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供电开题报告_第1页
矿山供电开题报告_第2页
矿山供电开题报告_第3页
矿山供电开题报告_第4页
矿山供电开题报告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开题报告课题名称井下采区供电设计指导教师木木学生姓名木木学 号*专业班级矿山机电09-1一、本课题的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及意义 现状:我国采煤工作面的供电系统经历了由380V到3300V的4个发展阶段。 2O世纪6O年代以前,由于我国煤矿采用炮采落煤方式生产,采煤工作面供电电压为380V,配备了相应的开关等设施,构成了采煤工作面380V供电系统。随着8O机组的使用,380V的工作面供电电压已经难以适应。1964年原煤炭工业部组织人员成立了煤矿工作面升压工作组,经过多次试验,确定将采煤工作面供电电压提高到660V,并组织相关煤机厂生产专供井下使用的电压等级为660V的电机及相应的控制设备,构成了煤矿采煤工作面660V供电系统。 7O年代,以液压支架和滚筒式采煤机为主体的综合采煤机械化设备的引进并投入煤矿生产,进一步提高采煤工作面供电电压,以适应煤矿生产需要的问题又被提到议事日程。虽然,当时正处于文革之中,我国煤炭战线的科研人员和煤机生产企业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经过近十年的努力,研制出了千伏级的采煤工作面供电系统的全部装备,并很快投入使用,实现了我国采煤工作面供电系统的又一次升级换代。8O年代以来,在原煤炭工业部的组织和指挥下,我国煤矿向提高采煤工作面单产、实现集中化生产和减人减面的目标迈进,不断地更新采煤工作面装备,使综采工作面设备的装机容量不断增大,出现了一批总装机容量已达1500kW2000kW的新型高产的综采工作面。1988年原煤炭工业部明确提出了建设高产高效矿井的目标,同时,组织专门力量开展了进一步提高煤矿井下供电电压的可行性研究,经过调查研究和反复论证,并吸收了国外煤矿井下工作面电压升级的经验,1991年l1月确定将我国煤矿综采工作面供电电压由1140V提高为3300V课题类型:(1)A工程实践型;B理论研究型;C科研装置研制型;D计算机软件型;E综合应用型(2)X真实课题;Y模拟课题;(1)、(2)均要填,如AY、BX等。二、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井下采区供电:1.概述、2.采区变电所级配电点位置的确定3采区负荷统计和计算(1).采区负荷统计(2).高低压电缆的选择4短路电流的计算(1)短路点的选择(2)高压系统短路电流的计算(3)低压系统短路电流的计算5 采区变电所高低压开关的选择(1)采区变电所高低压开关 6 井下过流保护装置的整定计算 (1)采区变电所高低压开关过流保护单元的选择和整定 (2采区变电所低压电缆总馈电开关保护的整定 (3)采区高压配电装置保护的整定 三、本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进度安排 本课题大体可分为准备、设计、总结三个阶段。具体步如下:1、 熟悉课题设计任务书下达之后,首先了解课题的名称,课题来源,设计任务书,提供的原始数据,要求达到的经济和技术指标。根据相同的原始资料进行分析和设计,了解设计的基本思路。2、 搜集资料和工厂实习围绕课题,搜集有关中外资料,查阅有关资料及技术文件,或者与设计题目有关的生产现场了解实际使用情况。根据设计任务的需要,到生产现场实习和调查研究。3、 确定设计方案在对本课题有较充分的认识后,提出解决课题的几种方案(安装方案或设计方案),并对方案进行详细分析,提出优、缺点和操作的可能性。最后将哥方案惊醒总结进行比较、总结,按实际条件选出最佳方案。需要对方案进行试验分析时,要进行初算(或小组分工来进行)得出技术经济数据的估计值,再在多方案的基础上确定最佳方案。四、已查阅的主要参考文献 (1)矿山运输与提升/毋虎城,裴文喜主编.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4 (2)矿山供电/张学成主编:煤炭工业出版社,2004(3) /view/a52e92ff04a1b0717fd5ddc1.html(4) /view/7f3c920df12d2af90242e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