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练习)_第1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练习)_第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练习)_第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练习)_第4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于“神十”航天员精彩的太空授课,使我对神秘太空产生无限的向往之情。B夏季是雨水泛滥期,我市广大干部和群众团结一心,做好防洪抗洪工作。C社会上愈来愈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广泛引起了人们的关注。D假如你是一粒种子,尽管是生在千里沃野,还是长在茫茫戈壁,都要坚强地把根须伸进大地。2 .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春天,我们一起去郊外踏青,享受大自然的天伦之乐。B一个善于思考、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的人。C看到浩浩荡荡的长江一泻千里,气势磅礴,我们的心胸变得更加开阔。D他们二人配合默契,终于赢得了这场双打比赛的冠军。二、现代文阅读雪雪满山野,总令我想起国画里的留白。王摩诘画山而不见云,齐白石画虾而不见水,那留出的空白,便是云、是水。与西画比起来,国画手法最简洁,而意蕴却最丰厚。每当雪至,五色杂陈的世界只剩下黑白两色,山川大地便成了落笔简约的国画,环境纯粹了许多,心灵也就跟着纯粹了许多。所以,雪来的时候,我的心中总是充盈着几许淡淡的欢愉。倘在山中,那感觉就更好。黎明于客舍醒来,心中纳罕天缘何亮得这般早,披衣行至院中,发现大雪早已没膝。呼啸了一夜的北风不知何时戛然而止,空气清爽如琼浆,天气温静如睡熟的少女,崖上翠柯、溪上板桥,无一不穿上白袍,只有檐上麻雀,傻兮兮地挺立着,黑得可爱。于是,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便禁不住于口中脱滑而出,那种深透的意境遂将自己浑身浸透。这时的内心纯净得就像白纸,随时等待着思想的浓墨,滴染出幽美的图影。大雪封山,路是走不得了。喝罢老板娘亲熬的热汤,便于窗下慵读一卷聊斋,这或许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行路罢。读得倦了,便再去访雪。周遭静无声息,而脚底踏出的咯吱声,好似雪地轻柔的言语,令我感到亲切和愉悦。我之看雪,是看它的银白空蒙,于无色中想象有色,于无形中揣测有形,于无生命中体味凛然的生命力,任思维的雪橇恰然划向岁月深处,去领略世界的无涯与多姿。有人写道:“能欣赏荒寒幽寂的人,必定具有一种特殊的素质,那是一种顽强的生命活力,那是一种桀骜不驯的人格力量。”古人常从孤寒寂寞之中酝酿出一种生命的诗情。北宋书院中,不乏以空山荒寺,寂寞无人之境为主题的画作。我曾在一家博物馆的寒江独钓图前伫立良久:沃雪千里,地老天荒,只有一只孤影,一叶篷舟,境界何其寂寥,然而我看到的不是生命的渺小与哀苦,相反,却是挺拔的灵魂与不屈的意志。一如明人胡应麟所说:“独钓寒江雪,五字极闹”,这个“闹”字很刁,一下子就点化出了柳公江雪一诗中昂扬的活力。所谓的枯寂,不过是一种表象。君不见恍若轻绸的溪泉正在冰雪下面漾动,诱人的芭蕉正在雪天里挺立,而渚上小舟,亦正在无声中悠然的划行。或许,只有雪天的凄冷,方能反衬人心的温热;只有雪野的空旷,方能凸显出生命的充实。那片苍茫空阔,并非一无所有,而是如国画中的留白,意味深远。我钦佩胡应麟,他分明是将柳宗元心底的境界,玩味透彻了。记忆深处的大雪无边无际,静好如诗。我就站立在雪地里,默默地伫望着。我在一片寂寞中感受生命的怡静与温馨,逝去的梦境再度重现,凋谢的热情开始复苏,而那一瓣六角雪花,自天空踏下来,咝的一声,就在我滚热的心窝里融化了。(祝勇文名家散文)3 . 理清文章思路,按示例用两个字概括第段至第段内容。品雪 _ _ _忆雪4 . 第段作者为什么说“与西画比起来,国画手法最简洁,而意蕴却最丰厚”?5 . 联系语境,说说下列加点词句的含义。(1)我钦佩胡应麟,他分明是将柳宗元心底的境界,玩味透彻了_(2)喝罢老板娘亲熬的热汤,便于窗下慵读一卷聊斋,这或许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行路罢。 _6 . 联系上下文,分析第段中“这时的内心纯净得就像白纸,随时等待着思想的浓墨,滴染出幽美的图影”一句的表达作用。7 . 第段作者说“古人常从孤寒寂寞之中酝酿出一种生命的诗情”,请你另举一例阐述印证。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8 . 选文主要记述了一件什么事?9 . 选文中“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两处“他们”分别指哪些人?10 . “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什么?11 .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三、文言文阅读课内文言文阅读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12 . 本文选自陶庵梦忆,作者是明末清初文学家_(人名)。13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1)是日更定矣(_)(2)上下一白(_)14 . 阅读本文,作者以高度的写意手法从听觉角度描写大雪带给人们的感受,为下文冒雪看雪的奇绝之举做铺垫。请找出这个句子工整地抄写下来。15 . 雪后作者乘兴出游前往湖心亭看雪,所见“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请赏析这段优美的景物描写。16 . 结尾时舟子喃喃自语,其中“痴”字意味无穷,根据文章内容谈谈你对作者“痴”的理解。四、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余为彭城二年,乐其风土。将去不忍,而彭城之父老亦莫余厌也,将买田于泗水之上而老焉。南望灵壁,鸡犬之声相闻,幅巾杖屦,岁时往来于张氏之园,以与其子孙游,将必有日矣。(节选自苏轼灵壁张氏园亭记)17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欣然起行(2)念无与为乐者(3)盖竹柏影也(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5)将去不忍18 . 翻译下列句子。(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2)南望灵壁,鸡犬之声相闻。19 . (甲)文中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是“_”;(乙)文中苏轼“将买田于泗水之上而老焉”,除“彭城之父老亦莫余厌”之外的原因是“_”。(用原文语句回答)20 . (甲)(乙)两文都是苏轼被贬官时所作,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五、句子默写21 .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念天地之悠悠,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不畏浮云遮望眼,_(王安石登飞来峰) 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_,一山放出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故园东望路漫漫,_(岑参逢人京使)杨花榆荚无才思,_(韩愈晚春)默写杜甫望岳的后四句。 _,_,_,_。六、名著阅读22 . 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题目。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_的不朽名著。这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_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_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_和周恩来是作者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七、综合性学习23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知识盘点)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星城,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清明节(阳历4月5日前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冬至节(阳历12月2123日)、除夕(年尾最后一天)等。(节日现状)近年来端午节似乎过程了单纯的“粽子节”,“有美食,缺文化”,甜咸相争之尘嚣赛过龙舟锣鼓。许多人尚未养成在紧张繁杂的生活中重拾传统、体味美好的习惯。其它的节日,例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也是如此。(节日美感)美味如何更美感?中国古典美学就有品味、韵味、“味无味”的概念,从“体味”到“体悟”,从“物”之味到“意”之味“艺”之味,距离并不遥远。视听嗅触味等感官获得的快感,需要渗透到美感当中,转化为美感或加强美感。也因此,传统节日能帮助那些味觉麻木、视觉疲劳、听觉迟钝的人们慢下来,享受生活。美食如何更健康?我们不必胡吃海喝、摆谱比阔,萝卜白莱各有所爱。岁时百问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曾禁火寒食,强调体育活动。清洁明净,物华养生,亦有菖蒲、艾叶、白芷、雄黄。春在溪头齐菜,立夏种瓜点豆,秋令无“藕”不欢,何用冬虫夏草。传统节日如何从“舌尖”到“指尖”?暂时放开手机,体验手作魅力,用艾叶、菖蒲编制花环、福袋,把“艾”带回家。(回归文化)元宵象征合家团圆,月饼寄托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望。美食的背后是美好。元宵节又称灯节,你多久没有赏花灯、猜灯谜了?万家灯火已是寻常,灯红酒绿更不鲜见,如何重寻“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古典浪漫?在当今社会,我们品尝美食过传统节日,更要吟诵那古雅隽永的诗词曲赋,体悟那种美感、那份美好。班里召开“传统节日话美感”主题班会,你收集了以上材料。(1)请认真阅读(节日现状)(节日美感)(回归文化)三则材料,指出如今传统节日存在的问题及提升美感的方法分别是什么?(2)在分组讨论环节中,你听到了组员的议论:小雨说:“现在的孩子们只知道清明节放假可以回家吃顿好的,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过清明节,更有同学祝别人清明节快乐呢。”小爱说:“我觉得传统节日离我们很遥远,越来越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小华说:“我感觉过节时大吃大喝很浪费,不过过节时在外面的亲人能够回家团圆,这是挺好的。”围绕班会主题,你作为组长,针对组员的讨论,该说些什么?请把你要说的话写下来。写作提示:从材料中筛选有用信息;思路清晰;语言得体;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以增强语言感染力;不少于100字。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小题(材料一)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gu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书法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中小学书法教育应以语文课程中识字和写字教学为基本内容,以提高汉字书写能力为基本目标,以书写实践为基本途径,适度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初中阶段,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继续用毛笔临摹楷书经典碑帖,力求准确。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尝试学习隶书、行书等其他字体,了解篆刻常识;了解一些最具代表性的书法家和作品;学习从笔画、结构、章法以及内涵等方面欣赏书法作品,初步感受书法之美,尝试与他人交流欣赏的心得体会。摘自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材料二)2019年的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联副主席宋华平带来了“关于把中小学书法教学纳入考试”的提案,并建议教育部制定统一的中小学书法大纲,并将书法纳入语文学科中考查。(材料三)1月17日,2019年北京市中考考试说明发布。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教育考试院获悉,今年北京市中考考试说明有局部的微调,突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法治的考查。其中书法被纳入到语文学科中考查,増考认识篆、隶、草、楷、行五种字体,了解其大致演变过程”的表述,强化对书法常识和书法欣赏的考查。(材料四)随州论坛讯记者陈巧玲报道:2018年5月26日,我市首届小学生书法大赛在曾都区文峰学校成功举办。来自全市各地推荐的297名优秀选手参加了现场比赛。此次书法比赛以“传统文化浸rn心灵,国学经典伴我成长”为主题,旨在激发广大小学生学习和欣赏书法的热情,推动我市书法教育深入发展,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本次书法比赛分硬笔正楷和毛笔书法两种,参赛选手必须参加硬笔正楷比赛,同时可兼报毛笔书法比赛,毛笔书法字体不限。比赛分为小学低段、小学中段、小学高段等三组进行,经过学校、乡镇、县(市、区)自下而上的三级逐层选拔,最终297名选手晋级市级决赛。经专家评委初评、终评,共评出一等奖作品115件,二等奖作品96件,三等奖作品86件,优秀指导教师153人,优秀组织奖18个,优秀工作者7人。24 . 给下列词中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1)载体_(2)碑帖_(3)gu宝_(4)浸rn_25 . 下面关于书法字体的特点和演变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篆书是是传世最早的可识文字,风格古朴,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B隶书是继小篆之后出现的又一代表性字体,书写效果略微长窄,横画短而直画长,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C草书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