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C卷(检测)_第1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C卷(检测)_第2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C卷(检测)_第3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C卷(检测)_第4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C卷(检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之父,狂人日记是他在1918年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B茅盾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历任文联副主席、文化部长、作协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根据先生遗愿设立的茅盾文学奖,是我国目前最高荣誉的文学大奖之一,主要奖励长篇小说创作。C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青莲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D“记”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通过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作者的情感和主张。2 . 昆虫记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 )A历史B人类活动C社会人生D政治生活二、基础知识综合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搜集了一些资料,对中国流行音乐进行了深入地探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小题。中国流行音乐滥觞于19世纪30年代的上海,是在中国传统民间小调和地方戏曲的基础上,吸收了美国爵士乐、百老汇歌舞剧等西方流行音乐元素而发展起来的,当时就产生了黎锦辉、周璇、胡蝶等一代歌手,何日君再来夜来香等名曲至今还在传唱。这些名曲在当时 穿着欧美流行音乐的外衣, 在文字肌理,所述情感等方面都体现着中国古典气质的文化美感。一直到1980年,当时香港黄霑创作的沧海一声笑出现,台湾邓丽君的诸多名曲但愿人长久独上西楼等名曲也成为流行音乐典型,从此港台歌曲 整个华语世界。1990年,张学友秋意浓、陈升的one night in北京将流行音乐的古典倾向推向一个新的高度,随后陶喆的Susan说更是一首让人们欣赏到将古典与现代完美结合的精熟之作。但是,这些歌手并末意识到这一现象背后的文化意义,所以并未形成潮流。直到2000年以后,随着周杰伦和方文山这一对搭档的横空出世,娘子东风破菊花台等名曲的推出,将“中国风”这一概念正式带入歌坛,也掀起了一股新古典主义音乐的时代潮流。流行音乐歌词对古典诗词的现代化改造中,“转化”“转品”“通感”等在古典诗词中经常使用的修辞手法,在中国风歌词中也大量使用。“转化”就是打破“物”与“我”的界限,实现物我同一,如(甲)。而“转品”是模糊词性的边界,使得一个词的词性自由转换,让词语焕发别样的生机,如(乙)。“通感”则是打通“人”与“物”的感官和情感,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如(丙)。3 . 同学将文中加点字放在一起比较学习,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掀”和“欣”读音不同,“换”和“焕”读音也不同。B“沧”字应写成“苍”,“档”字应写成“挡”。C“情”的第三笔和“转”的第三笔都是竖。D“理”的第九笔是竖,“型”的第八笔是横。4 . 查阅词典,“滥觞”有以下几个义项,其中与文中画线句“滥觞”意义相同的是( )A指江河发源处水很小,仅可浮起酒杯。例如: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一:“江水自此已上至微弱,所谓发源滥觞者也。”B指小水。例如:南朝谢灵运三月三日待宴西池诗:“滥觞运迤,周流兰殿。”C比喻事物的起源、发端。例如:虞世南琵琶赋:“强秦创其滥觞,盛汉尽其深致。”D波及,影响。这是“滥觞”的动词用法。例如:宋代魏庆之在诗人玉屑沧浪诗评中评价盛唐诗时这样写道:“盛唐人诗,亦有一二滥觞晚唐者。”5 . 结合语境,在这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不仅而且 引导B虽然但是 引导C不仅而且 引领D虽然但是 引领6 . 文中第二段的(甲)(乙)(丙)处应分别填( )千里之外中的“一身琉璃白,透明了尘埃”菊花台中的“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东风破中的“一盏离愁,孤灯伫立在窗口”ABCD7 . 流行音乐“歌词研究小组”专门研究了方文山的歌词,画线的A、B两处表达欠妥,请加以修改。方文山的“中国风”作品,大多让听众在诗画尽现眼前的审美体验中感受到一个含蓄唯美,触动柔肠的故事。前期作品如东风破千里之外,后期如烟花易冷红尘客楼天涯过客。以大家最为耳熟能详的东风破为例,A整首歌曲以故地重游为故事背景,勾勒出“孤窗独守”“独火摇曳”“琵琶声幽”等,以“赋比兴”的手法“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B含蓄委婉地进述了重温旧梦,一切悄无声息,伊人远去,空留残骸断壁的圆满结局。在二胡与琵琶等传统乐器如泣如诉的曲调配合中,让整首歌的意境浑圆天成,令人回味。A句修改:_B句修改:_8 . 歌词研究小组的同学们还发现:“中国风”音乐歌词对“诗词古文”的美学风格进行继承和发展,根据同学们收集的琼瑶写的歌词,回答后面的问题。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方向却见依稀仿佛她在水的中央琼瑶写的这首歌词改编自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_,请写出歌词中画线句的原诗句:“_,_。”9 . 周杰伦有一首歌曲叫兰亭序,就是以中国的书法文化为歌曲的创意点,把中国传统文化赋予新的时代魅力。下面对兰亭序这幅书法作品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这是兰亭序帖,它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B在“惠风和畅”“茂林修竹”的环境中,王羲之“游目骋怀”,乘兴书写了这一书法作品。C这幅书法作品点画丰厚饱满,结构阔大端正,显得大气磅礴,雄壮刚强,庄严肃穆。D此帖各字大小错落,字列之间宽紧合宜,整幅作品气脉贯通,率意中尽显天然之美。三、现代文阅读人是如何变坏的列夫托尔斯泰有个老魔鬼看到人间的生活过得太幸福了,他对小魔鬼们说:“我们要去扰乱一下,要不然魔鬼就无法存在了。”他先派了一个小魔鬼去扰乱一个农夫。因为他看到那个农夫每天辛勤地工作,可是所得却少得可怜,但农夫还是那么快乐,非常知足。小魔鬼开始想,怎样才能把农夫变坏呢?他就把农夫的田地变得很硬,想让农夫知难而退。农夫挖了半天,很辛苦,但他休息了一会儿后,还是继续挖,没有一声抱怨。小魔鬼看到计策失败,只好摸摸鼻子回去了。老魔鬼又派了第二个小魔鬼去。第二个小魔鬼想,既然让他更加辛苦没有用,那就拿走他所拥有的东西吧!小魔鬼把农夫午餐的面包和水偷走了。他想,农夫干得那么辛苦,又累又饿,这下面包和水都不见了,农夫一定会暴跳如雷。农夫又渴又饿,来到树下休息,想不到面包和水都不见了。“不晓得是哪个可怜的人比我更需要那块面包跟水?如果这些东西能让他得温饱的话,那就好了。”农夫说。又失败了,小魔鬼弃甲而逃。老魔鬼觉得奇怪,难道没有任何办法能把这农夫变坏?就在这时,第三个小魔鬼出来了。他对老魔鬼讲:“我有办法,一定能把他变坏。”小魔鬼先去跟农夫做朋友,农夫很高兴地和他做了朋友。因为魔鬼有预知的能力,他就告诉农夫,明年会遇干旱,让农夫把稻谷种在湿地上,农夫便照做。果然,第二年别人没有收成,只有农夫的收成满满,他因此而富裕起来。小魔鬼每年都对农夫说当年适合种什么,三年下来,农夫就变得非常富有。他又让农夫把米拿去酿酒贩卖,赚取更多的钱。慢慢地,农夫开始不工作了,靠着贩卖的方式,获得大量金钱。有一天,老魔鬼来了,小魔鬼告诉老魔鬼说:“您看!我现在要展示我的成果了。农夫身上现在已经有猪的血液了。”只见农夫办了个晚宴,所有富有的人都来参加,喝最好的酒,吃最精美的餐点,还有好多仆人服侍。他们吃喝得非常浪费,衣裳凌乱,醉得不省人事,看上去痴肥愚蠢。“您还会看到他身上有狼的血液。”小魔鬼又说。这时,一个仆人端着葡萄酒出来,不小心跌了一跤。农夫就开始骂他:“你做事怎么这么不小心!”“唉!主人,我们到现在都没有吃饭,饿得浑身无力。”“事情没有做完,你们怎么可以吃饭!”老魔鬼见了,高兴地对小魔鬼说:“你太了不起了!你是怎么办到的?”小魔鬼说:“我只不过是让他拥有的比他需要的更多而已,这样就可以引发他人性中的贪婪。”10 . 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11 . 结合童话内容,联系课文蒲松龄写的狼或者中国传统文化中“狼”的形象,说说一个人身上如果有了“狼的血液”会表现出什么特点。12 . 面对第三个小魔鬼的引诱,不是所有的农夫都会变坏的。请发挥你的想象,把下面的故事补写完整。(不少于80字)只见农夫办了个晚宴,当地好多的穷人都来参加,_老魔鬼生气地对小魔鬼说:“你怎么搞的?这个农夫身上没有猪和狼的血液!”小魔鬼沮丧地说:“唉,仁爱的人真无敌,看来没有任何办法能把这农夫变坏了”基因疗法离我们还有多远自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青霉素,到首次在医学上应用,花了13年时间。基因疗法也像青霉素等药物的发现、发明一样,不可避免地经历着曲折起伏的过程。因普通药物和传统疗法的局限性,生物制药公司从20世纪末开始把目光投向基因疗法。近年来,基因疗法更成为业内热门的领域之一,因为它很可能成为癌症的终结者。人类的许多疾病,包括癌症,都是由我们身体细胞内的基因缺陷造成的。就像盖房子必须要依赖图纸一样,构建我们复杂的躯体,也需要各种“图纸”,这就是基因蓝图。它们允许细胞制造出相应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再来控制应有的功能。如果基因发生突变,蛋白质就会随之改变,不再按照正常的方式工作。而基因疗法,就是试图通过修补失效的基因,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基因疗法目前还处在“物以稀为贵”的时期。最典型的案例是,2015年德国医生伊丽莎白泰森为病人做了脂蛋白脂酶缺乏症的基因治疗,疗效很好,但十分昂贵一次治疗就花费了一百万美元,而且这种疗法仅针对一个人,只使用一次,成本非常高。基因疗法对遗传病的治疗有着巨大的潜力,可以预测,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更多的疗法向公众开放。2016年4月,欧洲部分国家为一些修复免疫系统的基因疗法开了“绿灯”。2017年,治疗失明的基因疗法也将在美国通过商业许可。不过,基因疗法的风险还是很大的。据行业杂志基因工程与生物技术新闻报道,前不久,就有三位患脑瘤的病人因服用基因试验药物而相继死亡。无可置疑,任何一种成熟可靠的药物或治疗手段都需要经过一代、几代人的努力,甚至是以很多生命的代价换来的。我们热切期盼着安全、廉价的基因疗法能早日造福人类。 (选自知识就是力量,略有删改)13 . 下面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自然段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基因疗法也像青霉素一样会很快应用于临床实践。B第自然段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基因蓝图比作“图纸”,生动地说明它对构建我们复杂的躯体有着重要作用。C第自然段运用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目前用基因疗法治疗疾病费用昂贵,成本很高。D第自然段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基因疗法向公众开放。14 . 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既介绍科学原理,又列举真实事例,向读者普及了基因疗法的相关知识。B第自然段中加点的“很可能”表示估计,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C第自然段中加点的“绿灯”的意思是基因疗法可以修复人的免疫系统。D第自然段中介绍了基因疗法失败案例的确切来源,体现了作者严谨的写作态度。15 . 你认为“基因疗法”会在本世纪中叶给普通癌症患者带来福音吗?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四、对比阅读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各题。(一)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徨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激,影布石上。怡然不动,椒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二)顺宗即位,王叔文、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中,与之图事。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郡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即罹窜逐,涉履蛮瘴,峙岖堙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凄恻。(节选自旧唐书卷一百六十)注:用事:执掌政权。奇特:器重礼遇。禁:宫禁,帝王的住处。罹窜逐:遭遇放逐。涉履蛮瘴:经历蛮地瘴疠之苦。堙(yn)厄:指道路艰险。蕴:积聚。16 . 解释下列句子中。(1)隔篁竹,闻水声:(2)椒尔远逝:(3)尤奇待宗元:(4)会居位不久:17 . 翻译成现代汉语。(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2)与之图事。18 . 语段(一)是怎样从侧面写出小石潭水“清”的特点的?19 . 结合语段(一)(二)的内容,分条概括语段(一)作者感到“凄神寒骨”的原因。五、句子默写20 .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_,则无败事。 非学无以广才,_。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更喜岷山千里雪,_。古诗中也有饮食文化。白居易观刈麦中“_,_”反映了农业社会中妇女儿童为田里劳动的人做后勤服务的生活方式;陆游游山西村中“_,_”反映了热情好客的传统文化。六、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赠从弟(其二)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21 . 诗中用“亭亭”和“瑟瑟”分别描绘了和,请说说这组意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2 . 这首诗运用什么表现手法?题目为“赠从弟”,全诗关于兄弟情谊却“不着一字”,如何理解诗人这样的安排。请简要分析。七、综合性学习23 .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围绕“荷”这个主题,学校开展了“网上读写与交流”系列活动,你也积极参与其中。【消息撰写】你班小华同学从网上下载了一则消息:昨日,记者从泰州市政协获悉,明日上午9时,将在天德湖畔,举办第六届荷花节开幕式活动。据介绍,荷花节大约在每年的6月下旬左右举行,迄今已成功举办了五届。本届荷花节将展出各品种荷花,市民又多了一个赏荷消暑的好去处。请你帮小华为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_【品莲句】下面是两组与“莲”有关的诗句,请你说说莲在诗人笔下所寄托的情感。旋折荷花剥莲子,露为风味月为香。(宋苏轼)_更将荷叶包鱼蟹,老死江南不怨天。(明袁凯)_(3)【读写交流】小华还在论坛上向大家征集对联下联。他拟出的上联是“陶渊明心胸旷达偏喜菊”,如果你跟帖,请你结合周敦颐的爱莲说相关内容,尝试对出下联。_24 . 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大变化,文化遗产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对联设计有名)活动一:下面是保护文化遗产的对联,请根据上联填写下联。上联:传承祖国文化遗产下联: 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