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生理--呼吸系统(非常好)PPT精选文档_第1页
解剖生理--呼吸系统(非常好)PPT精选文档_第2页
解剖生理--呼吸系统(非常好)PPT精选文档_第3页
解剖生理--呼吸系统(非常好)PPT精选文档_第4页
解剖生理--呼吸系统(非常好)PPT精选文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呼吸系统解剖结构与生理病理,陈自瑜,2,呼吸道: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气体交换器官:肺,1呼吸系统组成,3,主要功能是呼吸,即吸入O2和呼出CO2,使人体能在自然环境中生存。,鼻腔、咽、喉为上呼吸道气管和支气管为下呼吸道。,环状软骨为界,呼吸道,4,由鼻、鼻窦、咽、喉组成,功能:输送气体,加温、湿化和过滤空气的作用。,上呼吸道,5,鼻是呼吸道的起始部辅助发音嗅觉功能,1、外鼻:鼻根、鼻背、鼻尖、鼻翼、鼻孔2、鼻腔:鼻前庭、固有鼻腔(Little区)3、鼻旁窦:上颌窦、额窦、蝶窦、筛窦,6,外鼻、鼻腔(一)呼吸道的起始部,前端:鼻孔;后端:鼻后孔,通咽;鼻腔正中:鼻中隔将其分为左、右两个腔。鼻孔鼻前庭:鼻腔前部被覆皮肤的部分,外侧的皮肤上有鼻泪管口固有鼻腔:表面衬以粘膜,含有丰富的血管和粘液腺,对吸入的空气有加温、湿润、净化灰尘和细菌的作用。,7,固有鼻腔:被上、下鼻甲分为3个鼻道上:较窄,后部为嗅区中:通鼻旁窦下:通咽易出血区little区:鼻中隔前下部粘膜内存在丰富的血管吻合网。上、下鼻道与鼻中隔之间的间隙称为总鼻道。,8,鼻腔粘膜按性质分为:呼吸部粘膜占大部分嗅部粘膜为上鼻甲以上及其相对的鼻中隔部分,淡黄色或苍白色,内含嗅细胞,能感受气味刺激。,9,(一)咽前壁不完整,自上而下分别与鼻腔、口腔和喉腔相通。分为:鼻咽、口咽、喉咽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共同通道。,二.咽、喉、气管和支气管,10,咽:是气体进入下呼吸道门户,也是食物必经之路。正常咽功能可保证食物及口腔分泌物不流入呼吸道。气管切开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咽部分泌物易流入气管内,成为院内获得性肺炎的重要原因。,11,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应用呼吸机患者由于丧失鼻与咽的功能,极易肺部感染。,12,(二)喉既是呼吸道又是发音器官,下颌间隙后部。由软骨、软骨连结、喉肌和粘膜组成。以喉软骨为支架,由肌肉和韧带将喉软骨连接起来,组成喉腔。喉软骨包括:会厌软骨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勺状软骨,13,会厌软骨,环状软骨,甲状软骨,勺状软骨,喉前,叶状,弯曲的板状,喉结,14,喉肌:骨骼肌,参与吞咽、呼吸、发声等运动。,勺状软骨与甲状软骨之间有声韧带,外被粘膜形成声带,两声带间的裂隙称声门裂。,15,间接喉镜观察,呼吸时相,发声时相,16,喉腔,喉腔的内部结构,17,下呼吸道-气管和支气管,自气管向下逐渐分支,通常一分为二,每分一支,其总面积比上一级至少大20左右。从气管到末梢,通常分为23级。按功能分:传道气道(016级)和呼吸区(1723级)胸外气道和中心气道(胸内气道和肺外部分主支气管,其组织硬韧,有软骨支撑,管径受呼吸影响小)大气道和小气道(吸气状态下管径小于2mm者,包括部分小支气管和细支气管)。,18,气管,气管位居颈部正中,上端平第6颈椎体下缘与环状软骨相连,向下至胸骨角平面分为左、右支气管止,成人全长约10-13厘米。,根据行程,分为颈段和胸段。,分杈处叫气管杈,内面的半月形纵嵴称气管隆嵴。,19,特点:,气管:14-16个半环形气管软骨+环韧带始于环状软骨下缘胸腔胸骨角分叉-左右主支气管气管切开一般在24软骨环进行。,20,主支气管,右主支气管2-3cm短,粗,偏斜较小气管插管或异物易进入;,左主支气管4-5cm细,长,偏斜较大引流效果差而易发生支气管扩张。,21,位于颈椎腹侧入胸前口后,分成左、右两个支气管,分别进入同侧肺内。支气管入肺后,再行多次分支,形成支气管树。,22,三.肺,气体交换的场所。位于胸腔、纵隔两侧,左、右各一。健康-粉红色,柔软、富有弹性。,23,纵隔面上有肺门是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出人肺的地方。上述结构被结缔组织包裹成束,称为肺根。,肺有3个面肋面:外侧面膈面:与膈相贴纵隔面:内侧面,24,组织结构,传导部,小支气管,细支气管,支气管树,终末支气管,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呼吸部,肺泡囊,25,26,气-血屏障或呼吸膜包括:表面活性物质肺泡上皮细胞上皮细胞基膜血管内皮细胞基膜血管内皮细胞,27,外呼吸(肺呼吸)呼吸过程气体运输内呼吸(组织呼吸),4-2呼吸生理,28,外呼吸,(内呼吸),29,一、呼吸运动:呼吸肌收缩和舒张引起胸廓节律性的扩大和缩小,称为呼吸运动。,呼吸肌收缩/舒张胸腔容积变化肺容积变化肺内压变化肺泡与大气压力差肺通气。呼吸肌吸气肌:膈肌、肋间外肌。呼气肌:腹壁肌、肋间内肌。,30,(一)吸气和呼气的发生1、吸气过程的发生:平静呼吸时,主要的吸气肌群收缩。2、呼气过程的发生:平和呼吸时,呼气动作是被动的。当动物用力呼气(主动)时,除了吸气肌群的舒张外,还有呼气肌群的参与。,31,(二)胸内负压及其意义无论在吸气还是呼气过程,胸内压始终是低于大气压,因此,通常将胸内压称为胸内负压。,胸内负压的生理意义:保证呼吸时肺泡张缩。利于静脉血和淋巴液回流。负压降低中心静脉压,促进回流;利于呕吐和反刍。,32,(三)呼吸式、呼吸频率和呼吸音1.呼吸式:三种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式呼吸(正常家畜)2.呼吸频率:每分钟的呼吸次数。3.呼吸音:呼吸运动时,气体通过呼吸道及出入肺泡(只能)时产生的声音。,091,33,二.气体交换,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之间,以及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O2和CO2的交换。(一)气体交换动力:气体分压差分压:混合气体中,各种气体所占压力份额,34,(二)气体交换过程O2和CO2都是从高分压一侧,通过气体分子通透膜,扩散到低分压一侧。肺换气,35,36,(三)影响肺换气的因素1、呼吸膜厚度:0.2-0.5um肺炎、肺水肿时,呼吸膜增厚,气体扩散速度下降,影响肺换气2、呼吸膜面积面积愈大,扩散的气体量愈多运动:肺气肿、肺不张等疾病时3、肺血流量肺血流量的多少,影响呼吸膜两侧O2和CO2分压,37,二、组织换气,(一)换气过程,38,(二)影响组织换气的因素1、气体分子通透膜的通透性正常的情况下,通透性极强病理条件下:通透性降低,影响组织换气。2、全身血液循环障碍心力衰竭、局部贫血、淤血等病理条件下组织换气受到影响,严重时引起局部缺氧。,39,三.气体运输氧的运输:主要是与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Hb)结合,以氧合血红蛋白(HbO2)的形式运输,约占98%;而溶解的甚微,仅约占2%。(2)二氧化碳的运输以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两种形式运输。血浆中溶解的CO2量7%,主要是形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23%)和碳酸氢盐(70%)的化学结合形式运输。,40,41,四、呼吸运动调节(一)神经调节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有许多调节呼吸运动的细胞群-呼吸中枢1、延髓基本呼吸中枢吸气中枢交互抑制呼气中枢吸气中枢兴奋-呼气中枢抑制吸气运动呼气中枢兴奋-吸气中枢抑制呼气运动2、脑桥呼吸调整中枢调整呼吸的节律性和深度,3、大脑皮层对呼吸运动的调节使呼吸变慢、加快或暂时停止。,42,43,4、反射调节肺牵张反射肺吸气扩张支气管和细支气管中牵张感受器兴奋迷走神经传入纤维呼气中枢兴奋呼气肺呼气萎缩支气管和细支气管中牵张感受器兴奋迷走神经传入纤维吸气中枢兴奋吸气。意义肺张反射有利防止吸气过深过长,加速由吸气向呼气转换。肺缩反射有利阻止呼气过深,防止肺过度萎缩。,44,(二)体液调节CO2浓度增高、缺氧、H+浓度增高中枢(主)和外周化学感受器兴奋呼吸中枢兴奋呼吸频率和深度增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