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昆明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烦躁宛娫鸦雀无声豁然开朗B肤浅屏障目不暇接囊莹映雪C松弛旁骛五彩斑澜通宵达旦D诀窍恻隐味同嚼蜡莫衷一是2 . 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1)我的母亲又( )过了一个严冬。(2)母亲( )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3)我决定( )儿子,因为我们伴同他的时日还长。A(1)度(2)无奈(3)屈服B(1)拖(2)高兴(3)屈服C(1)熬(2)信服(3)委屈D(1)活(2)犹豫(3)委屈3 . 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把“改善”改为“提高“)B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使他们的成绩得到了很快的提高。(去掉“在下”或“使”)C他不但能流利朗读英语散文,而且能准确发音。(把“流利朗读英语散文”和“准确发音”互换位置)D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删掉“会不会”)二、字词书写4 .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bi闷,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chun不过气来。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大。(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晚饭后,绕寺前庭园漫步。园中繁花似锦,蜂蝶偏飞,生意盎然,与大殿上的肃默气氛迥然相异。(谢大光鼎湖山听泉)无学问的智慧,只是比喻观察不细致或印象很不深刻,像水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一晃就过去了,瞬起瞬灭的。(罗家伦学问和智慧)(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bi闷_砖窑_chun气_趴_(2)画横线的句子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加以改正。_改为_改为_(3)将画波浪线内容概括为一个成语:_三、现代文阅读(二)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那个搭车的青年毕淑敏那一年,我“五一”放假回家,搭了一辆地方上运送旧轮胎的货车,颠簸了一天,夜幕降临才进入离家百来里的戈壁。正是春天,道路翻浆。突然在无边的沉寂当中,立起一根土柱,遮挡了银色的车灯。“你找死吗?你!你个兔崽子!”司机破口大骂。我这才看清是个青年,穿着一件黄色旧大衣,拎着一个系着棕绳的袋子。“我不是找死,我要搭车,我得回家。”“不搭!你没长眼睛吗?司机楼里已经有人了,哪有你的地方!”司机愤愤地说。“我没想坐司机楼子,我蹲大厢板就行。”司机还是说:“不搭!这样的天,你蹲大厢板会生生冻死!”说着,踩了油门,准备闪过他往前开。那个人抱住车灯说:“就在那儿我母亲病了我到场部好不容易借到点小米我母亲想吃”“让他上车吧!”我有些同情地说。他立即抱着口袋往车厢上爬:“谢谢谢谢”最后一个“谢”字已是从轮胎缝隙里发出来的。夜风在车窗外凄厉地鸣叫。司机说:“我有一个同事,是个很棒的师傅。一天,他的车突然消失了,很长时间没有踪影。后来才知道,原来是有个青年化装成一个可怜的人,拦了他的车,上车以后把他杀死,甩在沙漠上,自己把车开跑了。”我心里一沉,找到司机身后小窗的一个小洞,屏住气向里窥探。“他好像有点冷,别的就看不出什么了。”我说。“再仔细瞅瞅。我好像觉得他要干什么。”这一次,我看到青年敏捷地跳到两个大轮胎之间,手脚麻利地搬动着我的提包。那里装着我带给父母的礼物:“哎呀,他偷我的东西呢!”司机很冷静地说:“怎么样?我说的不错吧。”“然后会怎么样呢?”我带着哭音说。“你也别难过。我有个法子试一试。”只见司机狠踩油门,车就像被横刺了一刀的烈马,疯狂地弹射出去。(A)我顺着小洞看去,那人仿佛被冻僵了,弓着腰抱着头,石像般凝立着,企图凭借冰冷的橡胶御寒。我的提包虽已被挪了地方,但依旧完整。我把所见跟司机讲了,他笑了,说:“这就对了,他偷了东西,原本是要跳车了,现在车速这么快,他不敢动了。”路面变得更加难走,车速减慢了。我不知如何是好,紧张地盯着那个小洞。青年也觉察到了车速的变化,不失时机地站起身,重新搬动了我的提包。我痛苦地几乎大叫,就在这时,司机趁着车的趔趄,索性加大了摇晃的频率,车身剧烈倾斜,车窗几乎吻到路旁的沙砾。我想到贼娃子一举伤了元气,一时半会儿可能不会再打我提包的主意了,心里安宁了许多。只见那个青年艰难地往轮胎缝里爬,他把我的提包紧紧地抱在怀里,往手上哈着气,摆弄着拉锁上的提梁。这时,他扎在口袋上的绳子已经解开,就等着把我提包里的东西搬进去呢“师傅,他他还在偷,就要把我的东西拿走了”我惊恐万状地说。“是吗?”师傅这次反倒不慌不忙,嘴角甚至显出隐隐的笑意。“到了。”司机突然干巴巴地说。我们到一个兵站了,也是离那个贼娃子住的村最近的公路,他家那儿是根本不通车的,至少还要往沙漠腹地走10公里司机打亮了驾驶室里的大灯,说:“现在不会出什么事了。”(21)(B)那个青年挽着他的口袋,像个木偶似的往下爬,狼狈地踩着轱辘跌下来,跪坐在地上。不过才个把时辰的车程,他脸上除了原有的土黄之外,还平添了青光,额上还有蜿蜒的血迹。(22)“学学啦学学”他的舌头冻僵了,把“谢”说成“学”。(23)我们微笑地看着他,不停地点头。(24)他说:“学学你们把车开得这样快,我知道你们是为我在赶路”他抹了一把下颌,擦掉的不知是眼泪、鼻涕还是血。他点点头,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我们。看着他蹒跚的身影,我不由自主地喝了一声:“你停下!”(25) “我要查查我的东西少了没有。”我很严正地对他说。司机赞许地冲我眨眨眼睛。青年迷惑地面对我们,脖子柔软地耷拉下来,不堪重负的样子。我爬上大厢板,动作是从未有过的敏捷。(C)我看到了我的提包,像一个胖胖的婴儿,安适地躺在黝黑的轮胎之中。我不放心地摸索着它,每一环拉锁都像小兽的牙齿般细密结实。(26)突然触到棕毛样的粗糙,我意识到这正是搭车人袋子上那截失踪的棕绳。它把我的提包牢牢地固定在大厢的木条上,像焊住一般结实。(27)我的心像凌空遭遇寒流,冻得皱缩起来。5 . 文中司机为了防止搭车青年“偷”东西,共采取了哪几项措施?6 . 第七段司机的话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7 . 从A、B、C中任选一句,品味其表达效果。8 . 看完全文,你一定明白了这位年轻人并不是小偷,请你以“我”的口吻叫住想要离开的年轻人,并对他说一段话。石头里的春暖花开葛 闪洛宁十一岁,是云南山区的一名小学生,皮肤微黑,身形孱弱,沉默寡言,喜欢独处,是同学们眼中最“怪”的同学,平时课堂内外,谁都不愿意和他交朋友。同样,他也是我到偏远山区支教以来,见过的最不合群的学生。几个月前,洛宁上学的时候,背上背负的,除了一个书包,凭空多了一个口袋。口袋里面,不知道装着什么东西,鼓鼓囊囊的,看来颇有重量。要不然,洛宁背着的时候,脸上怎会有吃力的表情?上课的时候,洛宁就把口袋轻轻放在课桌下面。下课的时候,洛宁就把口袋背上,在小小的操场上转圈。到底是什么东西,居然能让洛宁整天将它负在背上?班上的学生都想打破这个砂锅,揭开谜底。也有同学去摸过,硬梆梆的,有棱有角,从手感上判断像是石头。但是,洛宁总不会傻到把石头当作宝贝整天背着吧。不管是学生们,还是做老师的我,每当向洛宁问起这件事情的时候,洛宁总是不发言语,只是低着头耸着被冻得红彤彤的鼻子。其实,有同学曾经试过去打开口袋,但平时很老实的洛宁,就会像是一头发怒了的小狮子,让大家不得不罢手。又过了一段时间,时值严寒,洛宁的口袋也变大了,里面的东西也装得更多了。似乎口袋里面的东西,是遵循着一定的时间规律而变大变多的。洛宁口袋里的秘密,终究没有敌得过同学们的好奇心。那次,洛宁没有拗得过好几个同学的强行“合力”,被按在了桌上。口袋被打开时,滚落出的一块又一块冰冷坚硬的石头,让同学们都惊呆在原地任是谁也没有想到,洛宁整天背负着的口袋里,装的居然真是石头?眼前这个瘦弱到让人心疼的孩子背后,却有着任是谁听了也会落泪的背景:6岁那年,洛宁的父亲患病离世,这对本就贫困的家庭无异是雪上加霜。天塌了,洛宁母亲就用瘦弱的肩膀撑起了这个家:她每天上山砍柴到集市上去卖,还要替别人做挣不了几个钱的手工活,还要割猪草喂养唯一的一头猪,还要洗衣做饭。洛宁很懂事,只要从学校回家,就争着为母亲打理一切。日子本来可以这样即使贫苦却也不失幸福地度过,但命运就这么无情残酷去年的一天,洛宁的母亲遭遇车祸:命是捡了回来,人却瘫痪了。几天后,我买了点东西,趁着上午没课的空当,独自来到了洛宁的家里。一来,看望一下洛宁的母亲;二来,我更想从他的母亲口中得知,到底是什么原因,竟然会让洛宁整天背着石头上学?我告诉她洛宁优异的学习成绩和近来的情况。当我向她提及洛宁背石头上学的奇怪之举,她的眼泪顿时簌簌落了下来:原来,自从她瘫痪后,洛宁除了在学校,其余的时间都在家中服侍母亲。小伙伴喊他去河边看老黄牛,他没有时间;邀他去田野里放风筝里,他抽不开身。因为他要接替母亲的“工作”砍柴,烧水,做饭,洗衣服,喂猪一天,她因为渴急了,把手伸向离床头不远的热水瓶,结果却烫伤了自己。洛宁放学回家,看到被烫伤了的母亲,心像被无数把刀狠狠地剜了一般,痛入骨髓。他怕在以后的日子里,若是自己不在家,母亲不知道还会发生其他什么事情。于是,洛宁当即便决定:以后的每一天,他都要背着母亲上学。尽管母亲再怎么劝阻,洛宁还是坚定自己的想法。从那时起,他便开始背着石头上学了。我的心里陡然被濡湿了。但我同时亦很奇怪,洛宁想背着母亲上学来照顾她,但他的背上,却怎么永远是一袋石头?洛宁母亲看出我心中的疑惑,止住了泪水,哽咽着告诉了一个任是谁都想不到的爱的秘密:洛宁母亲体重八十六斤,洛宁瘦小的身躯又如何负重?但他却想出了一个方法,起初,背着少量的石头,随着对重量的适应,然后再不断地添加石头。直到,他能适应超过八十六斤的重量为止。八十六斤,是洛宁母亲的体重,亦是爱的重量!回来的山路上,我任由泪水肆意奔流。我在想,那口袋里的石头,冰冷坚硬的棱角,定然是无数次碰疼了洛宁的后背、压痛洛宁孱弱的肩膀了吧。我仿佛看到这样一幕画面只因为,他后背上的那一袋石头并不冰冷坚硬,而是因了一份爱,时时春暖花开!9 . 细读第节,洛宁命运的“无情残酷”表现在哪里?10 . 第节中洛宁的母亲“哽咽着告诉了一个任是谁都想不到的爱的秘密”,结合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爱的秘密”是什么?11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字很有表现力,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品析。当我向她提及洛宁背石头上学的奇怪之举,她的眼泪顿时簌簌落了下来。洛宁放学回家,看到被烫伤了的母亲,心像被无数把刀狠狠地剜了一般,痛入骨髓。12 . 第中“我”从洛宁家出来,任由泪水肆意奔流,“我”仿佛看到这样一幕画面请结合你对文章的理解,将这幅画面描写出来。(不少于50字)四、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狼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3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屠惧,投以骨_(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_14 . 翻译下面句子。(1)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2)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15 . 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C屠自后断其股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16 . 一位诗人用悲愤的语调写下这样的诗句:“如今狼已经越来越少,荒野里尽是人在嗥叫”,你是如何理解的?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大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7 .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约定)B太丘舍去(去:去掉)C日中不至(至:到达)D下车引之(引:牵拉)18 . 下列各句中“而”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相委而去B温故而知新C学而时习之D人不知而不愠19 . 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客人“无信”的表现,然而客人得知太丘已去,不但不反省自己,反而发怒,说明客人“无礼”的表现。B客人以“下车引之”表示认错,说明客人有知错能改的精神。C“君”表示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相当于“您”;“尊君”表示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家君”表示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D本文通过对话描写,着重刻画了主人公元方落落大方,明白事理的性格特点。20 . 把文言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2)客问元方:“尊君在否?”21 . 回忆所学释词意。(1)春和景明 _(2)不以物喜 _(3)太守之乐其乐也_(4)湖中焉得更有此人_五、情景默写22 . 默写诗文。(1)谈笑有鸿儒,_。(刘禹锡陋室铭)(2)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3)周敦颐爱莲说中的“_,_”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语意相反,集中表现了莲的高洁品质。(4)望岳中用虚笔写出了泰山的秀美,用实笔写出了泰山的高大的句子是:_,_。(5)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且代落花之意,倾吐心曲,表现崇高的献身精神的句子是:_,_。六、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蒸饭成粥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著箄,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箄饭今成糜。”太丘曰:“尔颇有所识不?”对曰:“仿佛志之。”二子俱说,更相易夺,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选自世说新语)(注释)箄(b):箅子。馏:把半熟的食物蒸熟。易夺:改正补充。23 . 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宾客诣陈太丘宿诣:拜访B俱委而窃听委:委托C尔颇有所识不识:记住D如此,但糜自可但:只,仅仅24 . 下面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箄饭今成糜A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箄/饭今成糜B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箄饭今成糜C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箄/饭今成糜D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箄饭/今成糜25 . 下面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方和季方兄弟俩为了偷听大人的机密把饭煮成粥了。B元方和季方兄弟俩善于抓住机会学习。C“二子俱说,更相易夺”说明兄弟二人的学习兴趣十分浓厚。D兄弟二人的聪慧好学与父亲智慧的引导和鼓励密不可分。26 . 请把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七、名著阅读27 . 名著阅读。(1)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考查。根据考查所掌握的的第一手材料进行虚构加工而成的一部章回体小说,又名西行漫记。(_)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如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贺龙、林伯渠、邓发、徐海东等。(_)红星照耀中国一书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作者用他耳闻目睹的共产党人及红军、苏区的真实情况,力求解开“红色中国”这个谜。(_)(2)根据红星照耀中国中对红军领导人的具体描述的两段文字,在括号里写出相应的人物姓名。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中国人,背有点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凸出。(_)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_)28 . 学期末,有同学整理阅读过的论语朝花夕拾西游记这三部名著,以下是他的总结。请根据你自己的阅读情况,任选其中一部,帮助他完成系列任务。名著(1)作品基本信息阅读方式方法(2)具体实施(3)学习与借鉴论语它是 家经典著作,与大学中庸孟子一起合称为“ ”。关注不同语录对同一主题的阐述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为政)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以上两个例句就有我关注的 主题,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对这一主题的看法为 。为让自己理解孔子对这一主题的看法,计划还阅读该书中的其它两篇(篇名)或补充阅读该书中提及的这两人(人名)的事迹。(选择其中一个空填写即可。)朝花夕拾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 。书中文章原来以“ ”为总题目,陆续发表在杂志莽原上。关注同一人物在不同篇章中的描写梳理出现在不同篇章中的同一人物 (人名)。这一人物的描写主要集中在如下这些情节(或细节): (至少写两个。)将这些出现在不同篇章的情节(或细节)归纳在一起,发现这个人物具有的性格特点(或品质),和最初的认识有不同。(至少写两个特点或品质。)西游记作者为 ,明朝人。作品中,号称“美猴王”的 (人名)这一艺术形象塑造最成功、最受人欢迎。精读与跳读例如,在 情节中,我采用了精读的阅读策略。其具体阅读方式或步骤为:(至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难点详解京改版数学8年级上册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研优卷】
- 粮油食品检验人员高分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内科护理(中级)试卷【典优】附答案详解
- 牧运通官方兽医试题题库附答案详解【a卷】
- 粮油食品检验人员测试卷含答案详解(精练)
- 2-Arm-PEG-NHS-MW-10000-生命科学试剂-MCE
- Trabectedin-derivative-2-TFA-生命科学试剂-MCE
- 难点解析河南省济源市7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难点解析试卷(含答案详解)
- 临床执业医师题库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年有机硅行业当前发展现状及增长策略研究报告
-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职业生涯规划
- 新能源汽车维护与故障诊断课件
- 2025年中考冲刺模拟数学(云南卷)(考试版A3)
- DeepSeek+AI大模型赋能制造业集团数字化转型端到端采购供应链及财务管控业务流程蓝图规划方案
- 2025年征兵心理测试题及答案
- 《西红柿移栽和管理》课件
- 《肺癌早期筛查与干预》课件
- 完整的离婚协议书打印电子版(2025年版)
- 自然科学类博物馆AI应用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与教学设计
- 2025届高考新型题目“纠正错别字”新题模拟练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