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0133-2005 水产调味品卫生标准》相较于之前的四个标准《GB 10133-1988》、《GB 10134-1988》、《GB 10135-1988》和《GB 10137-1988》,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完善:

  1. 整合性变更:最显著的变化是将原来分散在四个不同标准中的内容整合为一个统一的标准,这不仅便于管理和执行,也提高了标准的系统性和一致性。

  2. 安全指标更新:新标准根据食品安全的最新科学研究成果,对水产调味品中的微生物指标、重金属(如铅、砷、镉、汞)残留限量、以及农药残留等安全指标进行了修订,设定了更严格的安全限值,以更好地保障消费者健康。

  3. 添加剂管理:对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种类及其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进行了明确和更新,剔除了部分不再安全或已被替代的添加剂,同时新增了一些符合当前技术条件的新添加剂规定,确保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4. 检测方法改进:引入了更科学、更精确的检测技术和方法,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这些方法的更新有助于提升监管能力和产品质量控制水平。

  5. 标签标识要求:加强了产品标签标识的规定,要求清晰标注产品成分、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信息及可能含有的过敏原等,提高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6. 生产过程控制:新标准对生产过程的卫生控制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包括原料采购、加工、包装、储存和运输等环节,旨在从源头到终端全面保障产品的卫生质量。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
  • 2005-01-25 颁布
  • 2005-10-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 10133-2005 水产调味品卫生标准-国家标准_第1页
GB 10133-2005 水产调味品卫生标准-国家标准_第2页
GB 10133-2005 水产调味品卫生标准-国家标准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 10133-2005 水产调味品卫生标准-国家标准-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 C S 6 7 . 1 2 0 . 3 0 一 一 一 一一 C 53翰羚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B 1 0 1 3 3 - 2 0 0 5 代替 G B 1 0 1 3 3 - 1 0 1 3 5 -1 9 8 8 , GB 1 0 1 3 7 - 1 9 8 8 水 产 调 味 品 卫 生 标 准 Hy g i e n i c s t a n d a r d f o r a q u a t i c f l a v o u r i n g2 0 0 5 - 0 1 - 2 5发布2 0 0 5 - 1 0 - 0 1 实施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卫 生 部 中 国国家 标 准化 管 理 委 员会a -1 li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G B 1 0 1 3 3 -2 0 0 5 前 暇翎 本标准全文强制 。 本标准代替并废止 G B 1 0 1 3 3 -1 9 8 8 ( 虾酱卫生标准 、 G B 1 0 1 3 4 -1 9 8 8 ( 鱼露卫生标准 、G B 1 0 1 3 5 -1 9 8 8 虾油卫生标准 和 G B 1 0 1 3 7 -1 9 8 8 ( 蚝油、 贻贝油卫生标准 。 本标准与 G B 1 0 1 3 3 -1 9 8 8 , G B 1 0 1 3 4 -1 9 8 8 , G B 1 0 1 3 5 -1 9 8 8和 G B 1 0 1 3 7 -1 9 8 8 相 比主要变化如下 : 按照G B / T 1 . 1 -2 0 0 0 对标准文本的格式进行了修改; 将G B 1 0 1 3 3 -1 9 8 8 , G B 1 0 1 3 4 -1 9 8 8 等四个标准合并为本标准; 增加了原料 、 食品添加剂、 生产加工过程以及包装 、 运输和贮存的卫生要求 ; 将适用范围修改为 : “ 以鱼类 、 虾类 、 蟹类、 贝类为原料, 经相应工艺加工制成的水产调味品” ; 增加了锡 、 无机砷、 多氯联苯等指标 ; 菌落总数修改为8 0 0 0 c f u / g , 致病菌不得检出改为沙门氏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志贺氏菌、 副 溶血性弧菌不得检出。 本标准于2 0 0 5 年1 0 月1日起实施, 过渡期为一年。即2 0 0 5 年1 0 月 1日前生产并符合相应标准要求的产品, 允许销售至2 0 0 6 年9 月3 0日止。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 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 福建省卫生防疫站、 辽宁省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 、 宁波市卫生防疫站、 汕头市卫生防疫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沙纪辉、 林升清、 王正、 纪玲、 倪本州。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 1 0 1 3 3 - 1 9 8 8 ; GB 1 0 1 3 4 - 1 9 8 8 ; GB 1 0 1 3 5 - 1 9 8 8 ; GB 1 0 1 3 7 - 1 9 8 8 a标准下载网()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GB 1 0 1 3 3 - 2 0 0 5 水 产 调 味 品 卫 生 标 准1 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产调味品卫生指标和检验方法以及食品添加剂、 生产加工过程、 标识、 包装、 贮存与运输的卫生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鱼类、 虾类、 蟹类、 贝类为原料, 经相应工艺加工制成的水产调味品。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 日期 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 2 7 6 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 B / T 4 7 8 9 . 2 2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调味品检验 G B / T 5 0 0 9 . 1 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 B / T 5 0 0 9 . 1 2 食品中铅的测定 G B / T 5 0 0 9 . 1 5 食品中锡的测定 G B / T 5 0 0 9 . 1 9 0 海产食品中多氯联苯的测定 G B 7 7 1 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 B 1 4 8 8 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S C 3 0 0 1 水产及水产加工品分类与名称 S C / T 3 0 0 9 水产品加工质量管理规范3 定义 S C 3 0 0 1 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4 指标要求4 . 1 原料要求 鱼、 虾、 蟹 、 贝类原料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4 . 2 感官指标 无异味、 无杂质。4 . 3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 1 要求 。标准下载网()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1 0 1 3 3 - 2 0 0 5 表 1 理化指标 j 41*H,- 1%TJE;YLW$/(mg/kg)M7mTGG 0.1AfWJTGR 0.5C(Pb) / (mg/kg)AL 01A7TIva 0.5ig(Cd)/(mg/kg)A$q1)R* a 0.19;,XK.V/(mg/kg) 2. oPCB 138/(mg/kg) 0.5PCB 153/(mg/kg) 0.5a MW:F*?44*A,#El PCB 28,PCB 52,PCB 101,PCB 118,PCB 138,PCB 153 ail PCB 180 ,AfQito4 . 4 徽生物指标 微生物指标应符合表 2 要求。 表2 微生物指标X al%(/(Cfu/g)CUM /(MPN/100 g) 菜 sJC 7N! F9 (1! 17 1. p9 , 9L Fi G ILJ m1 +7 , 9 YFf W. fS 1w R9 , u 1 09 )仁子川5 食品添加荆5 . 1 食品添加剂质量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和有关规定。5 . 2 食品添加剂品种及其使用量应符合G B 2 7 6 0的规定。6 生产加工过程 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应符合G B 1 4 8 8 1 和S C / T 3 0 0 9的规定。7 包装 包装容器与料应符合相应的国家卫生标准 。8 标识 标识应符合G B 7 7 1 8的规定。9 贮存与运输9 . 1 贮存 产品应贮存在清洁、 干燥 、 阴凉、 通风的仓库中, 避免 日晒、 雨淋和受热。库房 内设垫离架和防 鼠设施。禁止与有毒、 有害、 有异味物品同库贮存。标准下载网()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GB 1 0 1 3 3 - 2 0 0 59 . 2 运输 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 , 禁止与有毒、 有害、 有异味物品混运 。运输时必须有遮盖物, 避免 日晒、 雨淋和受热 。1 0 检验方法1 0 . 1 感官检验 取2 0 0 m L或2 0 0 g 样品于无色烧杯中, 在自然光线下, 用目测、 鼻嗅、 品尝的方法进行检验。1 0 . 2 理化检验1 0 . 2 . 1 无机砷: 按 G B / T 5 0 0 9 . 1 1 规定 的方法测定 。1 0 . 2 . 2 铅 : 按 G B / T 5 0 0 9 . 1 2 规定的方法测定 。1 0 . 2 . 3 锅: 按G B / T 5 0 0 9 . 1 5 规定的方法测定。1 0 . 2 . 4 多氛联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