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褶皱、断层)PPT精选文档_第1页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褶皱、断层)PPT精选文档_第2页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褶皱、断层)PPT精选文档_第3页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褶皱、断层)PPT精选文档_第4页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褶皱、断层)PPT精选文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LOGO,内力作用,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留下的”痕迹”称为地质构造;,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留下的”痕迹”称为地质构造;地质构造主要分为褶皱和断层两种。,地质构造,褶皱,断层,考点二: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留下的”痕迹”称为地质构造;地质构造主要分为褶皱和断层两种。,1、地质构造,褶皱,断层,平整的岩层,强大挤压,持续作用,背斜,背斜,向斜,褶皱的形成,当岩层受到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时,发生的弯曲变形,叫褶皱。,3、背斜与向斜的判定方法,、“岩层形态”判定法,甲,乙,LOGO,2、“岩层新老关系”判定法,岩层新老关系的一般规律:,越处于上部,岩层越新。越处于底部,岩层越老。,背斜:中间岩层老,两翼岩层新,向斜:中间岩层新,两翼岩层老,老,新,老,新,新,老,2、“岩层新老关系”判定法,4、褶皱形成的地貌,褶皱形成初期(内力作用)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背斜一般形成山岭,向斜一般形成谷地,想一想,背斜谷和向斜山形成的原因?,背斜特殊地形:原因:,向斜特殊地形:原因:,谷地,背斜顶部受张力,岩层疏松,容易被侵蚀。,山岭,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坚硬,不易被侵蚀。,外力作用,后期:外力作用向斜成山,褶皱小结,岩层向上拱起,岩层向下弯曲,常形成山岭,背斜成谷,中间岩层老两翼岩层新,中间岩层新两翼岩层老,常形成谷地或盆地,向斜成山,顶部受到张力易被侵蚀,槽部受到挤压,岩石坚实不易被侵蚀,(2)该地区的地形为,形成原因是。,(1)该图是我国亚热带地区的一幅地质图,图中所示地质构造为,理由是:。,向斜,岩层中间新,两侧老,山岭,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15,断裂!,思考:岩层的可塑性差,如果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超过了岩石的强度(或承受能力),岩层会怎样?,16,4、断层与地貌,断层:岩层受力断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相对位移的现象,叫做断层。,褶皱,断裂,断层,A.断裂构造,B.有明显相对位移,断层,岩层受力达到一定强度,发生断裂,两侧岩层沿断裂面产生显著位移,称为断层。,5、断层形成的地质构造,地垒:相对上升的岩块,多形成块状山地。如:庐山、华山、泰山、峨眉山等,地堑:相对下降的岩块,多形成盆地或谷地。如:吐鲁番盆地、渭河谷地、汾河谷地等,断层构造地带,由于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常常发育成沟谷、河流、泉。,华山西峰,峨眉山万佛顶,地垒地形,汾河谷地,渭河平原,地堑地形,断层小结,岩块上升,岩块下沉,山地高地,庐山、华山、泰山、峨眉山万佛顶等,谷地盆地,渭河平原汾河谷地吐鲁番盆地东非大裂谷等,5、研究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思考:因修建一铁路需通过某褶皱山地,必须开凿隧道,如果你是工程师,在背斜和向斜处,你会优先选择在哪里开挖?,背斜,1、拱形构造,结构稳定。2、对岩层破坏较小;施工相对容易。3、有利于地下水的排放。,背斜:储油、气构造,向斜:储水构造、水库坝址选择点,煤、铁矿等分布地。,2、利用地质构造找矿、找水,断层:隧道、水库选址时,应避开断层,以免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5、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指导找矿、找水、工程建设,1.图1为某地地层示意。从P点向下钻井,当钻头位于、“层”时,可能分别探测到(),A天然气水石油B水石油天然气C石油天然气水D天然气石油水,D,、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C、D、E五处,属向斜的是,地堑是。(3)泰山的成因与图中处一致;地震多发地带位于图中处。(4)图中五个部位宜建地下隧道的是,良好的储水构造是。,c,c处计划修建一座水库,请分析其可行性。,C处有断层,在此处建水库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等地质灾害;另外断层破碎带还会造成水库漏水。,3、读图回答:,4、读某地地质构造和等高线示意图,该地是()A背斜成山B向斜成谷C背斜成谷D向斜成山,A,LOGO,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假如你是一位地质工程师,将选择在A地还是B地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分析角度:工程的稳定性、安全性及地下水的分布等。),答:选B处,原因:B处是背斜,岩层向上拱,结构稳定;不易塌陷,安全性好;不易积存地下水,利于隧道干燥。,LOGO,读储油、储气构造示意图,假如你是一位地质工程师,请解决如下问题:(1)你选择在A还是B处开采石油或天然气?为什么?(2)你选择在A还是B处开采地下水?为什么?,答:(1)A原因:岩层封闭、常有“储油构造”,易于储油、储气。,(2)B原因:底部低凹,易汇集水地下水,良好的“储水构造”。,探究7:,LOGO,答:不能。断层处岩层不稳定,容易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