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C卷_第1页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C卷_第2页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C卷_第3页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C卷_第4页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犹在耳畔:“经历了无数次狂风骤雨,大海依旧在那儿!经历了5000多年的艰难困苦,中国依旧在这儿!面向未来,中国将永远在这儿!”B文明城市创建中,武汉频频创造亮眼的成绩:2015年,武汉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2017年,武汉蝉联该称号,这些成绩,反映了武汉城市文明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持续升级,归根结底体现的还是一种不懈的价值追求:城市发展回应人民美好生活向往。C武汉绿地中心的施工方中建三局,在施工中自主研发了新的建造神器“超高层建筑智能化施工装备集成平台”,被誉为“空中造楼机”。D40年天道酬勤,天宫、蛟龙、墨子、悟空、天眼井喷的科技创新成果,从“跟跑”“并肩”再到部分“领跑”,展示出中国十足的发展后劲。2 . 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 )百般不能排解乡思情,不妨往诗文中寻个消遣处。王维的乡思亦有画意:“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从古至今,乡愁是诗人的惆怅。没有什么能像乡愁一样令我悲伤,这么美丽的文字,这么伤感的情怀,只有诗人才能表达。诗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ABCD3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A造型独特、雄伟壮观的“鸟巢”,是设计师和建筑师们呕心沥血的结果,它已成为我国奥运会场馆的标志性建筑。B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C这么多树根在大地里面触类旁通,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的食物的供养。D“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题。沉默的父爱刘巧莲一直以来,总认为父亲并不喜欢我,上有一个漂亮聪慧的姐姐,下有一个活泼机灵的弟弟,我就是夹心饼干中的那抹微弱的夹心,我木讷寡言,一直被遗忘。从小学到初中我的成绩单父亲从未过目过,我的59分、89分引不起父亲的情绪波澜,而姐姐的99分却能使他勃然大怒,他总要求姐姐一定要做最好。有一次听他对母亲说:“这二丫头能读到初中就不错了,随她去吧。”这就是父亲仅有的一次对我的评价。于是初中快毕业时,我便打算随隔壁的阿婆出去当保姆。出乎父亲的意料,我以全校第二的成绩考上了高中。报到那天我正生病,是母亲送我去的。我一个人病恹恹地坐在陌生的校园里,看从未出过远门办事的妈妈笨手笨脚地为我注册报到,心中对父亲有一丝丝的不满。高中三年,一方面交通不便另一方面也觉得回去很隔膜,于是我很少回去,姐姐每次来看我,总要为我带一瓶精肉炒辣椒(我最爱吃的),末了总有一句:“是爸叫我带来的,爸说你在外头可苦了。”于是,在姐姐走后的夜里,父亲瘦削而不苟言笑的脸便浮上脑海,泪盈于睫。父亲能写一手漂亮的小楷,过年家里的对联皆出自他的手,平时记账他固守传统用一支秃秃的毛笔细心地一笔一划。每次来信,总要提我的毛笔字练得怎样,希望我能超过他,我总是不耐烦地说:功课忙死了,哪来工夫写毛笔字,何况,现在只要钢笔字写得好便可以了。父亲便改为见面时的唠叨。那时年轻气盛,我便与父亲顶撞起来,每次总不欢而散。后来我又上了大学。父亲便喜欢往外说,我从小听话,所以从不督促我。我知道,所谓的督促是指看我的成绩单的事。言下之意,他教导有方,看着父亲溢于言表的高兴,我咽下抗议。我上了大学,弟弟又上了高中,家里经济很紧张,父亲便拼命打工。父亲是木匠,白天做,晚上也加班,身体更消瘦,穿着汗衫,一根根肋骨往外凸。但父亲很高兴,常对我们说:“只有我们家,才培养了这么多高材生,你看隔壁家有几个高中生?女孩子初中毕业都很少。阿英爸爸劝我别供你们读,把这些钱存了,洋房早造好了。可我说,楼房现在不造可以以后造嘛,书现在不念以后就不能念了”一直到现在我都很感激父亲,在当时的农村,女孩子没有书读的事时有发生,父亲这样的人是少见的。大学时,一次不小心烫伤了大腿,打了十几针青霉素医好后,我才写信对家里说。听母亲说,父亲差点赶来杭州。在家时,父亲其实很少和我说话。在他的三个儿女中,我很清楚,父亲最喜欢大姐,虽然他唯一打过的便是大姐,那也是出于期望太高。在我快毕业时,大姐出车祸而死,葬礼上,父亲一言不发扶着棺材,未 流一滴泪,却一夜间白了头发。从那时起,父亲常用爱惜甚至惶恐的目光看着我和弟弟。毕业后,我在离家很远的地方工作。有一次天刚亮,我还在早读,父亲就赶到学校,我留他吃饭,他嘿嘿笑了几声,匆匆吃了饭就走了。后来回家才知道,他夜里梦见我出了事情,天未亮就转了好几趟车赶去看我。当时我愣住了,一下子悟到:其实父亲一直都很爱我,只是掩在其沉默寡言的外表中。而后,弟弟也考上了大学,而我微薄的工资只能负担自己,父亲便办了一个小小的养鸡场,一走近他,就能闻到他身上一股浓浓的鸡屎味。然后,弟弟又替代我挂念于父亲的嘴里了,他瞒着妈妈,天天翻日历,等待周末与节假日,盼望着弟弟回家。由于他烟抽得凶,咳嗽越来越厉害,我有时板着脸说几句,父亲笑着说:“改不了啦,都大半辈子了。”看着父亲苍白的头发,瘦削的脸庞,我忍不住心酸。我的父亲是一个平凡的人,一生从未有过辉煌业绩,但在我眼中,他却是一座山。(选自思维与智慧下半月)4 .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父亲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完成下列内容。不满( )眼下抗议( )( )心酸5 . 文中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试结合文章内容分析。6 . 品析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高中三年,一方面交通不便,另一方面也觉得回去很隔膜,于是我很少回去。7 . 你觉得父亲像什么?写一句赞美父亲的话,要求运用一种修辞手法。(40字左右)。8 . 读了文本之后,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你对文末的“但在我眼中,他却是一座山”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是微波炉,还是“危”波炉?生活中,微波炉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我们习惯用它热牛奶、蒸米饭,甚至是烤鸡翅。然而,各种有关微波炉的谣言也在这时开始四处流传,很多人“谈炉色变”,微波炉真有那么可怕吗?微波烹任破坏食物营养大多数食材是通过“加热”才能成为我们的食物,无论采用什么方式,在高温环境下食材蕴含的营养都会有所流失。科学研究证明,由于微波炉提供的热源加热快、效率高,在加热到同样温度的情况下,使用的时间会短于煮熟食物。所以,微波炉加热对食物营养的破坏有时还会少于传统烹饪方法。然而,这并不是说微波烹饪十全十美,它不太适合用于水分少且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以及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比如,微波加热之后,鱼类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保存率就低于蒸煮方法,特别是Omega-3脂肪酸会有下降。国内其他相关研究也证实,微波加热肉类同样会引起不饱和脂肪酸的降低。但是,微波加热并不是破坏Omega-3脂肪酸最严重的烹调方法,油炸和油煎方法损失更大。微波炉加热食物会产生致癌物质研究表明,在200以上的烹调温度下,蛋白质类易产生杂环胺类致癌,脂肪会产生多环芳烃类致癌物,如果到了300,就会产生更多的有害物质,因此,控制烹调中产生致癌物的关键就是降低烹调温度,微波烹调时由于主要以水分子作为导热介质,在含有大量水分的情况下,加热温度不会超过100,更不会达到180以上。刚刚说了,低于200时是不会产生杂环胺和多环芳烃类致癌物的。所以,只要不是过度加热,中心温度恰当,反而可能减少致癌物产生的机会,唯一的例外,就是蒸大米饭时产生丙烯酰胺的数量。有研究发现,使用微波炉蒸大米饭,其丙烯酰胺产生量是普通饭锅的数倍。尽管这个数量远低于煎炸食品中的量,但也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大米淀粉粒受热糊化时,受淀粉粒外包裹物和米粒本身的限制,其热量不能及时传出,从而使局部温度升高,出现“过热”现象。这么看来,用微波炉加热冷饭、冷粥是可以的,想要蒸熟米饭还是换种方式吧。微波炉是如何工作的由微波的磁控管将电能转化为微波能,微波能穿透食物达5厘米深,使食物中的水分子随之运动。分子间相互碰撞、摩擦,产生热能,从而加热食物。微波炉加热食物受热不均,食用之后易生病在加热和解冻食物的时候,由于食物形状不规则,容易出现加热不均匀的情况。但这并不能怪罪微波炉。因为就算把一只整鸡放在普通煮锅或蒸锅里,也不可在短时间内达到加热均匀。我们都如道,用普通锅加热食物时,应当把食物切成小块才能受热均匀;而用微波炉加热的时候,需要把食物铺成一个扁平的平面,这样是最有利于均匀加热的。国外广泛使用微波炉微波炉是各国都广泛使用的加热器具,无论在学校食堂、餐馆酒店还是家庭生活当中,随处可见,只要采用正当的操作方式,微波炉仍是全世界人民所钟爱的烹饪利器。还不信的话,只要出国的时候去当地居民家里和学校餐厅看看就知道了。9 .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本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10 . 阅读文章内容,说说微波炉在烹任食物方面的优点和缺点。11 . 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12 . 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微波烹调时由于主要以水分子作为导热介质,在含有大量水分的情况下,加热温度不会超过100,更不会达到180以上。13 . 读了本文以后,你想对使用微波炉的人说什么?三、句子默写14 . 古诗文名句默写。(1)_,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2)_,胡为乎中露?(诗经式微)(3)气蒸云梦泽,_。(望洞庭赠张丞相)(4)王勃的送别诗中“_,_”两句一扫离别的千古愁云,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的。(5)成语“秋水伊人”出自诗经蒹葭中的“_,_”。四、课内阅读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15 . 解释下列实词和虚词。选贤与能,讲信修睦(_)不独子其子(_)货恶有弃于地也(_)盗窃乱贼而不作(_)16 . 翻译。(1)男有分,女有归。(2)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17 . 为实现“大同”社会,从古到今有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一直在追求,请结合历史知识举2个名人的事例。五、诗歌鉴赏18 . 阅读下面曲词,完成下列各题。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贏,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1)请解释“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中“悠悠”一词的含义。(2)所选曲词各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六、名著阅读19 . 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在空格处填写恰当的内容。阅读经典名著能启迪思想,引领人生。读清代小说家_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我们可以通过范进一幕幕啼笑皆非的悲喜剧,深切感受到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摧残;读陈寿的_,我们看到了诸葛亮身在草庐之中,明察千里的睿智;读_(作者)的海底两万里让我们了解了许许多多的海洋、地理知识,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告诉我们了做任何事都要有一颗持之以恒的心。(2)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下面的题目。某班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唐僧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正方,针对反方辩词该怎么说?反方:我方认为,唐僧胆小懦弱、本性昏愚、忠奸不分;他不辨是非,总是听信猪八戒的挑唆;他对待妖怪心慈手软,对待除妖有功的孙悟空却用紧箍咒来折磨;历尽千辛万苦到达西天后,面对传经者索要的“人事”,他却不知反抗,唯唯诺诺,实在可气。正方:_七、综合性学习20 .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悄悄揉过丰润(_)的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