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经济学-卫生资源配置_第1页
卫生经济学-卫生资源配置_第2页
卫生经济学-卫生资源配置_第3页
卫生经济学-卫生资源配置_第4页
卫生经济学-卫生资源配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卫生资源配置,卫生资源配置的概念及基本理论,一、概念(一)卫生资源提供各种卫生服务所使用的投入要素的总和。如卫生人力、费用、设施、装备、药品、信息、知识和技术。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硬件资源:费用、设施、装备、药品、卫生人力。软件资源:卫生信息、卫生技术、卫生管理、卫生服务能力卫生人力资源:已经接受或正在接受专业卫生技术教育和训练,因而具有或即将具有某项卫生专业技术、知识和能力的人员。,卫生资源的配置,存量:以前所拥有的卫生资源总量增量:即将拥有的卫生资源补充量1)卫生资源的增量配置2)卫生资源的存量调整(首先考虑),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效率和公平的概念效率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获得最大的卫生产出技术效率结构效率(纵向、横向):边际效益最大工作效率经济效率公平居民对卫生服务应该有相同的可及性,卫生服务的分配不应取决于地位的高低和收入的多少,而应该取决于其需要水平,即所谓的卫生服务的按需分配和按能力支付。水平公平垂直公平,效率的测量方法,比率分析法利用一系列投入和产出的比值来测量效率的一类方法。投入:支出、医护人员;过程:床位利用率、人均门诊人次数、人均住院床日数;产出:诊次费用、住院次均费用、健康结果等。投入:物质性投入组合(如医生/非医生人员数),要素价格比率(如医生工资/非医生人员工资);产出:降低道德损害、限制过度需求、限制越级就诊、使用医院社会功能、提高服务质量。优点:原理简单,意义清晰、直观,资料获取与计算比较容易,测量质量高。缺点:只限于单项指标体系的比较,信息量小,难以进行深入分析,不适用于多重投入和多重产出的情况。,效率的测量方法,数据包络分析(dataenvelopmentanalysis,DEA)1978年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的著名运筹学家查恩斯提出医院效率评价的重要方法模型:smhj=UrYrj/ViXijr=1i=1,优点:所需指标少,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可靠性;单位不必统一;稳定缺点:对数据误差和数据缺失十分敏感;相对效率应用注意事项各决策单元的基本特征应具有可比性数据可获得性强绝对指标为主投入、产出指标的总数要小于决策单元的一半常用投入指标体系:床位数、医生总数、护士总数、医疗支出、政府资金投入;产出指标体系:门诊人次数、急诊人次数、出院人次数、住院床日数、手术次数,效率的测量方法,随机前沿分析(stochasticfrontieranalysis,SFA)误差项()分成两部分随机误差():观察误差、不可预测的消耗、维修和短期病种构成改变等不可控因素效率误差():管理、资源利用和计划制定,它体现了与最优前沿面的差距优点将评价单元与前沿面的偏离程度作为对低效率的评价指标随机误差项从效率低下中分离出来,提高了测量效果的准确性缺点把医院设想成理想的作用体,不一定完全合理随机误差项符合正态分布;凭经验认为,效率低下项符合半正态分布。如何根据效率误差的大小来确定机构效率低下的程度是一个难题,效率的测量方法,医疗质量和病例组合调整方法医疗质量调整方法例:综合指数法nX=XiPii=1Xi为各项指标值,Pi各项指标的权重,效率的测量方法,医疗质量和病例组合调整方法病例组合调整方法常应用病例指数进行病例组合的调整(casemixindex,CMI)门诊病人调整:CMIjo=Ejo/(WjoEo)CMIjo第j个医院的门诊病例指数Ejo该医院的门诊医疗收入(不包括药品收入)Wjo该医院的诊次数Eo所有被调查医院的平均诊次医疗费用住院病人调整:CMIji=Eji/(WjiEi)CMIji第j个医院的住院病例指数Eji该医院的住院医疗收入(不包括药品收入)Wji该医院的床日数Ei所有被调查医院的平均床日医疗费用,公平性概念与理论框架,健康公平性理想中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有一个公平的机会发挥出足够的健康潜力卫生服务需要的公平性卫生服务筹资的公平性支付能力原则卫生服务提供的公平性可及性公平:服务对象寻求且实际获得服务的难易程度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按需要配置,垂直公平、水平公平5.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按需要利用,公平性测量方法,1.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2.差别指数ID=1/2sjh-sjpsjh:健康指标百分比sjp:人口百分比3.利用/需要比Li=Cij/NiCij=PjnijCij:第i组人群中第j类卫生服务利用量的估计值Pj:以整个人群计算的第j类卫生服务的次均费用nij:第i组第j类卫生服务的需求人次数Ni:第i组人群中总的患病人数,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2.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概念在卫生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上,如何使卫生资源的配置产生最佳的功能和效益.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需要和需求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效率和效益最佳,卫生资源配置满足有效性和经济性,卫生资源配置的总原则,卫生资源优化配置应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效率与公平兼顾向重点倾斜、兼顾全局(农村、预防)按照成本效益原则配置资源,卫生资源配置的实际操作原则,1.卫生资源得到高效利用2.供需平衡卫生资源利用的高效率是供需平衡的前提统计。,卫生资源配置应考虑的具体内容,卫生资源配置总量卫生资源配置结构卫生资源配置的纵向结构卫生资源配置的横向结构不同类别的卫生资源配置卫生资源的地区结构卫生资源的专业结构卫生人力资源:职业、学历、职称等,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评价指标,卫生资金配置评价指标卫生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人均卫生费用卫生机构之间的费用比例门诊和住院费用比例农村卫生费用和城市卫生费用之间比例医疗、预防、妇幼保健费用比例,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评价指标,卫生资源配置评价指标(实物形态的资本、卫生人力)卫生资源配置总量卫生资源配置结构卫生资源配置的纵向结构卫生资源配置的横向结构不同类别的卫生资源配置卫生资源的地区结构卫生资源的专业结构卫生人力资源:职业、学历、职称等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指标每医生日门诊量,每医生日负担床日,平均住院日,床位使用率,门诊住院次均费用,平均处方费用,中国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现状1.卫生资源配置总量增长2.卫生资源配置结构卫生服务体系不合理:倒三角状态卫生人力:2005年,我国有542.7万卫生人员446万卫生技术人员和96.7万非专业人员。卫生技术人员中有193.8万医师、135万护士和117.2万其他卫生技术人员。医护比1.4,城市1.3,农村1.9。城市地区的医师密度是农村地区的两倍多,护士密度是农村的三倍多。3.卫生资源利用效率(1)结构效率2005年,二三级医疗机构的卫生总费用占65%(6090亿),只有10.8%的卫生费用投入到社区卫生服务和乡镇卫生院。(2)工作效率标准:全时医生平均最大日门诊量为18人,分管床位数8张,床位使用率84%93%。设备工作效率低下:平均床位使用率65%,乡镇卫生院在40%以下,1990-1997年卫生部门综合医院资源利用效率,卫生资源配置状况的测量,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和需要的测量对医疗服务模式进行研究(专家评价、文献与研究)各类卫生资源配置量的测量,门诊医生人数=两周就诊率*26*人口数*上午就诊人次占日就诊总人次比例*2医生单位时间服务量*年有效工作日*K住院医生人数=年住院率*区域人口数*平均住院日医生单位时间服务量*年有效工作日*床位使用率*K医生总人数=门诊医生数+住院医生数护理人员需要量:医护比医技人员需要量:医生医技比卫技人员需要量=医生需要量+护理人员需要量+医技人员需要量床位需要量=(住院率*平均住院日*人口数)/365*床位使用率设备需要量=(设备利用率*人口数)/(一天满负荷工作量次数*365)床位使用率是经过专家判断的达满负荷工作量的床位使用率,不是现有床位使用率。,区域卫生规划,概念以满足区域内全体居民的基本卫生需求为目标,对机构、床位、人员、设备和机关经费等卫生资源实行统筹规划、合理配置。特点区域性综合性(卫生管理、疾病预防与监测、健教、妇幼保健、急救、医院、康复、健康保障、卫生监督执法等)战略性科学性,区域卫生规划的编制,形势分析现状分析:自然、政治、经济、居民生活状况、健康状况、卫生资源状况、卫生服务回顾性分析前瞻性分析主要障碍分析,区域卫生规划的编制,确定主要问题主要的健康问题主要的卫生资源配置问题制定规划目标与指标健康指标解决具体健康问题所拟达到的指标效率指标可及性指标资源配置总量指标增量调整指标,区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