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市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蒿素对鼠疟、猴疟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屠呦呦这一重大发现,每年在全世界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B最近乐山市有关部门联合行动,迅速取缔黑网吧,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C作为一名军人,其职责就是保卫国家安全,保卫及守护国家边境,即使在战场上马革裹尸又有何妨呢?D200多年来,世界各国数以万计的探险家不畏冰山阻挡,不畏风暴严寒,前仆后继地奔赴南极,进行科学考察。2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A教师节前夕,她瞒着王明和李曼制作了一本纪念册,准备把它作为礼物送给覃老师。B日前,自治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作出具体部署,坚决杜绝和防范特大安全事故发生。C由市政府参与打造的我国第一首“家庭与健康”公益歌曲我们一起回家已经面世。D螺蛳粉借助电商平台发展成为一个新兴产业,给弘扬柳州精神和形象带来了新机遇。3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贮蓄(zh)慷慨(ki)畸形(q)前仆后继(p)B纤维(xin)祭祀(s)钦佩(qn)断章取意(y)C瞭望(lio)憎恶()苍劲(jng)如坐针毡(zhn)D冗杂(rng)点缀(zhu)恐吓(h)味同嚼蜡(jio)4 . 下列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掺假捅娄子立杆见影B猬集躬行焕然冰释C乖僻弧线明眸皓齿D料峭笙萧耿耿于怀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列小题。DNA硬盘DNA是生物的基因信息,可以长久有效地记载生物的各种信息数据和图谱,这已经不再是神秘的东西了。可是,把人类文明的数据存入“DNA硬盘”,并且保存长达千年之久,不啻为石破天惊的奇闻。最近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的一群研究人员经过研究发现,所有的人类文明成果数据,都完全可以写入DNA生物基因信息中,并将其储存千年之久。这项研究的动因,源自一个并非杞人忧天的“黑色幽默”。2011年的某天,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的教授格瑞斯跟同事们聊天,有人开玩笑说,一旦某一天,人类从地球上消失了,那全人类几千年来所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研究成果的资料数据,会不会随着人类的灭亡而灰飞烟灭?有的人则不以为然,因为服务器、硬盘、闪存、磁盘等很多数据保存工具,它们不会像人类一样消亡,它们记载这些数据,完全可以留待新新人类去发掘。格瑞斯教授听完大家的笑谈:并没有感觉这只是一个黑色幽默,而是认为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科学命题。服务器、硬盘、闪存、磁盘等数据保存工具,是可以将数据保存一段时间,但这些数据保存工具,最终还会像传统的纸质书籍一样降解,无法长久保存人类数千年的文明。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长久保存这些数据呢?于是,他组织了一个研究团队,开始研究这个课题。受到生物DNA基因信息图谱的启发,他们把将数据写入生物基因信息作为主攻方向。经过研究,他们发现1克DNA理论上携带有455艾字节(Exabyte,EB)的数据。1EB等于10亿GB,而1000EB等于1ZB。云计算公司EMC估计2011年全球数据总额也只有1.8ZB,这意味着只需要4克(勺子左右)DNA就能记录从柏拉图到莎士比亚的名作,还可以延展到碧昂丝的最新专辑等所有作品。一人类几千年的文明成果数据,有了DNA硬盘保存,是完全不成问题的。 可是随着研究的深入,格瑞斯和同伴们发现,DNA也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反应,在室温下也会逐渐降解。针对这个问题,他们又天马行空,异想天开的集思广益,认为如果把DNA数据硬盘做成化石来保存,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而现今最类似于化石的矿物就是石英。于是他们将石英做成壳子,这种壳子的结构组成类似于玻璃,与骨骼化石几乎相同,把DNA样本放在石英做成的壳子中,达到了比较完美的效果。把人类文明的数据存入DNA硬盘,由头源自幽默,结局石破天惊。瑞士联邦理工学院格瑞斯教授等科学家,创造了人类文明数据保存与传承的神话。(选自知识窗2015第5期)5 .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6 . 简要分析选文第段在文中的作用。7 . 选文第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8 . 选文第段中的加点词语“逐渐”是如何体现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的?9 . 选出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 )A促使科研人员从事DNA硬盘研究的主要原因是现阶段人们经常使用的数据保存工具存储量有限,无法长久保存人类文明成果。B1克DNA捞带有455艾字节的数据。C科学家最终决定把DNA样本放在石英做成的壳子中,是因为石英的结构组成类似于化石,而化石不会降解,可以长久保存。DDNA硬盘是人类文明资料保存与传承的神话,但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不大,因为它所起的作用与常规存储工具没有本质区别。看海李锐女儿早就吵着要去看海。今年夏天总算是让她如愿以偿了。一大堆吵吵闹闹的旅游者,坐在一辆漂漂亮亮的旅游车上。车上装满了水果、食品、罐装饮料,装满了各色名牌或非名牌的服装和鞋袜,另外还装了满车的流行音乐,我不由得想,在这样一副装备里,看见的还是海吗?我有点替女儿感到遗憾。久居闹市,总担心孩子丧失了对大自然的感悟。可闹市里的“大自然”只有家门对面的那个公园。公园里有山,有水,有森林,但在它们的前面都得加一个“假”字。有时为了躲开这个“假”字,我有意在傍晚或是干脆等到月亮升起来,才带女儿进公园。这种时候游人寥寥。草木之间有种难得的沉静,牵着孩子的手散散漫漫地随意而去,听她讲些学校里的事情,或是什么忽发的奇想。有时我们都停下来,都不说话。然后,我问她,:“你看藏经楼现在好看吗?”暮色中的藏经楼抹去了鲜艳的色彩,只留下一个幽深怅然的剪影,晚归的紫燕精灵般地在昏暗中划出些呢喃的虚线,远远的天光中还留着最后一点依稀的残红。女儿看看,说:“好看。”后来在一篇老师的命题作文中,女儿提到藏经楼,她写道:“傍晚的藏经楼很孤独。”但我知道,这还不是大自然。这种古老的人文景观,在古老的中国到处都有。仔细回想起来,我与大自然刻骨铭心的相遇只有两次。第一次是因为插队而来到吕梁山的腹地。那时候根本就想不到还有大自然这码事,是懵懵懂懂地被命运扔进大山里来的。没有汽车,没有电灯,没有任何机器的响声,随便捡一条小路走下去,就会淹没在林木之间。寒来暑往,山坡上的画除去旧的,又换上新的;风霜雨雪,峡谷里的音乐或喧哗,或萧瑟,错杂缤纷。有许多次,独自一人呆在葱茏的树林里,或是站在荒远的山顶上:忽然就觉得,自己变成了一株树,变成了一块石头,满心的孤独,如麻的惆怅,都随着脚下的溪水蜿蜒而去,都随着起伏的群山蔓延到极远极远的地方那时候,就忘了还有一个自己;那时候,就觉得敞开的心胸无遮无拦地躺在天地之间,仿佛一股清风,纤毫之动便可极游八方第二次是因为无意中闯进了河西走廊。那一次也有一辆汽车,也有满车的旅游者,那次的目的地原本是敦煌。可是当汽车翻越乌鞘岭进入了河西走廊的时候,你就会觉得突然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抛到了生物圈的外面,抛到一个任何生命都不可企及的地方,你的肉身不知被留在何处,跟着自己的只是一个充满了犹豫、恐惧、彷徨、惊叹的灵魂。狰狞而又庄严的祁连山,广漠如海却又冷酷死寂的戈壁滩,轻而易举地淹没了可以称作人类文明的那点东西。举目所见除了地平线,还是地平线。河西走廊,是造化给人类留下的形而上的大课堂,是人类语言的终点站,从这儿再向前,你将没有任何熟悉的经验和理念可以依凭这样想着又觉得自己有些太功利,有些杞人忧天。与大自然的沟通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有的人终生置身于自然环境当中,却一直麻木不仁;有的人只因为在一个早晨,偶然朝一片结了露珠的叶子瞥了一眼,却在刹那间领悟了宇宙。于是,我跟着尖叫不已的女儿走下海去。沁凉的海水翻卷着雪白的浪花涌上身来,淹没了所有恐惧而又惊喜的孩子们。这种在刹那之间得到的恐惧和惊喜,用不着任何事先的准备和安排,也是任何准备和安排都不可能得到的。在这一刹那,女儿开始了她自己和大海的相遇。也许有一天她会明白,自己和所有走到海边来的人一样,终其一生都将无法穷尽这一份浩茫无涯的恐惧和惊喜。(选自读者2009年第10期)10 . 作者带女儿“看海”的目的是什么?11 . 文中写了“我”与大自然的哪两次相遇,作者为什么说这两次相遇是“刻骨铭心”的?12 . 下面的句子语言优美,请你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赏析。寒来暑往,山坡上的画除去旧的,又换上新的;风霜雨雪,峡谷里的音乐或喧哗,或萧瑟,错杂缤纷。13 .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14 . 生活中你一定有过与大自然相遇的经历,请结合本文和自己的体验,谈谈你的感悟。三、句子默写15 . 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1)关关雎鸠,_。 (诗经. 关雎)(2)_ , 提携玉龙为君死。(雁门太守行李贺)(3)_ , 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遇有此寄李白)(4)马作的卢飞快,_。(破阵子辛弃疾) (5)_ , 衣冠简朴舌风存。(游山西村陆游)(6) 但知其一,_ , 可据理臆断欤?(河中石兽纪昀)(7)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_,_”运用两个典故,写出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人事全非,恍若隔世,无限怅惘。(8)送东阳马生序中, “_,_”说出了宋濂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的原因。四、课内阅读阅读桃花源记,回答各题。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6 .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1)便要还家(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3)便扶向路(4)寻病终17 . 翻译句子。(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18 .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渔人甚异之A忘路之远近B久之,目似瞑,意暇甚C操蛇之神闻之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19 . 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写了发现桃源、小住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经过。B村中人发现渔人之后非常吃惊,是因为在此以前没有“外人”来过。C作者描绘了一个虚拟的世界,表达了他对环境优美、民风纯朴的社会的向往之情。D太守遣人去寻找桃花源,说明太守也对现实社会充满厌恶,想过桃源中人的生活。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小题。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 . 这首诗是_代诗人_(人名)在山东望见_(山名)之后有感而作。21 . 划线诗句在被后人反复引用的过程中,衍生出什么新的意义?六、名著阅读根据你对名著的阅读,完成小题。现在,他的身体彻底垮了,失去了重新归队的希望,他该怎样对待自己呢?他终于使巴扎诺娃吐露了真情,这个女医生告诉他,前面还有更可怕的事情等待着他。怎么办?这个恼人的问题就摆在面前,逼着他解决。他已经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战斗的能力,活着还有什么用呢?在今天,在凄凉的明天,他用什么来证明自己生活得有价值呢?又有什么来充实自己的生活呢?光是吃、喝、呼吸吗?当一名力不从心的旁观者,看着战友们向前冲杀吗?22 . 从全文看,“更可怕的不幸”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