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论语>十二章》同步训练(I)卷_第1页
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论语>十二章》同步训练(I)卷_第2页
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论语>十二章》同步训练(I)卷_第3页
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论语>十二章》同步训练(I)卷_第4页
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论语>十二章》同步训练(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1课论语十二章同步训练(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B忘路之远近C缓兵之计D其反激之力2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未若柳絮因风起。因:趁、乘。(咏雪)B其人舍然大喜。舍:同释,解除、消除。 (列子杞人忧天)C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夫: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感叹。(论语子罕)D目似瞑,意暇甚。暇:闲暇。(狼蒲松龄)3 . 下列语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曾不能/损魁父之丘B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C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D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二、字词书写4 .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颓唐(_)奔丧(_)迂腐(_)交卸(_)晶yng(_)琐xi(_) zh(_)栏狼j(_)三、文言文阅读5 . 论语中有许多内容,后来逐渐演化为固定成语,如“温故知新”“不耻下问”等,请根据下列句子写出相应的成语。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_)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_)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_)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_)四、对比阅读阅读(甲)(乙)两则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纪昀河中石兽)(乙)雁奴,雁之最小者,性尤机警。群雁夜必择栖,恐人弋也。每群雁夜宿,雁奴独不瞑,为之伺察。或微闻人声,必先号鸣,群雁则杂然相呼引去。后乡人熟其故,巧设诡计,以中雁奴。爇火照之,雁奴戛然鸣,乡人遽沉其火。群雁惊起,视之,无物也,复就栖焉。如是者四三,群雁以奴绐己也,共啄之,又就栖然。未几,乡人执火前,雁奴畏众啄不敢鸣。雁群方寐,一网无遗者。(宋文宪公全集)(注释)瞑,通“眠”。爇(ru):点燃,焚烧。绐(di):欺骗,欺哄。6 .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1)溯流逆上(2)如是再啮(3)为之伺察(4)乡人熟其故7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2)雁群方寐,一网无遗者。8 . (甲)(乙)两文分别讽喻了什么现象?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列各题。(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乙)唐玄宗以韩休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休为人峭直,不干荣利。及为相,甚允时望。上或宫中宴乐,及后苑游猎,小有过差,辄谓左右曰:“韩休知否?”言终,谏疏已至。上常临镜,默默不乐。左右曰:“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上叹曰:“吾貌虽瘦,天下必肥。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选自涉史随笔)(注释)门下侍郎:官职名,为皇帝近侍。同平章事:官职名,与中书、门下协商处理政务。允:符合9 .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选贤与能_女有归_及为相_上常临镜_10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11 . 下列加点的字与“大道之行也”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B祗辱于奴隶人之手C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D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12 . 在(甲)(乙)两文中,谈到大同社会,他们提出了什么相同的观点?(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节选)(乙)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三国志诸葛亮传节选)13 . 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1)躬耕于南阳躬_(2)遂许先帝以驱驰驱驰_(3)后值倾覆值_(4)抚百姓抚_(5)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虽_14 . 翻译下列句子。(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译文_(2)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译文_15 . (甲)文中作者主要列举了_和_两件事;(乙)文中主要叙述了诸葛亮_的治国才略。16 . 结合(甲)(乙)两文分析诸葛亮的人物形象?(甲)见课文陋室铭(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时人谓之实录。其亲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节选自晋书)(注释) 适:满足。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畜:同“蓄”。徽:系琴弦的绳子。17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有龙则灵灵:_(2)无案牍之劳形劳:_(3)未尝有喜愠之色愠:_(4)亦雅咏不辍辍:_18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其亲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19 . (甲)(乙)两文分别表现了刘禹锡和陶渊明怎样的性格特点?五、课内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各题。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节选自桃花源记)20 . 解释文中加点词。(1)武陵人捕鱼为业为:_(2)欲穷其林穷:_(3)鸡犬相闻闻:_21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2 . 梳理选文中武陵人的行踪,完成下面的图表。(每空不超过4个字)六、情景默写23 . 木兰诗默写:(1)文中表现木兰代父从军原因的诗句是_,_(2)以特有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