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B卷(模拟)_第1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B卷(模拟)_第2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B卷(模拟)_第3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B卷(模拟)_第4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B卷(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字词书写1 . 下列句子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1)“这布是华丽的!精至的!无双的!”(_)改为(_)(2)这两个家伙正在以全幅精神织布,但是一根线的影子也看不见。(_)改为(_)(3)他们装作是在把布料从织布机上取下来,用两把大剪刀在空中栽了一阵子。(_)改为(_)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至少还有记忆最近,看了一部话剧弗罗斯特。该剧是对1977年一场电视访谈半写实、半虚构的舞台重构,访谈者是英国脱口秀主持人弗罗斯特,被访谈者是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虽然当时水门事件已经过去了5年,尼克松也下台了3年,但是尼克松从来没有真正承认过错误。弗罗斯特雄心勃勃地想迫使尼克松在访谈中认错,而尼克松步步为营,将弗罗斯特咄咄逼人的提问转化为自我辩护,但最终还是“战败”了,在亿万电视观众面前出尽洋相,不得不缴械投降。这个故事的主题,用最简洁的话说就是:不忘记,不原谅。尼克松30年前的错误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在公众的记忆中消失,西方文化中公众对政治家过错“耿耿于怀”的态度令我感慨。虽然尼克松在世时就受到了政治的、舆论的惩罚,但他并没有因此得到救赎,几十年来人们从没有忘记向已经落入“井底”的他扔“石头”。对许多习惯领导特权的人来说,美国总统对竞选对手进行窃听,好像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丑闻。但是美国社会没有这种“宽容”,支持率的自由落体、弹劾的压力、甚至入狱的威胁,贵为总统的尼克松迅速地被抛入历史的垃圾堆。“不忘记、不原谅”的表现,就是各类文化产品中反思主题反反复复的出现。拿水门事件来说,电影尼克松迪克所有总统的人都有对水门事件的再现和反思,电视片辛普森X档案福图拉马中也都有反映水门事件的剧情。当然,文化产业对政治错误最不依不饶的典型,还是越战的“文化工业”。且不说书籍、电视、歌曲、漫画等,就拿电影一项来说,作品就已经汗牛充栋,如奥利弗斯通的越战三部曲。可以看出,在人类天生的健忘倾向面前,文化产业主动承担了守护记忆、背负记忆、传载记忆的责任。面对权力社会可能手无寸铁,但是至少还有记忆。相比之下,中国有多少文艺作品在守护我们的集体记忆呢?“三年自然灾害”死亡成千上百万,我们有几部电影反映那些苦难?面对血流成河的土改、镇反、文革、四清,我们的奥利弗斯通在哪里?在大话西游里?在无极和满城尽带黄金甲里?权力固然封锁了记忆,但是社会本身、公众本身又有多少回忆的冲动、诉说的冲动、用历史的火炬去照亮未来的黑暗的冲动?对于历史的伤痛,我们习惯于说“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何必揭历史的伤疤”;对于哪怕映射这一伤疤的文艺作品,我们涂抹着西方解构主义、荒诞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口红的嘴巴来掩饰自己的懦弱,“看,这种宏大叙事是多么的土气”。但是,如果对生命和痛苦的漠视可以体现在我们对待历史的态度里,它同样可以体现到我们对现实的态度里。事实上,当我们的文艺作品用五光十色的豁达、诗意、颓废、华丽、放荡、恶搞去包裹怯懦时,它正在体现到我们对现实的态度里。当然,弗罗斯特这样的作品集中出现在这几年,绝非巧合。显然,这些作品的编剧导演都或多或少有影射当代政治尤其是中东两伊战争的意图。也许,历史的妙处正在于此:它不仅是关于过去的事件,还可以是关于现实和未来的寓言。(选自刘瑜民主的细节,有删改)(水门事件)在1972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为了取得民主党内部竞选策略的情报,总统尼克松的竞选小组首席安全顾问詹姆斯麦科德等人闯入位于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公室,在安装窃听器并偷拍有关文件时,当场被捕。由于此事,尼克松于1974年8月8日宣布辞职,从而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因丑闻而辞职的总统。2 . 阅读段,说说“贵为总统的尼克松迅速地被抛入历史的垃圾堆”的原因有哪些。3 . 请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词的语意。几十年来人们从没有忘记向已经落入“井底”的他扔“石头”。4 . 作者质问“中国有多少文艺作品在守护我们的集体记忆呢?”,作者认为造成这种局面有哪些原因?5 . 读文章第段画横线的句子,结合上下文,说说“我们的文艺作品”对待历史和现实的态度是怎样的?对此作者又表现出了怎样的态度呢?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文化兴,国运兴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的繁荣兴盛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从广义上说,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从狭义上说,主要是指精神文化。文化发展需要国运兴盛来推动。在国运昌盛之时,生产力比较发达,经济活动繁荣活跃,可以提供相对厚实的物质基础,这为文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其次,在国家发展时产生的治理体系,也为促进文化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还有就是国运昌盛时人民安居乐业,有更多闲暇时间享受文化生活,也就会有更多人员从事文化活动,因而文化创造的积极性得到充分激发。国家强盛则需要文化来支撑。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文化是形象和软实力;对于一个民族而言,文化是灵魂和旗帜。国家的存在和发展,既需要以物质、经济的发展作为基础,也离不开精神、文化的作用。文化繁荣兴盛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发展进步在精神领域的重要标志。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导引着国家的发展方向。国家的发展方向,既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也受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一个国家的人们形成了什么样的核心价值和思想理念,就会推动这个国家朝什么样的方向发展。因此,文化的性质和形态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国家的前途命运。文化还是推动国家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文化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从不同侧面对国家发展起着重要支撑作用。其中,语言文字文化是人类早期发展起来的基础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对增强国家凝聚力、创造力、影响力起着基础性作用;文学艺术文化是以语言、造型、表演等形式满足人们审美需要的文化类型,反映的是人们对于美的事物、美的境界的追求;社会习俗文化是一种大众文化,科学、积极、健康的社会习俗不仅丰富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而且有助于人们深化对真善美的认识和理解。6 .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广义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标题中的“文化”是指狭义的文化。B国家的存在和发展,精神文化最重要,当然也离不开物质、经济的发展作为基础。C一个国家朝什么样的方向发展,是由人们的核心价值和思想理念推动的。D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包含语言文字文化、文学艺术文化、社会习俗文化等。7 . 请简要概括“文化发展需要国运兴盛来推动”的原因。8 . 文章从哪三个方面阐述“国家强盛需要文化来支撑”?请概括。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 “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 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 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乙】刘凝之,字志安,小名长年,南郡枝江人也,父期公,衡阳太守,兄盛公,高尚不仕。 凝之慕老菜、严子陵为人,推牢财与弟及兄子,立屋于野外,非其力不食。州里重其德行。 州三礼辟西曹主簿,不就,妻梁州刺史郭铨女也,遣送丰丽,凝之悉散之亲属。妻亦能不慕 荣华,与凝之共安俭苦。9 .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选自宋书,有删改)叶徒相似()圣人非所与熙也()齐人固善盗乎()悉散之亲属()课外10 .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_)(2)王曰:“缚者曷为者也?”(_)(3)立屋于野外,非其力不食。(_)11 . 选文甲画线句中的“圣人”指“才德极高的人”,晏子的“德”指什么?才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用自己的话加以表述。12 . 根据乙文内容,说说州里多次礼聘刘凝之做官的原因是什么。刘凝之为什么不接受?四、情景默写13 .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_,_。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2)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_,_。(杜牧赤壁)(3)杜甫在春望一诗中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的诗句是:“_,_。”(4)请把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一诗默写完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_,_。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_,_。五、诗歌鉴赏14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词答问题。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_)A珍羞:精美的菜肴。羞,现在写作“馐”。B直:价值,现在写作“值”。C茫然:漫然无所适从的样子。D今安在:今天会在哪里安宿呢?(2)诗中“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的意思是:_。(3)判断下面对这首诗分析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A诗前四句欲抑先扬,极言宴席的华美,又生动刻画出诗人既悲愤郁闷又竭力从苦闷中挣扎出来的自我形象。(_)B接着从“茫然”引出行路难,用四个意象揭示人生遭遇的变幻莫测,生动表现出诗人心情的变化。(_)C“行路难!行路难!”这感情突发的惊叹,显示出诗人内心的惊讶与不安。(_)D这首诗反映诗人盼望游遍祖国的高大山川和在现实中遭遇艰难的矛盾心理。(_)六、综合性学习15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选贤与能(2)故人不独亲其亲(3)男有分(4)是谓大同(5)故人不独亲其亲(6)女有归(7)是故谋闭而不兴(8)盗窃乱贼而不作(9)是谓大同阅读以下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小题。16 . 古诗不仅能够抒发情感,也能够反映现实问题,如杜甫就因为其很多诗歌反映了安史之乱下社会的样貌而被人尊称为“诗史”,结合你说学过的诗歌,举三个例子分别说明诗歌反映了哪些社会现实问题。17 . 你们班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时围绕“学习古诗的意义”展开了讨论,有同学认为古诗反映的是古人的生活和情感,与我们现代生活已经脱节了。你认为现代人学习古诗有什么意义?我们应该怎样学习古诗?七、命题作文18 . 作文。生命是一场奇妙的旅行,也像一场没有彩排的演出。一天又一天,我们感知世界的美好,享受成长的快乐,也体验深深浅浅的忧伤。回首过往,是否有某个时刻让你念念不忘?反思从前,是否有某些情景总萦绕心间?那念念不忘的瞬间、萦绕心间的情景,又带给你哪些成长的感悟和人生的思考?请以“一场奇妙的旅行”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