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范文最新推荐- 凤凰古城介绍导游词 美丽的凤凰古城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前往游玩,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凤凰古城介绍导游词,希望大家喜欢!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凤凰古城做客。现在大家所在的地方,是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先生称赞为中国两座最美丽的小城之一的湖南凤凰古城。 这里与风景名胜区湘西猛洞河、贵州梵净山毗邻,是湖南怀化、吉首和贵州铜仁三地间的必经之地,是著名作家沈从文的故乡。凤凰风景秀丽,名胜古迹很多,历来是人们游览的胜地,自古就有东岭迎辉、南华叠翠、龙潭鱼火、山寺晨钟、奇峰挺秀、溪桥夜月、兰径樵歌和梵阁回涛等八大景。城内,古代城楼、明清古院和石板小街现在仍是风采依然;城外,南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唐代修建的至今仍保存完好的黄丝桥古城,地下艺术宫殿奇梁洞和神奇的风动岩、壮观的尖多朵瀑布、神秘的高达不峡、三门洞将军岩以及如画的屯粮山、凤凰山、象鼻山、天星山、腊乐山都在向您招手,边城、湘女萧萧、湘西剿匪记、乌龙山剿匪记、血鼓、粟裕大将等十多部影视剧也曾在这里拍摄。 凤凰不但风景秀美,而且人杰地灵。浙江处州镇总兵郑国鸿、贵州提督田兴恕等民族英雄和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熊希龄、著名作家沈从文和著名画家黄永玉都是凤凰人。 沈从文故居 现在沿着石板小路,来到中营街10号,这里就是我国著名作家和考古学家沈从文先生的故居。 沈从文故居是他的祖父沈洪富于清同治元年(公元1866年)所建。1902年12月28日,沈从文先生就诞生在这座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四合院里,并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期。1917年,沈先生15岁时,因家道中落,参加湘西土军,离开了家乡,辗转于沅、澧、酉水流域,亲历了如火如荼的战争,从而激发了创作欲望。1919年,沈先生只身来到北京,开始了他从文的艰苦生涯,创作了边城、湘西等一系列文学作品,不久就蜚声中国文坛,几乎与年长他20多岁的鲁迅先生齐名。20世纪50年代之后,沈先生潜心于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写出了惊世之作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沈先生的作品与人品表现出了强烈的一致:自然、厚朴、谦逊、勤奋、博大而凝重。沈先生一生所创作的500多万字的作品,是世界的文学瑰宝,给后人研究旧中国和旧湘西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欣赏和研究沈先生的作品,在欣赏他故事清新的同时,不要忽略那背后蕴藏的热情;在欣赏他文字朴实的同时,不要忽略那背后隐伏的悲痛。现在大家一起去寻觅沈先生作品中的温馨甜美,去体会喧哗后面的那片宁静,去游览人们向往的世外桃源边城。 陈氏宗祠 现在到达的地方是朝阳宫,又叫陈家祠堂,是凤凰24家宗族祠堂的代表之一,它坐落于古城区内的西门坡,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由乡绅陈氏发动族人所建,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湘西王陈渠珍又率族人扩建整修,那时,每年的祭祖族议均在此聚会。 陈家祠堂分为正殿、戏台、左右包厢等,组成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的四合院,尤其是进门处的古戏台,更是别具特色。一副数尺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千秋人物有贤有惠有神仙的旧对联和戏台上的八幅戏曲壁画,是不是令大家生出一丝的怀古之情呢? 熊希龄故居 顺着小巷的砂石板小道,从大成殿即孔子庙的挑檐下经过,然后来到文星街10号,这里是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熊希龄先生的故居。 熊希龄,号秉三,1870年7月23日出生在这间小平房里。熊先生少年时就有湖南神童之称,15岁中秀才,21岁中举人,24岁中进士,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俗称点翰林)。 熊先生少年时期就具有忧国忧民之心,9岁时,他的私塾教师出了一副上联:栽数盆花,探春秋消息;熊先生立即对出了下联:凿一池水,窥天地盈虚。一时传为佳话。中举后,新科举人熊先生作画以言志,他画了一幅不起眼的棉花,并题词此君一出天下暖令四座皆惊。 熊先生成名后,积极主张维新变法,曾创办湘报、时务学堂和常德西路师范学校,是湖南与谭嗣同齐名的维新派中坚。我国的一些著名革命家如向警予、林伯渠、腾代远、国民党左派宋教仁、武昌起义总指挥蒋翊武等都是熊先生的学生。后来,熊先生出任东三省财政监理官、热河都统、财政总长等职,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政府总理,当时的这一任政府被舆论界称为才子内阁。后来,因熊先生反对袁世凯独裁,被袁世凯逼迫解散内阁,辞去总理职务。从此,熊先生转而献身实业和慈善事业,并开办香山慈幼院,收养了一大批孤儿。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凤凰县遭大旱,绝大部分田土无收,熊先生知道消息之后,送来赈灾款大洋10万元(其中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捐大洋4万元),救助了很多灾民。晚年,熊先生就任中华民国红十字会会长,积极投身抗日战场战地救护,其功德可昭日月。1937年12月5日,熊希龄先生病故于香港,享年67岁。 城楼及古城墙 凤凰县城所在地原名镇竿,元明两朝为五寨长官司所在地,当时建有土城,明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改土城为砖城。清康熙年间,凤凰直隶厅,厅通判、总兵和辰沅水靖兵备道衙门设在这里。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建石城。石城周长2000米有余。开设四座城门,东门叫升恒门,南门叫静澜门,西门叫阜城门,北门叫壁辉门。各有巍峨的城楼。1940年,国民党第九战区司令兼湖南省政府主席薛岳以城堡一旦落于敌手,反攻不易,而不利于空袭疏散为由,通令所属各县将所有城墙拆除。凤凰东、北二门因防水需要,仅拆除城垛碉楼,其他城门城墙全部拆除。所以,现在只能看到东、北二门连接其间的半壁城墙。 现在各位看到的是北门,门外的一道小木桥和码头上有捣衣女的身影等景象,想必大家在电影湘西剿匪记、边城、湘女萧萧、血鼓以及电视剧乌龙山剿匪记里已经见到过好多次了,不知大家是否还有印象? 沿着半壁旧城墙,出东门,是旅游商品条街。这里的六色坊有很多苗族的民间工艺品供大家选购和参观,获得联合国颁证的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吴景莲(吴花花)女士的扎染工艺品和东门内熊氏的蜡染国画更是别具一格,曾受到著名画家张仃先生的好评。 虹桥及沙湾风景区 现在来到虹桥,这座桥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清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加修,桥面上原有吊脚楼亭,亭内设有32家店铺,1956年因修公路,原楼亭和两侧牌坊均被拆除,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桥下,可以看到一排有百年历史的旧吊脚楼。吊脚楼下是凤凰传统体育节目一一赛龙舟的地方。每到端午节,人们就将两只运货的木船捆扎起来,在这个小河湾里一争高下,在沈先生的作品里,翠翠不就是在这祥的吊脚楼下看龙舟吗? 下了桥,步入沙湾,可以看到凤凰县旧时八大景中的溪桥夜月、龙潭渔火、奇峰挺秀三大景。 现在看到的是万寿宫,又叫水府庙,因为是江西商人所建,大家习惯叫江西会馆。万寿宫占地4000多平方米,是凤凰最大的民间建筑物。宫内的遐昌阁仍然保留完整。 三王庙 现在到达的地方是三王庙,又叫天王庙、三侯祠。 相传北宋时有三个叫杨应龙、杨应虎、杨应豹的同胞兄弟,武艺超群,在湘鄂西一带保边卫民,立下赫赫战功,所以被皇上一起封侯并立庙祭祀。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凤凰厅同知傅鼐为实行其对少数民族的剿、抚兼施的政策,修建三王庙,三王庙建成后,人们常常在此地祭祀,求子乞福,一些墨客骚人也常在此地吟诗作画。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十一月,凤凰绅士田应全、唐力臣等人在此地召开大会,响应辛亥革命,誓师起义,并在此地庆祝辛亥革命的胜利。 三王庙正殿供奉的就是三王。后殿供奉的是苗家的始祖傩娘。相传在原始洪荒时期,这里发生过一场特大洪水,只有一对兄妹逃脱性命。为了繁衍苗家人群,兄长提出与妹妹成亲,妹妹认为兄妹不可成,于是二人从高山上各甩出一叶磨盘,求天地作公断。两叶磨盘滚下山后,鬼使神差地合成了一副,于是兄妹两人拜堂成了亲,将苗家繁衍了下来。因此,在千里苗山,流传着一句歇后语:兄妹拜堂,地久天长。当然,那只是过去特殊时代发生的故事。这里现在还广为流传着傩棠戏和傩舞,也是从祭祀傩公傩娘的仪式中发展起来的。 沈从文墓地 大家沿着当年官道,到达沈从文墓地。这条官道,是明清时期凤凰惟一通向外界的大道,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湖广总督林则徐曾从这条官道来到凤凰视察,然后向朝廷奏呈:苗疆田土瘠薄,刀耕火种,终年勤劳所获不多,丰岁仅供口食,一遇歉收,辄形匮乏,建议将道光十年至十四年所欠屯租5000余担全数减免,将历年被水冲刷损坏的屯田223亩报废,体现了这位民族英雄忧国忧民的情怀。 到了沈氏墓地,上了几步石级,首先看到的是一幅斗方大字:兴废周知,这是民国大总统黎元洪的手迹。1911年11月,凤凰绅士田应全、唐力臣等人为响应辛亥革命,集结了凤凰、乾州、花垣、松桃四县苗、汉、土家人民举行武装起义,迫使驻凤凰的辰沅永靖兵备道道尹朱益浚引退,并在凤凰成立了新政权湘西军政分府,黎元洪知道后,欣然命笔,为凤凰题写了这幅大字。 再上几步,看到的是黄永玉先生为纪念表叔沈从文而题写的铭文: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就是回到故乡。 沈先生的墓地没有隆起的土堆,只有一块原始状态的五色石矗立其间;这里没有雕栏玉砌的装饰物,只有一条放牧、打柴的石板小路横贯其间,象征着沈先生永远与普通民众在一起。 沈先生的骨灰一半撒在面前这条沱江里,一半就葬在这块五色石下,他就像面前这条沱江,发源于大地又回归大地;他像陪伴他的这块五色石,来源于大地又回归大地! 作为墓碑的五色石正面,刻写着沈先生的手迹: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是的,正是这样一种信念,使沈先生舍弃升官发财的从军道路,选择了清苦的从文生涯;正是这样一种信念,使沈先生挥动了他那如橼巨笔,将他认识的湘西人介绍给世界。 墓碑的背面,刻写着沈先生妻妹张允和女士的铭文: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 这四句话,简明扼要地总结了沈先生的一生。 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内,接下来小编给你们带来峨眉山导游词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峨眉山导游词范文一 各位游客们,我们既将到达位于四川的峨嵋山。现在请先让我做一下自我介绍吧我叫XXX,大家可以叫我X导。 我们现在位于四川的峨嵋山,我们上山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以防捽倒。还有,不要乱丢果皮,食品塑料袋等垃圾。我们现在到了峨嵋山的生态猴区。这些猴子虽然也爱吃蕉和桃子,但是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喜欢缩在角落吃,所以你是看不到它那吃东西的样子的。 峨嵋山脚下的中心有一个大大的金色们佛像的下面有几只动物,还有上百个动物雕像围成一个大圈,所有的动物雕像头都朝着佛像。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有一个怪物,它无恶不作,有一天那个怪物到峨眉山做恶,有一个神仙刚好路过,他跟那个怪物大战了三个回合,决定把那个怪物给封印了。然后,他叫上所有动物让大家齐心合力的把他封印。结果就把它封印在地底下。 就快到火车站了,我要和大家说再见了。常言说:相见时难别亦难,送君千里终有别。在这里,我真心祝福大家一路平安合家安康,希望你们下次去旅游,我还当你们的导游 峨眉山导游词范文二 大家好,我现在是你们的导游,我姓赵,你们就叫我小赵吧!能为你们服务是我的荣幸。 提醒大家: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否则后果自负。现在我们正在峨眉山脚下,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峨眉山市境内,景区面积154平方公里,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地势陡峭,风景秀丽,有秀甲天下之美誉。气候多样,植被丰富,共有3000多种植物,其中包括世界上稀有的树种。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也写下了(峨眉山月歌)。 现在让我来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峨眉山的传说:相传,从前,峨眉县城西门外,有一个西坡寺。有一年,来了一个画家,这画家和寺里一个和尚交情很好。临走时送给了和尚四幅画,并嘱咐和尚要把这四幅放在箱子里,过上七七四十九天才能拿出来挂。可和尚觉得这么好的画放在箱子里太可惜了,于是就把那四幅画挂起来了。一天,他出去后回来,见到四位姑娘,觉的很眼熟。后来才发现那些姑娘是墙上的画。他立刻去追,因为姐姐们跑得快,他只抓住了四妹。四妹见不得脱身,就喊:大姐、二姐、三姐,快来救我!三个姐姐见四妹被和尚拖住不放,就骂:这和尚真不害羞!四妹因为隔得远,只听到不害羞三个字,以为姐姐们在骂她,羞得满脸绯红,无地自容,便立刻变成一座山峰。和尚忽然不见了姑娘,面前却出现了一座大山,心想,你变成山我也在旁边等着你,反正不能放走你。三个姐姐见四妹变成了一座山,也变成三座山等着她。后来,和尚死在山旁边,变成了一个瓷罗汉,依然守着山。人们在那里修了一个庙,就叫瓷佛寺。四姐妹变成的四座山峰,一座比一座美。后来人们就把娥眉的娥字改写成山傍的峨字。大姐叫大峨山,二姐叫二峨山,三姐叫三峨山,四妹叫四峨山。至今,大。二。三峨山,还并肩站在一起,只有四峨山隔了一段距离。 这次旅游就到这里了,祝你们旅途愉快,再见! 峨眉山导游词范文三 大家早上好!我是旅游公司的王导,欢迎来到我们四川天府之国峨眉山,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希望大家在这里度过一个难忘而又快乐的一天。 峨眉山景区面积有154平方公里,最高海拔约有3099米,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和佛教名山,被称为植物王国、动物世界,还被诗人说成峨眉天下秀,峨眉山到至今已有2300种动物了,其中也有很多又有品种,比如大熊猫、娃娃鱼首先我带你们参观报国寺景区,这里有很多古代的建筑,寺庙相对集中,人文景观丰富,位于峨眉山的低山区,而且交通非常方便。 一会儿我会带大家去一线天、猴山,最后去金顶。 这就是一线天,两边高悬,只见青天一线,所以叫一线天。 接下来我介绍给大家的就是猴山,那里的猴子十分懒惰,会抢游客手里的零食、水果、相机穿裙子的小姐请注意,这里有一种流氓猴,会揭小姐的裙子哦!有兴趣的还可以跟猴子一起合影。 接着我们去坐索道上金顶,今天如果你幸运的话,就可以看到佛光,佛光这个名称的由来有个传说。那是几千年前的事了。从前有个叫蒲公的人,他天天上山采药,熬药给那些有病的苦难人喝,让菩萨看到了,菩萨看到了此景被深深感动了,赋予了她幸福,以后人们就把能看见佛光当作一种吉祥的象征。并且给它起了个名字叫金顶祥光. 我们游玩了整个峨眉山,你们应该对峨眉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吧!你们有机会再来到峨眉山游玩吧! 峨眉山导游词范文四 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来到旅游胜地峨眉山,峨眉山著名的金顶有日出、云海、佛光、圣光四大奇观。 日出在早上五六点,站在舍身岩上(舍身岩石悬崖峭壁,悬崖下面是万丈深渊,人如果失足跌下去就会粉身碎骨的。)远望东方,只见天边一脉镶上金边。灰色的云朵缓缓浮动,金边映射周围厚厚的灼灼云朵,慢慢的,灰云裂开了一条缝,缝中透出橙黄的光芒,云缝越来越大,颜色也逐渐与周围云朵变为橙黄,稍顷,红日露出一点儿弧形的金边,弧形越来越大云朵也为它让开一条道路,当橙红的旭日冉冉上升,露出大半个脑袋时,速度忽然增快,像一个打足气的皮球,一刹间,跳出地平线,稳稳当当的嵌在地平线上,顿时光芒四射,人们的脸上被涂了一层酒后红晕,金顶也披了一件金色的彩衣。这时呀你会忘记山顶寒气袭人的晨雾,不停地跳跃欢呼,久久不愿离去。 圣光实在晴朗的夜晚,舍身岩的林莽中,忽然一见两点如豆的星光,渐次千点,万点,飘曳腾涌,忽高忽低,仿佛银河繁星坠落谷中,时而散舞,星星点点,时而相聚,网网团团,令人眼花缭乱,心动神摇。此种现象,自古称作万盏明灯朝普贤。圣光现象极为奇特,其成因,有人说是磷火,有人说是萤火虫,有人说是附在树枝上的密环茵遇到空气中的湿度含量在百分之半以上时发的光。观圣光由来已久,古人留下来不少体题咏,大家可以找一找。 云海和佛光,如果身临其境,也是妙趣横生美不胜收。峨眉山的独特美景看也看不完,等着你去细细游赏,峨眉山永远欢迎你的光临。 峨眉山导游词范文五 大家好,我现在是你们的导游,我姓赵,你们就叫我小赵吧!能为你们服务是我的荣幸。 提醒大家: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否则后果自负。现在我们正在峨眉山脚下,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峨眉山市境内,景区面积154平方公里,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地势陡峭,风景秀丽,有秀甲天下之美誉。气候多样,植被丰富,共有3000多种植物,其中包括世界上稀有的树种。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也写下了(峨眉山月歌)。 现在让我来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峨眉山的传说:相传,从前,峨眉县城西门外,有一个西坡寺。有一年,来了一个画家,这画家和寺里一个和尚交情很好。临走时送给了和尚四幅画,并嘱咐和尚要把这四幅放在箱子里,过上七七四十九天才能拿出来挂。可和尚觉得这么好的画放在箱子里太可惜了,于是就把那四幅画挂起来了。一天,他出去后回来,见到四位姑娘,觉的很眼熟。后来才发现那些姑娘是墙上的画。他立刻去追,因为姐姐们跑得快,他只抓住了四妹。四妹见不得脱身,就喊:大姐、二姐、三姐,快来救我!三个姐姐见四妹被和尚拖住不放,就骂:这和尚真不害羞!四妹因为隔得远,只听到不害羞三个字,以为姐姐们在骂她,羞得满脸绯红,无地自容,便立刻变成一座山峰。和尚忽然不见了姑娘,面前却出现了一座大山,心想,你变成山我也在旁边等着你,反正不能放走你。三个姐姐见四妹变成了一座山,也变成三座山等着她。后来,和尚死在山旁边,变成了一个瓷罗汉,依然守着山。人们在那里修了一个庙,就叫瓷佛寺。四姐妹变成的四座山峰,一座比一座美。后来人们就把娥眉的娥字改写成山傍的峨字。大姐叫大峨山,二姐叫二峨山,三姐叫三峨山,四妹叫四峨山。至今,大。二。三峨山,还并肩站在一起,只有四峨山隔了一段距离。 这次旅游就到这里了,祝你们旅途愉快,再见! 雍和宫(The Lama Temple)位于北京市区东北角,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康熙帝在此建造府邸、赐予四子雍亲王,称雍亲王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王府为行宫,称雍和宫。下面小编为您介绍雍和宫导游词范例,仅供参考!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雍和宫导游。欢迎大家来到雍和宫。 雍和宫座落在北京北二环路傍,西临孔庙与国子监,占地面积约6.6 万平方米,它是北京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座藏传格鲁派皇家寺院,雍和宫曾是乾隆皇帝的出生地,他不仅具有皇家寺院的气派,现在更以深厚的藏传佛教文化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所以现在我们可能会看到很多金发碧眼的老外慕名前来参观,并且也有许多明星也前来礼拜。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片雍和宫地区在明代叫太保街,这里曾是明朝太监们的官房。到了清代康熙皇帝把此地分封给了他的皇四子胤祯,因为胤祯是和硕雍亲王,所以此地也称为雍王府。在胤祯继位后,雍王府变成了潜龙邸,雍正下旨将雍王府括建为行宫,并赐名为雍和宫。 在行宫时期,这个雍和宫是个粘杆处,说白了是一个特务机关。这里面的粘杆侍卫个个身怀绝技,武艺高超,专为雍正捉拿异已,捕杀政敌。 虽说雍正杀人不少,但他在历史上也称得上是一位明君。他在位时,祛除了满族贵族的许多特权,但也开了太多杀戒,甚至杀掉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弘时),所以在后世平添一些骂名是在所难免。正因为雍正生前杀业太重,所以他的儿子乾隆皇帝继位后,在咨询了西藏章嘉活佛之后,遂将雍和宫改为黄教(格鲁派)的寺院,愿借舍宅为寺的功德超度乃父的在天之灵。 我们现在看到的雍和宫的主体建筑是:牌楼辇道昭泰门铜兽天王殿铜鼎碑亭须弥山雍和宫永佑殿法轮殿万福阁。 在过去,雍和宫整座建筑分为东西中三路。 在东路的南部称为连房,是喇嘛学僧们的起居住所。在其北面是东书院,是古朴典雅的园林式建筑,相传东书院内的如意室就是乾隆皇帝的出生地。西路曾是雍和宫的佛教护法关帝的庙宇。大家可能奇怪,关老爷是武财神,怎么变成了佛门的护法了,其实三国演义里有一章玉泉山上关公显圣,讲出了前因后果:说的是关羽被孙权大将吕蒙活捉后,孙权本欲劝降,但他的手下谋士说不可,说想当年曹孟德三日一大宴五日一小宴,关羽不也是过五关斩六将而去吗?孙权听到此,就命人将关羽斩首并将其头高悬城楼以灭蜀国士气。但是关羽死后公一魂不散,魂灵荡荡悠悠飘至荆门玉泉山,山上有一老僧,法名普净,原是汜水关镇国寺中住持,当年关羽过五关时,曾在汜水关险些被害,正是这位普净长老搭救,后来长老因救关羽而躲难云游天下,来到这个玉泉山,结草为庵,每日与诸徒讲经论道。一天半夜,长老正在庵中默坐,忽闻空中有人大呼,还我头来!还我头来!普净仰面观看,见只关公魂灵飘荡在此。就以手中佛尘点指:云长安在。关公认出长老,说:向蒙相救,铭感不忘,今关某遇祸而死,愿求教诲,指点迷途。普净说:昔非今是,一切休论,后果前因,彼此不爽。今将军为吕蒙所害,大呼还我头来,然则颜良、文丑、五关六将等众人之头,又将向谁索耶?于是关公恍然大悟,稽首皈依成为佛门的护法尊神。 雍和宫坐落在东城区,占地大约100亩,是北京地区现存最大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清朝时曾是皇家寺庙,是全国喇嘛是务的中枢。它的前身却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三代皇帝雍正即位前的王府。雍正登基后迁入皇宫,将原来居住的王府改为行宫,赐名雍和宫。清乾隆九年,即公元1744年,乾隆皇帝钦派他的同窗好友三世章嘉活佛把雍和宫改建为藏传佛教寺庙。改庙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为崇奉和缅怀生前信奉喇嘛教的先帝雍正;二是乾隆本人笃信藏密;三是为治国定边,对蒙古和西藏表示怀柔之道。地处我国西、北部边疆的蒙、藏两大民族信仰藏传佛教,因此可以雍和宫为纽带,加强朝廷与蒙、藏人民的感情沟通,维护国家统一,这也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原因。也正是基于此,雍和宫显现出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随处体现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纽带作用;二是藏汉民族文化艺术的融汇。 向北穿过200米的辇道便进入了寺庙的大门昭泰门,各殿门楣上的匾额都是乾隆皇帝亲笔以满、汉、蒙、藏四种文字书写。昭意为显杨,泰指平安、安定,也解释为参拜天子之威仪。所以昭泰门实际是指国家统一安定之门。雍和宫雍是大方和谐之意,我国古代有九州,雍州是其中之一,指青海、甘肃及以西一带。所以雍和门也好,雍和宫也好,都是指这里是京城与西部边陲和谐统一的所在。另外,满语和藏语称雍和宫为兜率壮丽洲。兜率是欲界六天中的第四天,弥勒菩萨的住所,弥勒菩萨是未来佛,当弥勒降世时,个种苦难均已湮灭,那是世间是无限美好幸福的。因此,不论从文字的内涵上讲,还是从佛经法理上讲,雍和宫这座寺庙都象征着国家统一、团结、安定、美满。乾隆皇帝82岁高龄是亲自撰写了喇嘛说,而且刻碑立在雍和宫中轴线上,以昭示天下。 汉藏文华融汇是雍和宫又一主要特征。雍和宫中路建筑的前半部分,无论是布局和造像,均与汉族禅宗寺院相似,但不少的方又表现了藏传佛教的文化特点。如第一进殿堂天王殿中,四大天王造像采用了禅宗寺院形制,但其方位的排列却相反,东方持国天王像不在东方,而在西方位置上,反映了藏族寺庙中西为大,以右为上的思想。四大天王所持的法器琵琶、宝剑、青蛇、宝伞随与汉族寺庙中天王手里的法器相同,但并不是汉族民俗中所解释的代表风、调、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