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采访写作》教学大纲.doc_第1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采访写作》教学大纲.doc_第2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采访写作》教学大纲.doc_第3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采访写作》教学大纲.doc_第4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采访写作》教学大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采访写作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新闻采访写作课程编号B英文名称Interviewing & Writing in Journalism课程类型专项选修总学时32课内学时32课外学时实验学时学分2先修课程新闻学概论适用对象非新闻专业本科生开课学院课程负责人张颖课程简介(200字左右)新闻采访写作是指记者通过采访收集材料,并将采访中搜集到的材料、信息,通过文字写作制成一定体裁的新闻作品的过程。新闻采访写作学则是研究新闻作品及其采访原理、采访技巧、采访规律、写作原理、写作规律、写作技巧及相关知识的一门学科。新闻采访写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注重理论密切联系实际,通过有效地把新闻实践的知识与新闻理论知识密切结合,向学生传授新闻学原理、新闻采访技巧与新闻写作艺术,重在提高学生的新闻采写实践能力。二、教学目标及任务本课程是为非新闻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选修课。本课程在讲授新闻采访写作的一般规律等理论基础上,采访部分着重讲授新闻采访选题确定的原则与方法、新闻采访的工作程序及新闻采访的基本方法,写作部分着重讲授消息、通讯和特写三大文体的写作特点及写作要求,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新闻采写实践的训练,提高新闻采访、写作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三、学时分配教学课时分配周次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课时分配课时合计讲课实验实践1第一章221第二章222第三章222第四章223第五章223第六章224第七章224第八章225第九章226第十章887第十一章448第十二章22合计3232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 新闻采访的共性特征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新闻采访在新闻业务中的地位;了解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了解新闻采访与写作的特性。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采访写作在新闻业务中的地位一、新闻采访: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一)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的起点(二)采访使新闻写作在摄取素材方面有别于文学创作(三)新闻采访体现了记者职业的重要特点二、新闻采访:为新闻传播提供文本三、采访写作是记者工作的重要内容新闻记者的基本的、重要的一项动作内容是新闻采访和写作第二节 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一、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在认识论方面的一致性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有着相同的起点:正确认识报道对象,使主观认识与相一致二、新闻采访对新闻写作的制约作用(一)在真实性方面制约着新闻写作(二)在深刻性方面制约着新闻写作(三)在丰富性方面制约着新闻写作三、新闻写作是对新闻采访的升华第三节 新闻采写对记者素质的要求一、敏于发现:具有察觉异常的能力(一)敏锐地发现生活中的异常(二)对异常现象进行价值判断(三)发现异常并不是一味搜异猎奇二、勤于思考:具有创新思维的能力三、长于沟通:具有广交善结的能力(一)善于和各色人物沟通交流(二)善于从沟通交流中发现线索(三)善于与被采访者碰撞出思想火花四、精于表达:具有驾驭语言的能力(一)用简洁的语言将事实叙述清楚(二)用准确的语言叙事、抒情和评论(三)用生动的语言实现良好的新闻传播效果五、甘于艰辛:具有战胜困难的能力本章重点和难点:新闻采访与写作的特性;新闻采访写作对记者素质的要求。参考书目1.张默新闻采访与写作2.蓝鸿文新闻采访学3.刘海贵 尹德刚新闻采访写作新编4.汤世英 薄瀚培新闻通讯写作5.丁柏铨 当代新闻文体写作第二章 新闻采访的本质与主体心理教学目的和要求:认识新闻采访的含义和特点;认识新闻采访活动的本质;认识新闻采访活动的双主体。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新闻采访的含义和特点一、新闻采访的概念界定(一)对现有新闻采访定义的讨论(二)关于新闻采访定义的基本理念新闻采访是有关人员出于大众传播的目的,通过观察和访谈等手段,对可能受到广泛关注且鲜为人知的信息的收集活动。二、新闻采访活动的特点(一)新闻采访以大众传播为目的(二)新闻采访以平等的沟通为手段(三)新闻采访关注事实的新闻价值第二节 新闻采访活动的本质一、新闻采访是一种信息符号互动(一) 新闻采访本质上是一种符号互动行为(二) 确保新闻采访成功的必备条件二、新闻采访是一种社会交换活动第三节 新闻采访活动中的双主体一、 采访者:新闻采访的重要主体(一)记者的社会角色分析社会守望者、信息传播者、文化传承者(二)称职的记者必须具备的素养政治素养、法律与道德素养、科学素养、专业素养二、 采访对象:地位被忽视的另一主体(一)采访对象的特点相当的复杂性、较强的专业性、鲜明的目的性(二)采访对象的种类当事人、知情人、目击者、有关人士本章重点和难点:新闻采访的本质;理解新闻采访的特点;新闻采访的双主体。参考书目1.丁柏铨新闻理论体系研究2.蓝鸿文新闻采访学3.刘海贵 尹德刚新闻采访写作新编4.汤世英 薄瀚培新闻通讯写作5.丁柏铨 当代新闻文体写作第三章 新闻线索与报道策划教学目的和要求:认识新闻线索的涵义和特点;理解并掌握新闻敏感;认识新闻报道策划。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获得线索:采访的起点一、新闻线索的涵义及其特点(一)新闻线索的涵义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简要信息(二)新闻线索的特点简略、零碎、稍纵即逝、带有一定的偶然性、较多的是表象二、新闻线索在实践中的功用激发记者的新闻敏感,为记者的采访提示了方向三、新闻线索的一般来源渠道党政机关及其召开的会议、企事业单位、重大文体活动、社会网络、其他媒体的报道、日常的平凡生活第二节 新闻敏感与新闻线索一、获得线索有赖于新闻敏感新闻敏感是记者对事实的新闻价值的敏锐的发现力和准确的判断力二、新闻敏感具体实在的内容三、新闻线索的捕捉与追寻从异常的情况和当前的宏观形势中捕捉新闻线索,敏锐地找到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和一点一滴的积累来获取新闻线索。第三节 新闻采访与新闻报道策划一、 报道策划的实际涵义报道策划的目的之一,是利用现有的新闻线索和背景资料,策划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材料挖掘的方法,从而更好的利用新闻线索进行行之有效的采访二、 策划对于新闻报道的意义为新闻报道提供了可行的方案、为新闻采写提供了充足的背景和其他准备、为报道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团队本章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如何发现新闻线索;如何培养新闻敏感。难点是新闻敏感的培养和新闻报道策划。参考书目1.张默新闻采访与写作2.蓝鸿文新闻采访学3.刘海贵 尹德刚新闻采访写作新编4.汤世英 薄瀚培新闻通讯写作5.丁柏铨 当代新闻文体写作6.丁柏铨 新闻理论新探第四章 新闻采访前的准备工作教学目的和要求:认识采访前准备工作的必要性;掌握采访前准备工作的内容;认识准备工作的原则;掌握如何拟订切实可行的方案;创造采访机会。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新闻采访前的资料准备一、采访前资料准备工作的意义资料准备有助于记者与采访对象沟通,提高采访效率;在关键时刻提出精彩的问题;与采访对象碰撞出思想的火花;避免犯一些简单的常识性错误。二、采访前资料准备工作的内容查阅相关资料,检索相关传媒的报道,进行预采访三、资料准备的“十比一”原则采访一分钟准备十分钟第二节 分析采访对象的心理特点一、从个性心理层面分析采访对象理性外向型、感性外向型、理性内向型、感性内向型二、从社会心理层面分析采访对象热情配合记者采访、消极应付记者采访、借故回避记者采访、故意阻挠记者采访第三节 拟订切实可行的采访计划一、确立采访活动的意图目标采访意图的确立必须符合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要与受众的意图一致,与媒体的报道思想和风格相一致二、制定行之有效的采访计划采访计划是对整个采访过程的规划,应包括采访的顺序和活动安排、采访的主要方法,采访的主要问题及提问的顺序第四节想方设法创造采访机会一、在合适场合中创造采访机会创造合适的采访环境和合适的语境二、在强硬交锋中创造采访机会三、在侧面迂回中创造采访机会采访当事人身边的人,在采访对象的秘书身上做文章四、在多次接触中创造采访机会决不轻言放弃,抓住任何机会进行采访五、在转换身份后创造采访机会采用暗访的形式进行采访本章重点和难点:新闻采访前的资料准备;如何分析采访对象的心理;拟订切实可行的采访计划;如何创造采访机会。参考书目1.张默新闻采访与写作2.蓝鸿文新闻采访学3.刘海贵 尹德刚新闻采访写作新编4.汤世英 薄瀚培新闻通讯写作5.丁柏铨 当代新闻文体写作6.丁柏铨 新闻理论新探第五章 新闻采访的一般方法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新闻采访的方法;注意采访中存在的问题;了解采访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新闻采访中注意的方法。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方法一、 采访提问面临的诸多难题采访活动没有不变的模式、采访对象情况复杂、随时出现的新闻线索二、始终掌握采访提问的主动权明确提问目标、创造良好的对话环境、通过追问挖掘事实的新闻价值三、审时度势地提出精彩问题(一)不同采访题材所要求的不同提问方法(二)针对不同阶层的采访对象的不同提问方法四、 采访提问中应注意的问题第二节 新闻采访中的倾听方法一、采访中仔细倾听的作用在采访中仔细倾听有助于了解事实真相,发现新闻线索,为写作提供思路。二、采访中倾听谈话的原则注意力高度集中、全面倾听、耐心地倾听三、 当倾听谈话的有心之人(一)对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者(二)对想说而说不出者,对思维活跃爱跑题者(三)对出于某种原因讲一半留一半者(四)对给采访设置障碍者第三节 新闻采访中的观察方法一、放开多种感觉器官进行观察二、活用观察所得寻求更多发现三、采访中常用的几种观察方法正视采访对象,留意每一个细节,进行紧张的思考第四节 采访中的记录方法一、新闻采访中笔录的作用二、新闻采访中记录的方法(一)快速有效地记录(二)抓住要点进行记录(三)适当的总结(四)善用录音设备本章重点和难点:新闻采访的方法;如何提出精彩的采访问题。参考书目1.张默新闻采访与写作2.蓝鸿文新闻采访学3.刘海贵 尹德刚新闻采访写作新编4.汤世英 薄瀚培新闻通讯写作5.丁柏铨 当代新闻文体写作6.丁柏铨 新闻理论新探第六章 新闻记者的隐性采访教学目的和要求:认识隐性采访涵义;掌握新闻采访的特殊方法;认识网络在线采访;精确新闻采访。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新闻记者的隐性采访一、隐性采访的涵义和类型隐性采访是指记者不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和采访目的,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以偷拍、偷录或亲身感受的方式对新闻事件进行的采访。二、隐性采访的方法和程序v三、隐性采访的法律道德风险隐性采访稍有不慎会构成对当事人隐私权的侵害第二节 利用网络作在线采访一、使用E-mail进行采访二、使用ICQ或MSN进行采访三、使用搜索引擎进行采访四、使用网络聊天室和BBS进行采访五、使用网上调查系统进行采访第三节 悄然兴起的精确新闻采访一、利用实验手段进行采访二、通过民意调查进行采访三、借助统计分析进行采访四、实施跟踪调查进行采访本章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隐性采访的分类;理解隐性采访的作用;民意调查采访;网络在线采访。难点:掌握新闻采访的特殊方法。参考书目1.蓝鸿文新闻采访学2.刘海贵 尹德刚新闻采访写作新编3.汤世英 薄瀚培新闻通讯写作4.丁柏铨 当代新闻文体写作5.丁柏铨 新闻理论新探第七章 采访素材的整理加工教学目的和要求:认识整理采访素材的意义;掌握整理采访素材的方法。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整理采访素材的意义一、防止有价值的材料被遗忘二、发现采访中被忽视的事实三、弥补采访中的不足与疏忽(一)写作素材不充分(二)新闻信息未经核实第二节 整理采访素材的步骤一、对采访所得材料进行浏览核对人名、数字、地名等基本信息二、对采访笔记进行回忆补充(一)对采访笔记进行补充所包括的内容(二)采访笔记补充工作解析第三节 对采访素材的分析取舍一、对新闻事实进行分析和判断审视采访对象提供的新闻事实,找出相关新闻事实的逻辑主线二、 确定写作时使用的采访素材首先考虑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选择素材,顾及媒体特点所提出的要求三、重视新闻素材中的“边角料”四、形成文章写作的思路和脉络本章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如何整理新闻素材。难点是怎样对新闻素材进行加工取舍。参考书目:1.蓝鸿文新闻采访学2.刘海贵 尹德刚新闻采访写作新编3.汤世英 薄瀚培新闻通讯写作4.丁柏铨 当代新闻文体写作5.丁柏铨 新闻理论新探第八章 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并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真实性原则一、什么是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新闻报道所反映的客观事物是否与其本来面貌相符。二、假新闻概览三、新闻失实的常见原因目的性失实技术性失实四、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原则和方法坚持以事实说话坚守核实的原则采访、观察要全面标明新闻第二节 准确性原则一、不准确案例二、保证准确无误的工作环节第三节 保持公正公正的报道原则要求新闻记者必须站在公众的立场上,抱着对社会负责的态度,以新闻事实为根据,公正对待报道中所涉及的人和事。平衡是保证报道公正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第四节 坚守客观事实和观点分开,报道事实而非报道观点。第五节 力求简洁简洁不仅是一种文字使用技巧,建立在记者对新闻事实的选择上,而选择依赖于判断,依赖于记者对新闻敏锐的捕捉能力,对重要新闻事实的判断能力,对重要新闻要素的识别能力。本章重点和难点重点:真实性原则。难点:客观原则与公正原则。参考书目:1.蓝鸿文新闻采访学2.刘海贵 尹德刚新闻采访写作新编3.汤世英 薄瀚培新闻通讯写作4.丁柏铨 当代新闻文体写作5.丁柏铨 新闻理论新探第九章 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包括用事实说话、锁定报道焦点、选择新闻角度、展现细节、使用引语、运用新闻编辑、新闻语言和行为有个性特征的笔法新闻跳笔。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用事实说话一、事实是新闻报道的基石,是新闻存在的基础和理由。二、客观存在的事实的基本属性。三、新闻写作是再现事实的过程。第二节 锁定报道焦点在新闻写作中,记者面对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在最短的时间里,准确找到新闻的核心内容,锁定报道的焦点。什么事情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什么事情最能够引起人们的兴趣和关注?什么事情最容易被人们忽视而实际上它对人们意义重大?什么事情是人们在自己以往的经验中熟悉而实际上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的?什么事情最打动你?第三节 选择新闻角度一、所谓报道角度,指新闻报道的切入点、侧重点。二、课堂训练:根据所给材料,选择不同的新闻角度。三、可供选择的报道角度。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新闻要素最能表现事物非同寻常之处的新闻要素与受众利益最密切的新闻要素最能引起读者兴趣的新闻要素最能触动受众情感的新闻要素第四节 展现细节一、用细节展现新闻是新闻报道的重要手段二、“展现”的含义三、新闻写作应该达到这样的效果:将读者带入新闻的发生环境,引导读者经历新闻的发生过程,让读者身临其境。第五节 使用引语和消息源一、直接引语在报道中的作用二、何时使用直接引语三、怎样使用直接引语四、怎样使用间接引语第六节 运用新闻背景考察与新闻事件相关的各个方面的背景因素,是新闻报道写作的不可缺少的技术环节。第七节 新闻语言新闻语言本质上应该是传播信息、报道事实、解释问题、快速交流的语言。新闻语言以“白描”为其主要特征。新闻语言应符合准确、通俗、具体、简洁、生动的标准。第八节 新闻跳笔一、新闻特有的笔法“跳笔”二、新闻写作为何要使用跳笔三、怎样运用新闻跳笔短段落,多分段,一段一层意思;每一段开辟一个新的叙述角度断裂行文;注重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本章重点和难点:重点:用事实说话;展现细节;新闻跳笔。难点:锁定报道焦点;选择新闻角度;新闻语言。参考书目1.张默新闻采访与写作2.蓝鸿文新闻采访学3.刘海贵 尹德刚新闻采访写作新编4.汤世英 薄瀚培新闻通讯写作5.丁柏铨 当代新闻文体写作第十章 新闻消息写作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消息体裁的特点;认识消息是新闻报道的主要体裁,掌握消息写作的主要方法与技巧。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消息的地位与写作特点一、消息的地位二、消息写作的基本特点第二节 消息的结构一、倒金字塔结构二、金字塔结构三、悬念式结构第三节 消息的导语写作一、导语的概念及作用二、导语的形式与演变三、导语的类型四、导语的写作原则第四节 消息背景的写作一、背景的概念及作用二、背景的类型三、背景的写作要求第五节 消息的主体一、主体的概念及作用二、主体的写作要求三、主体材料的安排顺序第六节 消息的结尾一、消息结尾的认识二、消息结尾的方法三、消息结尾的写作要求第七节 简讯一、简讯的类型二、简讯的写作要求第八节 动态消息一、动态消息的内涵二、动态消息的写作要求第九节 综合消息一、综合消息的内涵二、综合消息的特点三、综合消息的类型四、综合消息的写作要求第十节 述评消息一、述评消息的内涵二、述评性消息的写作要求第十一节 经验消息一、经验消息的内涵二、经验消息的写作要求本章重点和难点:新闻消息体裁的特点;各类消息写作的方法与技巧。参考书目1.张默新闻采访与写作2.蓝鸿文新闻采访学3.刘海贵 尹德刚新闻采访写作新编4.汤世英 薄瀚培新闻通讯写作5.丁柏铨 当代新闻文体写作第十一章 新闻通讯写作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通讯体裁的特点;掌握通讯写作的主要方法与技巧。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通讯的文体特征一、详细而深入的报道二、通讯与消息、文学作品的区别第二节 通讯的主题提炼一、通讯的主题提炼的前提二、通讯的主题提炼的误区三、通讯主题的一般要求第三节 通讯的选材原则一、变动原则二、典型原则三、整体原则四、感染原则第四节 通讯的结构原则一、纵式结构二、横式结构三、纵横结合式结构第五节 人物通讯写作一、抓住人物特点来写二、体现时代气息三、描写人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