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防止结核疫情不再反弹,上级要求各学校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把“不再”去掉)B滨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活动,在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下,已经阶段性取得了成果。(把“阶段性”与“取得了”互换位置)C水浒传记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把“兴盛”换成“强大”)D川航机组突遇险情,成功备降,强烈地震撼着网友的心,纷纷为他们的专业素养点赞。(在“纷纷”前加“网友”)2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诗,是中国文学极具特色的一朵奇葩。唐诗绚烂、宋诗清新,_,_。_,_。_,真实反映古代社会的人情风貌,易为人们所接受,流传十分广泛。所选诗歌题材十分广泛,内容非常丰富它们既表现了中国文字的艺术魅力又代表了中华文化的雍容典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从感时怀伤到离别赠友、从凭古吊今到故园之思、从写景状物到羁旅之愁千家诗选取唐、宋各朝名家名诗,每一首都朗朗上口,浅显易懂;咏物拟人,富有情趣ABCD3 .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严冬的夜晚,凛冽的北风从后窗缝里灌进来,常常把人们从睡梦中冻醒,让人不寒而栗。B这次军事演习,蓝军一度处于劣势,他们在关键时刻反戈一击,才夺回了战场上的主动权。C在座谈会上,代表们结合实际情况,广开言路,畅所欲言,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献计献策。D从文章风格看,庄子奇幻,孟子雄辩,荀子浑厚,韩非子峻峭,实在各有千秋。4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坍塌(tn)着落(zho)滑稽(j)人迹罕至(hn)B突兀(w)确凿(zo)怂恿(sn)哄堂大笑(hn)C爵士(ju)徘徊(hui)眩晕(yn)咄咄逼人(du)D庇护(p)惭愧(ku)狭隘(i)杞人忧天(q)二、现代文阅读阅读记叙文寻,完成小题。她是个极爱凑热闹的女人,街上一旦有锣鼓钟鸣,叫卖吆喝,她势必会挤到人群中去,一看究竟。三十多岁的时候如此,四十多岁的时候如此,五十多岁的时候,她的腿脚都没那般利落了,却还是如此。有好几次,她都被人群挤得差点出事,幸好有好心人拉了她一把,才算是有惊无险。她当时也吓得不轻,可就是不长记性,再碰到热热闹闹的场景,还是要努力地挤进去看个仔细。那一日,我们几家结伴到千里之外的一个小镇寻求一位老中医。说好了,那地方,我们大都人生地不熟的,必须紧紧地走在一块儿,谁都不准远离。她当时也点头如捣蒜,不远离,绝对不远离。可刚到小镇第一天,她便走失了。当日正逢小镇的一个传统节日,街上舞龙耍狮的、演杂耍的一个接着一个,我们不禁捏了一把汗,生怕她会在汹涌的人潮中走失,所以都紧紧地手牵着手,可人实在太多了,她又拼了命地往热闹处挤,眨眼的工夫,我们便找不到她的影子了。这可怎么办,她身上连个手机也没有,更要命的是她一出门就常迷失方向。我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死劲儿地踮着脚尖,来回搜寻着,大声呼喊着她的名字。可在那一片喧闹声中,我们的呼喊实在显得太微弱了。没办法,我们只好分头在人群里询问,问他们有没有看见一个六十来岁,身着蓝布衫的老人。得到丁点可能是她的消息,我们便冲着所指的方位,扒开人群,挤进去寻。近黄昏的时候,演杂耍的都相继收队了,围观的人也散得差不多了,我终于在距我们原地千米远的地方看到了她。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焦灼之情也在顷刻间化作愤怒,平生第一次,我忍不住对这个可以做我母亲的女人呵斥不止。她不说话,只是低着头,时而抬起眼,像个孩子般怯怯地看着我。说到口干舌燥的时候,我的气也消得差不多了,上前紧紧拉住她的手,叹口气,轻声埋怨起来,姨,这些杂耍你都看了大半辈子了,再说,咱是在外地,不是说好了都挨在一块儿不远离么?怎么又往里边挤?她看我一眼,轻声说,我就是想挤进去看看。看看?我的火气蓦地又上来了。你都多大岁数的人了,怎么还像个孩子似的好奇?要说好奇也不是坏事,但你得分分场合我还要再说下去的时候,她抬起头,喃喃起来,听很多人说,很多被拐走的孩子,有的是被卖给了不能生育的夫妇,有的则是被打成了残废逼其沿街乞讨,有的就是被训练成演杂耍的了听到这里,我的心蓦地柔软起来。我知道了,她其实并不是要看热闹,而是看引起热闹的主角儿是谁。我曾听母亲说过,她还有一个儿子,三岁的时候丢了。5 . 文章标题“寻”包含哪些含义?6 . 文章第段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A7 . 任选一个角度,品析画线句的表达效果A8 . 阅读段,体会“我”的感情变化A着急_9 . 读完此文,你能理解“姨”的“极爱凑热闹”吗?10 . 本文结尾情节设置巧妙,请简要分析其妙处。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德才相比德更重要王杰“德能”与“才能”相比,孰轻孰重?在这个问题上,中国传统文化为我们提供了近乎完美的答案:才能固然重要,但德能与才能相比,德能更根本更核心更重要。中国传统文化中,为了说明德能的重要,用了很多比喻,比如把德能比喻成三军之帅,把才能比喻为三军之资用;把德能比喻成树之根,把才能比喻为树之叶;把德能比喻成一家之主,把才能比喻成一家之仆。凡此种种比喻,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就是德能和才能相比,德能更根本、更重要。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教育也注重德能教育,把德行品行放在首位,把知识的灌输放在第二位,这就是三字经说的“首孝悌,次见闻”;儒家的“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也是把立德放在建功立业、著书立说之前。汉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标准就是“举孝廉”。明代皇帝朱元璋,在选拔任用官员时也秉持“以德行为本,而文艺次之”的用人原则。康熙在用人时把德行放在首位,把才学放在其次。他说,若“心术不善,纵有才学何用”。我们今天评价学生,叫品学兼优,评价知识分子,叫道德文章,评价艺术家,叫德艺双馨,都是把德行放在首位。千百年来,重德行品行像一条红线,贯穿于中国文化的始终。说的是有本事有能力的官吏经常可以看到,但能做到公正清廉的官员就非常难了。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屡屡出现的能官能吏贪腐、违法犯罪现象,再次让德与才的关系问题成为国人思考的焦点。几十年过去了,我们在选人用人机制上逐渐形成了共识,这个共识就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即要把领导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三十五条规定:“党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选拔干部。”“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原则,既源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也有其历史文化来源。宋代大政治家、文学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载了这么一个历史事件并进行了评论:春秋时期晋国有个人叫智伯,也叫智瑶,非常有能力,在举荐物色选拔晋国未来的执政者方面,是最被看好的一个人,但是,就是这个最被看好的未来执政者,却遭到了很多人特别是以他的叔父智果为首的族人的坚决反对,原因就是他们认为智伯虽然很有才能,但是没有德行,属于有才无德之人,若把国家的权力交给这样的人,国家一定会出大乱子大问题。但是,智伯的父亲智宣子不顾众人的反对,我行我素、一意孤行,最后还是把权力交给了智伯。看到事已如此,木已成舟,以智果为首的族人为了避祸,便到太史那里申请不再姓智,另立一族,改姓辅,要作出改姓的决定需要很大的勇气。事情果然如他的族人所料,智伯上任后,无德无行的本性便暴露无遗,搞得朝廷上下、周边韩、赵、魏三国怨声载道,结果,韩、赵、魏三国齐心协力,不但瓜分了晋国,杀了智伯,而且还夷灭智伯九族,最后只有更姓的辅果一脉得以幸免,这就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三家分晋”。智伯的死,非常具有历史意义,因为这个事件成为春秋与战国的分水岭,资治通鉴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写起。讲这个故事,是要引出司马光对智伯身死族灭的评论,司马光评论说:“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司马光认为,智伯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局,是因为智伯的才能胜过了德行,是智伯才有余而德不足造成的。古往今来,像智伯一样因才胜德导致的身败名裂、身死家灭、族灭乃至国灭的事情,何止千千万?历史这本教科书,为我们昭示了一个千古不易的真理:在德行与才能二者之间,更应该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放在首位,突出道德价值优先的位置。做官先做人,从政先立德,要把修身做人、正己立德与为官为政统一起来,打牢修身做人的基础,夯实为官为政的根基。为人不正,为官必邪,所以,在选拔任用领导干部时,不能只重其才,不能“唯才是举、唯才是用”,而应任人唯贤,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把道德修养作为重要指标,把修德、养德、立德放在首要位置。11 .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的开头段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强调“德才相比,德更重要”,既引出了中心论点,也有力地证明了中心绘点。B选人用人的原则:“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来源于历史文化,也是源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C资治通鉴中“三家分晋”的历史事实,有力地论证了选人用人要听从大家的劝谏,不要一意孤行,任人唯亲。D德更重要,德更根本,在选拔任用领导干部时,要以德为先,把道德修养作为重要指标。12 . 下列与选拔人才要注重道德品行这个观点不相符的一项是( )A唐代韩愈的马说中说“世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B宋代设置了“贤良方正能直密极谏科”来选拔人才。C明太祖在选拔任用官员时也乘持“以德行为本,而文艺次之”的用人原则。D清康熙在用人时把德行放在首位,把才学放在其次。他说“心术不善,纵有学何用”。13 . 某学校招聘教师,其中要求“具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行端正”,结合全文说说这个要求的必要性。花椒-从后宫到厨房在现代汉语里与“椒”有关的东西不少,辣椒、胡椒、花椒,还有随着热播宫廷剧火起来的“椒房”。而椒房实非新词,汉官仪中记载:“皇后以椒涂壁,称椒房。”汉代著名宫殿群未央宫中皇后所住之处就称为“椒房殿”。再后来,椒房一词逐渐演化为后宫嫔妃的居所及嫔妃们的代名词。甄嬛娘娘便是以得到了“椒房之宠”昭告她获得了皇上的专宠和偏爱。椒者,花椒也。早在先秦时期我国便有了对花椒的记录和使用的历史,但花椒的人工种植直到两晋时期才开始发展,而将花椒作为一种独立的基本调味品,则是清代以后的事。时至今日,我国的花椒栽培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由于长时间的杂交、选育和地域影响,使得今天的花椒衍生出了极多的品系:如大红袍、汉源椒、茂汶椒、凤椒、伏椒等。因为花椒全株具有芳香的特征,在先秦时期人们便用它来敬神祭祖,同时也拿来寓意美好幸福生活。直到两汉时期,花椒的种种功能运用体系才被完整开发。作为药物,花椒被认为是济世良药,可散风寒祛风湿,还可用来治疗很多疾病,即使在今天花椒也是一种重要的药食同源的香辛类药物。作为香料,花椒被用来祭祀、殉葬和装饰家居,未央宫内皇后居所椒房殿便运用了花椒和泥涂抹墙壁,传说这样除了能改善居室气味,还能起到建筑防虫的效果。花椒不但闻起来辛麻,吃起来也是既麻且辣,且无论哪种花椒,其最核心的味道必定是麻味。相对而言,我国北部和东部地区的大多数人并不喜欢这种强烈而刺激的麻味,但这并不影响花椒作为调料在这些地区的广泛使用。特别是在宋朝以前,加了椒的食品被认为是上等的美味佳肴。如蛮书记载:“取生鹅治如脍法,方寸切之,和生胡瓜子及椒榝啖之,谓之鹅阙,土俗以为上味。”而麻辣火锅、夫妻肺片、麻婆豆腐、椒盐排骨、青椒童子鸡这些菜式也是因为有了花椒的浓厚味道才显得独特而精彩。将花椒的麻味和香味巧妙地运用于烹饪,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中国饮食文化对世界烹饪多样性的一个伟大贡献吧。试想,你在重庆吃火锅,如果没有满盆的花椒构成麻、辣、香的主味,那样的汤底对顾客还有什么吸引力呢!14 . 通读全文,简要概括文章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花椒的知识。15 . 两汉以后,人们开发了花椒的哪些功能?请你就其中的一种功能简述其特点。16 . 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宫廷热播剧开篇,其作用是:贴近人们生活,引出说明对象,突出了花椒的特点和作用,给本文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B最后一段“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中国饮食文化对世界烹饪多样性的一个伟大贡献吧”一句中“在某种程度上”表限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C文章引用蛮书中的相关记载,不但介绍了花椒作为调料入菜由来已久,还具有很强的说服力。D虽然我国北部、东部地区的人大多不喜欢麻味,但花椒仍在这些地区广泛使用。三、句子默写17 .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晴川历历汉阳树,_。(崔颢黄鹤楼)_,归雁入胡天。(_)使至塞上)_,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_。山随平野尽,_。(李白_)树树皆秋色,_。(王绩野望)_。万里送行舟。大漠孤烟直,_。四、课内阅读(二)陈涉世家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18 . 、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划线词(1)会天大雨 (2)扶苏以数谏故 (3)楚人怜之 (4)为天下唱 19 . 、将文中的划线句译成现代汉语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20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卒之为众人卒皆夜惊恐B扶苏以数谏故以中有足乐者C陈胜、吴广乃谋曰当立者乃公子扶苏D吴广以为然土地平旷,屋舍俨然21 . (小题4).陈胜、吴广为什么要“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用简洁的语言回答)五、诗歌鉴赏22 . 选出对陶渊明饮酒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A开头四句道出了自己的心境和生活的真谛。其中“心远”二字是这首诗的思想内容之关键,它表明一切自然乐趣都是由于自己的心灵超脱世俗才能感受到的。B“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实际上是说,由于诗人眼中的景色是如此的美丽,因此让人只顾得上去细细观赏,却忘记了用语言表达出来。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中的“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情。而“望”字则很好地体现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为之,而是在采菊之间无意中山的形象映入眼帘。D饮酒是一首五言诗,共二十首,本诗是其中最有名的第五首,写出了诗人在欣赏自然景物中所体会到的一种特有的生活情趣与美的享受。六、名著阅读23 . 名著阅读快起来快起来快从枕头里抬起头来,睁开你的眼看见我的到来。让你们的心像小小的木板房,打开它们的关闭了很久的窗子,让我把花束,把香气,把亮光,温暖和露水撒满你们心的空间。(1)这是选自的太阳的话,他的成名作是。(2)全诗运用修辞手法以及作用是什么?他在家中排行第二,人称二郎。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身长八尺,浑身上下有千百斤气力,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勇猛过人,胆大心细,景阳冈打死猛虎,为报仇斗杀西门庆;他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黑龙江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检测技术与信号处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珠海科技学院《区域社会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化学课程标准解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键盘技巧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北海康养职业学院《德汉笔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培华学院《网络地理信息系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西科技职业学院《项目投资》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轻工业大学《仿真理论教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工程学院《管理统计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新闻英语听力》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酒店类抖音代运营方案综合
- 23秋国家开放大学《汉语基础》期末大作业(课程论文)参考答案
- 建筑企业材料成本管理
- 大学礼仪操活动方案
- 舞蹈活动费用方案模板
- 新概念英语青少版入门 A-Unit-1课件(共98张)
- 比赛对阵表模板
- 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的研究
- 电子竞技员技能理论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版教学设计第六章 学习法治思想 提升法治素养
- 电路原理-叠加定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