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中考质量统一监测语文试题(II)卷_第1页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中考质量统一监测语文试题(II)卷_第2页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中考质量统一监测语文试题(II)卷_第3页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中考质量统一监测语文试题(II)卷_第4页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中考质量统一监测语文试题(I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中考质量统一监测语文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也许,人生本就是一场无止境的漂泊。面对生活中那些的飞沙走石,暗雨雷电,我们总是要迎面而上的。容易打败我们的,从来就不是艰难生活的考验,而是心中无爱的。相信,只要有爱,就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人生中所有的风雨,就算流血流泪,咬牙坚持,只要心中有爱,一切就都会变得轻松而。A猝不及防荒芜释然B措手不及荒芜坚韧C猝不及防凄惨释然D措手不及凄惨坚韧2 . 对社戏、安塞腰鼓、绝唱、在声音的世界里、摆渡五篇文章体裁判 断正确的一项是:( )A散文 散文小说散文小说B小说 散文诗 小说散文寓言C散文 散文诗 长篇小说节选 小说短篇小说D小说 散文小说散文哲理散文3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音、形、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汲取(j)丰赡(充足)溘然长逝(h,忽然)目不遐给(j,供给)B拘泥(n)编纂(cun,编辑)胼手胝足(pin, zh)妍媸毕露(ch,美)C僭越(jin)罹难(l,遭遇)宏篇巨制杀一儆百(jng,使人警觉)D症结(zhng) 忖度(cn du,揣测) 不足齿数(sh,列数)吞言咽理(yn)4 .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共产党人要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团结和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B每一位共产党员要勇于肩负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担当,力争在建国100周年,把我国的经济建设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C“有什么样的科学技术,就有什么样的战术和作战方式”,这一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拓展和延伸,它已成为全世界各国军人的共识。D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发展史。5 .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嘶哑(y)隘口(i)蹲踞(dn)荒莽(mng)B山巅(din)蝉翼(y)安慰(wi)疲倦(jun)C凝望(nng)樵夫(jio)嬉戏(x)拯救(zhng)D心弦(xin)愚蠢(chn)闪烁(shu)槐树(hui)6 . 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当与书中各异的人和事交融时,我们会发觉生命的深意。因此,我们只要常常置身于书的天地,我们的心灵就能得到寄托和重塑。然后翻开书,进入思想的丛林,我们会顿觉油墨的芬芳沁人心脾。走进图书馆,触目那些或发黄或簇新的书籍,它睿智的灵光会将我们的眼睛映照得明亮。A将选文各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排列顺序是。B“我们”是代词,“油墨”是名词,“走进图书馆”和“映照得明亮”都是动宾短语。C“当与书中各异的人和事交融时,我们会发觉生命的深意。”这个句子中,“人和事”作主语。D第句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将“寄托和重塑”互换位置。二、字词书写7 . 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米字格中。鹿门秀美繁花点辍,米氏书画留芳百世。,。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读书莫忘做笔记汤欢做笔记是读书的重要方法,是读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读书时,左边是书,右边是笔记本。遇到好词佳句则随手摘抄,心有所感便顺写下,既能加深印象,积累知识,亦方便日后检索,为作文治学打下基础。前人读书治学,多有做笔记的习惯,学问也常常从笔记本中得来。顾颉刚先生一生治学,勤于做读书笔记,从1914年至1980年逝世,做笔记的习惯从未间断,60余年积累笔记近百册,共四五百万言。他所从事的古史研究需大量考据,做笔记是他治学研究、著书立说的基础,“为笔记既多,以之汇入论文,则论文充实矣;作文既多,以之灌于著作,则著作不朽矣。”此外,在他看来,相对于长篇大论的学术文章而言,笔记可长可短,有简洁之美,做笔记“可以自抒心得,亦可以记录人言;其态度可以严肃,亦可以诙谐,随意挥洒,有如行云流水,一任天机”,笔记实乃学术界的小品文。钱锺书读书也爱做笔记,从上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一直坚持,单是外文笔记就达200多本、35万多页。据杨绛所言,他的笔记本“从国外到国内,从上海到北京,从一个宿舍到另一个宿舍,从铁箱、木箱、纸箱,以至麻袋、枕套里出出进进。”其笔记不仅数量惊人,内容也广袤博杂,从精深博雅的经史子集,到通俗的小说院本、村谣俚语和笔记野史,古今中外,无所不容。把这些笔记前后参照、相互引证、融会贯通后,才有了如管锥编里那样汪洋恣肆、行走于东西之间游刃有余的文章。蔡元培晚年总结自己读书多年却“没什么成就”,原因之一是“不能勤笔”。“不能勤笔”即不能勤于做笔记。他说自己读书虽然只注意于他所认为“有用的或可爱的材料”,“但往往为速读起见,无暇把这几点摘抄出来,或在书上做一点特别的记号”,这样的后果是不易检索,需要用的时候“几乎不容易寻到”。可见,对于治学之人,做笔记是读书应有的步骤;而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做笔记亦是一种值得吸取的方法。不管读书是为长见识,为陶冶性灵,还是只为娱乐消遣,遇到有趣、有启发、有感于心的文字则随手记之,这文字便会在我们内心加深一层印象;日久天长,这笔记本便成了我们平日读书精华之积累,是我们知识丰富、心灵成长的记录,是一种珍贵的纪念。若干年后,当我们重温当年的笔记,看到自己熟悉的字迹时,或许还会回想起某时某地写下这笔记时的情形,内心一定无比自得与安宁。做笔记固然重要,但经常温故笔记更重要。虽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但只记笔记却不温习,一样容易遗忘,时常巩固方能加深记忆,需要用时才能信手拈来;此外,温故而知新,在翻阅读书笔记时,往往能够前后贯通,发现新的问题。做笔记需要时间,如钱锺书做一遍笔记的时间大约是读这本书的一倍。但当你将做笔记看成是读书的一部分,认识到做笔记的益处,便不会认为这时间白白浪费了。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唯独读书不能快,做笔记不能急躁。时代在进步,电子笔记的出现让笔记的记录、保存和使用更为便捷:键盘输入、复制粘贴可以代替手写,电脑和手机客户端皆能同步保存;此外,这种云笔记还带有关键词检索功能,极大地方便了我们对材料的收集和整理。读书思考,随手记之,同时不忘时常温故,无论对于治学之人还是普通读者,这习惯都值得我们承袭并坚持。无论这笔记是手抄笔记还是电子笔记,它都会成为我们好读书之人一笔宝贵的财富。(人民日报2015年03月31日 24 版)8 .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9 . 从本文看,做读书笔记主要记什么?读书笔记有什么好处?10 . “钱钟书当年就常常爱翻阅一两册中文或外文笔记”,把精彩的片段读给杨绛听。”这句话在文中哪一段最合适?11 . 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12 .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是一项是( )A学者、作家读书时必须作笔记;对于普通人,笔记可做可不做。B时代在进步,作笔记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做电子笔记也是很好的。C现代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书报杂志也越来越多,因此,读书做笔记也要越来越快。D自己做的笔记自己是做清楚的,不用温习也可以前后贯通,发现新问题。为父母拍照肖复兴 每逢节假日,公园里人满为患,很多游人都挤在各处景点拍照。如今智能手机普及,自拍杆也普及,到处都能看见自拍的人,他们摆出各种姿势,抖动各种围巾,展示各种服装,状态很“嗨”!当然其中的大多数,都是兴致勃勃的年轻人和不服岁月的中年人,老年人腿脚不利索了,精力差了,便很难看到了。我说的“老年人”,并不是自娱自乐的,或者和儿孙一起逛公园的老年人,而是那些年老力衰,需要人搀扶,甚至是坐在轮椅上需要人来推的老年人。而有些孩子不仅陪他们来游园,还特意为他们拍照,遇见这样的年轻人,我总会不由自主地停住脚步,向他们投以赞赏的目光。为自己年迈的父母拍照,和为自己的孩子、自己的情人拍照,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意思,镜头里出现的人物,也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画面。纵使再怎么说“霜叶红于二月花”,但霜叶毕竟不是二月花,即使真的是花,也是此花开罢再无花了。人生季节的转换,伴随着生命的流逝,就在这样的时光流转中,做孩子的心总会情不自禁地向如花似玉的下一代偏移,而有意无意地将已是霜叶凋零的父母冷落在另一边。特别是节假日出门去远方旅游的年轻人,他们把已经腿脚不利索的父母撇在家中,当然这是孩子也是父母都心安理得的选择,谁也不会责怪谁。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天坛公园里通往祈年殿的甬道两旁,摆上了一盆盆三角梅,花树硕大,紫色的三角梅盛开,迎风摇曳,像是一群紫蝴蝶在飞舞。在花丛中拍照的游人很多,我看见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太太,她一只手颤巍巍地伸出来扶着花枝,由于个子比较矮小,三角梅几乎遮住了她的脸,一头银发在紫色的花朵中,变得更加醒目。我停下脚步,看见老太太对面站着一个胖胖的中年女人,端着手机,正准备为她拍照。有一个中年男人站在他们两人之间,望着老太太笑着说:“妈,您笑一个!”老太太抿着没牙的嘴笑了,笑得不大自然,因为她发现我一个外人正望着她。我对那个男人说了句:“你给他们娘儿俩一起照张相多好呀,留个纪念!”中年女人赶紧上前,男人拿起手机开始拍照,老太太又笑了。老太太从花丛中走了过来,像是对我说,又像是自言自语:“都八十老几了,老模喀嚓眼的,还照什么相呀!”我对她说:“照得挺好的,看您多精神呀,哪儿像八十多岁的人呀!”身边的孩子都听笑了。一问,才知道他们是陕西人,趁着国庆节放假,特意带母亲到北京来玩。那女人对我说:“我妈上一次来北京,还是她年轻的时候呢!”此情此景,让人为之动容。父母总爱说年纪大了还照哪门子相呀,但是如果你真要给他们拍照,他们心里其实还挺满足的倒不是为了看照片上自己的面容,而是享受孩子为他们拍照的过程。在我的想象中,这和为孩子买件新衣服,帮他们穿在身上,或者是买了新上市的荔枝或橘子,剥了皮,喂到他们嘴里,是一样的感觉。我母亲年老之后,腿脚不利索了,住在楼房里很少下楼。那年,我家对面新修了一座公园,国庆节正式开放,我和我刚刚读小学的儿子搀扶她下楼,到那个公园看看。我让她站在一盆盆正在盛开的菊花前,说给她照张相,她也是这样说:“人老了,还照哪门子相呀!”但她还是很高兴地站在菊花前面,拍照之前还特意用手拢了拢头发。那是母亲留给我的最后几张照片。所以如今在公园里,我格外注意那些为父母拍照的人。每次看到,心里总是很感动。我很想对他们说:“我现在已经没有机会为父母拍照了,你们多么幸福,所以要格外珍惜!”(选自2017年10月15日北京晚报)13 . 结合语境,赏析第段中加点词语“情不自禁”的含义。14 . 按要求赏析文中划线句。 (1)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天坛公园里通往祈年殿的甬道两旁,摆上了一盆盆三角梅,花树硕大,紫色的三角梅盛开,迎风摇曳,像是一群紫蝴蝶在飞舞。(从修辞角度) (2)老太太抿着没牙的嘴笑了,笑得不大自然,因为她发现我一个外人正望着她。(从人物描写角度)15 . 结合短文内容,试分析第段在文中的作用。16 . 结合短文内容,试分析老人的人物形象。17 . 文章标题有哪些作用?四、对比阅读(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乙)河间有游僧,卖药于市,以一铜佛置案上,而盘贮药丸,佛作引手取物状。有买者先祷于佛,而捧盘进之,病可治者,则九跃入佛手。其难治者,则丸不跃,举国信之。后有人于所寓寺内,见其闭户研铁屑,乃悟其盘中之丸,必半有铁屑,半无铁屑,其佛手必磁石为之,而装金于外,验之信然,其术乃败。(节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注释)河间:地名。游僧:云游四方的和尚。研:研磨。18 .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阅十余岁阅:经过,经历B尔辈不能究物理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C佛作引手取物状引:弯D以一铜佛置案上置:安放19 . 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如其言/其术乃败B当求之于上流/而装金于外C闻之笑曰/沿河求之D乃石性坚重/乃悟其盘中之丸20 . 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最先以庙僧的做法为讲学家的看法做铺垫,以突出讲学家的看法“众服为确论”,并且通过讲学家对寺僧的评价“颠”来写出讲学家对自己的看法的自信。B甲文最后写老河兵的一番话,加上“果得于数里外”的结果,巧妙地表现自信的讲学家“不更颠乎”,极具戏剧性和讽刺性。C乙文主要讲述了一个河间的游僧用科学的方法诊断病情、治病救人却不被当时的人们理解的故事。D乙文可用成语“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来概括文中“其佛手必磁石为之,而装金于外”这句话的含义,以比喻外表华美,里面一团糟。21 . 用“/”给下列句子断句。(限两处)。有买者先祷于佛而捧盘进之病可治者22 . 翻译下列句子。(1)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2)其难治者,则丸不跃,举国信之。五、句子默写23 . 按要求填空。(1)怀旧空吟闻笛赋, 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_,秋容如拭。(秋瑾满江红)(3)造化钟神秀,_。(杜甫望岳)(4)子曰: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十二章)(5)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用“_,_”来表达君子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品性。(6)完整默写王安石的登飞来峰:_,_。_,_。六、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城东早春杨巨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