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卷教案第四单元体积和容积教育目标:知识目标:初步学习了比较不规则物体体积大小的方法,可以更有效地区分物体体积和体积,了解体积和体积。能力目标:根据生活中的常识和现有经验,可以探索和掌握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能力,有解决物体体积和容积问题的正确方法和思路。情感目标:学生愿意探索问题,以同伴合作交流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育重点、难点:初步学习了比较不规则物体体积大小的方法,可以更有效地区分物体体积和容积。教育策略: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探究。教育准备:计量杯,马铃薯,红薯,水槽两个。教育过程:一、引进新课程:教师能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哪个物体大? 哪个物体小哪个容器装东西多哪个容器少?学生纷纷回答,教师表扬和鼓励回答的好同学。二、教新课程:1 .感受物体的体积进行测量。教师给学生看马铃薯和白薯比较多大小?学生观察后陆续回答。老师问学生怎样测量马铃薯和甘薯的体积把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师生共同选择同学们设计的最佳方案。把学生分组测量马铃薯和甘薯的体积。教师向学生提问测量程序和应注意的问题。计量杯的水必须完全浸泡马铃薯和甘薯。教师用自己的话问学生什么是物体的体积因为很难解释,学生很快就能得到帮助。2 .比较物体的容积。教师展示了计量杯和水槽,问学生放哪些水比较多请设计一个证明自己结论正确的方案。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讲自己的设计方案。在学生小组内示范自己的设计方案。3 .感觉到物体的体积和容积的联系和不同。教师向学生提问了这两个方案的联系和差异,使学生能够进一步体验体积和容积的联系和差异。三、课堂练习:让学生上课后练习课本42页。教师巡回参加和指导学生的小组活动。四、课程总结:体积和容积大小有什么关系?学这门课,同学们有什么感觉和体验?板书设计:体积和容积体积:物体占空间的大小容积:收纳物体的大小体积与容积的关系和差异:体积大不一定是容积大,一定是体积大。教育反思:体积单位教育目标:知识目标:选择“知道体积单位为立方厘米|、立方厘米和立方米”。能力目标:根据生活中的常识和现有经验,可以确立体积单位的实际能力,具有解决物体体积和容积问题的正确方法和思路。情感目标:学生愿意探索问题,以同伴合作交流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育重点、难点:能够更有效地建立体积空间观念的初始感知体积单位的大小教育策略: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探究。教育准备:1立方体,1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的立方体实物教具。教育过程:一、引进新课程:我们学过什么长度的学分?学过什么面积学分?学生陆续回答,老师表扬和鼓励了好同学回答。 体积的单位是什么?二、教新课程:1 .教师展示1立方体教具的学生观察后,让学生感觉到1立方体教具的大小。教师问学生用什么方法记住他的大小,交流各自的想法。“大公司长度为1厘米的立方体,体积为1厘米3、1cm3。 让学生说周围是约1厘米3的物体“奥萨马长度为1厘米的立方体,体积为1立方厘米,写成1dm3,让学生说出周围约1厘米的物体欧桑是长1米的立方体,体积为1米3,记为1m3。2 .学生创造体积单位。(1)用面粉粘土切出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立方体。 拼法合起来,分别是2立方厘米、5立方厘米、10立方厘米的大小。(2)用瓦楞纸板做成体积为1立方米的立方体。(3)用米在墙角建立一立方米的空间。3 .说明一下,这些物体的体积约为1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立方米?体积单位与生活中熟悉的物体相结合,感受到1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立方米的现实意义。4 .教学体积与容积的关系说明,从里到外2量奥萨马长为1厘米的长方体箱的容积为1dm3,可容纳1升溶液。1升=1厘米3l=1dm31ml=1cm3ml=1cm3三、课堂练习第一题:首先学生试着独立进行交流,特别是读法的交流。第二题:旨在使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物体的体积,提高学生对体积、容积单位实际意义的理解。第三题:利用升、毫升之间的换算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先统一单位,然后再进行计算。四、教室总结:学这门课,同学们有什么感觉和体验?板书设计:体积单位欧桑的长度为1厘米的立方体,体积为1立方厘米,记为1 cm3欧桑的长度为1厘米的立方体,体积为1立方厘米,记为1 dm3教育反思:长方体的体积(1)教育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探索和把握长方体、立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可以正确计算长方体、立方体体积。能力目标:在观察、操作、探索过程中,提高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情感目标:学生愿意探索问题,以同伴合作交流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育重点、难点:在观察、操作、探索过程中,找到长方体的计算方法。教育策略: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探究。教育准备:长方体模型多个,尺子等。教育过程:一、引进新课程:同学们说:“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度和宽度有关。 长方体的体积和什么有关?”二、探索新知识:(1)长度、宽度相等时,体积越高。(2)长度、高度相等时,宽度越宽,体积越大。(3)高度、宽度相等时,越长,体积越大。与长度、宽度、高度也有关系。填写三、四十六页的表格就可以发现。长方体体积=长宽度的高度v=a b h由此导出了立方体的体积=奥萨马长奥萨马长a=a3四、课堂练习根据以上学到的公式填写下表长方体底面积(cm2)10259高度(厘米)867体积(cm3 )10537.8五、教室总结:学这门课,同学们有什么感觉和体验?板书设计:长方体的体积(1)长方体体积=长宽度的高度v=a b h由此导出了立方体的体积=奥萨马长奥萨马长a=a3教育反思:长方体的体积(2)教育目标:知识目标:探索掌握长方体、立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计算长方体、立方体体积。能力目标:在观察、操作、探索过程中,提高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情感目标:学生愿意探索问题,以同伴合作交流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育重点、难点:在观察、操作、探索过程中,找到长方体的计算方法。教育策略: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探究。教育准备:长方体模型多个,尺子等。教育过程:一、引进新课程:同学们在上节课中学习了“长方体体积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让几个同学回答。二、教育新知识:1 .让学生看第一题的图形,学生计算图形体积多少立方厘米,用计算公式计算结果并验证。2 .第二题使学生用计算公式计算体积。(1)长方体,长20厘米,宽12厘米,高5厘米(2)一个立方体,奥萨马长6厘米。(3)一个长方体,底面积60平方厘米,高7厘米。(4)长方体,底面是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形,高度为5厘米。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3 .第4题:先让学生读几遍问题,理解问题的意思,然后计算。30大体积除以小体积等于牙膏总数。4 .第5个问题,为了让学生理解长方体是体积最大的立方体,需要知道是最短的边: 333=27 (立方厘米)。5 .第七题:计算的结果是立方米必须换算成容积单位。三、课堂练习:教科书49页6,8题四、教室总结:学这门课,同学们有什么感觉和体验?板书设计:长方体的体积(2)长方体,长20厘米,宽12厘米,高5厘米一个立方体,奥桑长6厘米。长方体,底面积60平方厘米,高7厘米。一个长方体,底面是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高5厘米教育反思:体积单位换算教育目标:知识目标:结合实践活动,认识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入率,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能力目标:在观察、操作中,发展空间观念。情感目标:学生愿意探索问题,以同伴合作交流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育重点、难点:观察操作中进行体积容积单位间的换算。教育策略: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探究。教育准备:图表课件教育过程:一、引进新课程:同学们在上节课学了长方体的体积,哪个同学说体积单位是什么? 引出体积单位。二、教育新知识:1 .使用学生手中的教具展示立方体。一行十个,一层正好十个,也就是说一层可以排列100个。 高度是1厘米=10厘米,箱子里正好放着10层。 也就是说,1厘米3=1000厘米3,1升=1000毫升。2 .用以上的方法告知立方米和立方米之间的进入率,体积为1米3的立方体,其角长为1米,可以认为是一个珊瑚长为10厘米的立方体,其体积为101010=1000厘米3,1米3=1000厘米3,1米3=1000dm33 .填写表格,比较理解长度、面积、体积单位的关系和差异。单位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入率长度米,(),厘米10面积米2.(),厘米2体积米3.()公分34 .课堂练习(1)先让学生独立填写,选择一些让学生思考的方法和过程。(2)可让学生通过计算分析比较解决问题。计算第三个包装可以合算。 如果学生有其他比较方法,合理的话,教师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3)首先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在电视机盒中说明“605040”这一数据信息,然后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进行计算。 体积为605040=120000 (立方厘米)(4)先由学生独立计算,再怎么想,其实是求高1.5米的水体积。 50201.5=1500 (立方米)四、教室总结:学这门课,同学们有什么感觉和体验?板书设计:1cm3=1000cm3一升=1000毫升一米三=一千米三1m3=1000 dm3教育反思:练习课教育目标:知识目标:掌握长方体、立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长方体、立方体的体积。能力目标:在观察、操作中,发展空间观念。情感目标:学生愿意探索问题,以同伴合作交流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育重点、难点:观察操作中进行体积容积单位间的换算。教学策略:教师指导学生比较练习巩固知识。教育准备:实物教具。教育过程:一、引进新课程:同学们在上节课学习了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本节练习第四单元的内容。二、教育新知识:1 .练习第1题:求图形的体积由学生独立计算。 交流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问题。2 .练习第3题:让学生适用体积单位的升学率、单位换算等知识进行判断。3 .第4题,填写适当的体积单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判断填写适当的学分,进一步感受体积学分的实际意义,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交流时,教师可以请学生画画。4 .第5题:通过计算请学生教学计算方法,结果相同,但表面积和体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可以与实物配合指定说话。5 .第7题:让学生理解两个图形所占的空间就是这两个图形的体积。6 .第8题:注意4厘米定为0.04米。答案: 45280.04=50.4 (立方米)50.41.5=33.6 (汽车)考虑到实际情况,我们需要34辆车。三、放学后练习:二、七、九、十道题四、教室总结:学这门课,同学们有什么感觉和体验,有什么提高?板书设计:练习4第3题是让学生运用体积单位的升学率、单位换算等知识进行判断。第8题45280.04=50.4 (立方米)50.41.5=33.6 (汽车)考虑到实际情况,我们需要34辆车。教育反思:有趣的测量教育目标:知识目标:根据具体活动情况,经历了测量石头的实验过程,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能力目标:在观察、操作中,发展空间观念。情感目标:在实践和探索过程中,试图用各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育重点、难点: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策略:观察、操作中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育准备:水槽,水,不规则的石头。教育过程:一、引进新课程:在同学们上次的几节课中,我们学习了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那么,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是如何测量的呢?引入课题。二、教育新知识:(1)为了教学生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以组为单位,首先制定测量方案,并进行实际测量。建议1 :寻找长方体形状的容器,在其中放入一定的水,测量水面的高度后,将石头沉入水中再次测量水面的高度。 此时,计算出水面上升了几厘米,计算出因“底面积高”而上升的体积。 也可以分别计算放石头前的体积和放石头后的体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作社社区粮食订单种植协议
- 公会入股合同协议书范本
- 商用管线机出租合同范本
- 语言培训服务合同协议书
- 林地承包合同协议书模板
- 沙场生产承包合同协议书
- 标准的材料采购合同范本
- 微信公众号开发合同协议
- 双语幼儿园入学合同协议
- 住建部房屋租赁合同范本
- GB/T 45767-2025氮化硅陶瓷基片
- 高中化学学法指导课件
- 仪表安装规范以及验收
- 《观潮》课件.ppt2
- 人教版(PEP)小学英语_3~6年级_单词表(带有音标)
- 农业环境讲义4
- 地下连续墙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北京17号线)
-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专项综合练习题
- 鲫鱼的外形与内部解剖
- 安全保证体系图及组织机构图
- CPS21F变频恒压供水调节器使用说明书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