以更佳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目的,成就辉煌的事业。科学家贝佛里奇说:“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可以说_。当然,挫折并不能自发地造就人才,也不是所有经历挫折的人都能有所作为。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让你却步不前;而对于强者来说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 只有抱着崇高的生活目的,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并自觉地在挫折中磨练,在挫折中奋起,在挫折中追求的人,才有希望成为生活的强者。( 有删改 )4 . 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采用这种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 5 . 第段“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 一句中“往往” 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6 . 填入第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逆境的情况下人们可以做出最出色的工作。B挫折是造就人才的一种特殊环境。C所有的挫折都能造就人才。D在成才的过程中挫折随时都有可能降临。7 . 第段加点的“绊脚石” 和“垫脚石” 的含义分别是什么?8 . 本文论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请针对这一论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并作简要分析。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心怀理想,不懈追求李梓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张载这句话,表现出何等的生命正气?一个人的人生理想、生命价值,往往通过其精神内涵体现。纵观每一位成功人士、伟大人物,谁的身上没有闪耀着理想的光芒?海子说:“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和物质的短暂情人。”正是启示世人,在心田深处,培植一颗理想的种子,执着地追求,忠诚地守护,空虚、迷茫的内心会变得丰盈而充实。在人生的旅途中,即使一点微光,也能够照亮人生的方向;即使一点烟火,也能够点燃生命的激情。理想,能让我们鼓足生命的信念。胸怀理想的人,往往能够在不断超越别人、超越自我的过程中成就非凡的人生,展示生命的精彩。因为有着“不管怎样,还是要帮助”的理想,才有了特蕾修女天使般美好的梦;因为有着“足不强则迹不远,锋不铦则割不深”的理想,才有了学者王充在论衡中展示出的思想魅力;因为有了冲击五岳之巅的理想,才有了无腿青年马陆靠双臂登上“五岳四山”的英姿理想,支撑起的是一颗颗顽强的心。然而,现实中,很多人的理想却渐渐在生活柴米油盐的琐碎中消磨殆尽,还未真正追求,就已宣布放弃。2018年伊始,“佛系”一词红遍网络。佛系“粉丝”、佛系员工、佛系学生、佛系玩家、佛系恋人或许,坚持“佛系”生活的人会说,人生应该多一点平和,别计较输赢。从表面上看,这确实体现了一种生命的理性,但实际上,这是对责任的逃避,对理想的放弃。在他们的眼中,生命虽然很美,但是如果一味进取,便会感觉身心疲惫。但试想,这么年轻的生命,如果一味怕苦怕累,失去进取之心,社会又如何前行呢?从个体角度来说,没有理想的支撑,看似避开了一些压力和责任,其实内心却总是感到彷徨、迷茫。我的耳边时常会响起一首熟悉的曲子:“在那不遥远的地方,埋着你的梦想,散发出微小的光芒,那是属于你的土壤。”人生就是一个旅途,也许结局并不完满,但心怀理想,会激励我们朝着终点的那个目标奋勇前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不断遇见更好的自己,领略道路两旁绝美的风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心怀理想,不懈追求,生命因理想而精彩纷呈。9 . 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10 . 第自然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11 . 海子说:“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和物质的短暂情人。”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12 . 第自然段主要运用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13 . 第自然段能否删去?为什么?四、句子默写14 . 按要求填空。(1)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3)夜发清溪向三峡,_。(李白峨眉山月歌)(4)_,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5)十二章中讲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6)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_,_。_,_。五、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再者,不敢纵逸。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古之昏君,其耳目皆为敝,不知时政得失,亦不见过,以是灭亡。朕既在九重,不能尽见天下事,故卿等为朕之耳目。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注释)贞观:唐太宗李世民年号。存:抚恤。耽:沉溺。九重:深宫之内。存意:用心操劳国事。15 .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作: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B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恒:常常,通常。C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谓:认为D古之昏君,其耳目皆为敝敝:蒙蔽16 . 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若耽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A若耽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B若耽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C若耽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D若耽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17 . 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甲文采用层层推理的方法,开头先列举事例,接着提出了担任治国重任的人必须经过磨炼的观点,然后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推论,最后概括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B乙文采用对比和引用古代昏君亡国教训的方式来警醒自己,作为国君要有忧患意识,多关心百姓;不纵逸,不嗜欲。C甲文认为担任治国重任的人必须经过各种磨炼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乙文认为为政之道要抚恤百姓,不能放纵自己的欲求,不要像古代的昏君一样受蒙蔽。D两文都论及到治国需要贤臣辅佐,甲文认为朝廷必需要有有法度和足为辅弼的贤臣;乙文强调贤臣犹如君主的耳目,有贤臣辅佐才能“知时政得失”和“见过”。18 . 翻译文中划横线句子。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六、诗歌鉴赏阅读李白的两首送别诗,完成下列小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注)踏歌唐代广为流行的民间歌舞形式。这种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19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运用想象遥寄深情,结合诗句加以说明。20 . 上面两首诗都有对于声音的描写,请你从“子规啼”和“踏歌声”中,分析诗人不同的心情。21 . 古诗词中有许多送别诗,请你再写出两句表达送别之情的诗句。,。(写出连续两句)七、名著阅读2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选段中的A是谁?“非他不留A”一句表现了A怎样的性格?吴用又对A道:“据这柴大官人,名闻寰海、声播天下的人,教头若非武艺超群,他如何肯荐上山?非是吴用过称,理合王伦让这第一位与头领坐。此天下公论,也不负了柴大官人的书信。A道:“承先生高谈,只因小可犯下大罪,投奔柴大官人,非他不留A,诚恐负累他不便,自愿上山。”(2)读一读甲、乙两段文字,谈谈“我”对父亲的感情。结合藤野先生一文,说说“我”为父亲求医的这段经历,对“我”日后的人生抉择有着怎样的影响?甲:父亲的喘气颇长久,连我也听得很吃力,然而谁也不能帮助他。我有时竟至于电光一闪似的想道:“还是快一点喘完了罢。”乙:“叫呀,你父亲要断气了。快叫呀!”衍太太说。“父亲!父亲!”我就叫起来。“父亲!”-“什么呢?不要嚷。不。”他低低地说,又较急地喘着气,好一会,这才复了原状,平静下去了。“父亲!”我还叫他,一直到他咽了气。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八、综合性学习23 .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018年,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主义思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季节上的隆冬将尽,严寒还将在此驻防三两个月。现在的社会和世界变化很快,我们不能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A照亮但盲目B照耀但盲从C照亮所以盲从D照耀所以盲目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