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C卷(模拟)_第1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C卷(模拟)_第2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C卷(模拟)_第3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C卷(模拟)_第4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C卷(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颦蹙(ch)吞噬(sh)鞠躬尽瘁(cu)B滑稽(j)重荷(h)锲而不舍(qi)C羁绊(bn)斑斓(ln)叱咤风云(ch)D阴霾(mi)讪笑(shn)面面相觑(x)2 . 下列关于名著三国演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操败走华容道,遭遇关羽的伏兵,关羽念往日恩情放走了曹操。B庞统向曹操献计把船用铁索连起来,实则为周瑜火烧战船做准备。C张飞在长板桥的一声怒吼把夏侯杰吓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D“持矛举火破连营,玄德穷奔白帝城。一旦威名惊蜀魂,吴王宁不敬书生”,被赞之人是吕蒙。3 .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文学作品,是因为这些作品不仅表现手法自由活泼,而且思想感情丰富细腻。B2017年5月26日以“数据创造价值,创新驱动为来”为主题的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阳开幕。C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D2017年12月13日,习主席等领导人出席南京大屠杀惨案80周年国家公祭仪式,呼吁人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4 . 下列交际语言最为得体的一项是( )A某报社的记者写给一位校长的便条:您来信约我莅临贵校采访,我乐意。B一位同学在学习方法交流会上说:“我殷切期望方法不当的同学调整心态,改进方法,取得佳绩。”C某经理在部门工作分析会上做报告,最后总结说:“这只是我的浅知拙见,如有不当,敬请批评指正。D某班长在庆祝教师节的大会上说:“像孙老师这样快要退体的老师仍在为培养我们而略尽绵薄之力,我们深感荣光。”5 .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融化暄嚷B邀请凋零C弥漫枯燥D宣泄窥探6 .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某电视台播出的家庭幽默秀节目,总是让观众忍俊不禁。B西方发达国家各种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在这部留学生的回忆录里得到了生动的再现。C七剑首映上座率差强人意,只卖出十几张票。D这一次巴勒斯坦人士遭暗杀的事件,使得中东和平的前景再一次成为海市蜃楼。二、字词书写7 .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lio ling(_)地响着。(2)我想那pio mio(_)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3)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子书,真是rn shng dng f(_)。(4)趁着这个机会,我po gn wn d(_),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列2段选文,完成下列各题(甲)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的黄蜂伏在菜花上,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宵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乙)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身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一块雪,地面,用一枝短棒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些秕谷,棒上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着,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便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8 . 依次应在空白处填的词是_、_、_、_、_、_。A肥胖 B肥硕 C轻捷 D轻快 E短短 F长长 G莲蓬 H莲房J肥大 K臃肿(填字母符号即可)9 . 甲文中的静态景物描写顺序是:_。甲文中的动态景物描写顺序是:_。10 . 甲文所用的修辞方法有A_B_C_。11 . 根据课文把适当的的动词填在横线上。12 . 用原文回答:捕鸟的条件_捕鸟的结果_13 . 捕鸟的过程用了一系列动词,它的作用是什么?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不断加大,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天气、土壤、水的环境造成污染。大量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埋或焚烧,产生有毒物质,威胁着居民健康,这种现象正在向农村地区漫延。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材料二:以下是民众对垃圾分类认知与实践情况的调查统计图:材料三:笔者所在的小区,居民楼前三个垃圾桶分别表示出应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和餐厨垃圾。可是大多数居民还是把垃圾混杂在一起,一扔了之。问及原因时,有人说:“我辛辛苦苦分了类,环卫车辆却混在一起运走了,分类还有什么意义?”这种现象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垃圾分类处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个环节必须分配套衔接,才能高效运行。分类投放是居民的责任,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材料四:国务院颁发了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给出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但是,这一方案即使再科学合理,如果缺乏全民动员、全民参与,也难以由蓝图变为现实。我们应当认识到,生活垃圾虽然有资源属性,但污染属性更不可忽视。不按要求扔垃圾,并不只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实际上,那就是随意丢弃污染物、危害环境的行为。垃圾分类是我们作为“污染者”的基本责任,责无旁贷。当然,各地政府同样不能以“居民没有分类”“缺乏资金”等理由拖延、观望,应当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根据本地特点,做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体系建设,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14 . 下列关于民众对垃圾分类认知与实践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端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不完善,会挫伤了居民分类的积极性。B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颁发,明确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的总体规划。C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会影响垃圾分类工作的有效推进。D垃圾有资源和污染两种属性,所谓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说法不准确。15 . 简要概括材料二反映出的主要信息。16 . 怎样才能有效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请简要概括。四、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咏雪(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友期行17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内集:(2)俄而雪骤骤:(3)尊君在不尊君:(4)相委而去委:18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未若柳絮因风起。(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9 . (甲)文中的谢太傅和(乙)文中的友人,他们的做法对孩子的成长有什么影响? 五、情景默写20 . 读诗词作品,感思乡情怀。夕阳西下,_。_,应傍战场开。不知何处吹芦管,_。夜发清溪向三峡,_。次北固山下中,直接抒发作者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六、诗歌鉴赏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着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口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1 . 下列分析不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古诗主要抒发了诗人在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愤激之情,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B诗歌以叙事开篇,第一二句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三四句急转直下,“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抑郁和苦闷。C第五六句用“冰塞川”,“雪满山”比喻化途的艰难,形象化的语言中蕴含无限的失意:请七八句诗人巧用吕尚和伊尹的典故,进一步抒发了政治失意的悲愤之情。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句意显得高昂乐观,境界顿开,表达对未来的期望以及对实现理想的向往。22 . 请任选许选一个角度赏析诗中的画线句。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23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人们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七、名著阅读24 . 名著阅读。(1)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一共经历了多少次劫难?请简要叙述最后一次劫难。(2)在我们连云港花果山山脚下的一处牌楼上,有一幅对联为:“一部西游未出此山半步,三藏东传并非小说所言。”请你从下面花果山景点中任选一个,概述小说中的故事情节。景点:水帘洞、晒经石、定海神针25 . 鲁提辖的姓、字、法号中巧妙地隐含着他的性格特征:“鲁且达而又智深”,请在“鲁”“达”“智深”中任选一个,结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相关情节简析他的性格特征。八、综合性学习26 . 综合性学习。你所在的班级将举行“愚公移山之我见”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1)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段开场白,激发大家的参与激情。(不少于60字)_(2)下面是同学收集的两则材料,请你给“愚公精神”下个定义。材料一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摘自歌曲愚公移山)材料二 17年前,唐卓琼的小儿子掉下悬崖而死。从那时起,他决心修一条“接”儿子回家的路。12年来,为了修路,86岁的母亲死在山上,老伴与他形同陌路,跟他一同修路的大儿子的妻子也选择离婚.“鸡公岭上通大道,和尚岩脚变坦途。”人们说,修路不止的他,完全是现代版的愚公。(摘自重庆晚报)_(3)下面是同学们在学习愚公移山中“你说我说”环节的不同观点,请你也说说你的不同观点。观点一:学习了这篇文章,我觉得愚公的做法不可思议。从环保的角度来讲,这是对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不值得提倡。观点二:愚公其实根本不应该去移那大山,而应该直接把家搬到山前面去。这样要比移大山省事多了,也用不着花祖祖辈辈那么多代人的时间去移一座大山。相信和愚公同样住在山后的人都会选择搬家,而不是选择去移山。_九、作文27 . 按要求作文进入初中后,我们的生活繁忙而充实、忧虑而幸福,既有课业负担的沉重,也伴随着良师益友的关爱。回想过往,成长中总有那么一些往事,一段经历,一种情感:或许让你高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